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电话的
“张安,你说吧,这几天需要做什么,咱们领导可是让我来了以后听你安排。”
白雪俏皮的笑了笑,说话的语气就好像自己被单位领导外调出去支援一样。
“你可拉到吧,伱把以前在其他地方宣传的给他们说一说就行了,我可不敢安排你这位城里下来的钦差呢。”
张安哪看不出来,这丫头是在揶揄之他,报之前自己开他跟张平的玩笑。
以前文文静静蛮内向的一个小姑娘,没想到现在嘴皮也变挺能磨的,估计以后跟张平结了婚,会直接化身母老虎,老实巴交的张平肯定被他管的死死的。
“行,那我就随便挑一些给大家说说的了,反正村里的大伙儿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不用太过宣传。”
白雪其实也知道,这一次的宣传其实可有可无,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
她今年跟张平回来的次数不少,心里对村里的大伙儿有一定的了解。
长箐村里的村民在张建文的引导下,整体素质还是比较可以的。
虽然以前穷苦年代的时候也吃过山里各种各样的保护动物,但现在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了。
大伙儿对政策的支持程度要比附近其他村寨的村民要高,这都多亏村里有一个好村长。
而这次张安让白雪过来,其实就是走个形式,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的,到时候别人提起村里进行冬猎,到时候张建文也好有底气去反驳。
顺便也能满足白雪跟着进山打猎的愿望,也趁机让她来村里多住几天,毕竟老叔老婶可都眼巴巴的看着。
“反正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成,这方面你是专业的,其他的事情你去找老叔,很多事情我都搞不清楚,还得他老人家出马。”
反正张安都已经把人给摇到村里来了,剩下所有的事情自然要丢给张建文,毕竟他才是村长。
下午,张建文便带着人把村里以前用的那个大粮仓给收拾出来,作为这次给大家培训学校的地方。
到了晚上,吃完饭以后他就开始出门通知决定要跟着进山冬猎的人,权当作饭后消食。
尽管老仓库非常宽敞空旷,非常寒冷。
但是大家过去的时候,不单单只带了自己做的小板凳,很多人还带了个火桶。
因为这大冷天的,大家都知道仓库很冷,所以把平时家里孩子上学用的火桶给带过去了。
火桶都是用油漆桶烧的,虽然没多大,但是一个火桶已经足够两三个人取暖。
因为带了火桶过去的人比较多,所以整个仓库没有以前那么冰冷,反倒比外面还要暖和一些。
而且这些油漆桶已经没有油漆残余,早就在家里孩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油漆被烧起来的危害,所以肯定要先处理干净才会放心的给家里的孩子用。
而张建文也蛮心疼自家未来的儿媳妇,怕白雪被冻着,直接在她旁边烧了一团篝火。
而白雪在前面给大家介绍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在听,谁也不敢扯牙子说话。
以前他们这些作为张平长辈的人,每次见到白雪,都会用长辈的样子跟两个小年轻打着招呼。
现在不一样了,白雪这会儿的身份是县里派下来的工作组人员,大伙儿都有些被震慑住了。
这次培训学习总共持续了两天,就让大家回家烤火,等着下雪天到来,毕竟只是走个过程。
周六的时候,苏颖变得忙了起来,因为要开始期末开始了,她得把试题给出出来。
毕竟她是长箐中学初二年级唯一的语文老师,试题肯定得她亲自动手。
所以早上起来,她把小思塞给自家婆婆以后,就拿着复写纸开始埋头写写画画。
这年头学校里还没有复印机,每次考试的试题全靠老师自己在复写纸上誊抄一遍,然后印刷出来给学生们考试。
“张安,要不你来帮我誊写吧,你的字要好看一些。”
苏颖先在稿纸上出了一页试题以后,就把自家男人给摇了过来。
因为张安写字很好看,那小楷写的方方正正的,就跟印刷体一样。
所以早在出题之前,她就已经打上了张安的主意,毕竟是自己老公,白给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行啊,你先去炉子边把试题出好嘛,我再给你誊抄上去。”
张安很爽快就答应了自家媳妇,因为他心疼苏颖。
这大冷天的,出题至少要自己写两遍,他不想让苏颖冻着手。
虽然家里炉子是烧起来的,但是复写纸不能在温度高的地方誊抄,要不然印出来会模糊不清,只能拿到旁边的桌子誊写。
所以张安让苏颖去炉盘上用稿纸把试题出好,他来负责誊抄。
“那你先把这一页誊上去,我继续出剩下的阅读理解。”
苏颖坐到炉盘边上,把已经出好的那一页试题递给了张安。
“对了媳妇,你们什么时候考完试放假啊?”
张安接过稿纸,一边誊抄在复写纸上,一边朝苏颖问道。
“后天开始考试,周六就可以考完了,怎么了?”
