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新评水浒说 > 第13章 杨志比武,索要超级“急先锋”索超做搭挡

第13章 杨志比武,索要超级“急先锋”索超做搭挡(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身穿国公府,手忙脚乱来保命 农女的锦绣良园 四合院我要当厨神你却把我当傻柱 猫老六修妖传 地鬼十三班 隐藏福星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 直播算命:小阎王在线教你做人 山河无恙

那只是梁中书大人要提拔杨志的一个借口,即是太师蔡京设下的局中的一个环节。

秋老师:有了太师蔡京的介入,杨志杀人案是特事特办,也就是三、五日,就结案了。随后杨志被判二十脊杖,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押了文牒,差了两个公人,叫张龙、赵虎。其他犯人冲军发配的目的地都是xx牢城营,那是去服劳役。那杨志冲军发配的目的地是大名府留守司,这是蔡京让杨志去大名府留守司去上班,然后再顺利地升职,然后再押送生辰纲做前期准备工作。因为这是蔡京设局的第一步。

天汉州桥周围一直是牛二称霸的重点,牛二一死,这里的普通百姓和一些大户是最开心,科敛了一些银两钱物,准备给杨志。

杨志和两个公人一到,就被请去喝酒并拿出钱物给杨志做盘缠,然后双方各自散了。

杨志等人又到原先的客店里,算还了房钱和饭钱,取回了自己的衣服和行李。安排一些酒食请了两位公人,帮自己寻找医士买杖疮膏药贴了棒疮,之后便上路。

杨志和两个工人一路上夜宿旅馆,晓行驿道。不数日,杨志他们便来到北京—当时的大名府,那天正是二月初九日,梁中书留守升厅,两个公人接了杨志到厅前,呈上开封府的公文。

明老师:梁中书看了,在东京时也曾认得杨志,一见面就问清缘由,杨志便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梁中书听到之后大喜,当庭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张龙和赵虎都呆了,这杨志就算上班了。

两个公人也是做了多少年的公差,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回到东京还不得见人就说上多少遍,直夸杨志这匹千里马好运道,这次终于遇上一个好伯乐—“梁中书”。

只说杨志就在梁中书的府中住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十多天过去,梁中书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说穿了就是杨志现在是配军,没有月工资。

这十多天,杨志是掏自己的钱如果没有固定的收入,一会儿就会没有钱了,那不是委屈了杨志吗?所以梁中书必须马上给杨志拥有一个官职,才能有月工资。

就这杨志跟林冲在天王堂里每月靠柴进供养钱财,那是天壤之别的差异。梁中书只恐众人不服,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

秋老师:当晚,梁中书又提前把杨志叫到厅前前,当面对杨志做好交代。

“我有心要抬举你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不知道你武艺如何?”梁中书对待杨志是真的很照顾,一切都考虑都很周到,这一方面是蔡京在给他的信中有一个特定的交代,蔡京要求梁中书捕获杨志的忠心,更是因为梁中书也确实与杨志很投缘,才会给予这样的待遇,就是亲兄弟也不过如此周到啊!

杨志果然是很高兴,并表示:“小人应试过武举出身,曾做殿司制使职役,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日蒙恩相抬举,如拔云见日一般,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梁中书大喜,又赐与杨志一副衣甲。

俗话说:发下的誓言就是用来背叛!签下的书面协议就是用来撕毁!

当生辰纲一旦被强人劫走之后,杨志还会想到得是今日所发出的誓言吗?不可能!

次日天晓,时当二月中旬,正值风和日暖,杨志二月初九到大名府,施老先生把时间交代的非常仔细,这是进一步增强梁中书对杨志是真心喜爱的程度。

明老师:梁中书早饭已罢,就带领杨志上马,前遮后拥,往东郭门来。到得教场中,大名府所属大小军卒并许多官员接见。

梁中书就演武厅下马,往正面当中撒着一把浑银交椅坐下,所属文武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从大到小是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各级别的牙将、校尉、正副排军。前后周围恶狠狠地排列着百员将校,一方面说明大名府作为大宋朝第二大城市其实是一座军事重镇,负责对付来自北方大辽朝的防御。

另一方面梁中书出身文臣,但又是军中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梁中书那是权势熏天,军中无人敢叫板,或质疑他的决定,大家伙儿只是各自老老实实地支应着自己的本分。惟一可对梁中书产生影响的只有两个人:

两位兵马都监—李成和闻达。

这两人能够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而已。在闻达建议去掉枪尖,改用毡片包裹,地上蘸了石灰,双方同意,结果是杨志和周谨比武,周谨输的一塌糊涂。

