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宋军离开一个时辰后,城楼上的汉军仍然不敢有任何动作。望着空荡荡的营地和长堤上堆积如山的粮食,汉军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担心。都在怀疑这是不是诱饵,等到出城接收粮食时,然后突然出现一群宋军将他们围住。
躲在宫中的刘继元早已得知宋军撤退的消息。他也在担心是否有诈,可是城外的粮食着实能救太原。刘继元纠结许久后,最终决定亲自去看一下。
等到刘继元来到城楼上后,望着那高高的粮山,也是被震撼到了。太原城一年的存粮都没有城外多。刘继元当即让士卒乘坐小舟前往宋营旧地侦查。确定营地内已经空无一人后,还是再次派遣了骑兵,去探寻一下宋军到了何方。
在得到宋军已经出了太原府后,刘继元这才命人将城外的粮食搬回城内。许是放松了心神,一股股的腥臭之气开始刺激刘继元的鼻子。
这让他感到十分恶心,随即下令卫德贵:“将城外的粮食全部搬到宫中,记得不得有遗漏。” 还不等卫德贵回应,随即又对刘继业说:“找个方法,将积水排出去,实在是腥臭难闻。” 说罢,便立刻下了城门,一刻也不想多留。
卫德贵在恭送刘继元走下城墙后,便起身对刘继业说道:“还望刘将军寻些军士,帮忙搬运下粮草。”
“好说,我这便派一营将士随内侍差遣。”
“那便多谢将军,恕某先告退。”
粮草运到城中很简单,一个营的士卒一天便可运完。可是这城内外的积水不好办啊。想要清除积水,必须先将城外宋军的驻扎的堤坝拆除。想想都头疼,拆堤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器械。如今城中连饭都吃不起,还怎么征召百姓。至于器械,全城的铁器木材早就打造成军械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工具可供使用。
更难的是没有那么多的船只运输,也没有足够的粮食让百姓吃。这件事还要郭无为从中帮忙。郭相公前几日便告假在家,这也是刘继元猜忌所致。而这种运筹帷幄之事,全城之中,也只有郭无为有这个本事了。
赵、刘二人来到郭无为的府邸时,发现府门是大开的。而门房就在门口坐着,看见二人到急忙行礼。
赵匡禹问道:“为何大开府门呢?”
“我家主人说,近来是非颇多,与其闭门惹人非议,不如大开府门任人出入。”
赵匡禹听到这句话,便明白了这是担心有官员趁机行贿或散播流言。郭无为先是被刘继元猜忌,这事很多官员都知道。若是趁机构陷郭无为,刘继元无论信与不信,都会更加疏远。
而刘继元将官员任免权力全部下放给郭无为,更是将他往火堆上推。看似信任,实则就是捧杀。太原府所有官员无论功过,都在看着郭无为怎么做。有功者赏赐不够,恨郭无为,有过者,处罚不严,也会给郭无为添麻烦。
现在的郭府就这么开着大门,无论谁进都可以,这反而会让有心人踌躇不前。
感叹一声官场如战场后,赵匡禹便和刘继业进了郭府。郭无为此时正在院中摆了案椅,正对着府门办公。不得不说,这是被逼的够狠。
见到赵匡禹和刘继业前来,郭无为也是松了一口气。刘赵二人的赏罚自己做不了主,他们俩来总比其他人来强。郭无为连忙请座,二人将来由说明后,郭无为也是有些头疼。
粮草一事不在话下,城中富户官员敲打一番,总会弄出来一些。让郭无为头疼的是船只,没有船只就无法运人。而打造船只不仅费力费时,城中连木料都凑不齐。先前的用剩下的竹子也不够作竹筏的,而宋军的大船则被拆卸做成大车,用来协助百姓内迁了。
思虑之后,郭无为说道:“如今这般情况,只有先将民夫运到城外才能解决问题。我有一个取巧的办法,但是风险极大。在下如今是非颇多,一人承受不了责任。”
“郭相公多想了,这本就是陛下给我的任务,责任当然是刘某承担。”
“不错,郭相公尽管说来,出事了,赵某也愿意分担。”
“好,既然二位如此说,那我也不矫情了。方法很简单,将木城拆了作成浮桥,但是这样城楼很容易会坍塌。而且浮桥不稳,百姓落水的几率很大。至于工具,将作司还有些,若是不够,我令作坊将残破兵器熔了制作。”
制作浮桥这种事,确实省时省力。只需要几个小舟来回锚定位置即可。但是一旦河水流动,浮桥很容易被冲毁。太原城内外的水已经形成了死水,冲毁浮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暗流的存在是最大的威胁。
赵刘二人觉得这个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刘继元催的急,只能冒险而行了。
木城早已是千疮百孔,用来做浮桥还勉强够用。但是如果做成船只,就连合适的龙骨都找不到。就这样,三人商量好后,由郭无为向富户官员佂粮,赵匡禹负责浮桥的制作,刘继业开始动员百姓。
等到浮桥完成后,大批民夫陆续经过浮桥前往对岸长堤,在长堤上临时扎营。等待这工具到位后,便开始开掘堤坝。
在渡过浮桥时,早已残缺的木料还是让很多人落水,有些人没有撑到船只打捞就沉了进去。在折腾了七八天后,七千名民夫顺利在对岸驻扎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