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不能安睡,连带芳馨也不能合眼,多次起身到我床前查看。天刚亮,我便起身了。芳馨在外间和衣而卧,呼吸轻浅均匀。我不忍吵醒她,便独自披衣,开了寝室的门,直踱到院中的银杏树下。树下的樱桃木“事事如意”圆桌上躺着几片苍翠而小巧的银杏叶子,微风扫过,银杏叶落在椅子上,借着风势荡开几许轻尘。我展袖拂去椅子上的银杏叶,坐了下来。
虽已到暮春,晨风尤有凉意。想起了入宫前的那个冬天,冷风刺骨,激荡入怀,连抱着烧热的手炉也不能温暖分毫。那时尚有一只坚定有力的手托住了我摇摇欲坠的身子,如今,却当真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有我自己。
前有皇后深不可测的心意,后有熙平长公主的弥山罘网,中间是我的“挈瓶之智”,只怕不能“守不假器”[100]。最令我害怕的是,红芯终于还是背叛了我。
往常不论身边的人怎样,只要有一定之规,我都不怕。譬如,红芯本来就是长公主府出来的,因此我也不在意她私下在长公主进宫请安时透露我的日常举止;芳馨和绿萼是内阜院拨给我使唤的,我虽则信任,却也不能将我心底最深处的思虑告诉她们。昨天在梨园中那个试探我的小丫头,倘若真是从内宫出去的,必然早有筹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告诉红芯,但她已猜出我极想将宫中情势告诉长公主,方有此一出好戏!
一声叹息,晨风又凉了几分。我想念父母姐弟,想念西庭梨花,想念那只温暖而坚定的右手。东方隐隐透出一抹红,长天如洗过的锦帛,渐渐被血色浸上。我的心,也被这血色侵浸,变得冰冷。
瑶席一手抚着刚刚梳好的如意高髻,一手扣上翠色绒花,带领手下的六个小宫女急匆匆地从后院角门走了上来。行经我身边有片刻的迟疑,转头一瞧,顿时惊呼道:“大人怎么一个人当风坐着!”说着一挥手,身边的小丫头忙进悠然殿唤起芳馨和另一个当值的小宫女小莲儿。芳馨慌慌张张地出来,扶我进殿梳妆。
正在寝室梳头,只听小莲儿在外笑道:“红芯姐姐今天倒早。”
红芯的声音在殿中回响,瓮声瓮气不甚清晰:“我早些来,你便早去歇着,这样不好么?”
小莲儿笑道:“就知道姐姐是最疼我们的。”
红芯问道:“姑娘起来了么?”
小莲儿道:“姑娘今天起得早,已经在梳头了。姐姐快进去吧。”
我在镜中看芳馨一眼,芳馨便放下手中的檀木梳子,微笑道:“奴婢想起来昨天皇后赏了一些燕窝下来,奴婢去后厨炖上,姑娘从大书房回来好用的。”说罢退了下去。
帘子一掀,红芯闪了进来。芳馨道:“你来得正好,姑娘正梳头呢。”
红芯走到我身后,探身拿起芳馨刚刚放下的檀木梳子。我自镜中看她一下一下地动着,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她被我看得不好意思起来,讪讪道:“姑娘的脸色不好,是夜里没睡好么?”
我合目一笑:“昨天夜里睡得太迟,走了困。对了,昨天我在梨园里遇见了一个小徒,自称是长公主府出来的丫头,说是长公主有话传给我。你认得她么?”
红芯没有片刻迟疑,低低道:“是小路儿么?”
我心中一跳,身子却纹丝不动,缓缓睁了眼。红芯的面孔在镜中甚是平静恭顺。我微笑道:“红芯,你和我同是长公主殿下送进宫的。有些事我不想瞒你。昨天戏园子里的那个小丫头,是宫里出来的,不是长公主府的。”
红芯双唇微张,眼睛里有一瞬的失神,随即现出惊惶无措的神情,跪下颤声道:“奴婢罪该万死,奴婢以为那是长公主府的丫头。奴婢还告诉她——”顿时侧身坐倒,掩口说不下去了。
我看着她头上的银环,那是三年前死去的红叶的遗物。我心中一痛:“你究竟是几时将宫中之事告诉她的?在我们迁入永和宫之前,还是之后?”
