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火穴
第二天清晨,天儿刚蒙蒙亮,龙川便起身洗漱,然后出屋来到院子里,先热身,再抽出腰带中的秋水流光剑,将烂熟于心的剑谱中招式一一演练。
这时,太浪推开东厢房的门,披着外衣,趿拉鞋子走出来,伸了个懒腰道:“龙哥,这么早就练上啦?”
龙川正好收势,抹一把额头的汗水:“嗯,今朝事情多,待会儿吃完早饭,还得去逛街,到成衣铺买衣服,再熟悉一下这金华县的人头地面、风土人情。”
太浪一撅嘴:“至于这样全面了解吗?咱们是来降妖的,又不是来过日子的。”
龙川眉头微皱:“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恐怕咱俩得在这里待上一段时日了。”
“好吧,”太浪无奈,看见龙川从斜挎包里拿出一副快板来,又感兴趣地问,“这是啥?”
龙川一手大舀(两扇大竹板),一手节子(五扇小竹板),耐心给他讲解:“这本是唱数来宝的道具,我团门(相声行业)的十二门功课之一”
太浪眨眨眼睛:“你去乱葬岗找我时,还随身带着这个?”
“当然了,这些东西对我最珍贵,”龙川接着叹口气,“哎,本来圆粘表演白沙撒字
最好,可我的玉子还在金小攀手里,那家伙一直藉词推托,不肯归还。没有伴奏,唱太平歌词效果不太好,还是说快板得了。”
太浪咧嘴一笑:“这表明那位金老板,真的很想拜师,跟你学说相声。”
“你倒蛮懂他心思的,”龙川手腕转动,打出一串清脆响亮的马蹄点,“废话不多说,我先遛活儿。”
临近晌午,龙川带着太浪又来在了烟波楼外,他刚要敲铜锣,一个中年男子由楼内走出,到了他俩跟前,拱手行礼:“二位,我是这烟波楼的掌柜,姓郝。”
龙川忙还礼道:“不知郝掌柜有何事?”
郝掌柜相当客气:“我们少东家请你们进楼一叙。”
龙川心中暗喜:瞧这态度,我的打算有门,这家可是妥妥的“火穴”(赚钱多的演出旺地)呀!
烟波楼的老板名叫毕高,在金华县也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经营的这家酒楼,在本地餐饮界首屈一指。
郝掌柜在前引路,领他俩直上三楼,此刻还未到饭点儿,楼上空荡荡的。
只见一位少女临窗而立,穿月白竖领袄衫,浅蓝百褶裙,外罩同色无袖对襟比甲,身材苗条,容颜清秀,便是毕高之女,烟波楼的少东家毕波儿。
听了郝
掌柜介绍,龙川和太浪向对方恭敬见礼,报上姓名,自称乃江湖艺人。
毕波儿嫣然一笑:“二位昨日在楼下空场所演,我自这窗口已观赏了,感觉十分新奇有趣,不知可愿意到敝酒楼献艺呢?”
这正是龙川选择于烟波楼外演出的主要目的,焉有不愿之理?他假装稍作考虑,遂点头应允。
毕波儿又问道:“你们的表演与寻常伎艺迥异,可有名称?我好吩咐伙计去做花招儿。”
花招儿就是海报。龙川心想,明朝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不宜出现后世名词,他略一思忖:“叫像声,人像的像,声音的声。”
在古代,早有“像生”一词,但与表演无关,而是像真的、像活的意思。宋代百戏中,则出现了“学像生”、“乔像生”,指模拟之术。
到明朝时期,“像生”逐渐演变成了“像声”,其中模仿自然和人声这一特长,慢慢转化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口技。
因此这两个词语,可以说是“相声”的发源词,龙川便拿其中之一作替代品。
毕波儿再无其他疑问,她出价很大方,龙川连讨价还价都不用,双方随即签好契约,商定次日生效、“执行”。
龙川收了定金,和太
浪告辞,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空桑小馆。
老车倚着门框,戏谑道:“呦,二位得到烟波楼东家赏识,攀上高枝啦?可喜可贺。”
龙川一愣:“老车,你消息够灵通呀。”
老车朝对面一努嘴:“我方才看见郝掌柜很客气请你们进楼,胡乱猜的。”
“一猜便中,厉害。”龙川竖起大拇指,赞道。
老车呵呵一乐:“不如你们厉害,年轻人,有前途!”
龙川与太浪回到后院,先一起进了西厢房。
两人换上从成衣铺买来的新衣,对镜而照,俱显俊朗不凡。
天气太热,太浪将外衣脱下,顺手拿过龙川放在桌上的折扇,猛扇起来。
龙川一皱眉,一把抢过:“这也是我表演用的,不能真扇。”
太浪嘴角一撇:“小气。”
龙川正色道:“我团门规定,道具手绢和折扇,在台上使活时,再热也不许真擦汗、扇风,还有”
太浪摆摆手:“我明白了,你行里的规矩,不必跟我说这么详细。”
龙川自决定收徒以来,除金小攀外,亦将太浪纳入了‘考核’范围,他微微一笑:“昨儿还没谢谢你,为给我量活(捧哏)自认‘比不了王八’,受委屈啦。”
“嗐,那不
是演戏么,又并非真的。”太浪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龙川欣喜道:“你这种心态特别好,太适合说相声了。”
太浪一怔:“你不会要教我团春吧?我不行,嘴皮子没那么利索。”
“但是你表演功力强,当初给令弟治病,我说单春逗他笑时,你最后装驴的‘现挂’简直绝了,昨天在烟波楼外,更是把寻衅滋事的无赖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绝对能做到‘发托卖相,横竖嗓音’!”
原来相声虽然属于语言艺术,但是要塑造一个或多个形象饱满、特征鲜明的人物,仅靠语言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演员通过自身素养,发动一切可用资源进行刻画了。
“发托卖相”便是其中手法之一,指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运用,表演出人物喜怒哀乐,与之关联使用的另一个名词叫做“横竖嗓音”。
例如传统相声《双簧》,一前一后两个人,后边的人用不同语气口吻或嗓音说话,前边演员对口型并辅以肢体和面部的变化进行表演,前边的就叫“发托卖相”,后边的则称为“横竖嗓音”。
龙川越说越兴奋:“咱们明儿在烟波楼的首场,就演‘双簧’,我现在便教你,现学现卖,新鲜热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