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578章 石狮之争

第578章 石狮之争(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气哭渣男!离婚后被禁欲军官狂宠 灾厄入侵:非遗木偶师,请求出战 血色长歌 81路末班车 往事如烟飘过 医圣重生,你当我是实习生? 抗战:我老李就服民兵 帝国领主世界 都市修仙:大帝转生 我在荒界那些年

午饭后,李承腋下夹着那本六品相山阴堂版的《独赏集》,来到兴化老县衙,他已经得知“古籍善本交流会”的参加资格。

老县衙的古籍善本交流会,最初的高峰是开幕当天,其后几天,每天日下,今天是书市第四天,算是接近尾声,李承只是不死心,怎么也要过来瞅一眼的。

兴化老县衙,此时尚未搬迁(历史上曾经拆迁,后又复建),坐落在八字桥广场东南角,它的隔壁正在修建的建筑,说是兴化市博物馆,实质是清代大盐商李晓波的故居改建成。

兴化故称昭阳,又名楚水,宋天圣三年(1025),三十七岁的范仲淹在兴化担任县令,就是在这里办公的。范圣在兴化不仅留下治县贤名,更留下一座实实在在的利民措施——捍海堰,遥遥千年,至今还在阻挡海水,卫民护田。

八字桥广场其实很小,由最初的县衙堂前街改建而成,此时被几道警戒线拉上,两名工作人员站在入口处,李承亮亮手中的《独赏集》,便穿过守卫。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示意李承进入衙前厅展售,又和他简单聊聊这次交流会的规矩。

这次古籍善本交流会,特设临时展售区——来参加交流会的客人,将自己的古籍登记后,放入柜台中公开展示,供其他客人挑选。如果有人看中,或买或交换皆可,如果没人挑选,傍晚时可以凭整件将自己的藏品带回家。

组织方还是挺有想法的,这种提供平台增进藏家之间的交流,很符合“雅书典藏”的风范。

衙前厅的帐篷中摆着两张桌子,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负责登记,另一位四十来岁的男鉴定师负责鉴定游客带来的藏品是否值得展售。

这会没什么人,两人正在低声说笑,李承走过去,将手中的这本《独赏集》,放在桌上。

那位中年人扫了眼《独赏集》,又抬头看看李承,微笑着点点头,“来得有点晚了啊,我们这活动都快要结束了。”

是挺遗憾的”李承扯过桌前的座椅坐下来,同样微笑点头回应,“我得到兴化书市的消息已经晚了,专程中海赶过来的。怎么,古籍善本交流会已经快结束了?”

那中年人拿过《独赏集》,摊在面前,边鉴定边说,“这种交流会,第一天人最多,往后几天就没什么好东西出现,明后天差不多就可以撤摊了。”

“哦?这次有什么好书出现?”李承说话时,盯着此人鉴定手法,捻纸张、查书脊、看麻线、对纸色,相当娴熟,是个老手。

“好东西开幕当天上午就被人买走,啧啧,真是好东西,南宋福州开元寺版,《大般若经》第九会《金刚般若》卷十五,比你这书品相还好,至少有八品相。被一个剑州以二十五万买走了!有钱真特喵好,我们涂馆长眼睛滴血,又能奈何……”这位中年人说话挺有意思的,边说边摇头感慨。

李承咽咽唾沫,我去,真是好东西啊!

《大般若经》是唐玄奘“西天取经”取回的核心经卷之一,一共六百卷,分为十六会(会即经典的意思),其中第二会、第四会、第九会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思想。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不仅是千年古刹,更是南方佛教刻印经书的重要寺庙之一,宋明以及清末,和国曾在开元寺“弄”走难以计数的开元佛经——后世有人简单预估,和国境内存有各个朝代的开元刻经不低于四千卷!

李承低声叹了口气,自己还是来晚了!他又问道,“不是说1795线,怎么还……?”

那鉴定师苦笑,调侃道,“事总有特殊对待嘛,谁让买家是剑州呢?”

这么一点题,李承顿时明白过来。

那位中年人鉴定完毕,扭头对旁边的小姑娘说道,“昆山山阴堂《独赏集》,品相六五,可放在三区展售。”

他又回头对李承笑笑,“东西不错,你配合小刘登记身份信息。另外,你这本书也要标一下预期展售

价。”

登记需要身份证,李承没有,只能掏出丝侨证放在小姑娘面前。

那中年人眼睛微微一缩——他有些后悔刚才“秃噜”出的那句话……

李承笑笑,“我没去过剑州,北羡丝侨。”

那中年人哈哈一笑,向李承伸手,“兴化博物馆于中兴,没想到我们这小地方搞的交流会,还能吸引北羡客人。”

“李承,于先生叫我阿承就行。”李承的姿态放得很低,与他握手笑道,“恰逢其会,听说有这么个交流会,很感兴趣,就过来学习一下。”

那位名叫小刘的姑娘登记完,又双手递交给李承一块铭牌,上面标号a3—16,三区第十六件展售品,又递给李承一张空白纸条,示意他自己在上面填写心理预期价。

李承随手写上一千元。

于中兴看了眼,笑眯眯没说话——很多不想出手藏品的人,但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藏品,往往都标个高价。他以为李承也是这类。