秋老师:梁中书很高兴,叫唤二人上厅道:“前官参你做个军中副牌,量你这般武艺,如何南征北讨,怎生做得正请受的副牌?教杨志替此人职役。”兵马都监李成禀复梁中书:

“周谨枪法生疏,但弓马熟闲,不争把他来逐了职事,恐怕慢了军心,再教周谨与杨志比箭如何?” 梁中书知道武举比试有比箭这一项目,杨志能中武举,箭术肯定不差。

梁中书:“言之极当”,再传下将令来,叫杨志与周谨比箭,杨志就弓袋内取出那张弓来,试了试是否扣得端正。然后擎了弓、跳上马、跑到厅前、立在马上道:

“弓箭发出,事不容情,恐有伤损,乞请均旨。”

明老师:梁中书心中有一些生气,也是想借杨志教训手下这帮人,说道:“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杨志得令,回到阵前, 李成心里也有了一些忐忑,传下言语,叫两个人各关于一面遮箭牌,防护身体。

杨志有心立威说到:“你先射我三箭,然后我再还三箭。”这句话一出口,周谨听了,恨不得一箭把杨志射个透明。

这周谨就变得不稳,落了下乘,接连三箭都被杨志躲过,梁中书见了大喜,传下号令,却叫杨志也射周谨三箭。

周谨只得撇了弓箭,拿了遮箭牌在手,拍马往南而走,其实已经是惊弓之鸟的心态。

杨志先把弓箭虚扯一扯,周谨听到脑后弓弦响,扭动转身来,便把防牌来迎,却早接个空。

周谨寻思道:“杨志那厮不会使箭”你看都死到临头了还在开小差。

好在杨志并不想要他的命,双方本来并无冤仇,杨志立刻抽弓搭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时迟,那时快!一箭正中周谨左肩。周谨措手不及,翻身落马。

秋老师:梁中书见了大喜,叫军政司便呈文案来,叫杨志接替周谨职役杨志喜气洋洋下了马,便向厅前来拜谢恩相,充其职役。

这副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引起众军将不服,头一个不服就是周谨的师父,也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索超,人送绰号“急先锋”。

梁中书果然见到军中有人不服,忙把杨志叫过来问道“你与索超比试武艺如何?”杨志禀道:“恩相将令,安敢有违。”杨志表现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梁中书见状,为鼓舞杨志的士气,便叫手下道:

“牵我的战马借与杨志,小心在意,休觑得等闲”。

明老师:军营中的武人集团也没有等闲,李成是这一帮军人军衔最高的,忙过来禀复道:

“相公,这杨志即是做过东京的殿司制使,必然是好武艺,正好与索正牌比试武艺便见优劣”。

如此一说,先保住了周谨的副牌,李成更知道索超的本领,在所有的将校中除了自己和闻达之外武力值最高的。

但军中是一个论资排辈和钱财运作的,索超担任正牌是屈了才的,关键是没有空缺,上面很多都是没有本领的人素餐尸位,这次比武对于索超正好是个机会。

李成为了鼓舞士气,也是有点不放心,也把自己的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借与索超并一副披挂,索超谢了,也自去结束。

杨志和索超两人一共斗了五十多个回合,那是棋逢对手,打得是激烈异常,把整个校场中的所有人都看呆了。

闻达这个都监一直在中间做和事佬,只恐怕两人中伤了一个,慌忙招呼旗牌官拿了令字旗去将两人分开。

杨志和索超方才收了手中军器,勒坐下马,各跑回本阵来。此时,李成和闻达下将台来见梁中书:“相公,据这两人武艺一般强大,皆可重用”。

秋老师:梁中书大喜,即为了平衡双方利益,也为了收买人心,干脆两人都官升为管军提辖使,索超是平步青云,杨志更是一步登天,双方是皆大欢喜。

还得说梁中书是官场老手,那是高手中的高手,一招把所有人的可能的或潜在的怨恨一下子都消除了。而且还收获部分军人的忠心,让这些人看到了将来自己也能够升职的希望。

杨志与周谨,索超的比武是明线,但其实他们只是棋子,实际是文臣梁中书和武将李成、闻达之间的权力斗争的体现这一场表面上是双赢,没有输家。这就是双方势力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文臣是梁中书亲自出马,武人集团一直是由唱白脸的李成正面对峙,而闻达唱红脸,一直给双方和稀泥。

明老师:总之,众人是一团和气,就连杨志在文中也有交代,与索超等人有往来、有交流。索超对杨志是钦佩和服从的这是为后面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索超自身武艺高强,但是官职却是最底层的一级,在大名府是个正牌军,他还有一班徒弟,都有周谨做到副牌,但是他自己总是无法升职。

