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594章 扬州十二钗,边军朱重阳

第594章 扬州十二钗,边军朱重阳(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矜冷佛子求贴贴,飒爽美人遭不住 真相大白后,霍总跪下求复婚 宫阙凉 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 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成就魔尊,签到养成三百年 摄政王偷看日记,我从炮灰变团宠 穿成炮灰被听心声:逆风翻盘了 厄难天书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扬州城历史极为悠久。

大约在上古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便有淮夷在扬州一带种植水稻、劳动生息。

春秋时,扬州城所在之地称邗。

吴王夫差十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联接淮河、长江。

后越灭吴,楚灭越,于邗城旧址上建城,名曰广陵。

秦设广陵县,属九江郡。

西汉称广陵城为江都,为诸侯王封地。此时便有淮盐的相关记录,汉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扬运河前身。

南北朝改广陵为吴州,隋朝一统天下,又改吴州为扬州,遂与今日地名统一。

可以说,至少在西汉时,扬州便是淮盐产地。而在大楚此时,淮盐大商贾也大多聚集于扬州交易、买卖。

再加上扬州城池高大,商贸繁荣,气候也十分宜居。于是,很多大盐商干脆就定居在扬州城中。

此前,刘升刚拿下扬州城时,虽找了好几个劣绅恶霸、贪官污吏公审抄家,但其中却没有盐商。

倒不是扬州的盐商都是好人,而是相较于那些恶名昭彰的劣绅恶霸、贪官污吏,盐商多以富闻名,所为恶劣之事反倒不怎么为人知晓。

不过,刘升掌控讯风卫、绣衣卫,想要查这些大盐商的底细,却再容易不过了···

成宅。

在扬州城中是一座外表低调内里奢华的大宅院。

扬州城里排名前三的大盐商成灏就住在这里。

成灏已经五十来岁,别无所好,维喜美少女、戏曲。

故而,他不仅是大楚著名连锁青楼风月阁的幕后东家,更是挑选了十二名姿容绝佳的美少女养在宅内,授意戏曲技艺,称之为扬州十二钗。

这扬州十二钗中的少女年龄都在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凡超过十六岁,便会被成灏“赠予”重要生意伙伴,或者大楚权贵、官宦。

成灏亲自打造的“扬州十二钗”品牌已有二十几年,在大楚中高层权贵、顶级富豪官绅圈子中还是颇为有名的。

所以这些年来,盐商成氏虽多有不法之事,但在大楚一直过得很滋润。

成灏对他通过“扬州十二钗”所经营的人脉一直很得意,自问,即便他去世后,只要后代延续他的思路,继续维持扬州十二钗品牌,至少能保成氏富贵三代。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大楚十几年前看着还挺繁华的,甚至隐有嘉华盛世之名,怎么忽然就流寇四起了。

更超出他预料的是,去年竟然莫名冒出个崋贼,先据有半个山东,如今更是攻下了整个江北。

还派出战船炮轰南京城,打得楚军不敢露头——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楚军,拥有枪炮,自大楚建国以来,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怎么会接连败给这个据说是海寇出身的崋贼?

大楚轻易攻下扬州城后,找了几个典型进行公审抄家,更是大大震撼了成灏。

然后他便本能的感到惧怕。

这些日子,他一面在思虑着是否搬迁到广州去。

可这件事并不容易。

一则,成氏以淮盐为商业根基,要离开江北,就意味着放弃对淮盐的经营。

二则,崋贼攻下扬州城后,对出入的车马一直检查得比较严格。

他若要搬迁,这扬州城中的金银财宝等家资,估计得装几十辆大车,或是好几船。

届时必然惹人注目,怕是崋贼见了不肯放他走,甚至招惹祸患。

若是不走的话,他就得考虑如何巴结崋贼了。

但他又忧虑日后崋贼被大楚官军击败,他巴结崋贼的()

事败露,被大楚朝廷抄家灭族——他是个有见识的,在他看来,此前崋贼对上大楚地方兵马能连胜,可对上大楚边军却未必能胜了。

另外,巴结崋贼需要有门路,还需掌握方法。若是乱来,漏了财,便是取祸之道。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直接巴结上那崋贼首领刘升了。

只是他不知这刘升具体年龄,又是否喜好美少女——按理来讲,只要是正常男人,应该都喜欢他所调教的美少女。

可即便他肯冒险,一时却也找不到向那贼首进献“扬州十二钗”的渠道。

这些日子,成灏为此事烦恼得很,连家中大厨做得美味鸭舌都没什么胃口了。

这天下午,成灏将扬州十二钗都叫到了冰室之中,检查她们的戏曲技艺,以此排解烦忧。

别说,这金陵十二钗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收养的八岁以下小女孩,慢慢培养起来的。

即便年纪最小的十二岁少女,也培养了好几年,曲艺、舞姿都极佳。

待十二钗都一一在面前展示了过去大半个月学习的成果,成灏着实舒心了不少。

当即,他便准备上手亲自点拨这些美少女。

结果成灏才点拨了一个,便听见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老爷,不好了,崋贼攻进来了!”

