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请安
姜舒月初来乍到,却并不是两眼一抹黑。在家时大堂姐便提醒过她,说四爷屋里有个通房叫莲枝,曾经是德妃的心腹,让她防着点。
嫁进来之后,四爷在前院应酬的时候,姜舒月也没闲着,早让人把这个院子和那个莲枝姑娘的情况搞清楚了。乾西五所,一共五座三进的四合院。大阿哥已婚住头所,四阿哥搬进来比较早住二所,三阿哥未婚住三所,五阿哥未婚住四所,五所无人居住闲置。
二所的一进院子主要是客房和下人房。从垂花门进入前院,是四爷住的地方,有卧房、书房和会客厅。经由耳房两侧的抄手游廊进入后院,才是姜舒月自己的地盘。后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两边还有耳房,后头是罩房。
独个儿住一进院子,十室一厅,姜舒月十分满意。这一番摸底下来,她了解到,二所前院的总管是苏培盛,四爷在宫里的日常起居都是苏培盛贴身伺候。她嫁进来之前,后院由宋莲枝打理,可以说是无冕的女总管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女总管,大堂姐口中德妃的前心腹,仍旧住在后罩房,与宫女挤在一处。
四爷用她,却不给名分,也不肯给任何额外的福利待遇。姜舒月顿时信了四爷的话,没睡过。
若睡过,仅凭德妃的前心腹这一条,也不至于到现在都没个正经住处。
也从侧面坐实了四爷与德妃母子不睦的传闻。是真不给亲娘脸面啊!
可就算没睡过,宋莲枝在名义上也是德妃指给四爷的通房。从前二所没有正经的女主子,还能说四爷不管后院的事,如今她嫁进来,再不给宋氏名分,恐怕连德妃那一关也过不去。
德妃拿四爷没办法,若想磋磨她这个儿媳,倒是轻松得很。
才嫁进来第一天就要面临如此棘手的难题,姜舒月都有点心疼自己了。
给宋氏名分吧,她心心里不好受。不给,德妃心心里不好受,将来想法子磋磨她,照样能让她难受。“这宫女也忒不懂规矩,福晋还没去请安,她倒先来了。“冯巧儿本来就是炮仗脾气,一点就着,“福晋见她做什么,给脸了,合该打出去。”
宋莲枝是个什么角色,冯巧儿早知道了。她一心都扑在姜舒月身上,自然见不得一个通房大早晨跑来耀武扬威。倒是左小丫能稳得住:“不如将人叫进来瞧瞧,若是个好的,便给些体面,若不成,日后也好防备。”她虽然是乡下丫头,却极有心眼,更是在乌拉那拉家填鸭式的培训之下快速成长起来。
眼下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姜舒月还没想好怎样与宋氏相处,人家都打上门来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安抚冯巧儿两句,对左小丫道:“让她去正堂候着。”冯巧儿脑子轴,话却是不错的。宋氏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通房,不可能想见主子,就能见得上。但她又是德妃的前心腹,第一次来求见,也不好避而不见。
求见可以,等她有时间再说。
昨日四阿哥大婚,宋莲枝枯坐一宿。
三年前,德妃指了她给四阿哥做通房,是有提拔的意思。
最后一日在永和宫当差,德妃把她单独叫进内室,拉着她的手说:“你是个好的,尽心伺候四阿哥,将来生下一儿半女,也算终身有靠了。”
德妃的话足够隐晦,可宋莲枝还是听明白了。四爷与太子爷关系好,她也刻意结交了太子爷的宠妾含珠。即便得宠如含珠,每回伺候完太子,也会有人端了避子汤盯着她喝下。
防的就是太子妃进门之前,有人为太子生下庶长子,给太子妃添堵。
德妃这时候提到子嗣,显然是不打算约束她了。宋莲枝当时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可自打住进阿哥所,激动的心磨没了,只剩下被气到颤抖的手。整整三年时间,她用尽手段往四爷身边挤,别说生孩子,连面都见不上。
