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说法还是过于肤浅。”
“你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呢?”
朱棣闻言停下了思考,陷入了一阵沉思。
朱航并不期待他会领会这一点,直接揭晓了答案:“很简单,因为华夏的土地辽阔,土广人众。”
“人群庞大,意味着才智横溢的人数更多。”
“相应地,各种资源也会更加丰饶。”
“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华夏是连为一体的!”
“单独的一根枝条容易被折断,但一把枝条合在一起就难以折断。”
“而且,华夏的土地辽阔,在当今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当将这辽阔土地上的资源汇聚一处时,势必能激发无与伦比的力量。”
“因此,不论是哪个朝代统一天下,该朝代必将成为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将宽广的疆域融合一体,集其全部的人力、物力,便能铸造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
“这是”
“陆上势力理论(陆权论)。”
朱棣听了这番话。
顿时感到无比震惊,恍然大悟的感觉油然而生。“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土地吗。”
“正因为我们有辽阔的土地,自然形成了强盛的国家实力!”
而姚广孝听了之后,低声叹息,选择了沉默不语。此时。
在场外。
朱和尚也被惊动,心头激荡不已。“原来这就是大明繁荣的核心所在啊。”
实际上,这个道理说来很简单。
但在这之前朱和尚真的没有想到这一层。所谓的树叶子遮住了双眼,让人看不到整座山。
他的思绪被过多的具体问题所牵绊。
每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武力强大,有的是文化璀璨,有的是经济富庶
造成华夏强盛的因素实在太多,以至于他也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关键。
但现在,朱航抽丝剥茧,终于找出了这个根本性的答案。“不错,所有的基础在于土地!”
“军队和文化的强弱都只是表象,真正决定一个王朝是否繁盛的核心是土地!”
朱标也在这一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精髓,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哥哥这一论点可谓一针见血。”
“这种理论是前人未曾提出的。”
“父皇,哥哥的这一见解,可以与朝代循环论中的土地合并观点相结合。”
“这也许就是哥哥如此关注土地合并的原因吧”
“土地是支撑王朝的基础,一旦土地出现问题,王朝可能在一夜之间覆灭!”
“陆权论揭示了朝代的兴起和衰落的奥秘,的确玄妙难测。”
朱和尚也不断地称赞。
朱航的话语如拨开了乌云,将挡在他眼前的历 史迷茫一一拨散,使他看到了历史背后的那个 ,即一个王朝繁荣的核心秘密。
然而此时
朱和尚和朱标两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与此同时。
禅室内。
姚广孝诵经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睁开眼睛,一脸震惊地看着朱航。朱棣同样显得困惑不已:“弟弟,你说的什么意思?刚刚不是才说到陆权论”
“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深意。”
朱航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华夏王朝的兴盛确实依托于广袤的土地,疆域越大,国力就越强。”
“但这所有的优势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土地能够持续提供资源。”
“假设疆域扩张到极限,那就意味着,一个王朝所能利用的资源就只有固定的量,没有增加的空间。”
“这样发展的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内卷’现象的加剧。”
“当一个王朝的疆域已经扩张到极致,但人口却继续增长,这就意味,原本已有的资源将被日益增多的人口不断分摊。”
当人均可支配资源降到极点时,社会就会动荡,民众会起来反抗。
这时,“大陆主义”
(或“陆权论”
)也就达到了其终点。
这是中原多个朝代共同的宿命!
国土的面积界限决定了朝代的发展上限,一旦触及这个边界,随之而来的是无法阻挡的衰落趋势。
此前我们讨论了如何使一个王朝兴盛,但现在我们要探讨的则是,如何面对一个王朝的终结。说到这里,朱棣大吃一惊,他知道无需列举历史例证。
中原各朝的命运就是如此——走这条路几乎无可避免。
接着朱棣带着恐慌问:“那大明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命运?”
“现在的明朝领土已经接近其最大扩张程度。”
“那么,未来岂不是只有走向衰败?”
