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好奇,为什么修行之后要回向呢?
回向是指把自身修行的功德利益施加出去,转移给其他人或事物的行为。通俗来说,我们念咒、行持善法都是有功德的,
回向就是这些善法的功德回向出去,如果念咒、行持善法,不去回向,我们就留不住这些福报功德,就像电脑上的文件,如果没有保存,电脑就不会留下这个文件。
回向的目的是为了累积功德,如果不去回向,一旦升起后悔心、嗔恨心、傲慢心、烦恼心等,这个功德就没了,回向可以令善根勇不失毁且蒸蒸日上,有助于促进善行和减少恶业,同时也可以为家人或他人祈福。
因为修行就是在行持善法,修行之后,我们的场能是不一样的,会形成一种功德,这个时候要赶紧回向,把这个能量回向给谁,就会有同等的能量回向回来,你回向的人越多,回到你身上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我们一般会回向给众生。
为什么做了坏事不能回向?
因为你把恶业回向出去之后,这种负面能量也会回来,这跟骂人一个道理,你骂的人越多,骂你的也就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回向之前先忏悔,再回向,是为了把不好的东西忏悔掉。
但是最好的方式是及时回向,不要隔着什么事,你刚做了一件好事,抓紧时间回向,这个能量场就形成了。
如果不去回向,你后悔了,或者中间起烦恼了,这个功德就大打折扣了,就不能使能量最大化,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当你念诵完经文时要及时回向,做了一件善事好事也要回向,因为这些都有功德,有功德的行为就可以回向。
念经念到一半,如果需要暂时停下去做其他事情,也应先回向作为结束。如果当时忘记回向,可以每天晚上做一次大回向,将自己当天所作的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展自己的心胸。
并且可以将功德回向给自己,回向给亲朋有好友,回向给亡人,回向给自己或其他人的冤亲债、胎婴灵、累劫宗亲、七世父母。
回向文
这两天写了关于读诵《地藏经》的事,发现有好多同修不会回向,我把我平时用的回向文送给你们,你们可以作为参考!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某某人累劫累世的冤亲债主,六亲眷属,生身父母,堕胎婴灵,护法家仙以及所食所伤的一切众生,愿他们早日明心见性,皈依佛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文
回向文每天1遍
愿我一切所有功德、福德回向给列祖列宗、先祖先亡、灵界、幽冥界、诸位天、神、仙、龙天护法、守护神山神、土地、人非人等。
历劫的(今世的)双亲父母、家亲眷属、冤亲债主、流产、天折、引产英烈们、我曾杀害伤害亏欠过的所有众生及他们所有一切因缘众生,所有一切有情无情、有缘无缘、有形无形草一木、一沙一尘、万缘合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愿他们归信三宝,修学甚深般(bo)若(re),早成佛道。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是佛教用词。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都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和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
这个目的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念
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1回向身体健康: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身体健康、业障消除,息除一切身心诸患、所求一切世出世间善愿皆能圆满成就。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天下所有的父母,希望他们生活安康,健康长寿,业障尽除,与佛结缘,南无阿弥陀佛!
2回向消业增福: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蒙佛加持、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常遇善友、亲近佛法、诸愿圆成、调伏一切障难、所求如意自在、得大解脱。
3回向吉祥如意: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吉祥如意,蒙佛菩萨昼夜护念,平安顺利,所求如愿、吉祥圆
满,财源广进,福慧双增。
4回向工作生活: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出入平安、昼夜吉祥,工作顺利、财源广进,广结善缘、事业兴旺。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业障消除,道业增进,断恶修善,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服务大众。
5回向学业:
愿以此功德回向众学子们,增长智慧,发菩提心,学业有成。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学业进步、福慧双增、考试顺利、金榜题名,蒙佛加被,消除一切业障,常安于智慧光明中、避除一切障难、思路灵敏、心神安定、离诸怖畏、善愿得成。
6回向姻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能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姻缘和合、人天敬爱,所求自在!
7回向夫妻: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与xxx夫妻二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消除一切违缘,常得安乐,无诸病苦、资财丰饶、运程顺遂、如意自在、白头到老。
8回向家庭:
愿以此功德回向阖家出入平安,无诸病苦、资财丰饶、如意自在;子女学业有成、工作顺利;父母身体康健、佛缘具足、信愿念佛。
9回向财运: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事业顺利、资财丰饶、福德增长、受用无缺、运程顺遂、所求圆满。
10回向父母:
愿以此功德回向父母xxx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启发善根,深信因果,戒sha放生吃素,得遇正法,欢喜信受,依教奉行,信愿念佛,同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生活安康,健康长寿,业障尽除,与佛法结缘,种解脱善根。南无阿弥陀佛!
