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挑拨
第二天一醒来韩婉箐就觉得神清气爽,可能是在家里休息的原因,真是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她洗漱完站在后院家门前活动手腕脚腕,顺便跟院里早起的人打招呼。
郑小宝别扭的靠近韩立义和韩红旗打听:“你姐姐又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已经开学的韩立义还赶着上学,他哼了一声扭头骄傲“没带。但是不管我姐姐有没有带东西回来,我都最喜欢姐姐,姐姐也最喜欢我,你不懂。”
郑小宝不乐意:“谁不懂了,我有两个姐姐!”“你两个姐姐跟你亲吗?"韩立义挑眉。
郑家两个姐姐去年为了争执谁下乡,闹得大院腥风血雨,虽然最后两姐妹两败俱伤,都被父母丢乡下去了,但留下的热闹过了一年还经常被院里人提起来。
郑小宝气鼓鼓回家,一进家门就哭“妈,我姐到底啥时候回来,我也要她们给我带好吃的,我也要她们疼我。”罗小菊一大早就被儿子闹的心烦:“哭什么哭,不是说了别理韩家的孩子吗,你怎么又跟他们混到一起去了?给你说过他们都不是好孩子,处的多了会影响你。”
而且说是姐姐疼。
她的亲女儿和继女都不满意自己被送下乡,已经跟家里反目成仇了。
真是养了两个白眼狼赔钱货。
郑父正看报纸呢,原本不想管,但听儿子一直念叨要姐姐,还是心疼的把儿子搂过来“小宝乖,你们姐姐在乡下挣钱,等挣够了就会带着钱回来给你买东西了。”
郑小宝揉揉眼睛“她们也会给我买糖给我买鸡给我买罐头吗?”
“当然。“郑父微笑“她们还会给你买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
郑小宝不懂,他嚷嚷“我不要这些,我要吃糖吃肉。”“没问题。"郑父又教育儿子“至于韩家孩子也可以跟他们一起玩,但别学他们调皮的一面,学学他们读书的成绩,知道吗?”
韩家小儿子和大孙子别看跟院子里小男孩一样爱玩又皮,可他们俩一个是一年级第一名,一个是二年级第一名。韩婉箐以前也是高中第一名。
韩父更厉害,那可是凭借学习成绩让国家送他出国培养的人才。
郑父别的都不羡慕,就是眼红韩家人的学习能力,虽然他们一家现在也不咋样吧,但是能学习好谁乐意学习差?郑小宝已经被哄好了,含含糊糊答应。
罗小菊听了丈夫的话明白他是想先让女儿和继女下乡几年给家里减轻负担,等差不多了就叫回来把她们嫁出去换一笔彩礼回来。
罗小菊不心疼女儿和继女,就是担心这两个日渐长反骨的孩子会不会听家里的话。
郑家这边聊到韩家,前院蔡老太太也在跟儿子吐槽:“你昨天回来的晚,根本不知道后院韩家那丫头有多过分。”蔡远征喝着白粥吃着拌黄瓜慢悠悠问“咋啦?”蔡老太太一顿叭叭叭告状,蔡远征听懂了:“妈,不就是几个鸡蛋吗,人家不愿意换就算了,晚点我从外面带回来给云Z。
多大点事值得她一大早念经。
“我就是不高兴他们目中无人的态度,你看看韩家,四诚不搭理你,他女儿也敢不搭理我,你说韩家都这样了还傲什么傲?“蔡老太太不高兴。
“人家哪样了?人家好好的,跟我们一样清白的成分,哪能不傲?"蔡远征嗤笑。
当初同期入院,韩父是被院长亲自去首都请回来的,他是毕业被学校分配过来的,一个天之骄子众星捧月高大帅气迷倒全院男女老少,一个默默无闻毫无存在感矮小干瘦。他每次仰望着被众人追捧的韩父心里都直冒酸水。没办法,人家是天才,他是什么?就是拼命努力也追不上天才的普通人。
甚至人家可以挑战很多高难度手术,他却因为心态问题手术失误害死了一个病人。
蔡远征当时冷汗流了一身,他强装镇定走出手术室,又欺负外面病人家属不懂把这次失败归为病人本来就有问题,生还几率不大。
他知道当时韩父看到病例怀疑他了,这根本不是一场致死手术,不该出现死亡案例,他当时在心中祈祷上天希望韩父别多管闲事。
上天似乎听到了他的祷告。
韩父被举报被抓甚至差点被下放,昔日金光闪闪的留学履历成为他的催命符,而他这个国内本土中专吊车尾毕业的分配生一跃而上成为科室最有资历的人,顶替了韩父的位置。就是可惜,韩家有个难缠的老头老太,闹了一场韩父竟然没被下放,又回到医院了。
虽然是锅炉工,但韩父依然是蔡远征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他在一天,他是不会让韩父再有机会踏进科室,再拿起手术刀的。
还有科室里的小秦医生,韩父以前的徒弟之一,这个家伙越来越不安分,年轻人竟然想挑战他的位置,不服他的管教。可惜陈正直这条狗折了,不然可以让他把姓秦的咬下去。现在他要对付姓秦的和韩父还要多费点周折。蔡远征内心发狠,表面还是不动声色,还劝自己妈大度点:“别跟韩家计较了,晚上我去割两斤肉回来,家里好好吃一顿。”
蔡老太太心疼“割那么多肉不要钱啊!”