什么?

崋贼攻进来了?

他只是一普通百姓,既非大楚官员,也不是前日子公审的那种恶名昭彰的劣绅恶霸,崋贼为何要对付他?

一连串的疑问浮现在脑海中,找不到答案。

回过神来,成灏让十二钗都呆在冰室之中别乱跑,他则匆匆出去,准备看看情况。若是情况无法挽回,便进入宅内地道、暗室躲藏。

谁知他刚出来,便听见一阵兵甲碰撞声迅速接近。

不待他向管家问明白情况,一队盔甲精良的崋军便将他堵在了冰室之外。

就在此时,他的管家忽然道:“各位军爷,这就是成灏,成氏家主!”

成灏一愣,随即怒道:“你这个恶奴,枉我对你那么好,居然背叛于我!”

听成灏咒骂,管家彻底转变立场,又道:“我知道成氏诸多隐秘和罪状,愿为证人,只求军爷能饶小人一命!”

为首的队长也很不齿管家为人,便道:“都一起抓了!”

见一大群士卒围上来,成灏彻底急了,忙道:“我准备了十二位美人要进献给大崋皇帝陛下,你们别乱来!”

别说,他这一嗓子真有点效果。

因为这些将士都是亲卫军,在大崋算是皇家私军,是绝对以刘升为尊的。

所以,涉及到刘升的事,他们确实不敢乱来。

队长当即问:“你说的美女在哪儿呢?”

成灏道:“诸位带我去见陛下,我自会告知美女所在。”

成灏想的是当面向刘升进献美女,好求得活路。

谁知他刚说完,管家就道:“诸位军爷,别听成灏瞎说,他培养的那扬州十二钗原本都是用来收买大楚权贵的,如今都在这冰室内。”

“狗奴才!狗奴才!”成灏见管家又背刺他,气得直想吐血。

崋军将士当即打开冰室大门,将藏在里面的十二个美少女都带了出来。

不得不说,成灏能打造出“扬州十二钗”这个驰名大楚中高级权贵圈子的美少女品牌,欣赏水品确实高。

目前这十二个美少女虽不是最美的十二钗,却仍让这队崋军将士都看得呆了呆。

当然,也仅仅如此了。

亲卫军纪律严明,见识也不少,很快就将成灏等()

成氏重要人员、家仆等都控制住了,准备按规矩,办成铁案,好问罪抄家···

行宫扬州府衙。

刘升见到被亲卫军送过来的扬州十二钗,也是眼睛一亮。可要说心动,想全部占有,却是没有。

一则他当了一二十年的皇帝,美女见得多了,更何况他还有后世的见识。

这扬州十二钗虽美,但在他看来也就那样。

最主要的是年龄都太小了,在他眼中就是中学女生,要啥没啥,实在提不起兴趣。

不过刘升还是考量了下这十二钗的戏曲技艺水平。

发现确实不错。

于是道:“将她们都送入文工团吧。”

文工团算是亲卫军的编外,专门负责排演各种戏曲,即能给将士们作为娱乐放松,又可以承担各种宣传任务。

所以,早在大崋那边开办报纸的同时,刘升就设立了文工团。

如今到了大楚这边,自然也携带有文工团骨干,整了一个第二文工团出来。

这十二钗被送到刘升这里,原本都很害怕,见到刘升后又误以为,多半会被充入刘升后宫。

没想到竟要被送去什么“文工团”。

她们不知文工团是什么地方,也无人敢抗拒,只能惶惶然地接受。

成灏所打造的扬州十二钗之事此番崋军清查江北盐商中的一个小插曲。

事实上,各种小插曲,在清查盐商的各个环节都有发生,有趣的也不少,但能让刘升知道并注意的却屈指可数。

就这样,前后历时十来日,崋军针对淮北大盐商的清查才全部完成。

这日,财政部尚书林佳鼎、绣衣卫旅长郑遵谦、右都御使于成龙、虎贲卫第二团团长陈武一起来向刘升汇报清查结果。

于成龙首先道:“此番共计清查家资十万贯以上的大盐商七家,家资在万贯以上的盐商三十九家。”