红芯正要答话,我冷冷道:“抬起头来回话。”
红芯虽然仰起脸来,却仍是垂着眼皮,双唇一颤,轻声道:“在长宁宫里,奴婢就去过戏园子了。”
“为什么不告诉我?”
“小路儿说,她在宫中之事甚是隐秘,暂不叫让姑娘知道。”
她这样镇定,我倒有些怀疑我是不是错怪了她。我佯怒道:“你糊涂!你忘记了当年于大人的母亲杜衡姑姑是怎么死的了么?你还敢在宫外乱说?你不要性命了?!”
她几乎要哭了出来:“奴婢无知!奴婢有罪!求姑娘饶恕!”
我问道:“她在梨园多久了?你和她来往多久了?”
红芯道:“她是正月里进宫的,奴婢和她交接,也有三个月了吧。”她的脸上有恐惧、惊诧、困惑、胆怯等诸般神情,恰到好处。然而我断定,她在说谎。
红芯和小路儿若在内宫传递消息,那么就当知道这小路儿是内宫宫女,因为梨园里的杂役丫头和新徒是不能进内宫的。若说她们一直在宫外说话,那就更是荒谬。我升做女校才不过十几日而已,在这之前,我和我身边的宫女们是不准踏出内宫宫门的。
倘若她答,她们往来说话只是这两日的事情,倒有几分可信。然而红芯太急于证明她只是信错了人,而并非被人收买来试探我,遂答了“三个月”,却是弄巧成拙了。
我叹道:“皇后托以重任,又有徐大人的冤屈在那里,就算小路儿真是长公主府出来的,我也不会听她说一个字,更不会向外说一个字。但她是个宫女,你又和她来往三个月那么久,想必上面已知道得一清二楚,就只等我入彀呢。偏偏我又一个字不听,一个字不提。小菊姐姐,你倒说说,我要怎样做才能让皇后知道我的忠心?”
红芯听到我提起她昔日的名字,浑身一颤,连连磕头道:“奴婢知错了!求姑娘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搭救奴婢!”
我微一冷笑:“我如今自身难保,哪里还能搭救姐姐!下去吧,这里不用你服侍了。”
红芯伏地不起,只是哭泣。外面的芳馨听到声音,忙进来查看,见状立刻叫两个内监将红芯架了出去,回来问道:“姑娘问清楚了?”
我侧头拈去肩头掉落的一根长发,淡淡道:“问清楚了。”
芳馨道:“那姑娘预备如何处置红芯?”
我紧紧捏着高旸所赠的白玉珠子,叹息道:“我虽是长公主府出来的,但进了宫,就不能再念旧恩,对太后、圣上与皇后效忠才是最要紧的。红芯和外面的人私相授受,陷我于不忠不义,自当严惩。姑姑说,是不是?”
芳馨躬身觑着我的神色:“姑娘说得很是。”
我又道:“暂将红芯锁在房里,让小钱派个人看着,不准她寻短见,也不准任何人见她。”
芳馨道:“是。”
我将檀木梳子递给她道:“快些梳头吧,千万别误了殿下上学。”
从大书房回来,我拟了殿选女巡的名单,又画了一幅画,见快到巳时,方才唤过绿萼道:“替我更衣,跟我去御书房向皇后请安。”
绿萼本来在熏衣裳,闻言周身一颤,低头道:“是。姑娘要穿哪身衣裳?”
我收拾起字画,扫了她一眼道:“你怎么了?是冷了么?”
绿萼越发胆怯:“没……没有。”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红芯在房里哭得嗓子都坏了,姑娘……”说罢低头不敢看我。
我笑道:“你去看她了?”
