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乾坤已定 > 第55章 纷争又起(3)

第55章 纷争又起(3)(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离婚当天,绝美师姐带上亿万嫁妆求我娶她 全能创造者 阴差卫明 女总裁的妖孽高手 甜妻来袭:亿万老公霸道宠 末世将至,我提前获得修仙系统 又一个秋 颠峰官途:重生一世的我遥遥领先 武极天帝(微末凡尘)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回顾田氏在齐国的发家路,才能了解田乞成为相国于田氏家族的意义。

田氏的祖辈是陈国人。

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予以分封。找到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并将其封于陈之株野(今河南柘城)。根据封建宗法制度的规定,封土建国乃天子恩赐,诸侯国君当以国为氏。从此,称妫姓陈氏。

公元前705年,陈国国君厉公的儿子陈完诞生。

公元前672年,时任陈国君主陈宣公已至晚年,重蹈覆辙犯下所有宗法集权制君主都会犯的错——“其母好者其子抱”,母亲得宠爱,孩子也连带着受宠。

韩非子曾说,“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男性一生都在追逐更年轻鲜嫩更美丽动人的女性,从前所爱,都会随时间流逝消失殆尽。拥有权力地位财富者变本加厉,手握生杀予夺的帝王更是登峰造极。

立太子是因为他是嫡生的,其母还在保鲜期内,爱的余温尚在。待到其母年老色衰,便会被貌美如花,嫩滑如水的女子取代。弃其母,憎其子,此时的太子便和母亲一样,成为枯叶黄花,站在身边都嫌碍眼。

此时的陈宣公也未能免俗,动了废嫡立幼的心思。当想法变成决心,很快就化为行动——手起刀落,太子被杀。

陈完是太子的好友,又兼在陈国人缘极好颇受敬重,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下一个诛杀对象就该轮到他。身为贤人且智慧超群,自然比普通人想得更周全。太子一死,陈完连夜逃离陈国去到齐国。

彼时,齐国国君正是声名赫赫的齐桓公。得知陈完是位贤公子,齐桓公立马提议委任为上卿。陈完一听,赶紧婉拒。他很清楚,一个外人,在齐国毫无根基,无尺寸之功,仅凭虚无缥缈的名声就占据高位,无异于把自己树成齐国权要的标靶。所以,无论如何,绝不能接受这份盛情。

齐桓公也不强求,应陈完的要求,任命他担任齐国的工正——管理百工,监督工程进度。

初来乍到,不得不态度谦卑,再加秉性纯良,和气待人,在其位又克尽职守,管理得当,无论上下,陈完皆受好评。齐桓公一高兴,赏赐了陈完不少田地。为了报答齐桓公,同时也为了隐姓埋名低调做人,陈完将姓氏改为田(注:古代‘陈’和‘田’发音相近。)。

从陈完开始,直到第四代田无宇,田氏才算在齐国锋芒毕露。

首先,田无宇的妻子是齐灵公和鲁国叔孙侨如之女所生的女儿,也是齐景公的姐姐。从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深得齐国君主的喜爱信任,否则不可能把女儿嫁给他。

田无宇涉足政坛时,齐国的政治形势十分复杂。

先有庆封、崔杼合谋杀害齐庄公,立景公。接着是好兄弟相爱相杀——庆封杀死崔杼,专齐国之政。接下来是田氏、鲍氏、二惠(高氏、栾氏)四家联手驱逐庆氏。就这样,叱咤风云的两大家族——庆氏、崔氏被逐出齐国,作为赢家,四大家族则安然瓜分他们的财产土地人口。

经此一役,田氏正式跻身齐国大臣要员行列。

接下来,田无宇又联合鲍国,向“二惠”进攻,齐国的公族势力进一步削弱。

身为田氏第四代首领,田无宇主导的两次针对齐国大族权臣的内斗,大大提升了田氏在齐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此,田氏开始崛起。