宋莲枝向德妃诉苦,德妃劝她,说四阿哥就是那个性子,跟谁都热乎不起来。
知子莫若母,宋莲枝信了。
昨日四阿哥大婚,四福晋也是德妃娘娘挑的,宋莲枝天真地以为四阿哥对四福晋也会很冷淡。
而上三旗的贵女多半脾气火爆,哪能有她这份忍耐力,一旦受了冷落,保不齐明天就会闹起来。到时候自己从中斡旋,不怕四爷发现不了她的好。谁知不近女色的四爷,居然在大婚当夜叫了水。虽然只有一次,宋莲枝的心却凉了一半。
剩下那一半也在翌日清早凉透了。
乾清宫的老嬷嬷拿走了四福晋的元帕,喜滋滋回去复命。
她等啊等啊,好不容易等到四爷起床,凑过去服侍,想在福晋面前混个脸熟。结果只四爷一个起了,四福晋睡得正香。
宋莲枝站在门外,听四爷出来的时候叮嘱四福晋身边服侍的:“福晋昨夜累着了,让她多睡一会儿。”苏培盛提醒请安的事,四爷摆手:“等我下朝再去也是一样的。”
那怎么能一样,下朝再去不合规矩。
目送四爷离开,宋莲枝去了一趟永和宫,德妃娘娘听说也惊了,之后又是心酸,话也说得酸溜溜的。“男人疼妻子是好事。"德妃揉着额角说,“等会儿趁着老四不在,你去求福晋给名分。福晋年纪轻,脸皮博,好说话,你做小伏低求一求,准能成。”
四爷疼福晋,福晋又是新嫁娘,第一次主持后院的事,即便四爷不喜,也不会轻易驳福晋的面子。宋莲枝没办法了,明知不妥,也要急巴巴地求见。果然如德妃娘娘所料,福晋经事不多,她一求见,便派了贴身的大宫女将她领到正堂。
只是一个时辰都过去了,也没见到人。
直到听见外头通传,四爷回来了,宋莲枝心里终于“咯噔”了一下。
有心心想走,可福晋让她在这儿等,她不敢擅自离开。万一福晋来了,发现被她放了鸽子,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说话了。
宋莲枝不敢拿自己的一辈子去赌。
彼时,姜舒月已经穿戴整齐,跟着才下早朝的四爷,前往慈仁宫给太后请安。
路上,姜舒月说起宋莲枝一早来请安的事,四爷问她怎么看,姜舒月不答:“她毕竞是娘娘给你的通房,我想先问问你的意思。”
“你嫁给我,便是我的福晋了,后院的事随你处置。”四爷说话的时候唇角带笑,让姜舒月安心不少。是呀,她已经嫁给他,成了四福晋。在这个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明确的时代,既然嫁了人,就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二所的后院,就是她的分内。
四爷对她放权,就是完全信任的意思,她也不能让他失望:“好,我会妥善安排。”
天热,太阳也晒,四爷带着姜舒月七拐八拐循着树荫走,一路无话。快走到慈仁宫门口的时候,忽然说:“只一样,别委屈了自己。”
说完当先走进慈仁宫大门。
姜舒月抿嘴一笑,类似的话他从前也说过,只是都没有今日的分量重。
要知道这是在皇宫,姜舒月没在这里生活过,也在穿越前看过清宫剧。宫里的人,上到皇帝下到最低等的宫女内侍,谁心里没有委屈。
他敢在皇宫这样说,说明他相信自己能护得住她。不要委屈了自己,她知道该怎么办了。
四爷走进慈仁宫大门之后,回头看了苏培盛一眼。苏培盛听了一路,联系上下文瞬间心领神会。爷嘴上说将后院交给福晋,心里还是放不下。
福晋年纪小,又在民风淳朴的田庄长大,哪里斗得过宫里这些成了精的宫女。
莲枝看上去老实本分,哪怕三年过去,苏培盛依然没忘记她曾经的身份。
德妃娘娘身边的心腹。
会咬人的狗不叫,莲枝便是,所以爷不放心福晋直接对上她,让自己留意着呢。
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嫁进宫多少年了,仍旧耐不住京城的暑热。
大选之后,便有些苦夏,也懒得喝太医开的苦药汤,只提前用了冰保守治疗。
