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心静慧自开 > 第95章 佛法僧三宝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

第95章 佛法僧三宝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好书推荐: 穿越假面世界我成为骑士屠杀者 系统带我战万界 沧溟天穹 大质能者 张家姑娘不摘瓜了 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 绝对命运游戏 守村人的春天之二嘎的妖孽人生 工地盒饭爆火,城管连夜加班 我将异界玩成了RPG游戏

佛法僧三宝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

1、佛:佛有觉照之能--即佛宝;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即法宝;佛无违诤之过--即僧宝。

2、法: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即佛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和合之义)--即僧宝。

3、僧:僧具观照之智者--即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即法宝;僧为和合之体者--即僧宝。

何以将佛、法、僧称为宝呢?

这个问题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有详细说明。

那时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珠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染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稀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像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金刚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宝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自性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不怕火炼;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恒定,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称佛法僧为宝。

《萨婆多论》说:以三宝为所归,欲令救护 ,不得侵陵故也。

三宝有事理之别

世间万物均含事理,三宝也不例外,在事相上有“化相三宝”与“住持三宝”之别;从理上看,则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之分。

化相三宝者,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相状,佛宝--释迦摩尼佛在印度示现成道及入涅槃。

法宝--佛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等。

僧宝--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

住持三宝者:

佛宝--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浇、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桧的佛像。

法宝--凡是三藏(经、律、论)经典、仪轨法本以及口耳相传的种种修法等。

僧宝--凡是剃发染衣登坛受戒的比丘、比丘尼。

因佛入灭以后,佛陀教法依靠这一类三宝,延续佛法慧命,传布教义真谛,利益有情众生,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理体三宝者:又分为自性与修证两个方面。

从自性(真如)上看,能观之理--即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即僧宝。

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感、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感即成为般若--即佛宝,业即成为解脱--为法宝,苦即成为法身--即僧宝。

我们世俗人所能见的事相中的住持三宝。在三宝中,以佛最为尊贵,法为最高最胜,而僧的地位最为重要。

佛灭度后,宇宙人生的真谛要由僧宝来传播,修行道场及其文化,要由僧宝来住持,经典仪轨,要由僧宝来保存传承,苦海中的有情众生,由僧宝来接引。

皈依三宝后,我们该做什么呢?为什么要供养三宝呢?

皈依后,我们有三件事应该做:

一是对一切诸佛要恭敬,包括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也包括佛像。遇到有破损的佛像要发心修复。

二是对法、对经书、法本乃至一切文字要恭敬。

三是对罗汉、缘觉、菩萨和现前的出家人要恭敬,因为现前的出家人是当来的罗汉和菩萨。

因此,作为信众居士要“常供养三宝,和尚阿舍黎,一切如法教,奉行无违逆。”如何供养呢?

《涅槃经》上说:“云何为一?佛告摩诃波阇波提僑昙弥,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即得其足。如随我语,则供养佛;为解脱故,则供养法;为受用故,则供养僧。”

供养三宝也是我们学佛人的福报所在。

福德资粮从布施供养中来

福德资粮更应从广种福田中来

悲田 是我们对贫穷、孤苦或病弱的人产生关爱、悲悯和同情而将自已最爱的钱财、时间和心力去救济、帮助,令其脱离饥饿等痛苦。

恩田 当我们随着智慧的增长,应当更加明白知恩报恩的道理,对生养自已的父母和曾经教育过自己的老师,以及帮助过自己周围的人,心存感恩,并以实际行动去关心、照顾和帮助他们,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敬田 我们学佛的人深知三宝住世的重要性,不仅仅代表着智慧、慈悲、平等、因果等等的真理,同时亦是众生广种善根的福田,所以由恭敬而供养;由供养而护持,进而以法利生,同登觉岸。

《佛说布施经》说:供养三宝,不但可以得到福寿康宁,更能成就辩才无碍,欢喜自在。

三宝是众生的导师

供养三宝是每一个佛教徒应有的责任。清净庄严的佛宝能启发众生的法身慧命;三藏圣典的法宝,能破邪显正,开启智慧;僧宝则是住持圣法,利乐有情,众生在无明中须要佛法来破除愚痴黑暗,点亮心中久已熄灭的慧灯,导向那清净安乐自在的觉岸。

