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机灵小不懂]入梦酹江月 > 再回京城

再回京城(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假如没有如果 日蚀 33天 [娱乐圈&SVT]姐姐真漂亮 [柯南]警界新星想摆烂了 赤水歌之废柴神女要逆天 全境 相思难意 我的未婚夫何止未成年 低级职工翻身成大佬

追责荆州圣心难测 朝议互市同促大赦

在宣府这段日子,义父的消息一直有收到。

义父和二子都平安,万叔也一直跟随相护。送消息的密探还带来了义父的亲笔书信,信中满是对宁王的感恩和对小月的挂念。

小月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落了下来。

宁王送粮船队先行到达,解了蜀地燃眉之急。后面朝廷的赈灾粮米也陆续运到。蜀地那边局势已安稳下来。江右商帮的船只则陆续离开蜀地返回江西。

瓦剌议和使团次日便启程东行,巫大勇随行相陪。朱宸濠留宣府处理一些善后事宜,待出发返回京城,已是三日之后。

自宣府顺驿路回京,过了沙城堡,在到达下一处城堡前,朱宸濠在一处土坡停下马,向前遥遥望去。

小月掀帘往外看,识出了这里,她以前随父亲也来过。

略显萧条的瑟瑟秋风中,那场触不及的硝烟屠戮早已远去。

朱宸濠骑马在前,她看不到他面上表情,但能猜出他心中所想。

那一役,已是永远刻在大明的耻辱柱上。

乾清宫内一如往常。高深的殿堂,日暮时分的光影在通铺的金砖地面上拉得老长。层层垂地的厚重金丝帐幔间,细微的尘埃浮沉于空。

顶天立地的通墙紫檀大书架前,桌案一侧的香几上搁着炉瓶三事。祥云纹盘龙宝鼎香炉的微孔里,袅袅飘出龙涎香的微白。

团团薄雾缓缓升起四散,渐渐与半空的微尘交织融合,难分彼此。

于无声处,已无处不侵。

弘治斜倚在窗边的炕床上闲闲翻看奏章,太子朱厚照伏在炕桌上专心临帖习字。

自从朱宸濠去了宣府,弘治就命东厂密切关注宁王的一举一动。

东厂提督刘洪垂首侍立,恭恭敬敬事无巨细回禀自己打探来的消息。

前线一应事务回完,他接着又道出其他发现:“另据从辽王谷王那里得来的消息,宁王这一路身边还一直跟着一名女子。”

“什么女子?”朱厚照停下笔,瞪大眼睛好奇道。

弘治不耐烦起来,打断太子的探询:“他又未曾大婚,还能是什么女子?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以后就不要向朕回禀了。还有别的么?”

刘洪言语被打断,他心道自己还没说完呢,怎么皇上就不高兴了。宁王对这女子……他想了想,还是缄口为上。

这位惯会逢迎圣意的东厂提督转而开始回禀最新消息:“瓦剌大王子一行由巫大人相陪,已至京中。这大王子倒并未着急请奏面圣,反是让人带着在京中四处游览。难道,他是想等皇上先开口要求见他?”

“哼,他不着急,朕更不着急。还想让朕先请他,看谁耗得过谁!之前如此猖狂,居然敢在西南安插窝点,朕还没找他们算账。他倒好,摆谱跟朕拿腔作势起来。荆州那帮子人也是无能,这么些年,怎么一点迹象都没察觉?”弘治话锋一转,语气越发不善。

湖广巡抚荆州知府等官员事后早已进京打点过,刘洪便出言相帮道:“夷陵周边山林茂密,又山匪众多。他们伪装成盗匪,总是躲在山沟里,荆州那边实在难以辨明。事后,他们也是自责不已。此事一发,他们便迅速动手,全力将那窝贼匪都歼灭了。”

弘治听出刘洪相帮荆州诸人的意思,他并不打算轻轻放过:“若非宁王这次遇刺,他们是不是又能装睁眼瞎一辈子?你少替他们遮掩!若说不知情,肯定是有的。若说一概不知情,你觉得这话,朕能信么?”

此言一出,刘洪心下一凛:皇上的意思是非要找几个人出来背锅么?此前都没有计较,为何过去这么长时间才开始算账?难道,跟这次议和有关?还是另有缘由?

他又思及此次议和:莫不是,皇上气得并不是荆州诸人,而是……所以要借题发挥?

身为皇帝近臣,刘洪自是知晓弘治对宁王的忌惮。

荆州那帮子人,在宁王指挥下就变得如此神勇,上下一心,对匪寇手到擒来,怎地以往就做不到呢?

这份能力到底是应算在荆州诸卫身上,还是该归功于宁王?

荆州宣府这两次事件,宁王明面上都是立了大功的,皇上自然不好如何。又兼送粮一事声名大噪,皇帝不赏都说不过去,还能怎么下手!

可皇上心里憋着的这口气咽下不去,所以才要找荆州的人泄愤出气。

瓦剌这帮无用之人,搞这么大阵仗,若是直接搞死倒也罢了。皇帝借藩王遇刺龙颜一怒,作势宣战一番,之后再议和也可。那荆州的人也就不必担此罪责。

可偏偏这宁王这么命大,不但牵头领导离间剿灭夷陵两处最大匪窝,又顺势了结了西南几处大隐患。还从中查出瓦剌欲嫁祸鞑靼从中渔利的图谋,更为大明对抗瓦剌这次进攻争取了时间。

在宣府相助抗击的诸番功绩就更不用说了。单单独闯敌方大营劝服瓦剌可汗议和之事,就够拿来当做护身符保自己很多年。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累下这么些功绩,他的声名早就传遍大江南北,侠王的美名谁人不知!

皇上现下是真不好动他了!