索超是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被无能之辈压制是多么的痛苦,只有当他遇到杨志的时候,他才莫名的升迁为提辖,可谓是平步青云。而遇到的贵人就是和他“不打不相识”的杨志。

所以,在索超的心目中,杨志就是他自己的好运大哥,今后只要抱住杨志这个大哥的大腿,服从大哥的要求和安排,以后升官、发财就是指日可待。

秋老师:所以施耐庵笔下的索超对杨志用了“钦服”二字,可惜,杨志的精神纨绔又发作,觉得索超是借助自己才得以升职,并没有被杨志重视,对于寒门出身的索超还是看不起。

但杨志也就仅仅得到了一份提辖高薪,比副牌工资高多了,但还是要追随在梁中书的留守司听候使唤,并没有得到留在军营中指挥兵马的实权。

军人集团的篱笆墙还是扎得很牢固!外来的人员想随便插入进去分享军人的利益还是很难,文人的官府很腐败,武将军营也是一样腐朽,这样的武人集团战斗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杨志就可能把他们打趴下。

明老师:这段时间的东京还是围绕杨志的话题余波未平,十几天之后,张龙和赵虎回到了东京,他们把杨志受到了梁中书的喜爱,直接上岗工作的近乎于传说的遭遇给讲了一遍,东京的民众一边倒的祝福杨志的好运气,遇到了一个好伯乐梁中书。

没有想到刚过了没几天就又传来了杨志凭着一身好本领,据说打遍大名府也没有遇上对手,那是越传越邪乎!

杨志被梁中书直接抬举做到了军中提辖使的职役,那可是许多武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当然相对于杨志原来的“殿司制使”还有差距,但两次的不一样,这一次是以配军罪犯的身份参与,一下子升到体制内有编制;从无请受到月支一份请受,从无职役到军中提辖使。

秋老师:这难度可是太大了这是属于杨志官场中创造的新的奇迹!

这更是蔡京太师设局的第一步。蔡太师这个局所有步骤都是前虚后实,虚实结合。可以说是非常圆满地达到了第一个目的,那么接下来,第二步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一个坏消息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在东京高层次慢慢地流传开了,当然,普通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消息还不是现在发生的,而是在去年就发生了,但很显然这消息在去年封锁很严,管控得很好,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不清楚,怎么就在今年传开了呢?

每年的六月十五日是蔡京太师的生辰,那肯定是要大排盛宴,热闹一番。大宋各地官府的官员那都想能够有自己的一份礼物和礼单送入蔡府,自己的名字和职位能够入得了蔡太师的眼,立马得到重用,从此平步青云!这就是当下大宋官场所有官员都在想,并且在实施的头等大事,梁中书做为蔡太师的女婿表面也不能落后。

据说是去年梁中书拿出了巨资超十万贯钱财,称之谓“生辰纲”,这是与宋徽宗的“花石纲”同一个级别的称谓了。是真的吗?这肯定跟宋徽宗打过招呼,否则蔡京敢称“生辰纲”就是大不敬,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但很不幸运的是,去年的被称为“生辰纲”让一帮强人给截去了。据说这帮强人做事很隐蔽,一直到现在没有半分头绪,强人也没有半分的蛛丝马迹。事情发生后,梁中书和蔡太师据说都很镇定,尤其是梁中书又拿出了万贯的生辰礼单孝敬自己的岳父老泰山。

今年梁中书又要再次送出“生辰纲”而且还是超过十万贯。

明老师:其实这是个半真半假的一个消息,就是蔡京太师无中生有编织的一个谎言,也是蔡京太师设局的第二步:传出半真半假的消息,无中生有的“生辰纲”被劫一案在去年就发生过了。蔡京太师此时放出这消息,就想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告诫大宋各地官府中的所有官员,是大宋天下并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那么太平,我们要提高危机的意识,同时还是要善待这天下的武人不能让杨志这种恶劣的事件在官府中再次出现。

第二:通过比较,去年“生辰纲”的失败这个假消息,才能让今年杨志押运“生辰纲”成功到达东京营造出一个更好的氛围,显示出杨志有大功劳,可以为杨志升职提供更强有力的理由支撑。

秋老师:蔡京太师就可以做到“一石三鸟”