苏颖转头看了看家里的日历,然后回答道。
“那等到下个星期,咱们去把结婚照领了吧,顺便带着儿子去把户口上了。”
虽然两人已经结了婚,但是之前因为张安年龄不够,所以一直没去领证。
张安一直有一种无证经营的感觉,所以今年二十二岁以后,就一直想去把证领了。
只是之前苏颖生下小思齐以后一直在坐月子,好不容易月子结束,结果苏颖产假没了,得回学校上班。
所以就只能等到期末考试结束的寒假再去。
“要不我让其他老师帮忙代我监考一天,咱们先去吧。”
苏颖也很重视结婚证这个东西,她心里一直觉得没有结婚证,她跟张安的婚姻就不算完整。
而且这还是其次,带儿子去上户口这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小思齐一直是个黑市人口。
“反正也不急在这两天,还是不要麻烦其他老师了,等你监考完再去也不迟。”
初中的考试总共也没几天,所以现在张安倒是不着急了。
而且这几天天气不是很好,一直有些阴雨绵绵,不是太完美。
“行吧,那都听你的安排。”
听了张安这么说,苏颖也不再坚持。
随后几天,虽然一直都阴雨绵绵,温度也越来越低,但是大家一直期待的冬雪却迟迟没有到来。
而白雪在村里待了几天以后,便有些坐不住了,所以跑过来找张安。
“张安,你说我这培训也结束了,一直在这待着是不是不合适啊,要是被朱局知道就不好了,不然我回去上班吧。”
除了培训那两天之外,白雪已经在村里待了三四天了。
原本看天气这么冷,她想着应该快要下雪了。
可没想到,今年冬天的雪竟然如此矜持,到现在都还没有要下的样子。
“哎呀,你就踏踏实实的在这里玩你的,你当老朱不知道我喊你过来是为什么啊,现在年底了,你回去也没什么事,再说了,你回去以后想要再回来可就要请假了。”
白雪一听这话,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小。
她心里一直担心被领导知道她这些天在村里浑水摸鱼的事,感情人早就知道了,只有自己在跟自己精神内耗。
“所以你就放心吧,要是有事,老朱就跟我打电话了。”
一番安抚之下,张安才把白雪送走。
虽然感受不到什么温暖,但是出了太阳的话,心情肯定会比阴雨天要好很多。
张安早早的就起床了,而苏颖也同样很早就醒来。
因为今天星期一,她们准备去民政局领证,算是个小喜日子,所以她也很早就起来了。
搭配上天上久违的太阳,今天应该算是个不错的日子。
苏颖收拾了半天,把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的,这还是他怀了小思齐以后,
而小思齐也一样,被苏颖给他换了一套红色喜庆的衣服,还戴上了她给织的毛线帽子。
等苏颖收拾好自己以后,张安就带着她去了王华那里。
毕竟现在的民政局是不负责给拍照片的,要去外面拍了带过去。
与其去城里拍,倒还不如就在村里准备好,这样也要方便一些。
来到王华院里,张安发现这人还没起床,于是便敲门将其叫醒。
“是张安啊,这一大早的,有什么事情吗?”
过了半响,王芳才打着哈欠开门出来,见到是张安,奇怪的问道。
“你这里有红布底吧,帮我们拍个照片,今天我们要去扯结婚证。”
张安没有拐弯,开门见山的跟王华说明来意。
“哟,那我可得恭喜你们二位了,快进来,我去拿相机。”
王华一听张安说要去扯结婚证,顿时瞌睡也没了,高兴的回到屋里把相机拿出来。
“上次就恭喜过了,这次就免了吧。”
张安帮着把墙上的红底布放下来抹平,然后拉着苏颖坐在长凳上等着王华拍照。
“这可不能省,毕竟领证也是个喜事嘛,来,你们都看着我这里。”
一直拍了好几次,王华觉得拍的满意了才停下来。
然后了些时间,等着他帮忙洗照片。
一切准备妥当,张安也准备带着老婆孩子出发。
“小颖,天气冷,你把这毯子也带着,下车的时候给齐齐包着一些。”
给孙子上户口在王芳心里是件大事,这年头没上户口的一律当黑市人口处理,所以小思齐一天没挂在自家户口本上,她就一天不放心。
不过临出门前,她给小两口扯了一床小毯子,她怕自家孙子被冻着。
随后一家三口便驱车前往城里,只是这次没走多远,张安又掉头回来了。
因为今天他的心里有些激动,导致出门的时候,把户口本忘记了。
等到他从石垭口下来的时候,王芳已经拿着户口本走到桥的那边了。
“你这孩子,户口本这么重要的东西你都能忘了,这要是去到城里才想起来,不是又要耽搁时间啊。”
王芳把户口本递给儿子,顺便多唠叨了几句。
回头一想,她已经很久没有唠叨过儿子了。
以前张安没成家的时候,她还时不时的说上几句。
但现在有了苏颖这个儿媳妇,她就已经不再唠叨张安了。
省得别人觉得张安妈宝,都结婚了,还让老母亲唠叨。
来到城里,张安没有去民政局,而是先去了老丈人那里拿苏颖的户口本。
尽管两人已经结婚,但苏颖的户口还是在老丈人这边,一直没有迁过去。
这年头迁户口有些麻烦,所以农村的很多女人,即便结了婚之后,户口还是一直挂在娘家。
昨晚两口子在被窝里已经商量好了,今天领结婚证的时候,就顺便把苏颖的户口迁到村里去,这样也省的以后再来跑。
不过张安他们来的有些晚,吴秋萍和苏绍文已经出门上班去了,所以只能去单位拿钥匙。
经过一系列的折腾之后,张安终于把两人办理结婚证的东西准备齐全。
来到民政局,里面没什么人,这种情况很正常,这年头很农村孩子都是提早结婚,很少有人会主动来办结婚证。
不过相比前些年,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没事跑到炉子边围着烤火取暖,这年头单位管理还没那么严,所以没事的时候他们相对要随意一些。
“你们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见到张安一家三口进来,刚才还坐在炉子小声聊天的中年妇女已经站起来,走到张安他们面前询问着。
“我们是来办结婚证的。”
对于这种上车以后再进行补票的行为,张安丝毫没感觉到有什么不适。
毕竟这种情况在这个年代的山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不需要有什么不好意思。
“那跟我来这边。”
听到张安和苏颖是来办结婚证的,眼前的妇女看起来挺热情的,毕竟现在像张安他们这样能主动来办理结婚证的人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