她才不乐意花自家钱,她就想白嫖!
大杂院一大早各家就风起云涌,韩婉箐不知道,她在跟关系好的好婆聊天。
“看着精神了,真有朝气。"好婆大早上看了韩婉箐就一直笑眯眯夸。
她跟昨天孙老太太奉承人不一样,夸人就是发自内心的夸。“还是好婆婆会夸,我爸他们就只会念叨我黑了。"韩婉箐高兴完还扯上韩父“我爸就不能接受自己有个黑丫头呢。”刚做好早饭的韩四诚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谁不能接受黑丫头了,你就是黑成碳也是我的宝贝女儿。爸那是心疼你吃苦受罪。”
双抢那是普通人干的吗?他女儿以前可没下过地。韩婉箐玩笑完就凑到父亲跟前当小棉袄。
吃完饭,她本来想直接跟着父亲去趟医院。可是立义和红旗闹起了幺蛾子,两个小家伙非让姐姐/姑姑送他们去上学,不然他们也不去学校了,两人怕家长不答应,差点使出杀手锏在地上打滚。
韩父和韩大哥面面相觑,张春暖压着火气露出威胁的微笑“红旗,妈送你还不够,还要你小姑也送?你一个小孩子上学要两个大人护送,你这脸也太大了,以后撕下来能当城墙用。”韩红旗不高兴“还有立义呢,又不是送我一个。而且妈你是去学校食堂上班,不是专门送我上学。”韩立义这时候没有拆大侄子的台,他只是抱着韩婉箐使劲蹭“姐,送送我们吧,你好久没送我们上学了。上次回来你去医院看爸爸,这次还要跟爸爸去医院,你都没跟我们去学校,你不疼我们了吗?”
韩红旗虽然没说话但也盯着韩婉箐,那双眼睛此时无声胜有声。
韩婉箐被蹭的无奈,她心软答应“好好好,我先送你们去学校,再去医院找爸爸。”
两个上一秒还装可怜的孩子立马欢呼。
张春暖真是手痒,她要不是挺着大肚子,就要找点顺手的东西揍儿子了。
多大年纪,还喜欢粘小姑,一点不独立。
韩大哥扶着她安慰:“没事,孩子喜欢姑姑是好事,以后长成小男子汉了也能保护姑姑。”
说完看了眼妻子的肚子“还能爱护妹妹。”张春暖低头看了一眼大的像抱个西瓜的肚子,心里也期待。可千万要争气生个女儿啊。
不然丈夫念叨了那么久可要失望了。
韩婉箐一左一右牵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孩子出门。孙老太太在院门口看了,还诧异问了一句话。听到她要送弟弟和侄子去学校,老太太还跟身边人感叹:“婉箐那丫头还挺有孩子缘的。”
不止她自己的弟弟侄子,这院里别家的孩子也很喜欢她。有的孩子在自己父母跟前都调皮捣蛋,在韩婉箐这个漂亮姐姐面前反而会露出乖巧的一面。
“等她嫁出去有自己的孩子再说吧。“刚出门溜达的蔡老太太听到冷哼一声。
就韩家这情况,高不成低不就的,能嫁啥好人家。说不定她下乡呆着呆着,就领个乡下泥腿子回来。到时候才有好戏看呢。
没占到便宜的蔡老太太这两天疯狂在心里吐槽韩家。韩婉箐牵着两个小家伙往学校走。
“姐姐,乡下是什么样子的啊。"韩立义摇晃姐姐胳膊。“小姑,乡下就那么多鱼可以抓吗?“韩红旗也惊讶自家这两天多了好多鱼。
韩婉箐走得很慢,路上一直挑乡下有趣的事给他们说。在乡下抓鱼、摸黄鳝、赶老鼠。
敏感的韩立义听姐姐口中说了好几次胜男的名字。这个七岁小丫头跟侄子红旗一样大,她抱着猫驱赶知青院老鼠,教姐姐抓小鱼,还送姐姐黄鳝。
不妙!