“其中有严重问题,按律当审判、抄家的盐商,则有二十三家。家资十万贯以上的大盐商,仅有两家需罚钱,罪不至抄家···”

所谓家资十万贯以上、万贯以上,只是大崋督察院按照大楚这边习惯,给大盐商划分的两个等级,并不代表他们家资只有十万贯、万贯。

刘升听了于成龙的汇报,并不算意外。

虽说为富未必不仁,但在这时代,能成为大盐商的绝对没有真正干净的——真要一尘不染,也干不了这一行,更难以成为大盐商。

就像当初在大崋那边清查扬州大盐商一般,盐商们罪责最轻的也要罚钱,多数都要被判决抄家,甚至流放、处死。

大楚此时吏治败坏虽不及明末,却也差不了太远,黑暗的社会背景下,盐商所做不法之事自然不少。

像成灏,其人在经营盐业方面用了哪些不法手段暂且不说,单是其打造的连锁青楼风月阁,便涉及了一些非法人口买卖。

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罪名,最终成灏被判处死刑。

成氏族人也大多被流放往虾夷岛以北的苦兀岛。

至于成氏家产,自然都被抄没了。

很快,轮到林佳鼎汇报此番抄家所得的钱财。

“启禀陛下,此番抄了五位特大盐商、十八位大盐商的家产。”

“最终抄得黄金二十四万两,白银一百三十六万两有余,另有大楚铜钱七十八万贯。”

“除此外,还有田地一百一十七万亩,房产六十八处,商铺九百七十三间···”

随着汇报的继续,刘升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表情,林佳鼎却是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虽然当初在那边清查扬州盐()

商之事就是他负责办理的,可如今再经历一次,仍不禁感叹盐商的富裕。

最主要的是,有了这批钱财,他这个财政部尚书的压力便减轻不少。

刘升其实在暗暗感慨,这大楚到底处在十四世纪末,拥有的白银数量远不如大明。

所以此番从这些扬州盐商家中抄得的金银也不算多,反倒是田地、房产、商铺、珍玩珠宝之类的很不少,价值一时无法估量。

至于粮食,自然也有一些,但不算太多。

不过既然有钱,刘升完全可以派舰队到大楚南方或者中南半岛去买粮食。

···

在崋军这边忙着清查江北盐商时,大楚朝廷则在忙着调集边军。

这件事对大楚朝廷来讲,绝对不容易。

因为好些边军都处于欠饷状态,平时若无战事,不调动,还可以勉强安抚住。

可要想调动他们,不补发一部分军饷是不行的。毕竟大楚边军都属于募兵,是有家人的,当兵的一大目的就是赚钱养家。

嘉华皇帝咬咬牙,从内帑拿出了三十万贯,和户部、太仆寺等财政部门一起凑了百万贯军饷,专门用于此番边军的调动。

结果这些钱出了大楚朝廷中枢,就少了四分之一。

等到了各支边军高级将领手中时,便只剩一半左右了。

高级将领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啊,更何况很多人还要养家仆、小妾,还要享受,又或者培养家丁。

因此,最后实际发放到底层边军士卒手里的军饷连五分之一都不到了。

另一边,大楚朝廷专门调集给边军的粮草,经过贪官污吏的重重沾手,最后实际发到底层士卒手里的,不论品质还是数量,也都大大不如。

偏偏在这种情况下,高级将领们碍于朝廷严令,又催逼着士卒们往汝宁府行军。

一时间,不少边军士卒都产生了极大的怨气···

朱重阳背着火绳枪和藤牌以及祖传的一领精制布面甲,手提腰刀,吭哧吭哧,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

周围有很多他这样的士卒,但在周围这一百多人中,却以他身形最为高大,装备最为精良。

朱重阳祖籍在凤阳,可从太爷爷那辈,就跑到甘肃当募兵,也即是边军。

到了他爷爷那辈,更是当上了边军把总,手底下管着好几百人,成了大楚入品的将官。

可惜轮到他父亲从军时,军中就不好混了,变得越来越黑暗。最终,他父亲只做到了总旗官,只能管一百人。

轮到他时,多方立功,如今也才当了小旗官而已,手底下只有五十个兵。

朱重阳从小就有大志向——当年甘肃饥荒时,他为了拉拢小伙伴们,把自家的一头牛娃子给宰了分食,事后挨了老娘好一顿打。

所以进入甘肃边军中后,他先是积极训练、做事、立功,再加上一些祖父、父亲遗留的人脉,当上了小旗官。(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剧透历史,从红场阅兵开始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夺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史上第一狠人 剑柳一圣 女帝每日一问,爱卿又想到什么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