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刺客的身份着实不一般, 乃是锦朝的锦玉公主。
说起这位公主,那是两本书写不完的故事,十万字续不完的传奇。
霍大成给自己三个闺女的封号, 全都加上“锦”字, 一是因为他们入主锦京城, 昭朝代锦而处之,曾经高不可攀不可为名的字, 现在随口就能赐下去。
二就是因为这位锦玉公主。
霍大成效仿锦玉公主的封号封赏自己的女儿,足以说明这位公主不简单。
锦玉公主,锦朝亡国之君锦惠帝和他最宠爱的贵妃的独生女, 出生就轰动九州,后来的每一步成长都会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痕迹。
锦玉公主小时候长相可爱, 而且越长大越漂亮, 多少人把能见到锦玉公主当成荣光。
锦惠帝觉得天下所有美丽, 在他女儿面前都会成为衬托, 他致力于寻求天下至宝为锦玉公主增色, 一箱箱至宝从四面八方运到锦京城。
很长一段时间,这甚至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为了拿到“优”,各地官员在辖区内寻宝, 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劳民又伤财。
按理说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是嚣张跋扈,就是懵懂无知, 不知天下疾苦,锦玉公主却是一个极端,她长了一副菩萨心肠。
西雁山上的锦玉宫, 是锦惠帝专门为锦玉公主修建的。
要求是要盖过天下所有宫殿的风头,一句话就决定了这个工程的浩大。
西雁山山体敦实,却也是座山,把建设宫殿用材料运到山上就不是小工程。
当时为建设锦玉宫动用的徭役人口数以万计,为了在锦惠帝规定的工期完工,监工对工人动辄咒骂,重则殴打,最后在此处服徭役的百姓活着离开的寥寥无几。
锦朝后期,九州风雨缥缈,这件事成为压倒这个王朝的稻草之一。
激怒民怨,反噬到锦惠帝,百姓们对于锦玉公主却没有过多苛责。
早在锦玉宫开工是,锦玉公主就表示强烈反对,她几次跪在锦惠帝跟前,请他收回成命,道是自己生在皇家就已经是福泽恩宠,不该再苛求其他,月满则亏,她不想看到若千百姓因为她受苦受累。
传言她跪足几天几夜,双膝差点不良于行,也没能请锦惠帝收回成命。
所以说这帝王啊,明面上说是疼女儿,实则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建设宫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皇帝的膨胀心。
锦玉公主在民间的名声本就不错,她出生之后,在出生、周岁和及笄时,锦惠帝三次大赦天下,半税减徭,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自然会记住锦玉公主的名头。
回想那时候,霍大成还只是齐州乡下的泥腿子,本来官府已经清点好人,去府州给皇家建行宫,好等锦惠帝北巡时候住。
村里全部十四岁以上的青壮年都囊括其中,那年头服徭役是要命的,官府不会管或者根本管不了百姓生命。
彼时天下尚未大乱,他们虽然不忿却别无他发,只觉得天就塌了。
锦玉公主就是这时候出生的,一道圣旨降临,锦惠帝取消北巡,行宫滞后,霍大成因此活了下来。
一直到多年后的现在,霍大成对这位公主的印象都很好,要知道比他们早一步被拉走的邻镇人,没有一个囫囵回来的。
这件事情形象解释了锦玉公主为什么受爱戴,虽然起因也是皇家人造孽,但是大家因为锦玉公主得到了好处。
总之经过殿前求情这件事,虽然锦玉宫依然没有停工,锦玉公主在民间的名声还是更上一层楼,都说她有一副慈悲心肠。
锦京城破时,霍大成他们冲进皇宫,垂垂老矣的锦惠帝死于乱剑之下。在他的寝宫,早已准备好了白绫和毒酒,这位祸患天下多年的皇帝最终也没能干出一件有气节的事情,只能以如此屈辱的方式死去。
宫中能数得上名号的妃子、皇子公主都在,却唯独不见锦玉公主的踪影,寻找数日也没有消息。
大家猜测她早已经不在人世,城破当晚的混乱,自己人砍伤自己人都不在少数,一个公主要是没待在寝宫,死于混乱之中是再合理不过了。
民间为此还兴起了几轮纪念锦玉公主的祭典,百姓们自发哭坟,烧纸钱。
前段时间,尚仪局奏报文皇后,问来年春天的摘花宴还办不办。
摘花宴,原本是锦玉公主在时每年都会主办的宴会,顾名思义,就是各家摘自种花束到皇宫供客人赏鉴,最后评出花首。
刚开始只是锦玉公主和闺中密友的茶话会,后来就演变成正式的宴会。从刚开始几支花互相欣赏,到后来百花争艳,花本身的妍,还包括修剪,插花,整体形态,通过各方面品赏,然后再选出花首,获得彩头。
再然后,就演变成了全锦京城的盛事。
锦京城城里的花商,联合出彩头,鼓励全城百姓参与其中。
届时锦京城内人海熙攘,热闹非凡,摘花宴乃是锦京城有名的省事。
