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机灵小不懂]入梦酹江月 > 又见御花园

又见御花园(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假如没有如果 日蚀 33天 [娱乐圈&SVT]姐姐真漂亮 [柯南]警界新星想摆烂了 赤水歌之废柴神女要逆天 全境 相思难意 我的未婚夫何止未成年 低级职工翻身成大佬

决意试探浅触龙威 忌惮弹压‘无中’生罪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午后的御花园一派闲散适宜。林荫繁茂处,时不时传来几声细碎悠长的啼鸣。各色秋菊木芙蓉争奇斗艳,清风送来阵阵花木馨香。

水榭外,小池碧波荡漾,融融日光斜斜铺散下来,形态各异的太湖石迎着天光彰显身姿。

微风拂过,岸边一阵金雨。

丹桂花瓣四散飘飞,纷纷扬扬撒落水面。不时有肥硕锦鲤浅游徘徊,将粒粒金黄一口吞下。只是须臾,圈圈散开的波纹中心水泡浮起,黄黄的花蕊又被吐了出来。

小亭四面自吊挂楣子垂下片片帐幔,细密的明黄轻绡随风微摆如霓裳飞舞。正中圆桌尽摆珍馐美馔,御制佳酿的淳香隐隐从杯盏中飘散开来。

午朝后,弘治于此地单独召见宁王,以示亲近抚慰。

太子朱厚照略陪一段时间就被弘治支开,去往一侧廊下温书。

弘治和颜悦色关怀朱宸濠这些时日的辛劳,朱宸濠照例恳切谦辞。端的是君臣和谐,上下同心。

言语来往一番后,弘治话锋一转,问及夷陵及西南瓦剌探子窝点之事。

朱宸濠拣紧要处回禀后,离座拱手请命:“皇兄,瓦剌日益猖狂,染指西南久已。西南朵甘诸部屡次出尔反尔,勾结瓦剌频频作乱。请皇兄准微臣领兵征讨,以显大明国威。”

“宁王送粮遇险一事,朕已知晓。宁王敢为天下先,其心可表,朕心甚慰。只是领兵征讨绝非儿戏,此事,朕要仔细地考虑一下。”弘治面上笑容未减,出言婉拒。

“臣刚刚也是一时激愤,望王兄莫要介意。身为朱姓后裔,享万民供养,若不能为国效力,驱尽外患,实是愧对先祖,于心不安。臣一己之身不足挂齿,男儿热血就应洒在战场上,便是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捕捉到皇帝眸中一闪而过的寒光,朱宸濠故作紧张解释道。

“宁王一片赤胆忠心,朕如何不知。前番诸多功绩,朕此前未及明示恩赏,宁王心下可有不满?”弘治示意朱宸濠就座,话里有话询问道。

朱宸濠还未挨上椅面,闻听此言又赶忙起身:“微臣不敢,为大明尽忠是臣子本分,这些都是身为大明子民应尽之责。微臣不敢邀功。”

“朕如此行事也是为宁王考虑。几次三番立下大功,侠王声名动天下。宁王文采冠誉满朝,岂不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若朕此时对宁王再行重赏,难保不会引来一些小人的嫉恨。故而,稳中求进方是上策。”弘治神情恳切推心置腹,好似亲近至交长者对后辈的循循善诱。

这番言辞这种手腕,朱宸濠如何不清楚。明明最忌惮宁藩的就是弘治自己,却还要寻这样的借口,当真是可笑至极。

上不能辖制清流文臣,下不能管束外戚。枉弘治还总是一副自负仁君治天下的气派,不过是自欺欺人。

张皇后一门,无功无德,数次逾制恩赏。言官多有不满,弘治从不理会。张峦一人的墓地规格为六十位亲王加起来之多,还违规调用三大营官军为其修建,皇帝甚至不惜纡尊降贵为其亲题神道碑铭。

要知道,大明立国以来能得此殊荣之人不过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和那个辅佐靖难的妖僧姚广孝。这个张峦何德何能,受得起如此福泽。

张皇后一家,多行悖逆之事,皇帝不管不问只作不知。弹劾的御史被下狱治罪,张皇后背地偷偷使人将御史下毒害死,皇帝都充耳不闻。

这样一个不懂管束外戚至亲的皇后,弘治还只一味袒护包庇纵容,算得上什么明君!

得亏张家那两兄弟只是酒囊饭袋而已。不然,汉唐外戚乱政的覆辙,怕是就要在本朝重蹈。

虽心思飞转如轮,朱宸濠面上依旧谦恭和顺,一派殷切受教的神情。他耐着性子同弘治又言语推拉一阵后,见老皇帝面上微露倦容,他便起身请辞。

待转过身,看到太子朱厚照坐于廊下,正对着一句策论愁眉苦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大明的未来?张氏那样一个糊涂皇后,能教养得出够格的储君么?朱宸濠心下轻嗤。

心念即动,眼波微转,那双琥珀色瞳眸已是融上浓浓的和煦笑意。

朱宸濠信步行至太子跟前,和善地拍上他肩膀道:“太子,好好读书。大明的将来就靠你了!”言毕拱手施礼,优雅转身离开。

朱厚照望着朱宸濠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待朱宸濠走远后,他起身至弘治跟前:“父皇,儿臣听闻宁皇叔在宣府,为抗击瓦剌进犯殚精竭虑。后又以身犯险独闯敌方大营,对大明忠心可鉴,父皇为何不允准皇叔领兵?”