绿萼瑟缩道:“奴婢不敢。”
我笑笑,缓步走下书案,顺手拿起绿萼正搁在衣架上熏染的朝服:“就这身吧。”
绿萼不敢多言,只得服侍我换过衣裳,又唤过小西,跟我一起去定乾宫。到了御书房,方知今日皇后早朝后就回守坤宫了。
守坤宫中,廊下的牡丹开得正好,斗大的花朵,重重薄绡,清香宜人。花上悬着一只湛蓝的鹦鹉,几个小宫女正围着教它说话。池边三三两两的小丫头倚着汉白玉栏杆,掰了面饼喂鱼,几只肥硕的鲤鱼摇头摆尾地过来抢食,溅起清凉的水花和姑娘们悦耳的笑声。
我站在椒房殿外,伸出手。柱影覆在我的掌心,如一抹轻纱。五指投下的日影,落在地上。原来,即便一动不动,也是可以辨出阴阳来的。
桂旗出来宣我进殿,又笑道:“皇后娘娘的长姐舞阳君进宫来了,正在西偏殿说话,姑娘进去了,也要向舞阳君请安才是。”
我颔首道:“多谢姑姑提点。”
走进西偏殿,但见皇后只穿了一件粉白底绣芽黄迎春花的家常短袄,歪在榻上喝茶。这一身轻浅娇嫩、半新不旧的颜色,仿佛是很久以前闺中女儿的装扮,为她增添几分可亲之色。一个身着妃色宫装的中年女子坐在皇后对面的圈椅中,笑吟吟的颇有得意之色。只见她大约三十七八岁,虽然保养得宜,却并不甚美。我知道,这便是当日殴打苏燕燕父亲的吴省德的母亲——皇后的长姐舞阳君。
我上前端端正正向皇后和舞阳君行了大礼。皇后道:“赐座。”
我肃容道:“蒙娘娘厚爱,原不该辞。只是今日来,一是向娘娘请安,二来有两件要紧的事情要回禀娘娘。坐着奏事不敬,请娘娘容臣女站着。”
舞阳君将我上下打量一遍,眼中一亮:“年纪轻轻的姑娘,当真是有做官的样子。既然皇后娘娘有要事,臣妾就先告退了。”说罢站起身来福了一福,躬身退了下去。
皇后笑道:“朱大人身着朝服,倒是不同寻常。究竟有何紧要事?”
我双手呈上殿选女巡的名单,恭敬道:“这是臣女暂拟的殿选名单,请皇后娘娘过目。”
皇后笑道:“才这么两天,你便都看好了!”说罢展开名册。
我忙道:“皇后娘娘有命,臣女不敢贻误。”
皇后放下名册,又笑道:“好容易今天借着舞阳君进宫的由头不看折子,竟然还是得看。”说罢将名册还给我,“是你挑的,自然都是好的。本宫乐得清闲,就不看了。殿选的日子定了么?”
“回娘娘,殿选女巡,是宫中盛事,臣女不敢擅专。还请皇后娘娘明垂吉日,臣女好依旨去办。”
皇后道:“青阳已经上学了,不宜再拖下去了。那就定在四月二十二好了,你这名单留在这里,午后本宫让人照着拟旨,宣她们进宫遴选就是了。还有何事?”