这是抢夺姐姐注意力的头号对手!
韩立义立马争宠“姐姐,我要跟你乡下,才不用猫,我亲自去抓老鼠保证不让它出现在你附近!”
韩红旗这个小机灵鬼也反应过来小叔叔的意思,他也不乐意小姑念叨喜欢叫胜男的那个小丫头,他赶紧接上话“就是,我要跟小姑下乡,我亲自去抓鱼抓黄鳝,河里有的都抓光光,都送小姑,才不用小姑动手。”
韩婉箐笑眯眯的看着两个满嘴抹蜜的小家伙:“这么说我不该独自下乡,应该把你们两个带上?”
韩立义和韩红旗使劲点头。
韩立义还问“姐姐,等我们大了点,可不可以跟你一起下乡,下到同一个地方,我帮姐姐干活!”
韩红旗也是这个想法“我也是,我就比立义小一岁,我们都能去。”
韩婉箐笑着回答“不知道,你们先长大再说。”他们现在才七八岁。
离他们能下乡还有十年。
谁知道十年后是什么政策呢。
要知道高考虽然停了好些年,可今年大学刚恢复了招生上课。
只不过从以前需要按成绩考试,变成现在按成分按推荐,上学的名字也变成了工农兵大学。
韩父曾经私下跟她讨论过,他认为国家要发展,不可能一直停考大学,同样现在按推荐交白卷都能上大学的学生也不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总有一天,国家一定恢复高考,重新按能力按分数选拔人才。
所以韩父私下一直叮嘱女儿再累也不要放弃学习,韩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每次都给她出几张高中试卷。她很乐意全盘接受父亲的建议,一直带着课本复习初中高中的知识,对母亲让她做卷子也毫无怨言。不夸张的说,现在让韩婉箐去考试,她都有信心考第一名回来。
所以两个孩子再盼着跟她一起闯荡乡下,她都不可能给他们明确答复。
说不定十年后,她们都离开农村去上学了。韩婉箐的猜测没给两个孩子说,只是温声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多多吃饭,只有长的又高又壮身体好才能帮上我的忙。”张春暖扶着肚子走在三人身后,对两个孩子的童言童语也是哭笑不得。
十年后婉箐都二十八岁,早结婚成家了。
哪还会单身等着弟弟和小侄子来帮忙种地抓鱼赶老鼠的?自有自家的男人疼她呢。
不过她也懒得出声扫两个孩子的兴。
韩家的男人都是女儿/妹妹/姐姐/小姑控。要是让他们听了自家的娇娇要嫁去别家当别家的人,他们四个保管会炸。
张春暖一想未来的姑爷就替他捏把冷汗。
别人家最多过老丈人这关。
他们家想娶到小姑子婉箐,得过老丈人,大舅子,小舅子,小侄子这关。
可真是关关难缠关关难过啊。
张春暖悠闲走在后面摇头晃脑自得其乐。
韩婉箐把两个小孩子送到小学校门口,叮嘱他们好好上课。目送两个孩子跟自己同学朋友打招呼,然后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进校园。
韩婉箐转身看着大嫂肚子就忍不住担心:“嫂子,食堂工作太累不适合你,早点找人代班吧。”
“没事,我从小干活干到大,真没那么精贵。"张春暖不在意“现在食堂也照顾我,知道我不好蹲不好坐矮板凳,只让我坐着削皮切菜。这点活我跟他们聊着天顺手就干了。”张春暖生大儿子红旗的时候家里困难,她硬是挺到生产前一天才放下工作。
儿子红旗出生后母子俩身体都挺健康,吃嘛嘛香。她觉得以她的身体素质,生老二也完全没问题,还能再上一阵子班。
韩婉箐却没她想的乐观。
孕妇怀孕的事哪能说的准呢。
再说句不好听的,身体好也顶不住出意外。她母亲冉月当年大着肚子坚持上课,结果在学校出事受了刺激,弟弟立义可是八个月的早产儿。
七活八不活,当时弟弟的情况十分危险,几次在生死关头挣扎。
长大后很多年弟弟身为早产儿都比同龄人身体差。要不是康老爷子帮忙细心调养,哪有现在调皮捣蛋成天想下海擒龙的韩立义。
她虽然担心但是这些话又不好说出口。
张春暖懂小姑子的担忧,她拍拍小姑子的手:“放心吧,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肯定会爱惜的,你哥还盼着女儿呢,我肯定不能出事。”
韩婉箐不赞同“什么叫哥哥盼着女儿所以不能出事?嫂子是为自己而活的,关哥哥什么事?”