可若长此下去……

思及此,刘洪出言试探道:“宁王也在回京的路上。想来明日就能进京。”

皇上的意思,难道是想等宁王回京后再召集众人商议?他心下暗道。

弘治“啪~”地合上手中折子,重重放于炕几之上。

“皇叔回京,让父皇不高兴么?”自刚才被弘治打断,朱厚照便不再多言,只在一旁认真聆听。见父皇似是心中不快,又忍不住开口询问。

“高兴!怎会不高兴!他现在,可是咱们大明的首功之臣!”弘治唇边的笑意并没有渗入眼底一丝一毫。

他转向刘洪:“宁王和瓦剌王子那边,你还要派人给我盯住了!下去吧!”

“是!臣告退!”

朱宸濠回京后,第一时间就进宫面圣。

弘治并未多说什么,只道他奔波多地,为民解困,为国去患着实辛劳。令他回府先行休整,待后日午朝再入宫商讨议和事宜。

到了这日,朱宸濠,巫大勇,六部及通政司主事等官员,齐聚左顺门内便殿。弘治高坐正中,聆听诸事奏禀。

兵部尚书年迈告假,兵部一应事宜就由巫大勇代为处理。

他首先上前,详尽禀明此次宣府抗击瓦剌入侵的一应始末。最后,特意强调朱宸濠在此次防御战中的功绩。不过,他刻意隐去了谷王府密探一事。毕竟不是谷王授意,若有心人借此再搅起针对藩王的事宜就麻烦了。还是不把其他藩王牵扯到此次事端为好。

这也是他和朱宸濠之前就商议好的。

弘治听罢,对巫大勇大加赞赏。却闭口未提朱宸濠一句,也未召朱宸濠上前奏对。

朱宸濠心中明了,皇帝怕是又生猜忌。他便安静侍立一侧,并未贸然上前。

巫大勇心下生疑,眼风微微扫向朱宸濠那边。他略一思忖又开口道:“此次应对瓦剌进攻,万全都司得以防御有利,全托宁王提前察觉。宁王于前线屡献良策,殚精竭虑。又冒险赶赴瓦剌大营,终促成此次议和,实是功不可没。臣以为,当记首功!”

弘治不动声色打量了巫大勇一番,又暼了朱宸濠一眼:“巫侍郎此番巡抚宣府,也着实辛苦。过后,朕重重有赏。万全都司诸卫所及边堡将士,也要一一论功行赏。诸将士为国厮杀抗敌无惧生死,朕心甚慰。驻守边关实在不易,传朕旨意,边关将士禄米再提两成!”

此言一出,殿内诸人皆下拜高呼:“皇上圣恩浩荡!”

弘治自始至终未提及宁王。在场诸人心下都在思量,狐疑的视线交流并未逃出弘治的眼风。

待众人起身后,弘治不动声色道:“宁王此次居功甚伟,远异于常人。谷王那边也已送来奏报,称宁王敢为天下先,实乃宗室典范,皇亲楷模。故对宁王的赏赐,朕要慎重考虑,才配得上宁王这么些日子的奔波辛劳!”

皇帝这一番话语意不明,朱宸濠当即跪拜谦辞:“为君分忧,为大明解困乃臣子本分。身为朱姓皇裔,更是义不容辞。臣不敢邀功!”

“呵呵,宁王还是一如既往的磊落。不过,朕不能赏罚不明,定会给你相匹配的赏赐。”弘治不动声色按上龙椅扶手。

“谢皇上!”朱宸濠遂谢恩起身。

宣府抗敌封赏已毕,与瓦剌议和的诸多细则,众人又是一番激烈商讨。末了,弘治钦点户部尚书贺纶全权负责。

贺纶遂上前:“启奏皇上,互市一事之前虽有先例,但瓦剌此次不仅要求增加互市的边堡数量,还要求增加开放次数。若依瓦剌所求,互市开放时期选择,税银收取,互通物品限定范围等等这些,户部可单独拟定。但官市互市城堡选择,负责互市安保卫所,臣还需同兵部再行商讨。另外,官市开放后,私市怕是更难抑制,这当中的惩治处理还需与刑部再议。”

“这些,你们下去后好好商讨。议定后,再将奏折呈上来。”弘治疲倦地摆摆手。

随侍太监的“退朝”还未出口,就被礼部尚书胡文和打断:“皇上,瓦剌退兵同意议和,又可达成互市通商。这是本朝近年来的一大喜讯,臣提议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巫大勇心下生疑,微侧视线看向朱宸濠。朱宸濠面上毫无波澜,并不看他。

“虽久未大赦,但只以此事为由,怕是说不过去。”弘治沉吟片刻开口道。

巫大勇遂上前道:“回皇上,年初太皇太后八十大寿,逢此大喜尚未推恩天下。为保太皇太后福寿绵长,彰显吾皇仁孝之心,可趁此机会,大赦天下,为太皇太后纳福积德。臣附议。”

如此一来,大赦便师出有名,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亦上前附议。

朱宸濠安然侯立在侧,微垂的面庞浮上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他随众拱手道:“臣附议。”

见众人都无异议,弘治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转而命刑部会同大理寺列出大赦名单,交由内阁批复后即可公示天下。

想是这些时日已游遍京城,抑或是探知大明这边已商议妥当。不日,拖齐上表请求面圣。弘治按捺这么些日子,心下本就不快,又过了两天才同意接见。

这么明显的拖延怠慢,拖齐面上并未表露不快。觐见时礼数到位,不似往日其他瓦剌来使般,每每借机必行狂悖之言。

只是在最后,拖齐着意将宁王大大夸赞一番。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人道长生 诡道神话 我断情你哭啥?假千金带飞新宗门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问道修真 九叔世界之以德服人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