11回向堕胎婴灵:
弟子xxx,愿将所诵功德回向给被堕杀的婴灵众生,祈请十方三宝、诸佛菩萨以及诸天护法善神慈悲超度、救拔他们,使其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心忏悔无量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南无阿弥陀佛!
愿将功德回向给xxx应生未生堕胎流产胎儿及十方被堕杀的婴lg众生,祈请十方三宝、诸佛菩萨、以及诸天护法善神慈悲超度、救拔他们,使其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心忏悔无量劫以来所造作的一切恶业!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2回向历代宗亲、冤亲债主:
愿以此功德回向历代宗亲、家亲眷属、累生累世冤亲债主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愿以此功德回向历代宗亲、家亲眷属、累生累世冤亲债主等一切善缘恶缘有缘无缘众生,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护法圣众加持我们,让大家早消业障,早闻佛法,学佛顺缘俱足,福慧增长,善根增长、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13回向修学佛法:
愿以此功德回向xxx,福德善根增长,亲近佛法、得善知识引导,自然发起广大菩提心,信愿往生净土、速证菩提,成就佛果。
回向是大乘佛法特有的一种修行方式。有附佛外道x灵法门说,自己修行不够不能随便回向,这是完全不符合佛陀教义的。回向有总别二种,
回向给一切有情皆成佛道为总回向,回向给自己现世的善愿为个别回向。做了一切善事都应当回向,先总回向,再个别回向。或者先个别回向,再总回向都可以。
回向是回转、归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做了善业以后要及时把善业归向到成佛的特定目标上去,令善业不失。
如果没有回向,那所做的善业就可能随散乱心感果,那福报就有限。回向就好比用一个火把点亮更多火把,光明只会越来越多,不会损减。
回向简单说,就是做完善行后的发愿,就是我们一个美好的祝愿,也是一个好的缘起。回向是一种祈愿、一种祈祷。
回向在经典上有三层含义,一个回因向果,一个是回小向大,一个是回自向他,向他就是所有的众生。
回因向果,就是说你做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干嘛;回小向大,是说本来做这个事的功德是一点点,回向之后就增长广大;回自向他,是指做这个事,得的好处大家一起用。
其实就是说,我们做了善事以后,回向给的人越多,那得到的功德会越大。经典上有个比喻,一滴水,若置于砾石之上,一会就干了;
若落入大海里,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是不会干涸的。我们的善行回向了,就像是一滴投向大海的水,永不干涸。
简单总结一下回向的含义:
1令所做善事不失,并且会增长扩大
2我们美好的希望和祝愿是给未来一个好的缘起。
3在祝愿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修我们的菩提心。
4拓开自己的心胸。
5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
平时我们做的一切善行都可以回向,而且应该回向。回向是对发愿的巩固,能够把所做善行的功德集中归向到特定的方向成熟。我们可以回向成佛利生的大愿,也可以同时回向给自己的现时善愿。
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用来回报大众,不愿自己独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关于“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
一、回因与果
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因缘际遇,如播稻种于田土中是因,将来成长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终以后有个好结果,不再轮回六道。
一般不知学佛修道的人,平时胡乱作为,等到命终时,茫然不知投生到何处。
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较安定,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一个大目标存在,无论在家或出社会,守住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当我们做种种善事时,要将功德收摄起来,向西方净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结果而做。
回小向大
平时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将来只得小福报,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
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间的福报,而将它回向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层目的。
第二层目的是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这是大结果。什么小因能成大果呢 ? 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罗汉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众生,大乘则发菩提心 ,不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为了自度度他发菩提心,发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变大了。
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将一切善的功德全数回向他,他指法界众生。在四十二章经,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可见把自己手中的烛火传送到他人手中,使各处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减少,反而加倍增长。所以念回向文必须真心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才能无限制的增加。
回事向理
佛法将万事万物分为“事”、“理”两方面。事,即指看得见的一切事物。
理,即道理只能体会、说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层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来的,总源头在何处,这就是理性,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变造出来的,真如本性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
依《华严经》,万事万物是心性所变造的,故万法和心性是合为一体的,万法既然是心性所变造的,其本体即是真如本性。
回事向理,是希望将一切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体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修净土的人,若能对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执着,又能将它回向所修净土,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种回向的意义,我们作回向时能存此四种心,即能真正达到回向的作用,再来解释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古德说:“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回向之妙,能不信乎!
在佛教的道场里,每天做过早、晚课诵后,必定要“回向”;偶尔信徒家有婚丧喜庆的佛事,最后也都要“回向”。往生佛事有往生的回向偈,祈愿祝祷有祈福的回向偈……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
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功德,统统回向往生净土,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