大嫂什么都好,就是把哥哥看的太重。
毫不夸张的说,韩立志的话对张春暖就是圣旨,她不在意自己怎么样,却特别在乎丈夫的感受,事事把丈夫放在第一位。就算那个男人是她哥,她也觉得不该这样。张春暖笑着摇头“你不懂。”
他是她的救赎。
没有他她恐怕早就是一团腐肉,死在哪个无人在意的角落了。
韩婉箐确实不懂,她没经历过爱情,但她却忍不住质疑,难道爱上一个人就要这么盲目了?
她很难想象自己有一天爱男人爱到忘记自我。真要这样她会忍不住发疯。
张春暖又露出韩婉箐看不懂的笑意,缓缓挥手走进学校。小姑子是在全家人的宠爱和蜜罐里长大的。哪怕经历挫折,她也被家人的爱团团围住。在她的世界,爱她的人太多了。
所以但凡逊色一点,她都不会在乎。
不像她,生长在畸形的家庭,父母只当她和姐姐们是儿子的血包,随时衡量着按斤两把她们卖了,长那么大除了丈夫她一点爱都没感受过,所以有人对她好她自然会紧紧抓住,死不放手。
张春暖又一次可怜未来的姑爷。
她家小姑子可不是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打动的。她对爱的要求肯定比一般女孩高。
韩立义这时候也跟好朋友勾肩搭背进了教室,他嘴里还念叨“我姐姐好看吧?”
“好看。"小胖子使劲点头“还好温柔。”他家里姐姐每次跟他抢零食还打他,可凶了。韩立义骄傲:“我姐姐还给我带了礼物,你给我吃糖,我就给你看一眼。”
小胖子没觉得有啥不对,老实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玉米糖给他。
韩立义剥开糖纸啊鸣一口吃掉,然后打开书包小心拿出熊猫笔筒给他看。
“瞧,这是我姐姐带回来的,熊猫吃竹子笔筒,我在家就把文具都放到里面。”
小胖子双眼放光盯着活灵活现的竹编笔筒,心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小心问“我再给你一颗糖,能让我摸摸吗?”韩立义想了想,答应了。
两人一手交糖,一手交笔筒。
这颗糖韩立义没吃,想着带回去给姐姐尝尝,玉米糖还怪香的。
小胖子拿着笔筒转来转去打量,越看越爱不释手。最后忍不住抱进怀里找好朋友商量“立义,我拿糖跟你换笔筒吧!”
韩立义一把抢过来警惕的看着他:“不换!这是我姐姐给我的宝贝,哪是你一两颗糖能换的。”
“求你了。"小胖子努力争取“我家不止有玉米糖,还有龙须酥,大白兔奶糖,酒心巧克力,还有金币巧克力!保证你都没吃过,可好吃了。”
怕小伙伴不受诱惑他继续念“还有蒙省那边的奶疙瘩,牛肉干,还有果丹皮,还有国外进口的奶油饼干!只有友谊商店有卖,外面根本吃不到的!”
韩立义狠狠咽了口口水。
他知道小胖子家条件好,没想到是这么好,家里零食也太多了吧!?