弘治早就留意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总是会有意无意替朱宸濠进言。他想不通这个宁王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一点最是让他忌惮。他必须提前处理好,不能徒留祸患。否则,待事情脱离他的掌控,一切就都不好说了。

“国家的事,以后我自会教你。不过对于宁王,你不可过分亲近!”弘治再次言辞郑重警示朱厚照。

言毕,弘治转过头,朝朱宸濠离开的方向望去。

朱厚照目光紧随父皇视线,亦向那边看去。曲折小径两旁,郁郁葱葱的花木已将那个渐行渐远的挺拔身姿遮掩其中。只在林叶缝隙间,不时漏出一抹闪耀的赭金。

弘治陷入沉思,回想起昨日拖齐之言。

拖齐的意思很明显。他没口得夸赞朱宸濠,其实就是在向弘治表明,这个藩王很厉害,是个大患,皇帝你还是早点下手为妙。

这个拖齐,还想借刀杀人!

被触逆鳞,弘治心下很不痛快。朕虽对朱宸濠忌惮已久,可还轮不到由一个异族人来置喙!

你们瓦剌人觉得宁王难对付,就想激朕对他下手,好帮你们去了这个日后的威胁?

朕是忌惮宁王,可现下还远不到需要动宁藩的地步。刚刚嗣位,年轻气盛,打压一番让他长长记性,好好看清自己的位置。他就能明白什么是他该做的,什么是他不该做的。

瓦剌议和使团离京后的第一次午朝,左顺门内便殿的赤金九龙浮雕前,弘治高坐龙椅之上。

待诸事毕,弘治突然发难:“朱宸濠,你可知罪?”

皇帝这样猛然厉声点名,众人都是一愣。朱宸濠翩然下拜:“不知微臣所犯何罪?”

“你在南昌,教唆护卫强抢官粮,偷袭威胁朝廷命官。如此为祸一方,你倒不肯认罪了?”伴着话音,弘治怒气愈盛。

江西官仓借粮一事已过去良久,弘治到今天才提及问罪,无非是想找借口打压自己。朱宸濠心知肚明,却也不能不辩:“回皇上,事急从权。当日蜀地饥荒迫在眉睫,微臣只好出此下策。万望皇上见谅!”

“好一个事急从权!宁王惯会巧言令色混淆视听,这套把戏在朕面前还是省省吧!你肆无忌惮,在藩地胡作非为,条条状状江西巡抚和布政使可是上奏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凿。如今看来,英宗削你祖上护卫不是没有道理。朕即位以来,念及同为朱姓后裔,一直厚待诸藩。故你父嗣位之初,朕一时心软恢复了宁藩护卫。不想,朕的宽厚倒纵得你们越发狂妄。如此目无法纪,视大明律为儿戏,依朕看,宁藩这护卫不要也罢!”弘治越说声调越高,一甩衣袖发下狠话。

朱宸濠强忍胸中怒气,跪地静待其变,不再开口辩解。

“皇上,宁王在藩地多行义举,并非全如江西布政使所言。那萧保中饱私囊,贪粮牟利,他这是在挟私报复。”巫大勇忍不住上前进言。

“哦,这么说,巫爱卿是觉得朕不辨是非了?”弘治似笑非笑地看向巫大勇。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据实以告,望皇上明察!”无端被安上藐视君上的罪名,巫大勇心下虽觉得皇上今日有些胡搅蛮缠,但也不得不低头。

“明察?依朕看,是你在同宁王结党营私!”弘治话锋一转,直指巫大勇。

皇帝这么轻易就给自己定下结党的罪名,巫大勇一惊,亦跪地叩拜:“皇上,臣只是据实已告。微臣一片忠心只为皇上,绝不敢行此悖逆之事!”

“不敢?你巡抚宣府,没有朕的指令,居然私下放权与宁王。宣府非他藩地,何故令他染指?”弘治步步紧逼,不留一丝喘息余地。

皇帝此言一出,巫大勇无以应对。这一点,确实是他的疏忽。可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皇上也从来没有计较过这些细节。只要能戍好边疆,击退敌军,如此借力行事未尝不可。以往,朝廷对这些做法都是默许的。只是这次,不知皇上为何会如此计较,紧揪住不放呢?

巫大勇略略盘算一番,便知现下不好再为宁王开口了。

眼见殿内陷入僵局,户部尚书贺纶上前:“启奏皇上,宁王抢粮一举虽是草率,可确是事急从权。当时蜀地情形紧急,宁王义举挽救了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可算将功赎罪。”

礼部尚书胡文和亦上前进言:“宣府抗敌,宁王虽有越权之嫌,却帮大明了结边患,免去兵灾。现如今,皇上非但不加赏,反要斥责惩戒。若传扬出去,只怕外间会说朝廷赏罚不明。望皇上三思。”

胡文和一番话入情入理,弘治沉吟片刻缓和些许神色:“朕还没要拿宁王怎么样,你们一个个的倒都向着他说话。他虽有功,却不能抵过。身为朱姓后裔,那些本就是他分内之事,想拿这些功劳讨赏大可不必。宁藩护卫可由你暂留,但其他惩戒绝不能免。这三年的护卫供奉,你就别想了!”弘治转向朱宸濠,轻描淡写抛出最终旨意。

藩属护卫,一年开支何止百万!弘治这一招,是想将宁王府掏空!

可事到如今已无回转余地,只能再另想对策。朱宸濠虽气愤至极,却无可奈何。

此前冒险试探,他已料到会有今日。虽深知后果可能很严重,但这步棋他必须得走。即便面临如此困境,他也未曾后悔。

趁这次功绩在身,他必须探清弘治的底线,弄清楚在老皇帝心里,那根刺究竟埋得有多深!

忍气领旨谢恩后,朱宸濠随众退出大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人道长生 诡道神话 我断情你哭啥?假千金带飞新宗门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问道修真 九叔世界之以德服人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