其实,这价格在国内同时期古籍中算高的,但放在国外,绝对市场价。

于中兴起身对小姑娘嘱咐一句,“小刘,我陪李老板去放展品,你盯一会啊,有事去正衙叫我。”又对李承摆摆手,“李老板,走,我陪你进去参观一二,相互学习嘛。”

“那就多谢!”李承拿起《独赏集》,拱手致谢。

出帐篷十来步远,就是县衙正门,门口有两尊石狮子,一公和一母,立式,只是这石狮子造型非常奇怪,猴面狮身,非常卡哇伊。

石狮子历来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之物,官衙、豪门大宅、园林、陵墓以及庙堂、祠堂等等建筑的大门前,甚至桥梁的两侧栏杆都会放置成对的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驱魔避邪,同时也可以彰显权贵与尊荣。

不同的石狮子,有不同的意义,像官衙前的石狮子,讲究“庄、正、严、和”,通常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

眼前的这一对石狮子,好像不属于前

面说的种类。石狮个头不是很大,连底座高约一米五,从表面腐蚀的情况看有年头了,有一定历史积淀。

其中左边的雄狮子,是常见的蹲坐姿势,圆头圆脑,敦实浑厚,可以看出有浓粗的张飞眉毛、蜷曲的络腮胡子,披散的鬃毛,鼻子寛扁,眼睛瞪得滚圆,脖子上挂着一个铃铛,脚下还有一只小狮子。整个形象看不出威严,倒是有点像个五大三粗很笨拙的武生样子,两眼关切地望向门另一边的雌狮子。

右边那只雌狮子,同样圆睁双眼,斜望向左前方,也戴着铃铛,但却是咧着嘴,嘴里咬着一根粗绳索,绳的两端各吊着一个绣球;真正奇特的是,狮子两前肢像人手一样紧紧捉住那根绳索。我想象它似乎是在准备把绣球晃悠起来,要用嘴咬着表演甩绳球。由于两前肢不落地,整个姿势像是半蹲半立着,猛眼看去,不像狮子,倒像是一只在耍戏的胖猴子。

看到这两尊石狮子,李承一愣,这玩意怎么摆到县衙大门口?

继而看看不远处的李园(李晓波故居)笑着摇摇头,估计是摆错了。

“李老板……见过类似的猴面狮?”李承的摇头动作,被于中兴瞅见,问道。

“跑堂狮嘛,福州乌石山,崇妙保圣坚牢塔附近的祖殿,有一对这样的跑堂狮,形制差不多。”李承再度瞥了眼这对石狮子,不过,他可没主动提及“石狮子放得不正确”这一话题。

对方是博物馆体系中人,自己提这话茬子,岂不是直接“扇”旁边兴化博物馆的脸么?

于中兴双掌一拍,语气挺兴奋,“还真有同类狮子?我们兴化博物馆一直以为这对狮子是独一份呢?李老板没少周游世界,见多识广,还真是应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回头我和我们涂馆长说一声,哪天安排人去……您说的那地,考察一下。”李承说得地址有名号的,自然不会骗人。

“跑堂狮?李老板还真是……涂馆长,你们听

说过这名词么?”很突兀的,正堂廊下传来一个声调,带有三分嘲笑味道。

李承一愣,抬头朝说话方向看去。

我去!怎么遇到这货色?

在奥门见过一面,还有些小纠葛,剑州寒舍的老板王定乾。

他和三位年纪四五旬的中年人,正坐在廊下的一张小桌旁品茶呢。这里很安静,刚才李承的那番话,被他听得个七七八八,忍不住又出言,语带讥讽。

“王老板,你没听过不代表就没有!”对这位,李承打心底不喜欢。

他已经从师傅那里得知当年的恩怨——王定乾的父亲王艮,曾经带儿子上门拜师,言谈举止中,透着一股侠州是文化沙漠,唯有剑州是正朔的味道,被师傅所不喜,遂婉言谢绝。

这对父子在剑州对饶师颇多不恭敬之言。

李承视师傅如父如亲,怎甘心让这对父子好过?

立即回敬过去,“哟,这不是王老板?王老板已经学习完宋元古籍之辨?那本云阳刻本《史记集解》虽不如宋本,可还是不错的。王老板转让给小弟,如何?”

这就是当面揭短,毫不留情!

再坐几人神色古怪的看着王定乾,又看看走来的年轻人。毫无疑问,他们都听懂了李承的意思——王定乾曾经将云阳刻本当成宋本买回去。

云阳刻本是珍本不假,可对比官刻宋本,还是要差一些的。

三人包括涂馆长都没说话,都是江湖老油条,能和王定乾直接开怼的,不用说也是华侨,而且这么不留情面,一定实力不弱,得罪哪一方都不合适。

王定乾没想到李承这么狠,气得脸色煞白,“我看上的就是云阳刻本,《史记集解》更是煌煌大义。你小子没能竞标过我,在这冒酸水呢?”

他这么说……倒是遮掩得不错。

李承点到即止,真要和他掰饬,反而落入下乘,又指指眼前的两尊石狮,拱拱手笑道,“王老板还真是精研古今,让人佩服!那你就说说这对石狮子的出处呗?”

反将一军。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人道长生 诡道神话 我断情你哭啥?假千金带飞新宗门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问道修真 九叔世界之以德服人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