可恶,他真的好想知道友谊商店的奶油饼干是什么味道。韩立义咬牙禁受诱惑,眼神飘忽言不由衷道“我姐姐给我买笔筒还花了不少钱,我不能拿它换零食……小胖子平时呆笨的脑子一下抓住重点,他贴着朋友耳朵悄声说:″那我用钱买!”
韩立义吞吞吐吐“你能用多少钱换?”
哦哦,是换不是买。
小胖子点头,他挠了挠头悄声问“一块?”韩立义沉默。
小胖子好不容易磨到他松口了,一看他不吭声立马加价:“两块!行不?”
“行!"韩立义咬牙点头。
反正这是熊猫的款式,不是他在收集的十二生肖,卖掉一个他还能磨姐姐再给他买一个。
有了这两块钱他能给姐姐买盒一块钱的雪花膏擦香香抹白白。
剩下一块钱……
韩立义满脑子滚动糖果、饼干、鸡蛋糕、玻璃弹珠、摔摔炮……
想了一圈后又想到,小胖子这样有钱奢侈的买家可不多,下次他很难再赚到这样整块的钱。
要是随意花了,下一次需要凑钱给姐姐买雪花膏怎么办?又要被红旗念叨他爱花钱存不住了。
韩立义纠结半天,收了小胖子的钱将熊猫笔筒交给对方,然后痛苦的下了个决定。
买两盒雪花膏!
这样姐姐在乡下能用好一阵子!他也暂时有机会攒钱存钱了。
韩立义这个小小男子汉做了艰难的决定,要为了姐姐牺牲掉自己喜欢的零食玩具。
韩婉箐送完弟弟,转身搭车去了市医院。
到了医院直奔锅炉房,韩父看了带着她去停尸房找康老爷子。
写作太平间的停尸房在地下一层,本来就阴森的环境因为光线问题更是有种恐怖气氛。
不过康老爷子呆久了,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死人有什么可怕的呢。
又不会说话又不会动。
哪像活人,满身都是心眼,谁知道什么时候为了什么就可以反目成仇陷害算计。
韩父带着女儿下了地下一楼,康老爷子正守在停尸房门口喝茶。
看见半路徒弟和徒弟女儿眯了眯眼,晃悠悠站起来。“康爷爷好。"韩婉箐礼貌打招呼。
康老爷子嗯了一声背着手跟他们擦肩而过上楼。“老爷子?"韩父疑惑。
“走吧,上去晒晒太阳。”
韩父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老爷子应该是体贴女儿,怕她呆在这个环境害怕,想带她上去。
韩父很感动老爷子这份好心,毕竟老爷子对外已经不出诊了,更不会在阳光下行医。
他看了女儿一眼,韩婉箐明白父亲意思立马追上去跟在老爷子跟前虚扶着,关心老爷子身体,问他吃了喝了吗。老爷子懒洋洋的回答,其实心里很享受小辈的关心和亲近。他已经老了,人生也没多少追求了,所图的自然就是小辈环绕。
他这辈子妻子早逝子孙缘浅,儿子早死,孙子早早出国,近亲在抗战时死的死逃的逃一个没留下。
虽然收了几个徒弟吧,但有不孝徒弟,出师了就想举报师傅,也有孝顺徒弟,但现在中医势弱,孝顺徒弟要么下放了,要么在偏远边疆避风头,就剩他一孤家寡人啦。老爷子上了楼又找了个偏僻没人经过的地方,然后喊韩婉箐伸手。
他对着小丫头把了一会脉,看了一眼韩四诚:“没啥问题,小丫头健康着呢,就是前阵子累到了,喝两副药调理一下吧。”老爷子随口报药名,韩四诚从口袋里摸出纸笔认真记上。老爷子戳他脑门“跟我学这几年你都该出师了,还要找师傅看,你想累死我吗。”
韩四诚憨笑“师傅,我哪会累着您,我也给孩子看了,但还想请师傅把把关,再说婉箐着丫头也很久没来见您,您不想她吗?″
韩婉箐立刻表示自己可想康爷爷了,她还带了一些乡下自己亲手种的菜和鸡蛋还有小鱼干,要给康爷爷尝尝。老爷子哼了声,又问韩婉箐“你干活多身上关节酸,我再开幅药让你爸回去给你做几副膏药,累的时候贴贴,第二天身体通了就不难受了。”
韩婉箐崇拜的看着老爷子“谢谢康爷爷,您真厉害。我刚割水稻那阵子腰真的每天都酸痛的直不起来,当时我就可想念爷爷的膏药贴了。”
韩父听了立马心疼上了“你咋不早说?让你哥给你送一趟也行啊,腰疼你就这么熬着?”
