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小户女 > 九十章

九十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大道从谁 当咸鱼和卷王拿反金手指 我在古代乘风破浪 唐璃传 只许流川与月知 永无岛 他的心头爱 送你一杯清补凉 遇见莫懿 音绕林间

下午头,几个小娘子把朱氏和许氏也请了来——既是吃酒作耍子,怎好把两个嫂子给撇开了来?

葛氏身体大有好转,许氏也不如前些时候那样,常常要去照顾母亲,自然清闲了许多。

但许二郎的书,却是不再读了。他七岁开蒙,如今学了几年,倒也识得写字。他自己也知道,他们这样的人家,若说考科举,那是不能够的,他们家底儿薄,还有一个多病的老母亲要奉养,实在是既没有金钱,又没有精力。

许二郎思来想去,索性就不去学堂念书了,在家附近的脚店里头,找了份账房的工作。

本来,他这样小的小郎,是不可能直接就能做账房的。但他有一个好处——识字,而且懂事。那脚店的掌柜娘也可怜他,正巧上一个账房先生回了老家去,也就同意许二郎来工作。每个月是一两银子,包中午一顿饭,每半年有一套衣服一双鞋。

这家脚店当值时辰是从早上辰时(七点)正到晚上酉时末(晚七点)。就在他家对面,也方便他时不时回去看一眼母亲。

对于弟弟不再上学,而是选择去做工这个举动,许氏并没有表现出反对。

如今他们家可是一点积蓄都没有了,母亲治病的大部分钱,都是沈家出的。她也总想着,三妹妹雪中送炭,给她的那张五十两的银票,日后有了钱,总要还给她才是。

三妹妹的钱,也是一针一针地绣出来的,纵使三妹妹一幅图卖的也不便宜,但她却不能觉得,自家弱,三妹妹就必定要出钱帮忙的道理。哪有借了钱却不还的道理呢?

他们家如今这个境况,弟弟若要继续念书,倒也不是不行。可念了书,出来又作甚呢?不过识得些字,不做睁眼瞎,也能找个账房文书之类的工作,也就罢了。

既是娘家不用她日日要去了,那她也就老老实实的在沈家呆着,每日里和嫂子一块儿晨昏定省,给婆婆请了安,就自己个儿回房,同白瓷做针线,或是瞧着霜降,四娘有空,同两个小姑子一块儿做针线说话。晚间丈夫回来了,她也就陪着丈夫。整个人空闲了许多。

小姑子们一叫,她也总是要来。按理来说,她是嫂子,理应是和嫂子朱氏混在一块儿的,但她总觉得和朱氏在一块儿不太自在。

其实朱氏人真的不坏,但也是许氏倒霉。朱氏嫁进门时,王氏还是说一不二的长嫂,小刘氏仗着有姑妈的偏疼,也不好与她当面锣对面鼓的对着干。到如今呢?王氏尚且要看小刘氏的脸色。这给了朱氏极大的危机感。她生怕自己也会落到王氏的地步。故而她看着弟媳许氏,总是带着一些儿防备和疏离。

她既不能跟许氏太过对立,这样容易引起丈夫和婆母的不满,但又打心里不想同许氏太过亲近。这就导致了朱氏的态度总是亲近中带着防备和疏离。许氏也明白嫂子不大喜欢自己,她也就不大喜欢同嫂子相处,反而同妹妹们呆在一起更叫她高兴和自在。

许氏是个心思澄澈的妇人,她能看出来,嫂子朱氏即使不大喜欢她,但除了进门那一回,基本上没怎么对她使过绊子,相反,有时她也会为自己提供一些帮助。许氏慢慢地就知道,嫂子朱氏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至少是如今,她对自己并无恶意。许氏也就继续践行自己的深居简出,老老实实的次媳路线——本来,她也从没想着同嫂子争甚么。

故而两妯娌,大面上看着,倒也是和善友爱的。

朱氏一进门就笑:"到底是妹妹们会安排,瞧这一桌子,有酒有菜,还有果子,看得我呀,这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霜降笑着打趣道:"那嫂嫂可得多吃些才是呀。"