锦玉公主及笄后这十年,从未间断过,就在今年二月份,局势那样紧张,齐军直逼锦京而来,摘花宴都没有因此中断。
虽然不似往年那样热闹,却也算是锦京城里少有的盛事。
文皇后拿不定主意,只能问过霍大成,他迟疑片刻,还是决定继续举办,锦京城里热闹热闹也好,新朝新气象,就当是给天下百姓鼓舞士气。
谁都没想到锦玉公主还会在皇宫里,想想也是,这里是锦玉公主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后来出嫁后也常住在宫里。
现如今住在皇宫的人,有谁比她更熟悉这里的一切呢,她能躲过几次清洗完全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当时把她当成普通女刺客处理掉,后续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把她留下或许是个错误决定,现在既没问出幕后之人,锦玉公主在皇宫被找到的消息还传出去了。
皇宫门外百姓跪地求情,勤政殿前,也跪了大批前朝官员,他们多是在前朝就在朝为官,经过谈话考核,现在又被请回朝堂,为新朝添砖加瓦,没有办法,昭朝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人才。
他们或许不是真心替锦玉公主求情,只是要表明一个态度。
另觅新主当然不丢人,但是在旧主面临如此险境的情况下,他们要是站在新主一边,一定对被当成背信弃义。
霍大成当然依然可以下令处决人,只是他这段时间辛苦营造的爱民形象很可能会在顷刻之间崩塌,要不也会大打折扣。
别人是不会在乎你杀人的缘由的,更看重结果,更不用说躲在暗处的人正在伺机而动,只要霍大成动手,关于他不容于人的传言立刻就会传遍锦朝,这是霍大成和臣下不能接受的结果。
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皇上,这件事情需得从长计议,”蒋知道眉头紧皱,显然对突然出现的难题也感到十分棘手。
“臣以为此人不能留,她竟然能对稚子动手,可见早先传的那些慈悲心肠全是子虚乌有,留下她只是包藏祸心罢了。”文青明直言,他是霍宣的亲舅舅,立场十分明确。
“文大人说的轻松,宫门外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要真是把人处决了,在百姓心里皇上可能和锦惠帝就没什么分别了,难道这是咱们想要的结果?”旁边有人回怼。
“杀父灭国之仇,还不兴人家一个女子情绪激动,一时冲昏头脑,再说现在也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啊。”
“我记得张大人月前才得了幺儿?”文青明似笑非笑,“那我就祝愿他多经历类似事情,最好别是差点得手,得手了才好呢,张大人就可以趁机多抬几房姬妾,相信夫人为了子嗣不会对你多加苛责。”
这位张大人能走到今日,全靠有个好岳父。张家女儿多年无出,她不能叫丈夫无后,断了血脉,每年都会给他房里送人,上个月终于有妾生下男嗣。
随即张夫人就把所有姬妾一并撵走,其中就有这位张大人喜欢的,这两日他家里正热闹着呢。
都知道五皇子是向另一边咕噜几下,才勉强夺过攻击,女刺客手里有匕首有毒药,五皇子差一点就活不成,张大人说话罔顾事实,文青明这话也不可谓不狠毒。
“你——”张大人指着文青明,怒极说不出话来。
“如何?”文青明要是被他拿捏住,那就不是文家大爷了,不过他无意在这些人身上费口舌之争,转头示意旁边队列中人说话。
那人颔首,在前面武官说话之后,他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就算暂时不处决贼人,也要将她做的事情公之于众才好,五皇子福厚,一般宵小自是无法得手,前朝意图割断新朝气运,倒是打错了算盘。”
这话一出,他接受到了来自大半文臣的目光审视,传出这样名声去,五皇子的福泽直接和昭朝气运挂钩,即好也不好,他到底想干什么?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五皇子还小,传出这样的话术倒是折了他的福气。”文青明站出一步,语气郑重。
“皇上……”
“皇上……”
下面吵成一锅粥,坐在上首的霍大成倒是气定神闲。
做了皇帝之后,他最喜欢的便是在这个位置上观察百官,等什么时候他们吵够了,吵出名堂了,他再开口也不迟。
今日吵不出名堂,过几日大朝会再接着吵,坐在这个位置上,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事关重大,绝对不能仓促行事。
今日这事就属于还没吵出名堂,却也算已经有点眉目了。
“行了,这事就放在年后说,先把宫门外的百姓劝回去,告诉他们朕现在不会杀锦玉公主,待事情查明之后再做打算,要是他们不听,反应激烈者直接逮捕。”霍大成吩咐孟忠义。
“是,”孟忠义领旨下去了。