其实供养三宝是一种难舍能舍的修行,亦是感恩三宝的一念恭敬心,更是广种福田的大好因缘。

供养三宝是一种修行

佛经常说修学菩萨道要学会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特别是对与生俱来的贪、嗔、痴等烦恼更应该下大工夫,认真克服,才能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悭贪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串习,常常因贪恋财、色、名、食、睡五欲而招来诸多烦恼和痛苦。佛陀深知悭贪是解脱的绊脚石,故在他最初舍掉王位而选择出家时,他将其平常心爱的东西全部舍弃。因此,不贪能舍,既是一种磨炼,亦是一种修学佛道的基础。

我们时常要发心建寺安僧,护持道场,供养佛像、经典法物、香花灯烛等等,以此庄严梵刹;提供卧具、衣服、汤药等物来护持僧众是为了承继法身慧命,度化有情。

供养三宝有以下三种布施:

法施,意指深入经藏,信解受持,流通法宝,利益群生;在《菩萨善戒经》卷一亦提到说帮人写经或助印经书,亦是一种布施;又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法供养包括了以身作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之外,同时还要代众生苦,勤修善根,可谓是自觉觉他,觉行才能圆满。

财施,以世间种种珍宝、金银财物等来庄严坛场、护持正法。

无畏施,是为了护持佛法,坚持真理,不惜生命,卫护圣教。

有相布施是在行施时,有原因、有目的而做的善事,比如说,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许愿,希望今年能做完某些事,等到有求即应时,为了感恩佛菩萨故来为寺院还愿行施;

另外一种情况是施舍对方的人可能以前亦帮过自己,所以是为人情而布施;还有一种就是希望将来得到人天果报或者是其它的目的而行布施。所以有相布施比较执着布施的人、布施的对象和布施之物,因而功德亦有限量。

无相布施是菩萨不忍众生苦的利他精神,凡是遇见众生需要帮忙的地方,自己尽心尽力去替他人排忧解难,在整个布施过程中,没有任何企图和目的,并不会去执着施者的我和受施者的他,更不会去计较施予之物,根本不会将此事挂于心上,亦没有想到回报的问题。

这样行施者,才能证悟到三轮体空的境界,这种无相功德之大正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首先意乐要清净,如果发心不清净,这样的供养是不如法的,乃至供养一元钱、一盏灯、一支香以上,都要以善良的发心印持。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能以清净的意乐供养三宝,得到的回馈将是更为清净的身心。

其次布施供物要清净既不能供养污秽的饮食、陈旧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养通过盗窃、掠夺或者以谄诳手段得来的邪物。如果以不清净的物品供养三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供物应当是洁净优质的,连自己都不愿意享用的低劣物品就不要拿来供养三宝,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

供养三宝其实是在净化心灵、圆满人格,亦是一种护寺安僧,弘扬圣教的壮举;更是培植自己福德、广结善缘的修行。让我们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不忍众生苦,共同来护持三宝,广修供养,为高树法幢,普度众生而发心布施吧。

每个人的一生,都与福报脱不开关系。而福报,也是因果业力体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学佛之人都知道,想要修得福报与功德,那么供养三宝一定要做。供应三宝,也就是供应佛教中的佛、法、僧。

供养三宝,要怀有感恩之心。千万不能陷入到以钱养人的误区,这样就得不到福报与功德。我们供养三宝,既是在向佛法亲近,更是向佛菩萨这些圆满具足、福报具足之人,培植福报。

佛法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在佛陀生活的那个时代里,有一位名叫阿冕楼驮的尊者,当然,他出身时并没有尊者的称号。因为他的出身非常不好,是一位贫穷的农夫。

在一次灾荒之年时,他看到化不到缘的辟支佛,担心他忍饥挨饿,最后用米饭供养了他。而最后,农夫阿晚楼驮也因为供养辟支佛的因缘,得到了正果,后来成为了阿冕楼驮尊者。

一个人,如果能够供养到佛法修行人,这都是有福报的化现。佛家三宝是人天的福田,我们供养他们,也可以培到更多的福报。我们供养三宝,是在感恩他们给了我们培养福田的机会。

一个时代如果能够有潜心修行的出家人,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福报。一定要好好珍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供养呢?