太后在大选当日见过姜舒月,对她印象深刻,也是小姑娘生得过于美丽,也是那一组同行衬托。只不过那天她打扮得素净,再加上年纪小,甜多于美。今日盛装,身着朝服,头戴朝冠,让珠光宝气一衬,便显出艳色来了。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惊人的美貌,等将来长开,还不知会怎样颠倒众生呢。
再看四阿哥,唇角带笑,融化一身冰雪,也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英俊风流。
很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将其中最美一朵采摘入怀的得意之感。
妥妥一对璧人。
谁不喜欢漂亮的人物呢,又是隔代亲,太后把姜舒月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亲切询问是否住得惯之类的话。
在姜舒月看来,太后比乌拉那拉家那个便宜祖母慈爱多了。
姜舒月含笑回答,问起太后的身体状况,得知太后苦夏,懒怠饮食,便说等会儿做了好克化的药膳端来给太后解暑。
太后苦夏是老毛病了,太医院和御膳房联手都没办法,太后对姜舒月的话并不抱多大希望。
可孩子孝顺,太后也是很高兴的。
寒暄过后,姜舒月让人把两盆茶花抬进屋给太后赏玩。如果乌拉那拉家的情报足够准确,这两盆“十八学士”将不偏不倚打在太后的心巴上,起到拉近感情的作用。太后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待康熙皇帝如亲生,康熙皇帝少时丧母,也把太后当成亲额娘奉养。
姜舒月嫁给四爷,注定要跟着他走上夺嫡之路。投太后所好,与太后搞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等两盆茶花抬进屋,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这两盆茶花,一盆以粉色为主,一盆以红色为主,从下到上,均匀分布着十八朵含苞欲放的茶花,颜色由浅至深,没有一朵重复的颜色,很多颜色根本叫不上名字。
“茶花乃花中娇客,四季常青,有吉祥和长寿的意思。"姜舒月弯起眉眼对太后道,“听说太后娘娘爱茶花,我家中正好有花房,便养了这两株十八学士献给太后。”太后钟爱茶花,奈何茶花难养。丰台花房里养的十八学士,慈仁宫也有几盆,却只能做到每株开花十八朵,每朵开花十八轮,绝养不出十八种渐变的颜色来。更为难得的是,茶花在冬春开花,也不知乌拉那拉家的花房用了什么法子,居然将茶花的花期延长到夏日。太后爱极了,站起身走近观赏,再抬头笑得见牙不见眼。
“太后昨夜没睡好,皇上都是下了早朝才来请安。“走出慈仁宫大门,四爷放慢脚步,等着姜舒月走到身边才开囗给她解释。
姜舒月以为四爷在教她做事,认真点头:“我以后会留心。”
“这些不用你留心,有苏培盛盯着。“四爷莞尔。苏培盛马上应声:“福晋,奴才会提前禀报。”过分贴心了,姜舒月笑起来,跟着四爷往乾清宫去。穿越前,姜舒月也参观过故宫,可现在的故宫与后世的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越往乾清宫走,越能感受到皇家威严的气象。“别怕,皇上不会为难漂亮的小姑娘。“四爷轻轻牵起她的手,好像在给她打气。
从雾隐山田庄,到紫禁城,两人已经成亲了,却还是第一次牵手。
姜舒月红了脸,任由他牵着自己,快走到乾清门时才松开。
康熙在大选时见过姜舒月,只不过参加选秀的人多,分到每组的时间有限,匆匆一瞥,隐约记得是个很甜美的小姑娘。
今日才算看清,确实甜美,只不过美远远大约甜。难怪把太子迷得魂神颠倒,老四更夸张,豁出命去也要娶。
“高产玉米很好,于社稷有大功。“有功要赏,有过要罚,康熙向来赏罚分明,如果对方颜值够高,他也不会吝惜溢美之词。
