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李闲被一阵呼唤的声音唤醒。
“姑爷,姑爷。”
两名侍女站在甄姜的闺房内,身后还站着数名手里捧着铜盆,毛巾,熏香,衣帽步履,以及一些配饰的侍女。
“姑爷,起身了。”长相清秀身着一套淡绿色的长裙的侍女轻声的呼唤。
李闲睁开双眼。
身旁的新媳妇甄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身了。
“夫人呢?”
李闲看着侍女问道。
“姑爷,大小姐从接掌甄家的生意之后,每天天明就会起身,之前因为生病,所以一直没有照看生意。”
“这不身体刚刚大好就去了账房。”
“婢子们怎么劝都劝不住,姑爷去劝劝大小姐吧。”
咦?
甄家的生意一直都是甄姜在做主吗?
这李闲还真不知道。
不过一想李闲就明白了。
难怪甄家要招揽赘婿,看来应该就是因为甄姜这么多年一直在甄家照看生意,所以不能出嫁。
李闲起身之后换了一身衣裳。
上等缎子裁剪得体的白色长衫更显李闲挺拔的身姿。
上面用银线游走着云纹,只是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
脚上是一双黑色的长靴步履,在靴口的位置上还镶嵌着两颗翠绿色的宝石。
缝制精细的金丝束腰上挂着两块镂空的玉佩,一枚异兽一枚福禄。
长发被侍女梳洗的一丝不苟,头顶加了一尊玉冠。
这一身装扮下来,李闲简直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
从之前的穷酸书生,一下就变成了翩翩玉公子。
再加上李闲原本就长相英俊身高出众。
当装扮好了走出屋外的时候,身后的那些小侍女们都叽叽喳喳低头说着新姑爷长得真帅气。
在小侍女翠娥的带领之下,李闲离开甄氏的后宅。
一路穿过花园,湖泊,假山以及密密麻麻的庭院回廊之后,这才来到了甄氏庄园的前院。
在一处别院的门前,李闲看到了进进出出的甄氏伙计。
手里捧着一卷卷竹简来回进出。
“姑爷,大小姐平日就在这里查阅账目,然后下午进城,有时候直到晚上的时候才能回来。”
“这些天大小姐生病,积压起来的账目多如山,婢子怕大小姐在累坏了,姑爷劝劝大小姐吧。”翠娥说道。
李闲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便步入了院内。
刚一进入院内,李闲就看到了坐在前厅主位上的甄姜以及十几名的账房先生正在低头认真的查阅竹简。
“什么人,账房重地,闲人不得进入。”
李闲刚要进屋,就被守在门口的下人小厮给拦住了。
正在查账的甄姜抬起头来,看到李闲之后连忙起身:“夫君。”
甄姜这一声夫君把将李闲拦在门外的小厮吓得不轻,连忙后退跪在地上道歉:“小人不知道是大小姐姑爷,小人不知道是大小姐姑爷”
“没事儿,起来吧。”
李闲随意的挥了挥手,然后便走进了屋内。
甄姜直接将李闲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初尝禁果之后,甄姜的俏脸上的光泽明显比昨日更盛。
扎起了坠马暨束发之后更显几分成熟的韵味。
“夫君,这些时日家中积攒下来的事情太多,不是我不想多陪陪夫君,只是这个账目堆积的时间太长了。”甄姜有些歉意的说道。
李闲表示理解,毕竟甄家这买卖确实很大。
“甄家这些年的生意一直都是你在负责吗?”李闲好奇的问道。
甄姜乖巧的点了点头。
随后将下人拿来的糕点茶品放在李闲的面前之后便开始说道:“之前一直是五叔负责,可是五叔的身体不好,我十岁的时候,经常跟着五叔出去。”
“后来逐渐五叔就开始教给我甄氏的生意。”
“从甄氏的田产开始,到布匹,铁器,粮食,马匹后来所有的生意就都交到了我的手上。”
“至今已有七年。”
在进入甄氏的时候,李闲对于家资巨亿还只是一个概念。
但当真正进入甄氏,李闲才知道这家资巨亿代表的是什么概念。
看着占地数百亩的甄氏庄园。
以及甄姜说出的这些生意,还有面张账目上的那些数字。
难怪就连袁绍也要和甄氏联姻,得到甄氏的钱粮支援。
打仗打的是什么?
不管在后世也好,还是在现在也好,打的是后勤补给,是钱粮。
曹操为了钱粮挖坟摸金。
董卓为了钱粮屠杀雒阳富户收拢关中之财。
袁绍为了钱粮联姻甄氏,刘备为了钱粮联姻糜氏。
没钱没粮,那打的毛线的仗。
原本李闲是准备回到雒阳,然后等着和卢植一同出兵镇压太平道,混到第一个资质。
但现在看来,误打误撞,如果有了甄氏作为后盾,那或许就不用去雒阳了。
“夫人,有件事情为夫没和你说。”李闲看着身旁的小富婆甄姜。
甄姜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夫君你说。”
“其实和你成婚之前,还有一件事情。”
李闲说道:“之前为夫的那个侄子是太平道中人,那天我抢走婚书还有聘书准备退婚的晚上”
李闲将那天晚上的事情大致的给甄姜描述了一遍。
当听到太平道夜闯李闲家中,七人手持利刃的时候,甄姜紧握住了李闲的手。
李闲随后将太平道的打算以及计划都告诉给了甄姜。
“夫君你说说,太平道要造反?”
“要攻打甄家?”甄姜震惊的看着李闲。
李闲微微点头:“没错,这件事情县尉任豫也知道,他已经在上呈,但是为夫估计,太平道马上就会造反。”
“但任豫上呈的奏章不一定能到得了雒阳。”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提前准备一下。”
甄姜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对于世俗之事了解的并不多。
“难怪”甄姜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之后说道:“难怪前一阵子的时候,太平道的人订购了不少战马。”
“这两年,太平道也有囤积粮草以及兵械的举动。”甄姜皱着黛眉。
中山甄氏靠近幽州,而中原之地的良马只有三处来源。
一个是幽州。
一个是并州。
还有一个是凉州。
想要购置马匹,就只有从这三个地方贩马。
太平道虽然广达,但却在这三个地方没有触手。
因为这三个地方的民风都极为彪悍,而且当地多是将种之后掌握边地,手中握有走私贩马的渠道。
而中山甄氏紧邻幽州,这些年的生意自然触及到贩马。
如果不是李闲今天说这些,甄姜也不会以为太平道要造反。
但李闲所言,已经证实了太平道是要造反。
再一联想到近几年太平道囤积粮草,储存兵械,购置马匹。
这分明就是造反的前兆,而并非什么护教之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