佛家常说的供养,也可以理解为供给、供施,对佛、法、僧三宝给予心、物两个方面的供养。供养行为不是只要出钱就好了。对于供养,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供养有三,一为利养供养,衣服卧具等之谓也。二为恭敬供养,香花幡等之谓也。三为行供养,修行信戒行等之谓也。只有身心结合的供养,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意义,才会有福报与功德。

供养要有虔诚之心;供养要有恭敬之心;供养要有清净之心。供养可以是普通的僧众,也可以是佛陀这样的圣者,或者是家人都信仰的修行者。

除此之外,供养物可以是衣服、卧具、饮食,这些都有象征意义。另外,供养法身的涂香、末香、烧香、绘盖等行为,也有净之义。

供养佛家三宝,就是在为我们培植福田。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做好供养。学佛之人非常看重并敬畏因果业力,而供养僧人就是在为我们培植善因。如果没有善因,那么自然就无法收获到善果。

为自己广种善果,培植福田,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报,修得自在、解脱心。除此之外,在供养僧人时,也是我们修行的最好时候。与僧人亲近,而僧人不求回报的度化众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佛法,修心、修性、修行,最后明悟开慧,修得正果。

如果真能做到这个境界,那么也是人生最大的福报与功德。心若解脱了,人间处处是净土。愿你能成为与佛法有缘的人,供养三宝,培植自己的福田。感恩大家,感恩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委求只为供养三宝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产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婴,这孩子出生才没几天,竟然就会开口说话。男婴问父母:“世尊还住世吗?”长者夫妇回答:“是的。”

又问:“那么舍利弗尊者、阿难尊者等人呢?”长者夫妇亦答道:“也都在。”长者夫妇非常惊讶,知道这孩子绝非常人,于是决定去请示佛陀。

夫妇俩带着孩子来到只园精舍,恭敬礼拜佛陀后表明来意。慈祥的佛陀注视着襁褓中的婴儿,微笑地说:“这是个有福报的小孩,用不着疑虑或害怕。”夫妇俩听了佛陀的话后,不禁松了 一口气,便欢喜地带孩子回家。

回家之后,长者子向父母表示,希望能请佛陀及诸大比丘到家里应供。父母亲听了,答道:“若能供养佛陀及诸大比丘,是我们无上的福报与荣幸,但还是得先详细筹画,准备好斋僧的器具与食物才行,并非马上就可成办。”

长者子告诉父母:“只要将屋舍内外打扫干净,准备好比丘们的坐具,再设三个高座,美味丰盛的斋点自然就会现前。”长者子又说:

“我前生的母亲尚在人世,目前居住于波罗奈国,希望您们能派人将她接来。”长者夫妇听了,马上派人去波罗奈国将孩子前世的母亲接到家中。长者子所设的三个高座,就是为了感恩佛陀,以及今生、前世的母亲。

当一切准备就绪,佛陀与众比丘也威仪庠序的来到长者家应供。佛陀与弟子们依序入座后,种种美味丰盛的饮食自然现前。用斋毕,佛陀为大众开示无上妙法,听闻者莫不法喜充满,长者全家及长者子前生母亲亦因此殊胜因缘,皆证得须陀洹果。长者子长大后,更发心出家修行,精进道业,不久即证阿罗汉果,获六神通。

阿难尊者见长者子果报如此殊胜,不仅出生富贵人家,出生没几天就会开口说话,长大后出家修行,最后还得道证果,便向佛陀请示原因。于是世尊为大众开示长者子的过去因缘。

长者子的前世是波罗奈国人,虽然也是出生于长者家中,但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逐渐穷困。所以即使生值佛世,有心供养三宝,也没有多余的能力。

长者子对于无法供养三宝,始终耿耿于怀,于是毅然舍下贵族的身份,到富贵人家委求作奴,供人差使。一年后,长者子向主人请求千两金的报酬。富豪好奇地问:“这笔钱是你要用来娶妻的费用吗?”