“等等,不对,你不是说过,解决土地集中问题如果能成功的话…”
“显然,你还未完全理解我的意思。”
朱棣看着朱楹,感到些许无奈:“我没说解决土地合并的问题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难题。”
“我说过的是,解决这一问题能够为国家延长寿命。”
这时,
姚广孝忘记了他正在诵读的 ,心情重新变得忐忑不安,满是疑惑地看着朱棣。
在室外,听到这些言论,朱和尚的脸色也变得苍白:
“原来,&39;大陆主义&39;(陆权论)也有这样的局限!”
“我们的朝代仍然无法摆脱这个循环律!”
“陛下勿虑。”
朱标急忙说道:“哥哥已经给出了建议,我们可以选择对外扩展。”
“但这有什么不同呢!”
朱和尚愤怒,但随即放低声音:“你认真听了你哥哥的话没有?”
“无论国家如何兼并周围的国家,”
“我们的朝代也仅能推迟的时间而已。”
“所以,‘陆权论’的本质就是领土扩张的尽头!”
听罢,朱标有些手足无措,面色更加苍白:“那么怎么办才好…?“
“慌张什么?”
朱和尚蹙眉,“你哥有他的对策。”
“一开始他就提过了!”
朱和尚似乎不耐烦,回想朱棣的话后,眼中闪过思考之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解决方案就是所谓的海洋战略,或者‘海权论’。”
按照朱楹的说法,在未来的几百年里,海权将逐渐取代陆权成为主导力量。
这意味着海权强于陆权吗?
今天朱楹已阐明了陆权理论,那么接下来应该是海权理论登场的时候了。
“我相信,采用‘海权论’应当可以有效应对大明的问题。”
想到这一点,朱和尚的表情愈发严肃地注视着禅室内的一切。
与朱棣的问题相比,这些关乎千年大计的道理更让朱和尚牵肠挂肚。
在禅室里,遭受巨大冲击后的朱棣面如死灰地说:“那么,即使是这样,大明依然难逃 的命运吗?”
“难道我们的后代还要受人奴役?”
“要不现在就把那些野蛮人全都铲除掉吧?”
但朱楹只回他一个无语的眼神,“这么做的话,明朝只会陷入持续不断的战乱之中。”
“百姓何时才能迎来宁静?”
“你的想法太过简单粗暴,有没有实际可行的方法?”
“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处理。”
朱棣急得团团转,“不能这样无所作为啊!”
“着急个啥,你看看这位高僧,他就十分从容。”
说到这,朱楹微微一笑,转向姚广孝,“你说是吧,大师?”
此时,正在冥思苦索中的姚广孝突然回过神来,带着惊讶的目光看向朱楹。
这个人究竟何许人也?
此时,姚广孝突然从沉思中惊醒,目光带着不可思议望向朱航。
这究竟是什么人?
刚才他说的那套海权理论,其实是在解析大明兴盛的缘由及其未来的顶峰。
不对,远不止于此。
他所洞察的是整个华夏的历史轨迹!
当我们还在历史长河中摸索前行,朱航却仿佛立于历史的最终章,俯瞰一切过往,其洞察力简直匪夷所思!
无论是眼力还是才情,都已经将我们远远抛在身后。这怎能可能?
我自问才华并不亚于世间任何一人,即便是面对李善长、刘伯温这样的人物,我也敢与他们一决高下!
即使在今日,我不再轻易谈论国家大事,这也仅是因为现实的制约,并非缺乏那样的见解或才能!
然而现在的这一切……
他看着朱航,心中的骄傲与自信被完全动摇,那种前所未有的冲击令他难以置信。不经意间,他已经全然被朱航的话所吸引,脱口而出道:
“你提及的海权又是如何?是不是就是打破陆权局面的策略?”
见姚广孝被吸引住,朱航微微一笑:
“正是这样。”
“陆权形成的背景和它的上限我们已经知晓,当陆权开发至极点后,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更宽广的世界。”
“也就是大海!”
“为什么我说海权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关键在于两个字——‘资源’。”
“海洋中的资源远超陆地上的资源。”
“故此,谁能够驾驭海洋,谁就能引领未来,海洋将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领域。”
“大海也藏有资源?”
朱棣此时显得有些困惑:“大海不过用来捕鱼罢了,又不能耕种……”
然而,刚说完,他发现朱航正以一种无奈且像是面对智障的目光望着他,不由呆了一下:“我这样说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