他想经营名声,却不能为名声所累,要不然以后行事肯定步步掣肘。
另外,现在不管她是不是锦玉公主,她引起的这一系列事情,断断续续个把月还没有解决,让霍大成有些厌烦,却对她背后藏着的那些人更感兴趣了。
他秘密抓到人,外面就有了传言,反应可真快啊。
霍大成垂眸,决定先把这件事划过去。
“过几日就要过年,除夕宫中摆宴,你们记得携家眷前来,与朕举杯共襄盛举。”霍大成对满朝文武说,然后还专门知会孙伯义李云天他们,“好久没见过各位大娘婶子,嫂嫂弟妹,还有侄子们了,叫他们都进宫叫我看看。”
“您不说,臣还能把他们落下?早就想进宫来看看您了,夫人原本还想给您和皇后做身衣裳送进宫来呢。”孙伯义笑着说道。
“阿姐眼疾未愈,怎可如此操劳?你该劝着她点,”霍大成不赞同道。
“臣当然劝,劝到最后夫人才松口,原本您和皇后的衣裳不做了,换成了给五皇子做。”孙伯义笑的开心。
感情还没做呢,霍大成失笑,他现在不差这件衣裳,“那到时候让小五好好谢谢他姑母。”
朝会在和乐融融中结束,当堂消息传到宸熙宫,气氛不算很美丽。
霍宣叹了一口气,刚开始知道这件事情,他惊讶的很,那个凶神恶煞的青衣丫鬟,就是前朝名满天下的锦玉公主,他咋看着那么不像呢?
相比之下,他娘好看不知道多些。
知道对方的传奇人生之后,前朝吵到现在没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内。
唉,舆论压力啊!
至于有人拿他福泽深厚说事,霍宣要是在前朝,当场就得把人叉出去。这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我招他惹他了,竟然如此陷害我。
文皇后听后,也是皱眉,“大哥想做什么?他既然知道臭宝这么点大,不该拿福气命运说事,怎么还让人这么做。”
霍宣:“……”
感情这是他大舅的杰作啊,呸呸呸,霍宣赶紧把刚才心里的咒骂吐出去,就当他什么都没说。哎呀,他早就想过,有这样一个外家,是他躺平路上绝对的绊脚石,看吧,现在就灵验了。
哎呦喂,大舅啊,我现在才九个月大,你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来我值得追捧的。
出名要趁早,也不能这么早吧?
“大爷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娘娘稍安勿躁,要是想不清楚,不如去信问问?”听竹建议道。
去吧,去吧,最好能让他舅彻底打消这个念头。
“不用了,大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家里这么多口子人就属他最像父亲,办事自有章法,我掺和进去反倒不好。”文氏拜拜手,认真当成了甩手掌柜。
霍宣:“……”
他抽空走了个神,要是他生成外祖父或者文大舅的弟弟,要想躺平应该不难,只看漂亮娘对他们信任,就能完全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友爱。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聪明重情,这样的人最容易被拿捏。
奈何他生成了霍大成的儿子,现在差点被人害死,还得考量各方面的原因,不能立刻把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他真是活得憋屈啊。
霍宣在心里默默吐槽,都没注意到他爹回来了。
文氏早已经收了话头,转头让人传膳。
午膳时,霍大成把早朝的事情简短说给文皇后听,“……此事还有的磨,你莫要着急,也不用担心,难办总有一天能办。”
“既然是皇上亲自过问,妾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文皇后话说的很是大气,给与了霍大成信任。
“对了,还有官员说要把宣宝遇刺这件事情公布出去,道是宣宝有福气,不会被宵小所害,贼人想以此斩断新朝气运的轨迹绝对不会得逞。”霍大成喝了口汤,似是随口一说。
文氏放下手里的筷箸,皱眉道:“事情可以公布出去,不然还以为咱们要赶尽杀绝呢,只是宣宝一个娃娃,就不要过分谈气运,生在咱们家就是他最大的福气。”
“你和左都御史的意见一样,不亏是兄妹。”霍大成哈哈大笑。
“大哥?他是臭宝亲舅舅,自然得和我一样为他着想,”文皇后笑着说道。
霍宣坐在旁边的学步车里,听着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你试探,我阻挡,可真是激烈。要不是刚才漂亮娘才刚挑明这件事全系舅舅自导自演,霍宣都要相信她完全不知道这事了。
该怎么说呢,俩人的目的都不单纯。
只是霍宣作为坚定的漂亮娘阵营,不想听这些对话继续下去,越听越心塞。
“啊啊”霍宣把俩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你们还要说到什么时候,我饿,要吃饭!
