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挖工具送到城外,民夫们按部就班的开挖堤坝。数千人同时开挖,堤坝上面的覆土很快被清除。覆土之下就是宋军填堤的石堆,只要将这层石堆刨除,流水的冲力就足以冲开所有的堤坝。
堤坝被掘开后,汾河水就不会倒灌到太原城了。积水失去了源头,只要将水排出去就行了。这么多的积水排往何处,也是一个大问题。
刘继业派人四处查看,不久便在城西十里处找到一个绝好的地点。那是一处巨大的干涸湖泊,叫做台骀泽。
刘继业对赵匡禹解释道:“台骀泽,原本是祭祀汾水之神的地方,后来修护城河,那里便干涸了。”
赵匡禹实地看了一下,台骀泽的范围极大,而且非常深。只要将宋军筑造的长堤截断,凭借的地势,水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向台骀泽。
通道打通后,太原城的水肉眼可见的下降,可是随着外城水位的下降,没了水的支撑,内城的水压的城墙发生了倾斜。长时间的泡水,城墙和地基都泡的非常软,这时候的城墙是最脆弱的。一个不留神,就会整段城墙坍塌。
为了防止城墙被水挤压,在外城水排的差不多后。民夫们就开始开挖淤泥,打开被杂物阻塞的城门,让城内的水可以排出来。
这段时间,一切都很顺利。太阳的照射使得地面开始变得干硬,城墙也在变干。就在所有人都庆幸躲过一劫后,太原城西城的城墙碎了。
字面意思上的碎了,不是倒塌,而是轰然碎裂。整段城墙变成了一堆碎土块。这个场景吓坏了所有人,没有了城池的护卫,所有人都感到恐惧。
更让人恐惧的是,城外巡查的哨骑传来消息,城北三十里出现一支大军,旗号不明,人数非常多。
这个消息没办法隐藏,之前为了更快的传递消息,约定如果发现敌军,便手持黄旗。这件事太原城百姓都知道。所以当看到黄旗飘荡时,民夫们顾不上军令,顺着残破的城墙爬回城中。很多民夫还在惊恐的喊:“宋军回来了。。。。。。”
城破了,未知大军正在靠近。这两条消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皇城中的刘继元得知消息后,便命令内侍准备车驾,随时逃往辽国。皇帝都如此,可以想象百姓会乱成什么样。
有城池的庇护,刘继元可以拖着宋军等待辽国救援。如今城破,那就看逃的快不快了。刘继业随即再次派出骑兵进行侦查,想探明是辽军还是宋军。
派出的哨骑回报,见到了辽国的旌旗,这个消息稍微让城中军民宽了心。但是想到契丹人的行为,城中百姓还是感到恐慌不已。
赵匡禹知道了是契丹人来了,心中还有些放松。不过随着第二队哨骑的回报,赵匡禹也有些忐忑不安,猜不透领军的将领要干什么。
根据哨骑回报,辽国的大军此时正在往太原而来,而辽国的前锋已经到了十五里处,在哨骑告知宋军已经撤退后,他们竟然给马匹披上了战甲,自身也换上了重甲。这个动作让所有人感到不安。
按照契丹军制,前锋行军,未遇敌情不得着甲。而前锋着重甲的情况,就是准备拼死一战,为后续部队争取披甲的时间。但此时距离城墙十五里,这个距离着甲,等走到城墙处,马都累的走不动了,何况是人。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支辽国军队,是为了示威。示威的目的,多半是为了多要些钱财。但是赵匡禹仍然担心他们看到残破的城墙后,起了别的心思。
这支辽国骑兵出现在视线中时,是在哨骑回报半个时辰后,按照脚程,他们应该是慢慢行进的。看数量和旗帜,这是宫帐军的拦子马。首先辽国皇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那么来的这个主将还有皇帝使者的身份。赵匡禹真的好奇,是何人有如此待遇。
拦子马走到离城墙二里处时,忽然加速,近百名全甲的骑兵狂奔起来仍然令人感到震撼。太阳光照射下的土地,虽然已经不算泥泞,但仍然有些松软。身披重甲的战马在松软的土地上奔袭,发出的不是轰隆声,而是铠甲撞击的清脆声。
他们一直奔到护城河下,四处打量着残破的城墙。赵匡禹见状连忙去打招呼,可还未张口,那领头的将领直接一马鞭甩在空中。赵匡禹躲闪之下,险些摔倒,这让他们肆意的笑着。刘继业见状,拔出大刀呵斥,可并未被他们看在眼中。
这些辽国重甲骑兵,肆意的指着城中探头的百姓,仿佛在清点自家的牲畜一般。他们用契丹语交谈着,丝毫不在意愤怒的汉国人。
赵匡禹精通契丹语,能够听懂他们的话。听着他们那肆意的交谈和污言秽语,赵匡禹实在无法忍受。随即用契丹语回道:“此城被围数月,城中女眷早已逃散,如果你们想抢,等我回去,一定向南院大王告你们一状。”
那契丹将领听到契丹语不免有些诧异,连忙打量起眼前这个身着汉人衣装的人。试探性的问道:“你会契丹语,你是什么身份。”
赵匡禹看着这个契丹将领说道:“遂州马军指挥使赵匡禹,魏国公之孙,是保靖军节度使之子”。说完便拿出自己的印信。
这里赵匡禹摆出自己的身份,是最正确的决定。草原民族都是贵种观念,在他们眼中,民族之分远没有阶级差异来的震慑力大。汉人虽然在辽国朝廷备受猜忌,但是没人能忽略他们的存在。特别是四大世家,在上京都是横着走的存在。而作为世家的世子,他们的能量比部落酋长都要大。
很多部落酋长私下都是汉人世家的打手,原因就在于这些汉人世家有钱有粮,可以满足部族的生存需求。
领头的军官,确认过印信真假后,连忙下马行礼。这就是现实,也是辽国制度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