我深深吸一口气,低头缓缓道:“昨日臣女偶尔去外宫的梨园散心,遇见戏园子里的学艺新徒小路儿,自称是长公主府的奴婢,说长公主听闻内宫之事,有要紧的话要嘱咐臣女。臣女深知徐女史的案子牵连到长公主府,长公主理应避嫌才是。因此严辞拒绝,即刻回宫。回到宫中,臣女细细想来,这小丫头进退有度,谈吐不俗,且头上还戴着内宫的头面。她是内宫宫女,绝非长公主府的丫头。”
皇后奇道:“竟有此事?”说着坐了起来。
我微一抬眼,但见皇后双颊微微一颤,现出无懈可击的惊奇之色。我复又垂眸看着皇后脚上的水红色的牡丹绣鞋:“昨日是臣女的侍婢红芯怂恿臣女去梨园的,因此臣女回来便严审红芯,才知她竟瞒着臣女和小路儿已往来数月!小路儿假冒长公主府侍婢,诱臣女犯罪,败坏长公主清誉,蓄意挑起君臣不合,后宫不宁。其意堪查,其心可诛。臣女不敢不即刻回禀皇后娘娘。且臣女已将此女绘像,请皇后娘娘下旨彻查!”说罢呈上我刚刚在永和宫里画好的一幅肖像,“臣女识人不明,甚为惶恐,特诣阕请罪。”说着跪了下来,伏地不起。
皇后叹道:“这怎能怪你,起来吧。”
金砖冰凉,抵在额头,有彻骨的寒气袭入脑府。我含一丝冷笑,宁和道:“臣女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101]那小路儿和红芯不知是何人指使,若此辈不绝,臣女应接无暇,恐负娘娘重托。请娘娘另寻能臣,主理此案。”
皇后道:“玉机实在不必如此。玉机案验迅疾,处事得体,慧全内外,忠心可嘉。何谓智小力少?太过自谦。本宫用人不疑,玉机也万不可有此顾虑。起来吧。”
我站起身来道:“臣女谢皇后娘娘恩典。不知皇后娘娘要如何处置小路儿和红芯?”
皇后道:“本宫会让掖庭属彻查此事。至于红芯,本宫记得她是长公主送入宫中的吧。既然陷害旧主,又悖逆新恩,甚是可恶。待掖庭属审问明白就交给你处置好了。”
我垂首道:“是。”
皇后笑笑,意味深长道:“玉机当真是见微知著,观人入微。很好。”
我微微一笑:“娘娘谬赞,臣女愧不敢当。”
从椒房殿出来,太阳快升到头顶了,我几乎能感觉到汗意凝成针尖,密密麻麻地扎在背上。我抚胸喘了两口气,方扶着绿萼的手缓缓步下阶梯。
但见莲花池旁,两岁半的华阳公主穿一件橘色簇花绸衫,正嘻嘻哈哈地追兔子。身后跟着两个乳母和四五个小丫头。我忙上前请安,华阳公主认得我,含糊不清道:“朱大人……”
乳母上前来行了礼,柔声对公主道:“公主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说罢抱起公主进了椒房殿。
忽见苏燕燕扶了小丫头的手出了西配殿,见了我忙上前行礼。我屈膝还礼,笑道:“妹妹这会儿是去接平阳公主放学么?”
苏燕燕道:“原本是的,只是难得在守坤宫遇见姐姐,倒有一事要求姐姐。”说罢对身边的小丫头道,“去把刚才我新得的那幅画拿出来。”
我笑道:“是妹妹画的么?进宫这么久,倒不知道妹妹善画。”
苏燕燕笑道:“姐姐取笑,那是我在外面新得的一幅仕女图。听说姐姐最喜欢画美人,故此请姐姐品评品评。”说着拉着我一道进了南厢,只见小丫头已经将画卷展开,陈放在书案上。
但见画上一个美人,坐在乌木雕双龙抢珠的长榻边,榻上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垂死之人。美人俯下身,似在聆听遗言,唇边虽然挂着最恭顺的微笑,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却瞟着看画之人。眼中有不屑,有不甘,有怨毒,更奇特的是,还有一丝喜悦。任何一个观画之人,看到这样一双眼睛,都不会心安理得。
我不解道:“画得虽好,可是并不能教人愉悦。妹妹为何要给我看这样一幅画?”
苏燕燕道:“这画的是吕后在垂死的汉高祖榻前,听他说,一定要善待戚姬。妹妹觉得这吕后画得甚是传神。姐姐以为呢?”