虽说她们姊妹几个打趣说是庆贺二娘觅得佳婿,但却不好把这名头说出去,要是不小心传出去了,叫人笑话二娘恨嫁。

故而出了这个房门,说的就是下午也没甚事要做,就请了两个嫂子来一块儿消磨时间。

朱氏许氏也都是聪明人,也都绝口不提一句二娘的亲事,只是说来同妹妹们一块儿吃酒作耍子。

本来是要请元娘的,奈何夏天天热,小哥儿太小了,身上总是不太舒坦,前两日还吐了奶,姐姐元娘急得焦头烂额的,哪有空来同她们玩耍?只好就她们几个吃酒了。

梨花同沈金的婚事就定在这个月月末。但她和沈金都是仆役,自然不可能在沈家张灯结彩的。扎红布的只在后头下人们的倒座房扎了一串。包括进门,也是后门进去——实在是沈金也是仆役,沈家又不比大家族富裕,有专门给下人住的大院子或是巷子。也就只好走后门进到他们仆役们住的倒座房里成亲。

苏氏既很倚重李妈妈这个忠心能干的内管家,也很感念梨花对自家大女儿的忠心耿耿。可以说,若是没有梨花的辅助,大女儿的日子恐怕会比如今忙碌许多,于是苏氏特地赐下了两套银头面,一对金簪,六匹缎子,六匹绸子,六匹细棉布,六匹粗棉布,再有二十两银子作为添妆。在外头百姓们嫁女儿,若有这样的陪嫁,也算的上是不错了

这样大的手笔,李妈妈自己都吓了一跳,连忙替女儿推辞道:"太太心慈,是小的母女的福气。可这样多的嫁妆,真实在叫小的母女受之有愧。"

苏氏笑笑:"这有甚的?你自进了我们沈家,再没有一处不妥当,一处不好的,梨花这孩子也很得你的真传,有她在元娘身边,我这个做母亲的都放心许多。你们母女的功劳,我都心里有数。梨花这大喜事,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你只管接着就是。"

得益于有个好郎君和两个好儿子。他们都很会赚钱,五郎的经济头脑虽说比哥哥差了些,但他好在有手艺,又背靠着年年都要消耗一些棺材的西山营,他的买卖做的也很不错。

儿子们都娶了妻,苏氏也就只需要他们上交每月利润的一半作为家用,旁的就交给他们自己收着。

饶是如此,沈家的经济还是蒸蒸日上。

这些东西,苏氏出的一点不肉疼。

李妈妈是内管家,但她从来都恪尽职守,除去太太苏氏有时赏赐的东西,她也只靠着月银过日子。她是苏氏的心腹,朱氏和许氏都给她几分薄面,但从没给过赏赐——婆婆身边的得意人,怎么轮得到她们赏赐?她也给女儿准备了一份不小的嫁妆。

她这辈子生了五个孩子,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个梨花。梨花就是她心尖上的肉,沈金这个女婿人不错,但确实没甚么钱。做母亲的,总是害怕孩子受苦。即使她们现在只是把私产都挂在主子名头上的奴仆,但她也想着为女儿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

她的丈夫如今除了主子们再没有人叫他原来的名字,李大壮了。他来的最早,也是最早跟着郎主和三郎君去铺子上做事的仆役,即使他是个奴籍,但那些仆役们都客客气气的叫他一声李叔。

李叔腿是瘸了,话不多,却很能干,主子交代的事情,或许办的不出彩,但从没出过错。郎主也很看重他,时不时赏一些东西与他。

他也都攒下来,给女儿当嫁妆。

梨花也跟沈金说好了,她虽然是嫁给了沈金,但她爹娘就她一个孩子,日后她爹娘老了,她是要给爹妈养老的。

沈金自然没甚么不同意的。

元娘也为梨花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同时她也告诉梨花,等梨花出嫁那天,她会陪梨花一起回沈家,也算是给梨花送嫁。

这件事叫罗太太有些不满。她女儿罗三娘前些日子回来打秋风,话里话外就是哥哥嫂嫂过得宽裕,要拉拔她这个妹子。

罗云是很信任娘子元娘,家里的钱都是元娘管着,他自己荷包里最多也就装一钱银子零花,因此也就只说了一句:"这些事,我是不管的,你若有事要说,找你嫂子去罢。"