一是以前杨志的不幸遭遇不是我蔡京所为,我对杨志很看重。

二是可以收服杨志和他身后的将门对蔡京本人的忠心。

三是杨志可以成为一个榜样,破格抬举杨志的官职,彰显我蔡京和朝廷是不会打压,不会亏待那些想报效朝廷的武人,你们都可以出来为朝廷效力,荣华富贵在这里等着你们。

第三:大宋官府可以根据此案为借口,向全国各个地方官府发出公文,要求各地的官府衙门督促所属公人,都头加强巡捕各处乡村加强对流窜人员,陌生的人员盘查力度。

明老师:此公文一出,在山东济州鄆城县也同样得到了,新到任知县名唤时文彬,时知县一接到公文随即叫唤尉司捕盗官员并两个巡捕都头—即马兵都头朱仝和步兵都头雷横,要求他们每天各自率领手下土兵必须对本县各处乡村要求巡视一遍。

时知县道:“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济州管辖所属水乡梁山泊,贼道聚众打劫,拒敌官军,亦恐各处乡村,盗贼猖狂,小人甚多。今唤你等两个,休辞辛苦,与我将带本管土兵人等,一个出西门、一个出东门、分投巡捕。若有贼人,随机剿获甲解,不可煽动乡民。体知东溪村山头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你们众人采几片来县里呈纳,方表你们曾巡到那里,各人若无红叶,便是汝等虚妄,官府定行责罚恕”。时知县的这段话向我们透露出三层含义:

一是郓城县是一个由两个区域组成的,以县城和东溪村为界,出东门到东溪村山头为东区域,由雷横带领巡捕,出西门到东溪村山头为西区域,由朱仝带领巡捕。

二是时知县是刚刚到任就对郓城县各处乡村事先进行过调研的。

三是时知县知道离县城最远的是东溪村,利用东溪村山头的大红叶树叶为凭,还是很有管控的经验和比较强的执行力。

秋老师:在大宋朝,官府一般对弓、弩、箭、吐火枪等带攻击性,尤其是集体攻击性武器管控非常严格,但对于刀、枪、棒等这类近乎防身性武器的管控很松,相对于元、明、清和近代比较,可以说是没有管控。

而且大宋是不禁止私人搞民间武装,甚至大搞民众团练。

明老师:大宋朝这是想走“全民皆兵”的国策,一旦有战事发生,官府是可以轻易征招到十万、或五十万、甚至一百万的大军。然后由武人集团操练一下,再由枢密院派出将军去指挥征战,就可以抵抗入侵或者去征战灭夏灭辽。

但这样的兵员再多也是没有战斗力,因为构成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是每个士兵的忠诚、信仰、忍受力和战场纪律。

试问一个备受官府的盘剥和本地恶霸的欺压的民众和百姓会为这个朝廷卖命吗?他们所组成的军队有战斗力吗?

他们士兵只会认为当兵是一份工作,一旦打起来丢了性命,那就是多么不值得啊!所以在历史上大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宋军一见到辽军的进攻,就一触即溃。

秋老师:在大宋朝的全民皆兵的策略指引下,造成了大宋人人都习武,但是却没有开辟一个好的跻身通道,可以养家糊口的手段,就出现目前这种“盗贼遍地有,游侠满地跑”的现状。总体来说,大宋的盗匪分两大类型:

第一大类属于明盗,也就是俗称的“占山为王”,也有人称他们是“义盗”。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客商,单身旅人或来往的官府中人,索取过路费、保护费。

只要付钱,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械斗,伤人害命,就像是做买卖一样,讲究的是利益。

所以在大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各种镖行,由镖行派人与山寨贼匪的代理人进行谈判,签定符合双方利益的规则,由镖行出资先购买山寨特别制作的标准小三角旗或其他标识物,若有商人需要把钱财货物异地运输,就可以委托镖行押运。

明老师:这样,就形成商行、镖行、山寨贼匪三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稳定三角买卖利益关系。

还有另一大类属于隐盗,也有很多人称他们为“恶盗”。他们公开的社会身份一般均为当地一霸,是做“私商”,他们本着“兔子不吃锅边草”的规则,他们是不会在居住地周围作案的。

平时他们会派出许多采点人到较远的各处乡村悄悄地打探消息、确定目标、制定参与作案人员的规模数量和准备相应的器械。然后悄悄的派人前往目的地,一到时间就会开始进行杀人越货的勾当。“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杀人灭口,所以派出的都是心狠手辣之人,平时在村民眼中是庄客的身份,一旦外出作案,则个个化身为穷凶极恶的魔鬼。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开局遇黄泉,我觉醒恶魔统领之力 小松的爱情保卫战 柯学:我家小哀失忆了?! 铠甲:开局修罗登场 无言可论的幻想乡 开局小魔仙我真没想当渣男 谍战:我才是最大的特务 时空旅行者白禾 四合院:开国将军女婿幸福生活 破案大佬绝不可能是花瓶小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