长者子回答:“这些钱是要设斋供养佛陀及众比丘的。”富豪听了之后非常赞叹,于是主动提供自己的舍宅,让长者子设斋供佛。

由于这段至诚供养的因缘,长者子命终后,得以生至富贵人家。今世亦发供佛斋僧之心,并于听法当下,心开意解,得道证果。

如是我闻的由来

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自从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赐福给大众;把欢喜布施给人,以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我说法度生,没有想到辛苦和休息。

我要讲的对你们都已经讲过,我没有想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可以命令大家。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要讲的就讲,佛陀没有秘密,我不会给人压迫,要人来服从我。

我应身的年龄老了,旧的车子要坏,用修理来保养,不是永久的办法。我在三个月后,于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依着法性进入涅槃,获得无上的安稳。但我会永久地照顾到你们,照顾到未来一切信仰我的众生。”

佛陀涅槃的消息一发表,弟子们大惊。弟子们的心中,顿时觉得日月无光,天地旋转起来。佛陀又说道:

“你们不要伤心,天地万物,有生就有无常之相。无论怎样也逃不了这个定律。我过去不是向你们说过吗?

所爱的必定有散失的时候,会合必有别离的时候:人间、心物所合的身体,既是无常的,就不能如人们所想的自由。肉体的生命不能永久长存,我不是常这样说吗?

要佛陀的应身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我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我当然不能违背法性。你们假若要我永久住于世间,而你们却不依着我所指示的教法而行,

就算我活了千千万万年,又有什么用呢?你们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就等于我永久活在你们的心中。我的法身慧命,会遍于一切处和你们及未来的众生共在一起。

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要皈依其他。不懈怠地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佛陀说后,又经过波婆城的阉头园的地方,曾接受金银匠的淳陀供养的旃檀茸,旃檀茸是菌类,是不消化的食物。佛陀吃后很不好,但佛陀仍慈悲地为他解答四种沙门的不同,淳陀很是感动。

佛陀说沙门有四种,一是行道殊胜的沙门,二是善说道义的沙门,三是靠道生活的沙门,四是秽道的沙门。同一样的沙门,有真、有伪、有善、有恶,

不能见到不贤不善的沙门就毁谤到整个的沙门。好像良田的禾苗,里面也会杂着几根稗草。站在在家信徒的立场,多亲近善知识,但不应批评沙门。好坏善恶在家信众最好不要管。

以后,佛陀就在竹芳村的地方示疾,但佛陀没有停留,仍然在途中行化。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

“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那无量之光像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照透一切的样子。”

佛陀回答道:

“是的!佛陀的光色有两次特别不同,一是初成佛道证得无上正觉的时候,二是将要进入涅檠的时候。”

阿难听了,又欢喜,又觉得黯然!

佛陀在播散真理种子途中行走着,后面不少的人跟着。他们跟在又老又病的佛陀身后,好像都在流泪。其实,假若世间上有真正健康的人,慧命永无老病死的人,那就是叫做救主大圣佛陀的人!

佛陀在路上行走着,阿难很是畏惧地问道:

“佛陀!您入涅槃以后,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葬典?”

佛陀安详地回答道:

“他们皈依的人都会帮忙,你不要管,放心做自己的事。不过,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方法,供你参考。大家也都希望知道,免得在很多的人中,会生出异论来。所以我也有讲给你们听的必要。那么,我就讲转轮圣王的葬法吧!”

“转轮圣王的葬法是怎样呢?”阿难伤感地流泪问道。

佛陀静静地答道:

“先以香汤洗体,然后用新净的棉花包裹起来,上面再包五百毛毡,装入金棺,在棺内涂上麻油,然后把金棺纳入铁椁之中,外面再用旃檀的香廓围绕,上面堆积名香,四周安放鲜花……”

佛陀说到这里时,像沉思了一会儿,又道:

“佛陀可以自己用三昧真火荼毗,你们收拾舍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给过路的人知道思慕、信仰。”

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

佛陀不久进入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

“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向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什么用,要紧的是,如何使未来的正法常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地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惟有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地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群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使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这就是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的由来。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罗阅只,当时国内正举行一场盛大的节庆。与会大众中有两位力士,一是出生于刹帝利王族种姓,另一个则是婆罗门种姓,他们皆报名了当天所举办的扑斗赛。

赛前,婆罗门力士私底下向刹帝利力士说:“你若能在比赛中放水,让我赢得这场比赛,我一定将赏赐的大部分财宝分给你。”刹帝利力士听了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想到婆罗门力士在得到国王的赏赐后,竟然毁约,没有将财宝分给刹帝利力士。

