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0章
康熙惊讶地看着胤初,似是没有料到,会从胤初的口中听到这样一番话。
根据他对胤初的了解,胤初本不应拒绝这个提议才是。大半年光景,似是在这对曾经亲密的父子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哪怕胤初是康熙一手带大的,此刻,康熙也全然不知胤初心中究竞在想些什么了。
康熙沉默了片刻,再一次开口道:“你当真不愿被复立?你用不着疑心这是朕对你的试探,朕既然有意复立你,自然是出自本心。”
为帝者,最是厌恶被朝臣裹挟。
朝中大臣们明知胤裸并非康熙属意的继承人,却齐齐请立胤祸,这让康熙觉得,他们是在逼迫他。
若非胤裸机灵,当机立断地退出这场风暴,只怕这会子康熙已经要忍不住训斥打压这儿子了。
好在胤裸自请出海,堪堪保住了他们为数不多的父子情分。胤裸走了,胤溏也走了,朝中围绕着储君之位的纷争却未结束,康熙与群臣的博弈也未结束。
康熙心知,对于那些渴望着拿到从龙之功的大臣来说,他们绝不会因为此番行动失利而善罢甘休。
一个胤祸没了指望,他们还会把主意打到别的阿哥头上。与其让朝臣共同推举某阿哥的事再度发生,康熙倒情愿复立胤初。
一则是因为胤初到底是他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儿子,二则是因为在经历过一废之后,朝中属于胤初的党羽已被剪出大半。此时复立胤初,不会再对康熙的权柄造成任何威胁,而朝中那些曾叫嚣着要立胤裸为储的大臣们也绝不会支持胤初这个废太子。复立胤初,对于康熙而言,也是他力压群臣,告诫他们莫要生出旁的心思的一种手段。
康熙原本计划得好好的,可他未曾料到,这计划才起了个头,便进行不下去了一一身为正主儿的胤初根本不愿被复立。面对康熙意味不明的眼神,胤初点了点头:“儿臣不愿。汗阿玛也知道,在咸安宫的大半年,儿臣时常醉酒。偶尔清醒过来时,儿臣便会忍不住去想,儿臣和汗阿玛,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地步的。”
康熙的目光变得越发幽暗深邃,胤初却不躲不闪,直视着他道:“儿臣承蒙汗阿玛的教诲,不愿做一个庸碌无为的太子,一心想要做利国利民的大事。可做大事,便需要手中有权,底下有人。底下人多了,难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想法来。他们打着儿臣的名号行事,便是儿臣并无大逆不道的心思,只怕汗阿玛也不会信。”
“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做这太子,又有何意思?儿臣已经想明白了,与这太子之位相比,终究是身边的亲人更重要些。儿臣不愿因着这太子之位与汗阿玛生疏,只愿与汗阿玛回到少时那般亲密的日子,儿臣也不愿再让妻儿因着儿臣呆在那个位置上的缘故担惊受怕,终日惶惶不安。”“倘若汗阿玛心中对儿臣还有一丝父子之情,请汗阿玛莫要再提复立之事。”
若说开头那番话,胤初是在以理服人,那么之后,当康熙追问他时,他便是在试图以情动人。
他的这番话,实在过于大胆。一个不慎,只怕便要惹恼康熙。
康熙眯眼盯着胤初,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倘若朕定要复立你,你又如何?”
胤初似是疲惫至极地闭上了双眼,片刻后,睁开眼,仔细看来,他眼眶似乎有些红。
“若汗阿玛定要复立儿臣……儿臣自然也…不得不从……“可儿臣已然被废一次,威望大减,再也控制不了宫外那些打着儿臣的名号行事的人。待到那些人惹怒了汗阿玛,只怕这二废之日近在眼前。”
“到了那时,几臣恳请汗阿玛赐儿臣一杯鸩酒。儿臣宫中的女眷与儿臣的子女着实无辜,还请汗阿玛看在儿臣以死谢罪的份上,善待他们。”
康熙:”
饶是铁石心肠的帝王,终究也让胤初说得动容了。他叹了口气,看着胤初,亲自将跪伏于地,头重重磕在地上的胤初扶了起来。
“何至于此?”
难道他看着像是会狠心至此的人吗?
胤初低垂着头,看起来似乎还沉浸在方才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然而,胤初却暗自松了口气。
眼看着康熙亲自为他斟了一盏热茶,递到他手中,他明白,这一关暂时是过了。
在康熙的吩咐下,宫中之人都不敢怠慢这位被囚而后又被放出的废太子。
唯有胤初自己知道,如今的他,看似风光,实则一无所有。他的命运,他的前程,都落在康熙的一念之间。胤初思及如今远离朝廷纷争的胤撰与胤糖,又想起小星星平日里手中摆弄的番邦之物,胤初的心心中,也起了些旁的想法。若是他能像老八和老九一样,得一支舰队出海去,虽有葬身鱼腹的风险,也好过在这紫禁城中日日受人监禁。紫禁城原是他的家,可不知何时起,这里的上空总是乌云密布,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在这里被困得太久了,若是继续被困下去,只怕这一辈子就要过去了。
康熙与胤初闲话了一阵,两人之间温情脉脉,找回了几分往昔的相处模式。
忽的,康熙问道:“你曾是朕的太子,你不愿被复立,朕也不好安排你去做别的事。往后的日子如何过,你心中可有成算?难不成,你情愿蹉跎一生?”