尽管如此,田氏拥有的权势距离炙手可热还有一段路要走。最富盛名的国氏、高氏两大世族豪门,长期把持要职,忠诚守护着齐国国君。

国氏、高氏合称“天子之二守”。顾名思义,两大家族是奉周天子命封于齐国,世代辅助吕氏,担任齐国上卿,轮流执政。这是周天子对齐国的眷顾。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立周,助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促成“成康之治”,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有千秋万世之功。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天子格外青睐,意在表明对元勋重臣的眷宠信赖。因为这份任命,与齐国除吕氏之外的任何权要贵勋相比,国氏、高氏显赫程度无人望其项背。

到了田乞这一代,借君主年幼图谋另立新君,同时驱逐两位辅佐大臣,可谓一箭双雕。国氏、高氏因地位特殊,虽不至于被赶尽杀绝,至少权势地位已大不如从前。

至于田乞为何坚持是鲍牧下的命令而不是直接表明是自己的主意,主要是为了转移矛头。如果说是自己,显然有擅自作主的嫌疑,锋芒太露,给人感觉迫不及待的要争头功。

把鲍牧推出来,一是因为鲍氏是鲍叔牙的后代,自齐桓公以来,世代居官,忠君爱国,名望很高,说是鲍氏拥戴,新君的合法性大大提升。

再者,田氏想要专权,几乎所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都已经被剪除,除了鲍氏。昔日是盟友,利益面前就是敌手。摆鲍氏上台,就是为了把鲍氏放在风口浪尖,自己则专享利益。

众人在列,鲍牧若执意违备众意,显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便顺从,也不必担心他会抢功。在公子阳生看来,是田氏将他接回,又兼照顾保护,若论首功,只认田氏。鲍氏只有下命令的名头,实际却没捞到最大的蛋糕,将来必定不满。

这样的结果,正中田乞下怀。挑拨离间、恶意中伤、栽赃陷害,正是田氏家族的传家宝。田乞所学,皆得其父田无宇真传,可说是一脉相承。

只有齐国国君的宠爱,根本不足以推动田氏成为齐国政坛的强族。田无宇是凭借对各家的挑拨操纵才得以经过层层淘汰,进入四强。

虎父无犬子。站在父亲辛勤栽种的大树下,田乞没有懈怠,他勤奋耕耘,伺机而动,瞅准时机,把阻挡田氏专权的两大贵族打了个措手不及,可谓能谋善战之将才。

经历五代人,花了183年,到了田乞,田氏专擅齐国大权,进入齐国权力游戏的决赛。

从齐桓公到齐悼公,田氏由默默无闻的客居大夫,发展到足以威胁公室、左右齐国政权、呼风唤雨的豪门大族,可以理解为田氏子孙兴家旺族,志存高远,也可解读为姜姓吕氏的后代坑家败业,一步步把权力交出,一点点向边缘滑落。

这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在齐国专权的非公室大族,也是最后一个。

漏刻来到距离战国不到四十年(注:本书把公元前453年作为进入战国的时间点。)的时刻,放眼整个中国,大小诸侯国的变化还不小。

晋国的三军六卿制自建立以来,有过五军十卿,有过四军八卿,最终三军六卿制稳定下来长达七十年,因为士氏、中行氏的出走,如今是两军(上军、下军)四卿。

先后有十一个家族谋得过卿位,经过142年的小组赛、淘汰赛,七个家族出局,只剩四个家族。比赛仍在继续,未来谁胜谁负,留待时间给出答案。

鲁国的形势明朗比晋国要早得多。“三桓”早早就把持鲁国大权,稳坐钓鱼台。虽说中间有过家臣据采邑叛乱的插曲,最终证明这些人仅仅是过客。公室也跟家臣一样,成为流水的兵,“三桓”则成了铁打的银盘,反客为主。

宋国的情形跟鲁国比恰恰相反。公室是铁打的银盘,各大世族则是流动的。先是桓族得势,接着是戴族,“华向之乱”结束后,垄断宋国贵族利益最长的华氏和向氏被迫离开宋国。戴族的第二大宗——乐氏取代华氏成为宋国的强权大族。之后是背叛的,出走的。算起来,昔日权要纷纷败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龙刺(绝对零度) 帝国雪绒花 我,八皇子,不服来干! 假天子:替身十年,满朝求我登基 大乾驸马:开局被浸猪笼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南国风云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开局惊动武帝:这首诗是你写的?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