罗二郎本就很烦这个脑子不大清楚的妹子,见状他也说:"我也不管这些事的,你去同你二嫂子说罢。"

一面私底下嘱咐他娘子蒲氏:"你就瞧着大嫂,若是大嫂要给,你就给,大嫂不给,你也就别给。"

蒲氏才进门不久,但也很知道自己这个大嫂是个厉害人物,她就点了点头:"我晓得了,夫君,你放心去做买卖罢,我只瞧着嫂子如何行事就是了。"

元娘确实不想给。罗三娘嫁妆不算很丰厚,她自觉吃了亏,三天两头总要回家打一打秋风。

罗太太有些私房钱,但我们前文就说过,她对罗三娘的好,更多是一种补偿,她是清楚的知道,女儿从家里得到的钱财必定不会很多,也必定不会为了女儿而过于损害儿子们的利益。

所以她每次给女儿的也不会很多,大多都是几两银子——她如今有了孙子,还想着给孙儿攒些呢,怎么可能全给了女儿?

于是,罗三娘自然就盯上了当时堪称十里红妆的元娘。

元娘怎么可能是好对付的人。她先拉着说了一堆育儿经,然后大吐苦水,家里养孩子,的确没甚银钱,不过若是妹妹不嫌弃,还有五两银子拿去也好,多的也没有了,实在是小哥儿小人儿身子弱,如今药钱都不够的。

她这一套组合拳打的罗三娘晕乎乎的,她也确实知道侄儿身子不大好,前几日还吐了奶的。虽然她直觉哪里不对,但等她回过头来,已经拿着五两银子被送出来了。

蒲氏也跟着嫂子的做法,给了她二两银子打发了去.。那本来,她家夫郎就是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是罗二郎年轻肯干,豆腐做的好,那才能一日有个一两多的钱,这还没抛去成本呢,若是抛去成本,她夫郎辛辛苦苦一日,连饭也都不回来吃,只是带了胡饼就来水吃,这样的辛劳,每日也最多能有几钱银子的落头。能给她二两银子,已经算是她们两口子大方了。

本来罗太太也是没甚想法的,觉得女儿跟孙儿比,自然是孙儿要紧。可她瞧见元娘为梨花准备的嫁妆,那些首饰布匹,家具果酒的,少了二百两是绝对办不下来的。

这可把这老太太气坏了——自家小姑你说没钱,怎的到了个女使头上,你出这许多银子你也不心疼?

她实在气不过,就去找了儿子说了这话,表达了自己对媳妇看重一个女使多于自己女儿的大大不满。

谁料罗云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这事儿,娘子与我说过的。那是她的嫁妆,她想怎么使唤,那就怎么使唤。梨花自跟了我家娘子,她的忠心能干,我想娘您也是知道的。岳父岳母有钱给我娘子置办丰厚的嫁妆,她拿去赏了女使也好,自己花也罢,那都是她的嫁妆。我是管不着的,我也没那个脸去管。"

罗云说的是实话。自嫁进罗家门,元娘的陪嫁铺子里的租金,几乎都拿出来贴补了家里。大丈夫本就应当让妻儿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却还要时不时靠妻子的嫁妆贴补,这已然叫他觉得对不起娘子了。他怎么还好叫娘子还给妹妹贴补呢?还是那句话,他把钱都交给了娘子,怎么花他就不管了,总之,家里的事情,娘子做主就好。他也相信,元娘能掌管好这个家。

罗太太噎住了:"你。。。。你。。。"她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她实在是没想到,儿子这般维护那沈氏。

"娘若是没有别的话要说,儿子就回去了。"他等了一会儿,见母亲没有话要说,他就站起身来。小哥儿这些日子苦夏,前些日子又吐奶,如今闹人得近,他想着回去帮娘子看会儿孩子,也叫娘子能好好休息休息。

罗太太根本不想再看见这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子,她烦躁的挥挥手,罗云就立刻大步走了回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修仙靠空间,逆天改命当主角 天灵根都换给你了,还委屈什么 穿越异世从山神做起 两界修仙:从青符到洪荒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剑荡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