胤初闻得此言,徐徐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八弟与九弟在海上为汗阿玛征伐,令海外诸国知晓我大清的强大。他们做弟弟的都如此积极,儿臣这个兄长岂可落在他们后面?几臣也不求旁的,只求汗阿玛给儿臣一支队伍,让儿臣远赴海外。”
“若儿臣侥幸能做出一番成就,对我大清百利而无一害。倘若儿臣不幸罹难,汗阿玛只当儿臣是在流放途中亡故,莫要为儿臣伤心。”
此番话语,胤初说得云淡风轻。
这已不是他头一遭将生死挂在嘴边,康熙听得频频皱眉。“你若当真想朕允你所求,就莫要说这些晦气话!”“那么,汗阿玛会答应儿臣吗?"胤初抬起头,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康熙,神色中似乎带了一丝紧张。从前胤初在幼时便是这样,每每有想要之物,又不确定康熙是会满足他,还是会训诫他莫要玩物丧志,胤初便会眼巴巴地瞧着康熙。
面对这样的胤初,即使铁石心肠如康熙,也不由找回了一丝属于老父亲的心软,下意识地想要满足胤初所求。只是,康熙到底理性大于感性,回过神来之后,他明明白白地对胤初说,朝廷才送了胤溏与胤裸出海,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依照大清如今的国力和财政收入,胤初短时间内是不要想再出去了。
胤初闻言,虽有些失望,但也表示自己能够理解。因着康熙话语暖昧不明,既没答应让胤初出去,也没说不允,胤初便主动对康熙道:“如今朝中格局纷乱,许多大臣与弟弟们都有了不臣之心。倘若汗阿玛愿答允放儿臣出海,在出海之前,几臣可为汗阿玛效犬马之劳。”
这是知道康熙有意借他来平衡朝堂格局,主动要做康熙手中棋子的意思了。
一时之间,康熙不知该为胤初的机敏而高兴,还是该为父子之间走到这一步而悲哀。
但康熙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这也注定了他不会在这件事上纠结太久,他会本能地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最终,康熙答应了胤初所求。
见状,胤初略显苍白的面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八阿哥与九阿哥相继离开了朝堂,但朝堂上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
从前的太子党,见了康熙对胤初的态度,以及对小星星的宠爱,难免又开始蠢蠢欲动。
而一直追随三阿哥的,打着他名义行事的人,也不肯轻易退出。
尽管三阿哥胤祉已放弃了夺嫡,但他们已然在三阿哥的身上耗费了无数心血,又怎愿过去的投入付诸东流?他们少不得要背着三阿哥搞出些事儿来,到时,三阿哥便是不想争,也得接着争了。
四阿哥胤镇虽一向低调,然眼见着其余皇子倒的倒,离开的离开,竞也有一些人盯上了四阿哥一-没法子,尚有竞争力的一共就这么几人了,这些人既有从龙之心,总要在余下几个阿哥里选择一个来扶持。
选择改投十四阿哥胤祯的人,是最多的。
从前胤祯是八阿哥党,在胤裸离开之后,支持胤祸的人许多都改投胤祯门下。
一时之间,胤祯府上门庭若市。胤裸过去的种种努力和心血,都好似为胤祯做了嫁衣。
胤祯春风得意,就连走路时,都足下生风。这日,他来看望小星星时,又给小星星带了不少好东西,俱是他手底下的人孝敬的。
小星星眼见着胤祯毫无危机意识,沉浸在康熙对他的看重与朝臣对他的支持中,不由叹了口气。
然后,她的小肥脸就让胤祯捏了一下。
“小小年纪,叹什么气呢?若有什么烦心事,只管说出来,让叔叔帮你解决。"胤祯道。
小星星瞅了他一眼,目光有些小幽怨。
她不是没有试图提醒胤祯,需得收敛着些,莫要犯了康熙的忌讳,只是,胤祯明显没有往心里去,这让她怎么说呢?但愿,胤祯能够在真正触怒康熙之前,意识到这一点吧。虽然这些大人们一个个都在她面前“装乖”,从不把外头的恩怨带到她跟前来,但这不代表小星星不知道他们在外头的纠纷。
他们只是默契地在她的面前保留着温情的一面,然而,越是如此,小星星便越是难受。
也不知何时,她才能长大。
眼下这副身体,受到的限制,也未免太多了一些。小星星便是想做什么,都有心无力。
既然她的叔叔们一个个都这般有本事,老是窝在这狭小的紫禁城做什么?该好生出去走走才是。
有什么劲儿,合该对着那些外族人使,自家一个劲的内耗,算是怎么回事?
小星星如今只盼着远赴海外的胤撰与胤糖能够尽快传回好消息,分散一下康熙与朝臣们的注意力,免得他们成日里只会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上穷折腾。
转眼间,小星星过了三岁生辰,眼看着是立住了,身子骨也越发强健。康熙亲自为小星星择了个大名,曰"望舒”,出自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