韩婉箐笑道“当时全队人都忙着呢,我哪用搞特殊。我累他们只会比我更累。”
毕竟她还有个赵平康每天早出晚归偷偷强制帮她干活。其他人可都是实打实的农忙双抢。
韩父还是叹气觉得女儿受苦了,这孩子还报喜不报忧,昨天他们在饭桌上问她这阵子农忙过得怎么样,她还说自己没事,一切都好。
老爷子有不同的见解:“所以说农民苦,粒粒皆幸苦。小丫头趁年轻吃点苦没什么坏处,这样才能有更清晰的规划。只不过要注意身体,别把自己熬坏了。”
韩婉箐声音清脆的答应。
“对了,康爷爷,这膏药能用在膝盖上吗?"韩婉箐想起马大娘说马三叔年轻时总泡在水田里,他们那时候又没有胶鞋雨靴都是光脚光腿,现在上了年纪一到阴雨天膝盖以下就又痒又疼。
他们也在县城买过止痛药,买过膏药,但是用处不大,马三叔到了雨天就是半个废人。
康老爷子听了她的描述,又帮她调整了一个方子,因为是给队员使用,还尽量用的最便宜的药材。
韩婉箐捧着宝贝连连感谢老爷子。
韩父拿过药方,说晚点会出门给她配药,让她回去等着不用管。
韩婉箐这次请的假比较长,今晚还会在家住一晚,她应了后又跟康老爷子聊了好一阵子亲香后,看老爷子有点乏了才提出告辞。
韩父要送老爷子回地下一楼,那里还有个小单间有床可以休息,让女儿先回去。
韩婉箐转身走的时候还听见父亲扶着老爷子絮絮叨叨“您年纪大了,一个人呆在下面被冲撞了怎么办?要不您转到锅炉房跟我一起烧锅炉吧,有我在保证不用您动弹一根手指头。”老爷子还中气十足训人“啥冲撞?死人诈尸吗?”“不是……是那个。”
“嘿,你这个接受过西方教育吃过洋墨水学的是开膛破肚功夫的人还迷信?”
韩父辩解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没规定喝了洋墨水给人开刀就不能迷信啊,虽然现在破四旧,但是该有的忌讳还得有嘛。”
韩婉箐被父亲和老爷子拌嘴逗笑,他这个关心老爷子的借口可找的真不怎么样,老爷子杠他一杠一个准。从偏僻旮旯角出来,走出医院前又碰上秦医生,他是父亲的学生,父亲下到锅炉房后也一直没改态度,待父亲还是很尊敬,所以平时碰上了,她都会亲切的喊一声秦大哥。秦医生刚满三十岁,正是男人处于青壮和成熟的交界顶峰,事业顺遂家庭美满,他刚开完会被姓蔡的刁难了一顿,本来还有些烦躁,看到韩家小妹妹还是露出笑容“婉箐来找老师?”“嗯。“韩婉箐跟他简单聊了两句近况。
秦医生发现这个小妹妹下乡一趟活泼不少,黑了一些。虽然还是比大部分人白,但是肯定是吃了苦头的。他想到妻子的弟弟心头一动。
秦医生喊韩婉箐到路边。
韩婉箐好奇站过去了,就听他低声介绍起妻子弟弟的情况:“是医科中专毕业的,今年刚分配工作,就在本市二医院。他本来是大学生的苗子,但没法上大学你懂的,我妻弟他身高一米八大高个,长相四方国字脸,不说多俊绝不丑,家庭成员你也知道不是医生就是护士,性格开朗家教也好,我老丈人和丈母娘都退休了,人很好相处。总之我觉得小伙子各方面都不错,配的上你,要不你考虑考虑?”