姜舒月和四爷献出膝盖,感谢皇上夸奖。
知道康熙皇帝重视粮食,姜舒月也是有备而来,命人呈上培育过的杂交玉米一代种。
这些种子明显比之前的高产玉米种子更大更饱满,康熙看向姜舒月,听她介绍:“皇上,这些种子是杂交过的,取精华去糟粕,产量比从前更高。”
之前的高产玉米亩产可达一千斤,已经创造历史,原来还可以更高吗,康熙眯眼问:“高多少?”姜舒月保守地说:“五百斤。”
高产玉米亩产一千斤,杂交玉米亩产能到一千五百斤。年景好的话,两千斤不费劲儿。
康熙朝后靠了一下,连着说了三声好:“今年下地试种,若成功,朕封你为多罗格格。”
之后勉励四爷几句,给了赏赐便让退下了。走出乾清宫,四爷都有些酸了:“你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不知道的。”
还有很多,姜舒月不敢说:“你会支持我吗?”四爷无奈摸摸她发顶:“你都是我的福晋了,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姜舒月往他身边靠了靠:“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四爷伸手揽住她:“想让我夫凭妻贵吗?”至少九龙夺嫡的时候,你有事做,不必如历史上那般苦闷。明明心怀天下,却偏偏要求佛问道,精神分裂地把自己装扮成富贵闲人。
其他八条龙想夺嫡,就让他们夺去好了,咱们种地,名利双收,照样能笑到最后。
姜舒月靠在他怀中,默默想。
请安最后一站,永和宫。
德妃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之前还因为大选失言被皇上冷落至今,心情能好才怪。
之前两站,大boss都相当友好,真应了那句话“阎王好斗,小鬼难缠”。
更何况这位“小鬼"还是四爷的生母,她的亲婆婆。不慌不慌,她有杀手锏,一招定乾坤。
对上德妃一张冷脸,四爷拉平唇角,淡漠地给出解释:“太后娘娘凤体欠安,不喜人太早打扰,这才改为早朝之后请安。”
太后苦夏,夜里睡不着,白天起得晚,德妃是知道的,可改了行程是不是应该提前知会她一声。害她一大早起身梳妆打扮,穿着厚重的朝服一直枯坐到现在,身上黏黏腻腻全是汗,再晚些脸上的妆都要花了。德妃憋了一肚子气,不敢朝儿子发泄,只能转头为难儿媳:“莲枝早起去给你请安了吗?”
姜舒月含笑点头:“去了。”
见她还算乖巧,德妃放缓了语气:“她是从永和宫出去的,服侍我好多年,非常尽心,后来被我送去二所伺候老四。从前二所没有福晋,老四顾不上,如今你来了,你看如何安置?”
说是安置,其实就是逼着姜舒月给宋莲枝名分。“额娘,福晋昨日才进门,多少事等着她处置,还轮不到莲枝。"不管莲枝从前在永和宫多有体面,如今也只是一个通房,四爷并不觉得她有多重要。
神仙打架,还是母子局,姜舒月插不上嘴,就静静听着。
该说不说,今日请安改变行程,确实应该提前知会。若德妃因此发难,姜舒月还真得接着,并且赔礼道歉。但德妃没有,转而替宋莲枝要起了名分,便落了下乘。新妇昨日进门,今日通房登堂入室,被冷落之后还敢到处告状,给新妇没脸,怎么也说不过去。理在姜舒月这边,德妃却仗着婆母的身份,当面逼迫,为通房索要名分。
很有些下马威的意思了。
时人重孝道,但凡儿子有一点愚孝,倒霉的便是新妇了。
头顶一个孝字压着,这哑巴亏不吃也得吃。但四爷没有,他没有顺着德妃说话,也没做端水大师,而是就事论事,条分缕析地给德妃讲道理。认真又可爱。
姜舒月觉得四爷认真又可爱,德妃脸都气白了。那是一种胭脂都遮不住的苍白。
“额娘,十四弟呢,怎么没见他?”
姜舒月以后还要跟德妃这个婆母打交道,可不想头一回见面就闹僵。这回有四爷挡在前头,下回呢,下下回呢,是时候展示真正的绝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