“这就需要你自己领悟了!”
朱和尚解释道:“想一想,他强调的核心其实是海权与陆权的概念。”
“难道我们大明仅仅是一个陆权强国吗?”
朱和尚接着说道,“显然不是,我们大明首先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它是陆权国,这是一种必然关系,不能混淆顺序。”
“即使日后大明式微,也一定会有新的 兴起,那将是另一个陆权强国。”
“你的大哥所做的规划,不仅是为我们大明制定的,也为后来所有的陆权国家,也就是未来的华夏子孙提供了指引。”
“他考虑的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千年的昌盛,更是在思考华夏民族万年的未来!”
“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朱标闻言惊得说不出话来。为民族未来万年之计?!
这份远见令人心生敬畏,似乎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在他看来,能够预见大明百年走向的人就已经是非凡人物,而预见三百年以后的国家运势,则几乎达到了神人的境界。
但是这位兄长的眼界竟然这般深远!
他的视野,并不只局限于大明,而更广阔地涉及到了华夏民族的命运。
“你哥哥制定的战略意义深远,不仅限于当下的胜利,还为未来的中华千秋打下了基础!”
“即使我们大明最终可能会衰落,但如果能通过开辟海权之路来促进民族的发展,这种贡献将惠泽数千年以后的后代子孙!”
此刻,朱和尚神色凝重地望向朱标,缓缓道:“现在明白了吗?你哥哥所承担的,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
轰!
朱标的目光瞬间被震撼住,无法言语,他用力吞咽了口唾沫,终于勉强挤出二字:“圣君!”
这是一项只有圣君级人物才能完成的伟业!这是他第一直觉。
在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有巢建屋宇、燧人取火照明、伏羲创作八卦——
这些人不仅是君主,更是中华文明的创始祖先。
他们开创性地推动文明的发展,让华夏由原始状态迈向文明社会。因此,被尊称为圣君!
虽然他们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至今影响着中华大地,直到现在,明代百姓还在享受到这些圣君的馈赠。
现在的兄长之论,同样具有这样的深远意义!
关于海权的理论将彻底重塑中华族群未来的发展轨迹,引领民族走向无限可能的新征程!
这项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不仅是明朝的飞跃,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次飞跃。简而言之,
兄长正在践行圣君一般的事业!
意识到这一点后,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兄长对于‘龙’的研究之深刻!”
怪不得父亲如此重视这本书。
里面描述的是能改造世界的伟大工程,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翻云覆雨的力量。这样珍贵的财富,无论多高估都不会觉得过分。
能掌握这种学问之人,能够洞察帝国兴衰的核心,同样也有能力动摇国家的基础。一瞬间,朱标感到一种莫大的宽慰。
幸亏这些智慧被我的兄弟掌握。
若这些学问流入民间,后果真是不可预料…
然而,朱和尚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你以为你哥哥的强大仅仅如此?”
朱标的神情变得疑惑不解,不可思议地看着父亲:“难道还有更多吗?”
“你的想法还是太表面化,很多时候你只看到了最外层的一面…”
朱和尚轻轻摇头,“这只是…海权理论的表面意义,旨在指导国家的未来发展。那么,深层次的意义呢…”
按照父亲的说法… “哥哥是否有更深层的想法?”
朱标的表情更加震撼。
朱和尚轻点几下头,态度庄重:“哥哥给出的海权论,确实是传世妙策之一,但这远不是全部,用哥哥的话讲,这只是个开始。”
“所谓的海权论,其实探讨的是未来数百年间的国际局势。”
“特别强调一下,这里指的世界局势,不仅仅是指我们的大明!”
讲到这里,朱和尚转向儿子,面容异常严肃:“哥哥也曾说过,大明是一个内陆主导的国度。”
“历代我们中华的智者,提出的种种历史名计,无非是围绕着大陆上的竞争和扩张。”
“比如《隆中对》、《榻上策》还有《徙戎论》等等,这些计策都是千古流传的名著,但实际上都在争夺陆上的霸主地位。”
“诸葛亮这些人皆为明智之士,皆是基于预见华夏未来数十年的大趋势才提出了这套策略。”
“唯预见者方能提出对策。”
“然而你哥哥提出的海权论,乃是华夏历史首次将眼界投向了海洋。”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你的哥哥不仅洞见了华夏的未来,更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前程!”