我笑道:“若说这女子是吕后,这神态倒也画得精准。”
苏燕燕的右手食指轻轻地抚摸吕后的脸,赞赏道:“妹妹最喜欢的,并非此女的神情,而是她的容貌。”
我不解:“容貌?”
苏燕燕微笑道:“这容貌,高额,隆准,剑眉,深眼,覆唇。不但美,而且狠,贵不可言。可说是帝王之相,怨不得日后能女主称制。姐姐说是不是?”
我心中一动:“的确如此。”
苏燕燕直起身子,递了一块手帕给我:“今日天热,姐姐都出汗了。”我道了谢,接过帕子,轻轻拭去额上的汗珠。只听苏燕燕接着道:“其实妹妹并没有精通面相,不过史书上总说帝王容貌如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了。姐姐只说这画好不好?”
我笑道:“形神兼备,是好画。妹妹是从哪儿得的?”
苏燕燕笑道:“过年的时候在字画铺里淘的。姐姐既然说好,妹妹就好生收着,否则定要叫人拿出宫去摔在那老板的脸上。”正说着,小丫头来请行,苏燕燕便抛了画邀我一起去定乾宫。
将高曜接回长宁宫,就在启祥殿用午膳。外面阳光正好,小丫头们站得齐齐整整候在殿外,一声不闻,窗上映着一排乌黑的双丫髻。用膳时照例是不说话的。寂寂庭院,唯有风吹过,松声如涛。饭毕上茶,我和高曜正各自捧了一盏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忽然外面小丫头禀道:“启禀殿下,永和宫的小西姑娘来了。”
高曜道:“定是来找姐姐的,让她进来。”
小西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道:“掖庭右丞乔大人遣了人来抓红芯姐姐。红芯姐姐不肯去,这会儿在永和宫大哭,说是要见了姑娘才肯去。芳馨姑姑使奴婢来回姑娘,姑娘可见么?”
未待我回答,高曜插口道:“掖庭右丞?究竟何事?”
我忙道:“回殿下,是臣女宫中的红芯触犯宫规,臣女回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着掖庭属来查问。不是什么大事。”
高曜哦了一声,漫不经心道:“既然如此,就将她撵出宫去好了。还见什么?!”
小西身子一跳,偷偷瞟了高曜一眼。我颇为意外:“殿下也不问她犯了什么罪,便要赶她出宫?难道便不能容她改过自新,留着查验后效么?”
高曜歪在榻上,芸儿见状,忙拿了一袭驼毛织花毯覆在高曜身上。高曜合目懒懒道:“犯了宫规,自然有各宫的执事惩戒,再不济,上面还有内阜院各级管事和总管在,何至于要回禀母后,让掖庭属来查问?可见是弥天大罪了。姐姐向来宽容,自然不会要了她的性命,那就打一顿板子撵回家去或打发去外宫做苦役,总之断不能留在姐姐身边了。”
我静静道:“殿下所言甚是。”见高曜要午睡,于是起身告辞。
一出长宁宫,小西便问道:“那姑娘究竟见是不见?”
我淡然道:“才刚殿下是怎样说的?”
小西张了张口,终究无言。
过了几日,红芯被送了回来。掖庭属右丞乔致亲自进宫回话,态度甚是恭敬:“下官奉皇后娘娘的旨意,拿了大人所绘的画像在内宫外宫查了个遍,并没有寻到此人。又将梨园一干人等捉拿查问,有说见着的,有说没见着的,当真是一团乱麻。红芯姑娘只说她以为这画上的丫头是长公主府的,方才与她交谈,实在不知道她是何来历。下官斗胆,用了些刑,见还是问不出什么,便将红芯姑娘送还永和宫。这是此案的笔录,请大人查验。”
他身后的小内监捧上一沓新录的证词,宛若端上一盘新鲜热辣的菜肴。我端坐在上,淡淡一笑:“乔大人辛苦了。可禀报皇后娘娘了么?”
