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天高云阔的春日。今日一早,宋客就派人来寻宋青云了。
宋青云:母亲让我去正厅?
慕月:是的,家主让您快些呢。
宋青云:从前母亲找我都是在书房,今日怎么要我去正厅了?
慕月嘴角含笑,只把她带到了正厅之前。
慕月:今日有大喜事,您快进去就知道了。
宋青云:嗯。
宋青云抱着满腹的疑虑,抬步踏进正堂,却见到了意想不到之人。本应身处宫中的太后,此时正坐在厅中主位上。而她的母亲则与几位同样身着官服的大人,正满脸笑意地坐在下方。除了这正笑着看向她的几人之外,屋中还有一位她极熟悉的少年。
他正抱着怀中的剑,倚靠在满是春光的窗边,悠闲地看着窗外的归燕筑巢,好生自在。
她满腹疑惑,却还是恭恭敬敬地对着所有人依次行礼:参见太后。见过各位大人。
太后:(满意点头)起来吧。
宋客:(见你如此进退有度,也笑了)阿云,今日母亲喊你来,是有一件大事。京中的学堂你也去上过一段时间了,但母亲想着,学堂中的课业终究有些片面。身为世家之人,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所以母亲请了太后开恩,为你指一位文武双全的师父来。往后你的课业也好,别的也好,都能找这位师父指点了。
这……
太后择选亲师,哪怕在世家中,这也是极少有的殊遇。
宋青云:好,多谢太后,多谢母亲。只是不知,这位师父是谁?
太后眼中的笑意更深,转头看向了窗边。
太后:谢回。
谢回:嗯? 诶。
倚在窗边的少年站直了身,拍拍衣袍,一副马上要走的架势。
谢回:姑母说吧,去喊谁?
太后:就喊你,你来做阿云的师父。
刹那间,宋青云和谢回齐齐瞪大了眼睛。
谢回:(指了指自己)我?
宋青云(微微张开嘴)他?
太后:对,就是阿回。阿回是京城这一少年辈中最杰出的孩子了,今年又恰好十六成年,让他做你师父,定不会耽误了你,也正好磨磨他那不着调的性子!宋大人,你觉得如何?
宋客:(大喜过望)好啊!太好了!臣代小女多谢世子厚爱! 来来来,择日不如撞日。还请谢世子上座,受小女一杯敬师茶!
宋青云与谢回两人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一人被按到了上座,一人被扯到了座前。
宋客同僚:好啊,有谢世子教导,往后宋小姐前途无量啊!这真是大喜,真是大恩,宋大人,你要再好好谢谢太后啊!
春日的阳光在此刻,变得喧闹而炙热了起来。檐下的飞燕发出阵阵喜鸣,四周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恭贺,有手脚麻利的仆人,已经欢天喜地的去点起了爆竹。
随着宋青云被母亲摁着跪到谢回身前的蒲团上,一封拜师帖,也被塞进了她的手中。
宋青云(愣) :……
宋客:别傻了,快念吧,刚给你写好的。
她低头看去,只见在晃动的日光下,那竹简上方的墨水微干,正写着一行行恭谨行书。
宋青云(呢喃开口)今有宋家宋青云,愿拜于谢家谢回门下。身受教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谨据此字,以昭……郑重!
随着这拜师帖念罢,她终于回过了神。
这位当时让她等了许久的少年,如今居然要做她的师父了?
拜师帖读罢,身旁母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她连忙收起了宋青云手中的帖子,将两杯放在托盘上的茶递到宋青云面前。
宋客:来,拜师茶,敬你师父。
许是惦记宋青云年纪小,拿不稳茶盏,母亲只为她拿了两个本是用来盛酒的玉杯。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端起了其中一杯清茶,端向谢回。杯中的茶水微微荡起涟漪,又渐渐归于平稳。她等了一会,却没等到谢回来接。她将手中的茶盏再往前递了递,并抬起眼向谢回看去。座上少年眼中的诧异已经淡去,那一对乌长的眼睫微垂,晦涩的眸光也正直直望着她。
宋青云也不言,只将手抬得更前,与他倔强地对视,像是在无声地证明着什么 ,终于,谢回还是败下了阵来。
他轻轻地叹了一声,从宋青云的手中接过了这盏拜师茶,仰头饮下。
谢回:(神情无奈)好吧,虽然我刚刚思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要怎么做个好师父,但想来,只要对你好就准没错了。好徒儿,往后只要我在,就没人敢欺负你。
宋青云:那若是你不在呢?
谢回: (笑)那就报我的名字出去,也没人敢欺负你。
宋青云被他的玩笑逗笑,又被他搀着扶了起来。
宋青云:行,那我出了什么事,你都要替我担着啊?
面前尚且年轻的少年郎显然还没习惯成为师父这一身份,因此并没有半点师者该有的严肃。他仍是笑盈盈地弯下腰,轻俏地对宋青云眨了眨眼。
谢回:一言为定,不过……你是不是该喊我什么了?
宋青云的心跳无由地快了一拍,重重地撞上胸腔,荡出一阵耳边回响
宋青云:师父。
难怪在之前,无论是“谢回”、“哥哥”还是“谢公子”,她都喊不太出口。
原来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她该喊他的,是这声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