过了不久,又到了节庆的日子,婆罗门力士又提出像上次一样的要求,也得到刹帝利力士的认可,但最后还是没有履行承诺,分出赏金。到了第三次比赛时,婆罗门力士又跟刹帝利力士保证说:“如果这次你再让我获胜,我会将前两次所欠的赏金一并回报给你。”

没想到刹帝利力士相信了他后,还是又被欺骗。隔了一段时间,全国又举行节庆,两个人又碰面了,婆罗门力士竟又提出之前的要求,刹帝利力士心想:“这个人这么不老实,把我的那一份赏金也夺去,今天一定要让他吃点苦头。”

于是对婆罗门力士说:“你已经欺骗我三次了,我不屑分你的财宝。”便在众人面前,用右手按住他的颈子,左手抓着他的腰骨,两手像折甘蔗般使劲地挫折他的背脊,再举起来环绕三圈,丢向地面,令其当场毙命。这时,在场观看的国王及大臣们非常佩服力士的威猛,便赏赐他十万金钱。’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当时的婆罗门力士就是提婆达多,而刹帝利力士则是我,因为起了嗔恚、贪财之心,所以愤而使其断命,之后数千年间皆堕于地狱之中,受烧煮之苦。今日我虽已成佛,烦恼漏尽,但因此业报,仍要尝受背脊疼痛之苦。’

佛陀再次叮咛大众:‘你看如来虽已断尽诸恶、众善具足,能度化天龙、鬼神,乃至王臣、百姓等一切众生,都不免要遭受这样的余报,更何况是世间愚痴之人。

大众应当以此为惕,善自守护身、口、意三业,远离杀、盗、淫等恶行,莫造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不起妒嫉、嗔恚、不信因果之心。’与会的舍利弗尊者、五百阿罗汉和天龙八部鬼神等,皆欢喜听闻,依教奉行。

这一天供养三宝的功德,比平时大百千万倍!

在佛教里,于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每个寺庙都有这盂兰盆法会,这法会就是摩诃目犍连兴起来的。什么叫盂兰盆法会呢?现在讲一讲这个法会的来源。

目犍连尊者证得罗汉果,最初得到六种神通的时候,是先得到天眼通。第一眼,就要找他的母亲,看看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他就遍观这个世界。

一看,啊!母亲堕落到饿鬼道里,皮骨连立,瘦得不得了!他母亲在饿鬼道受苦!天天饿得非常难受,没有东西吃。

为什么他母亲跑到饿鬼道去了?就因为他母亲在生前时,虽然去求神,但不信仰三宝,不信佛法僧。不但不恭敬三宝,而且还毁谤破坏三宝,说僧人种种的过失,怎么样不好。

说三宝如何不好,如何不可以信。那么又杀生,欢喜吃鱼鳖虾蟹,特别专欢喜吃鱼子!这鱼子,她这么一吃,就有吃了不知多少的生命,这个生命太多了!

因为有不信三宝的罪过,再加上杀生的过错,所以就堕落到饿鬼道里去了。

虽然摩诃目犍连证得六通,但也还度不了母亲。怎么说呢?因为目犍连一看母亲在饿鬼道里受苦,没有东西吃,啊!他也着了急了,这个定力也就不定了。不定怎么样呢?他就用神通到饿鬼道去,拿着一钵饭,给他母亲送饭去了。他母亲在生时就孤寒不得了,什么也舍不得。

目犍连到了地狱,把这一钵饭给了他母亲。他的母亲在生的时候,贪心得很厉害,做饿鬼仍然还是贪心。怎么样呢?他母亲看儿子给送来一钵饭,就接过来了。她用左手拿着钵,右手用袖子把钵捂着,这么盖上。

为什么她要遮着钵?她就怕其他的饿鬼看见了,来抢她的饭吃。这是因为她贪心太重了!