乔致道:“下官已经回禀了皇后娘娘,娘娘不得闲处置,命下官将此事细细告诉大人,凭大人裁夺。请问大人,此案该如何查下去才好?”
我顺水推舟道:“罢了。既然宫中并无此人,再查下去,就只能查到宫外去了。说不好还要去长公主府上寻人对质,先别说寻到寻不到,长公主府岂是寻常之地?若惊动了太后就更不好了。且一番折腾不打紧,倒让外面的人无端猜疑起宫闱之事,甚是无益。不若就此作罢。不知乔大人意下如何?”
乔致道:“大人英明。下官也想,若再查下去,也着实无益。只是不彻查,大人又实在委屈了些。”
我微微一笑:“委屈不委屈,原不在这上头。既然此案到此为止,这笔录也不必看了,你拿回去誊录存档吧。”乔致应了,拿回笔录躬身退下。
乔致走后,芳馨进来禀道:“姑娘,红芯想向姑娘请罪,不知姑娘可见么?”
我叹道:“听说她在掖庭属受了些罪,严重么?”
芳馨低眉垂首,侧头拭了泪珠道:“被打了不知多少板子,身上的肉都碎了,又上了拶指,断了两根骨头。”
我甚是不忍,却仍要硬起心肠来:“请个太医来好生看看,用药调养的银子,都从我账上领。烦请姑姑去告诉红芯,让她安心养伤,旁的以后再说。”
芳馨应了,却迟迟不动。我忍下泪意和心跳加速的眩晕,转头道:“姑姑怎的还不去?”
芳馨定定地看着我:“姑娘自打升了女校,似是大有不同了。”
门外一阵大风吹过,带来湿漉漉的初夏气息,银杏叶子哗啦啦地响了一阵,阳光下的树影似是湖上的波光,闪得人眼花。“姑姑是在怪我?”
芳馨道:“奴婢不敢。只是姑娘从前最听不得用刑啊,打死人这些事情,如今听红芯伤成这个样子,也不肯去瞧瞧。姑娘知道么,红芯伏在床上,只剩半口气了,她苦苦哀求奴婢——”
我冷冷打断:“我有话不瞒姑姑,姑姑也不必兜圈子来劝我。你是怪我亲手将红芯送入掖庭属,不肯怜惜她的性命,是么?”
芳馨坦然道:“是。姑娘向来疼爱丫头们,不但宽仁,还教她们念书识字。姑娘明知红芯进了掖庭属便凶多吉少,还……奴婢那日让小西去长宁宫请姑娘,就是盼望姑娘能回宫来。只要姑娘一句话,红芯何用受这番罪!”
左胸开始隐隐作痛。她这样坦率,我也不能示弱,遂起身扶案道:“自打我升了女校,奉旨查徐女史的命案,这其中有多少难处,多少奥妙,姑姑是知道的。红芯和我同出自长公主府,却欲陷我于不义。她是我的贴身侍婢,却如此待我,怎不叫我害怕心寒?做郡王的侍读女官终究不同于皇后差遣,你若说我变了,我也无话可说。”
芳馨嗵的一声跪在我的面前,泣道:“奴婢和姑娘朝夕相伴,怎不知姑娘的难处?奴婢也知道红芯这次犯了大忌。可她已经知错了,且又受了这番教训,难道还不够么?姑娘这会儿若不去瞧瞧她,她又怎能安心养伤?岂不是要送了这条小命?奴婢恳求姑娘,便去看一眼吧。”旁边侍立的小西等几个丫头见芳馨都跪下了,都纷纷跪下。
我见她哭,心底也有些后悔。心痛得厉害起来,呼吸之间仿佛有一把水碓一下一下砸在我的心头,咚咚巨响在我耳边萦绕,连带着左臂和肩头也疼了起来。忽然不痛了,只觉得好累,四肢百骸全都松软下来,只想躺下歇息。只听得耳畔有人惊呼道:“姑娘!姑娘!快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