因为五皇子一声喊,整个宸熙宫都动起来了。
霍宣现在已经主要用辅食填饱肚子,蒸蛋、肉糜粥、水果泥,小小的人儿吃的很丰盛,营养很全面。
五皇子,就是这么一个注重健康的娃子。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宫中摆宴,文武百官携家眷进宫。
前面的逛宫景环境,霍大成和文皇后携手出席。后来开席,才男女分坐。
这时候,霍宣才被剑兰抱着,身边跟着幸兰,准备去男女席逛圈。
现在五皇子走到那里都很受欢迎,那些夫人恨不得把他夺过来自己抱着,或者让身边的闺女儿媳妇抱抱,以后能生个五皇子一样的儿子。
没听说吗?二皇子妃进宫两个月,现在已经有孕在身。二皇子二皇子妃大婚之时,可就是五皇子给滚的床。
至于这个功劳为什么全都放在五皇子身上,那当然是李小壮业务多,二皇子之前也给别家滚过床,那家婶子到现在还没动静呢。
两相一合计,这个变数自然就是五皇子了。
霍宣进入大殿,就感受到了夫人们异样的热情。
她们显然打听清楚了五皇子的小爱好,拿着成串的小金鱼儿,金豆子,金花生甚至是能剥开的那种,哄他抱抱。
要不是碍于五皇子身份尊贵,她们早就上手了。
霍宣猜到原因,更觉得高兴,他才不叫她们抱,要不然今晚别想走出去了,但是礼物该收还是得收。
这些小玩意对能来参加宫宴的夫人来说并不算贵重,但是全都加起来数目还是很可观的。霍宣满眼都是小钱钱符号,发财了,发财了。
他挨个接过小金鱼儿,金花生,然后对夫人们露齿一笑,小人穿着大红小袄棉裤,戴着虎头帽,别提多可爱了,再加上他长的肉嘟嘟,还喜欢笑,瞅着就更讨喜了。
趁着她们被迷倒的时候,霍宣赶紧把东西递给旁边的幸兰,由她装进准备好的大红棉布袋里。这当然是吴嬷嬷给准备的,上面还绣着憨态可掬的小老虎,容量够大,深得五皇子喜欢。
霍宣逛过一圈,棉布袋就差不多被装满了,里面什么都有,多数是金银。他二嫂最是财大气粗,给了五百两银票的压岁钱,生怕被压坏不能用,这个被霍宣装进了胸口的兜兜。
当然,也有特别吝啬的人,也不是家里穷困,单纯就是不喜欢他,他说的就是锦佩公主和锦盼公主。
她们两个是大皇子的亲姐姐,大弟没被封为太子,意见最大的就是这两姐妹。
要知道等父皇百年后,她们成为长公主,坐在皇位的人和她们一母同胞,还是同父异母是有很大区别的,再说大弟德才兼备,军功卓著,凭什么不被立为太子?
她们并不知道真相,霍瑜的身体问题现在还被瞒的死死的,就是几位大臣都只是略有耳闻,根本不清楚具体细节,此事事关重大,自然也没人敢传舌根。
她们替亲弟弟出头,觉得此事和文皇后母子有关,也在情理之中,霍宣完全能够理解,毫不吝啬色对她们笑了笑,然后接过大嫂递过来的压岁钱,伸出双手给她抱。
这是霍宣今儿晚上第一次让人抱,大家都说他能招子,真希望大哥大嫂有个孩子。
大皇子妃出自名门,乃是齐州的施家,脾性秉性都很好,同住在皇宫这么就,从来没听说过谁在背后说她哪里不好。
要知道二皇子妃才进宫两月,事儿多的,就是霍宣隔几天就要听到几条她又干了什么,多是让人啼笑皆非。
在皇宫里,还能把自己保护的这么掩饰,能力和御下能力不可谓不强啊。
此时施氏却很激动,伸手稳稳把霍宣抱在怀里,她表情有些惊讶,“母亲,五弟可真沉手。”
文皇后矜持笑笑,“整日吃好喝好,自然就长身体了。”
“这是最大的福气。”施氏笑着回道。
文皇后没再接话,臭宝用膳事儿可多,为此她请来两位厨娘专门给他准备辅食,这要是还不长肉,她都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要是按照文皇后的本意,还是希望孩子继续吃奶。富贵人家,四五岁才断奶的不在少数,偏偏臭宝不愿意,更喜欢桌上盘子里的饭菜,怎么纠正都不管用。
她能咋办,总不能让孩子饿着吧。
这些事情自己知道就行了,对别人说只是徒增笑话,传出几个人去就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样了。流言的可怕,在郭家那几年文氏已经完全体会过了,现在说话前她都会掂量掂量。
……走出大殿,霍宣笑得脸都僵硬了,小手抱着腮帮子揉啊揉,才算好受些,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得确保最好的状态。
现在,霍宣还不知道前殿接下来发生的混乱差点让他的计划泡汤。,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