韩婉箐一囵,原来是给她介绍对象,她干笑两声。秦医生又劝“我拿你当亲妹妹,肯定不会坑你,是真觉得合适才给你介绍。你上心考虑考虑,你一姑娘家呆在乡下,时间久了也不是事,还是先嫁回城里,后面找机会再谋划个工作才好。”
无论如何,这番话也算肺腑之言了,韩婉箐很感激他为自己着想。
因此真诚的说了声谢谢。
秦医生看她听进去了欣慰道:“晚点我要张他的照片给你看看,你觉得满意了再见面,或者可以借着来我家拜访,我喊他来做客,不留痕迹见一面。”
韩婉箐失笑“秦大哥是要站在我这边当娘家人?这么偏向我。”
“当然。虽然他是我妻弟,但你不满意,我可不会多嘴。”秦朗爽快笑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就相互告辞。
这次短暂的见面他们都没放在心上,可两人说笑的这幕被有心人看见。
蔡远征看见讨人厌的秦朗跟韩家那个小丫头有说有笑显得关系还挺亲近,眯了眯眼。
过一会他趁着中午食堂吃饭,端着餐盘不经意走到秦朗妻子吴晓莉跟前。
假装随口说道:“诶,吴护士你怎么在这?我刚看秦医生接待上一姑娘说笑着一起出医院了,还以为你也一起呢。”其实秦朗是被他派去隔壁医院交流了。
那又咋样,他确实碰见韩家丫头然后有说有笑出了医院大门啊,只不过出门就分道扬镳罢了。
吴晓莉皱眉,她丈夫高大英俊学历好,自己却长相普通还是护士,本来对丈夫就有两分自卑,平时自然很紧张他的一举一动,就怕他被外面的花花草草勾走。
她心里清楚,要不是动荡,她家里成分清白,丈夫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会选普通的她。
“蔡主任?哪个姑娘,您看清了吗?”
蔡远征假装摸着下巴回想:“嗯,我想想啊,个头高,又瘦,长得特别漂亮……
吴晓莉心里一紧。
“好像是……
“是谁?“她赶紧问。
蔡远征吊了半天胃口才轻飘飘回答:“好像是他以前的师傅,韩家那个小丫头。”
韩婉箐?
吴晓莉瞬间松了口气,她重新露出笑容:“是她啊。那应该是来找韩工碰巧遇上了,他们之间差了不少岁数,隔着辈呢。”差了十二岁,丈夫成年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孩子,她虽然爱吃醋,到不至于什么醋都吃。
“是吗?真差着辈吗?"蔡远征幽幽说道“当初老韩多喜欢他这个徒弟呐,那是带在身边事事手把手教他,陈正直为啥举报师傅?还不是嫉妒老韩对小秦特别好,而对其他的徒弟一般般吗。”
吴晓莉帮丈夫辩解:“因为我们家那个聪明学的快是好苗子。”
蔡远征冷笑:“好苗子多的是。你敢说你丈夫就是唯一?”吴晓莉不敢说。
蔡远征向她透漏:“有个消息你不住大杂院应该不知道,老韩当初是有意招自己这个得意徒弟当女婿的。不然你怎么解释秦医生这么优秀却单身到28岁才跟你相亲?”吴晓莉笑不出来了,她强撑着“不可能吧,要、要是真的两年前他干嘛娶我?当时他28岁,婉箐也16了,他等了那么久大不了再等两年,不就能成了吗。”
蔡远征好笑:“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吴晓莉怔怔抬头。
蔡远征告诉她:“为了成分啊,傻姑娘。韩家差一点就被打成坏分子,秦家祖上是资本家,就算后面家产都捐了落了个红色资本家,可两人的成分都有瑕疵,这要在一起岂不是错上加错容易全军覆没?”
“娶了你就不一样,你家建国后才由贫农转工人的家庭,成分又红又专,正适合他这个资本家避难。”“不然你觉得他为什么放弃韩家丫头那如花的美貌选择你…“哦,吴护士,我不是说你不好看,而是对比韩家丫头那张脸,大部分女人都不敢说自己好看能比的上吧。”蔡远征的话像恶鬼的低语,吴晓莉满脑子都是差了十二岁的丈夫秦朗和韩婉箐。
他们这对师兄和师傅掌上明珠,真的毫无关系吗?“唉,我是男人最懂男人,男人可以娶自己不爱的女人当妻子生儿育女,却永远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白月光留点位置,只要能默默守着她就开心。”
吴晓莉满身冷汗,握紧拳头默默念叨:白月光?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