她就知道其他的饿鬼也都有这种贪心,所以把钵给遮上,赶快跑到没有饿鬼的地方,才把钵拿出来,自己这个鬼真是鬼鬼崇崇偷偷地吃这个饭。殊不知,她用手抓着食物往口里一放的时候,这个饭就都变成火焰了,不单不能吃,而且把嘴都烧坏了。

那么这什么道理呢?饿鬼的肚子像鼓那么大,咽喉细如针锋,像针尖那么细!所以,她吃东西也吃不下去;况且她无论什么好吃的东西,一放到她口里就变成火焰了。

为什么会变成火焰呢?就因为她业障太重了!人所遭所遇,一切都是由业障而显现的。因为她的业障太重了!罪业太深了!所以,再好吃的东西,就变成火焰,她也不能吃,没有法子吃得下这个饭。

有的人就说:“我不相信我们所吃的饮食,这饿鬼一吃,它就变成火了。”这个难怪你不相信,我以前也不相信;可是在这个宇宙间,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一言难尽,况且在这个宇宙以外的事情,那又怎么能清楚呢?

就拿这个水来讲,我们人看这个水,是水;一切的畜生看这个水,也是水;可是天人看这个水就不是水了,是什么呢?是琉璃。天人看这个水,是琉璃;可是饿鬼看这个水,又不同了,是什么呢?是火。为什么?这就是它的业报所现。天人有天人的业报,人有人的业报,饿鬼有饿鬼的业报;业力所现就是这样子。

目犍连一看这种情形,他不是有神通吗?啊!他现在也没咒念了,用什么神通也没有法子把这个饭不叫它变成火焰,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个时候,他就着急了,看自己虽有大神通,也没有法子来救自己的母亲;所学的这一些个本领,到那儿也都用不上了!

于是回去祇(qi)园精舍,跪到佛前痛哭流涕,说:“我母亲堕地狱了,我给她送饭去;她一吃,这饭就变成火。这怎么办呢?求世尊慈悲,救一救我母亲!”

释迦牟尼佛就教目犍连一个方法来救他母亲,什么方法呢?就说:“你母亲因为毁谤三宝,罪业太重了!你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但现在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救得了你母亲。

想救你母亲,必须要在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时(僧人这个时候互相诉说在这三个月期间有什么境界及经验,互相检讨一下,这叫自恣时);

在这一天,你设上盂兰盆供,上以百味饮食,请十方贤圣僧来应供,以十方贤圣僧为你母亲回向的力量,便可以超度你母亲。”

所以目犍连依教奉行,就照着这种方法设盂兰盆供,藉着十方贤圣僧的力量,果然超度他的母亲升天了,所有在地狱里头的饿鬼同时都离苦得乐了!

这盂兰盆供,“盂兰盆”是梵语,译为“解倒悬”,好像倒着身挂起来的人,是很辛苦的!那么现在把他解开来,令得到自在、得到自由。

给谁解开呢?给我们过去的父母、祖先解开这个倒悬。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过去的父母祖先是有功或有过?有功的,或者生到极乐世界,或者生到天上去,或者生在人间做总统、皇帝,这都没有一定的。

要是有过呢?或者就堕地狱去,或者转饿鬼、变成畜生,这都不一定的。所以,言其这个人堕地狱里,就好像脚冲上、头冲下,这么用绳绑上,倒着吊起来,这是倒悬;现在“解倒悬”,把倒挂的罪人给解开了。

所以,以后每年到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在佛教里每个寺庙都有这盂兰盆法会,我们都可以为过去七世父母来做功德,超度他们。这一天供养三宝的功德,比平时大百千万倍!

所以你们每一个人若觉得自己脾气很大、无明火太重,这就可以知道:你的过去父母祖先没有离苦得乐;他们帮着你发脾气,叫你造罪业,好快一点和他在一起。你有这种感觉,你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来给他们做功德。

在西方,过去很少有道场;现在既然有了,你们不要失去这个机会,每一个人给你们过去父母祖先,做一个孝顺的后人,来为他们做点功德。

有的人说:“我父母亲还没有死,那我怎么做功德?”父母亲还没有死,就超度过去七世的父母;超度过去的父母离苦得乐,现在的父母也会增福延寿!

这是很重要的一天,所以我们佛教徒都应该学摩诃目犍连尊者来孝顺父母,以及孝顺师僧三宝,这是人人应该知道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新书推荐: 战火燃星宇 随机美食摆摊,顾客纷纷建群堵我 老婆大明星,我在家带娃玩军火! 异世求生,过五关 我为囤货狂[无限天灾] 冒牌王爷 双穿之年代日常 老祖,时代变了 穿越兽世:兽夫宠妻种田忙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