朱和尚说着,深深吸了口气,面色庄重地继续:“你明白了吗?”
朱标已经愣住了,沉默片刻后艰难吞咽了一口唾液说:“父皇的意思是,大哥此次预测的不仅仅是大明的将来…”
“竟是世界的前途!”
“他不仅看到了三百年后的中华大地之景,还能预见千年之后的世界大势!?”
朱和尚微微点了点头:“没错,正是如此。”
这时,朱标彻底惊愕不已。
能够预见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未来的千年变迁,实在是让人恐惧至极……预见十年之后的变局,可称为贤臣,比如李善长和刘基;
看到三十年后的局势变动,可被称为智者,例如未曾离开草庐就提出了隆中对策的诸葛亮;
但能预测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变迁…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简直难以置信。
而此时,朱和尚面色肃穆,缓缓吐出了两个字:“仙人!”
“指点出华夏历代兴衰变迁的规律;”
“洞悉过去与未来千年的变迁;”
“只有那种高居于万事万物之上的仙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至此,朱标已是目瞪口呆。
他仿佛能看见自己的哥哥,在时间长河的云端上,悠闲地坐着,冷静地注视着人间的兴亡变化,
随意撷取历史的一个片段,就能救世度劫。“直到现在我们才明白了,他为何不愿意出仕做官的真正原因。”
说至此,朱和尚叹息一声:“桁儿超然于世,凌驾于时间和历史之上, 、显贵,在历史的大流之中与蚂蚁又有何异?!”
“世俗的权力与财富,在浩瀚的历史面前,不过是瞬间即逝的过客,不值一提…”
朱标彻底惊呆了。
伴随着父亲的话语,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于哥哥的理解实在过于肤浅。虽然早就觉得哥哥高深莫测,
可谁能想到他会是这般高深。
“若非父亲提醒,儿臣真是难以发现这一点…”
朱标木讷地说。
“你不应妄自菲薄,你哥哥毕竟是一位超脱于尘世的存在,尽管你的地位高贵,但仍然处于凡世之中,无法窥见这样的神灵般的智慧也是很正常的。”
朱和尚担忧朱标的自我价值感受创过甚,便加以慰藉:“实际上不仅是你,连为父也自认无法完全了解他。”
“父皇也是如此?”
朱标十分惊讶:“您方才的分析可是条理分明啊…”
“那有什么作用呢?我所能窥见的也不过是表面层次的两三层而已。”
朱和尚脸色复杂地解释说,“就好像你看海权论时,或许仅仅理解到了最浅的一层,就误认为已经了解全部内容一样。”
“尽管我已经理解得更深一点,可能触及到三层次,但却没人能断定是否存在第四层、第五层,甚至是更多?”
“凡人的眼光总是有限,而你大哥却能从整体俯视整条历史长河。”
“这种超越凡尘的差距,又怎是我们所能够度量的。”
“在你哥哥面前,你应该心怀敬畏…。”
说到此处,朱和尚一顿,长时间陷入沉寂。然后缓缓开口道:“即便是我,也该对他抱有一份敬畏之心。”
话语结束,空气中留下了一丝沉重的寂静。
朱标凝望着朱和尚那满脸的忧郁,欲言又止,心中涌起一阵无法言喻的波澜。他心里明白,父亲是谁?
那个曾经白手起家,荣登天下之首,缔造了煌煌大明,其智慧、眼界和才能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能名列前茅的男人。
如今连这样的父亲也只是触及到了大哥表面的部分。更令他惊讶的是,父亲甚至对儿子心生敬畏?这一刻,朱标的震撼难以言表。
然而,这时朱和尚却带着一丝感慨笑道:“宋濂曾经给我讲过韩愈的《师说》,其中有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许就是指这样的境况吧。”
“开国 的子女,多半无法超越他们的父亲,而你大哥却是例外。”
“我一直认为,能从牧童升至 ,已是老天眷顾。但现在看来,你大哥的到来,才是我大明最得天地宠爱的地方。”
朱标默然,心中的触动久久不能平息。经过一番沉默后,他终于鼓足勇气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个请求。”
“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