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附近有一家茶馆,名叫半山茗,茶馆清雅,仿的是北城老茶馆的格局构造。 但不闹腾,前厅每日有一曲黄梅戏,定时定点,过期不候。 二楼都是回廊包间,可供议事煮茶,无限续水。 后厨提供精致茶点与特定的清淡小炒。 淮县其实也有很多茶馆,不过淮县的茶馆更讲究“江湖气”,没有精致的装潢,茶客们神侃穷聊,几壶茶水能从早喝到晚。 沈荼之所以知道这么个地方,还是要从室友身上说起。 林子大一生日那一回决定潇洒一把,拉着她跟梅梅过来附庸风雅。 走到茶馆外,一副“欲把西湖比西子,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对联就让她纠结了好一会,几乎出现记忆误差。 品了两壶茶后,几个刚成年没多久的小女生终于咂摸出一点别样的意趣,连说这对子对得真好。 沈荼不是没喝过好茶,淮县是产茶区,即便明前茶再不舍得自用,多少也喝过一些。 但那一天沈荼喝着这里的明前茶,仿佛有雪香。 沁人心脾的清新感。 半山茗离江大并不远,至少比沈荼接到的所有家教工作都要近。 听说是个爱茶的爷爷退休后办的,不要求茶馆盈利多少,能够收支平衡活下去就好。 而之所以说起这个,是因为这家茶馆最近又开始招兼职了。 沈荼大一的时候就来这里面试过,兼职待遇还不错,人际关系也不复杂。 来往都是一些大学老师、大学生还有少数商业洽谈。 在这里茶桌文化替代了酒桌文化,少了些乌烟瘴气的事,算是个清净地。 只是兼职的要求不算低,需要熟知相关茶叶知识,听说比正式招的聘要求还要高几个档次。 因为正式招聘会有试用期,还会进行培训。 兼职人员除了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外,还需要随机应变能力。 沈荼当时是很有信心的,她毕竟来自产茶区,从小与茶为伍。 茶馆的要求足够刷掉一批想要来求兼职但是对茶文化一窍不通的大学生,剩下一批或许会提前了解一点,并运用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能力死记硬背下来一部分茶学知识。 但面试还有一轮的关键在于要将书本上的文字与实物及操作对上。 总之那一场面试下来,只有五个人通过了,沈荼在第六名。 她一度很纳闷。 后来知道,通过的五个人都是为了给自己攒实习经验的茶学专业的学生。 并且当初去面试的人也多是茶学专业的学生。 而他们这些没有面试成功的人获得了100块的补贴。 挺大方的,给一个人补偿100块很容易,但是给一群人补偿,大约能表明这里的福利待遇不差。 正因如此,沈荼才想着再来这家茶馆试一试。 她这学期目前只有陆小刀一份家教兼职。 陆小刀上学期期末考试排名直升年级第一,陆小刀妈妈给她包了一个红包,并且希望她接下来这两年都能好好带陆小刀。 她妈蛋糕店的人流量怎么样,沈荼没问过。 因为蛋糕店开在市区,离江大比较远,她只去过三回。 沈荼没做过生意,但是她琢磨着蛋糕店起步还不到半年,流水应该没多少。 所以她妈给她转的生活费她暂时不想动,如果蛋糕店生意好,这个钱以后就用来还她的助学贷款。 如果蛋糕店开得不好,那就当做是妈妈暂时存在她这里的。 在许家生活,手里还是有点闲钱才行。 许博文是个资深律师,深层意思就是这人是个老狐狸,沈荼想着还是得留个心眼。 万一哪一天两人过不下去了,许博文坑她妈怎么办。 图书馆的兼职报酬不算高,这学期也不好排班,所以沈荼打算辞掉。 真计算起来,在茶馆兼职的时薪要比算上前期准备与往返路程的大部分家教兼职都要好。 *** 一回生两回熟。 沈荼拿着兼职报名表来到了半山茗。 第一轮是笔试,有关于茶学的书面知识,这一次她提前借了学校茶学专业的PPT临时抱了回佛脚。 加上上年度考的几个点她都还有印象,这一轮她的手感很好。 第二轮是辨认茶叶,沈荼在茶厂打了快十年假期工,很多茶叶只要一闻一看就能知道是何品种。 除非是特别名贵的,镇上的茶厂不会产制高端茶。 村子里的高端手工茶只有绿茶跟白茶,譬如雀舌跟毛尖,寿眉跟银针。 沈荼在茶上说不上见多识广,但根据各种表征都能大体猜测出来。 绿茶不发酵叶色偏绿;红茶全发酵汤底发红;青茶半发酵绿叶红镶边;黑茶后发酵叶片多为成熟毛茶;黄茶轻发酵黄叶黄汤;白茶微发酵身披白毫。 现在还有花茶也非常受大众欢迎,搁古代那会儿叫香片。 余下细化的区分,沈荼就不敢说自己全都见过了,雀舌与毛尖或许好区分,但紫阳毛尖与都匀毛尖要如何区分沈荼就不知道。 不过依照上一年的经验来看,这一轮面试不会考得这么细。 果然,在沈荼对着一杯滇红落下最后一笔后,两位面试官饶有兴致地对视一眼。 又仔细看了看沈荼的报名表。 半山茗离大学城很近,过去几年几乎是茶学专业轮流来兼职实习的地方。 加上这个茶馆其实跟东部最大的茶产业集团有关联,连他们两个都是从子公司调过来帮半山茗面试的。 通晓小道消息的学生对这里趋之若鹜。 沈荼还是第一个在笔试面试中取得这么好的评分的非茶学专业学生。 所以他们不得不再次确认一下。 “你不是茶学专业的?” 沈荼点点头,回答了一声“对”,又害怕他们有专业要求,所以嘴角带笑地小心提了一句:“但招聘的时候好像没说一定要茶学专业的。” 面试官笑了笑:“是没有,我们只是好奇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连专业的茶学生也能压下去。 “我家在产茶区,从小就了解一些。”沈荼松了一口气,这模样应该是可以通过的信号。 “好的,那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问题了。” “沈同学,你什么时候能来兼职?” 沈荼笑答:“这一周就可以开始。” 面试官点头:“好。” “那你有什么想问我们的吗?” 沈荼想了一下,没有什么想问的了,这里的兼职工资她已经很满意。 不过还是要感叹一句,这家茶馆的面试流程挺正规的,跟企业面试差不多了。 难怪那么多茶学生要来这里兼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实习证明盖章。 暑假学校会要求一个短期的实习。 为期一个月,其实也学不到什么。 沈荼还是想回家陪奶奶。 她抿了抿唇,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那这里能盖实习证明的章吗?” 面试官点点头:“可以。” 沈荼莞尔:“那我没有其他问题了。” 到这里沈荼已经放心,知道她应该是被录用了。 沈荼出了房间,走廊上有几个面试晚的人都在这里直接等结果。 因为沈荼是最后一个,所以她一出来,其他人都看向了她。 面试官也出来了,递给她一张表:“我们需要你填一张可以兼职的时间段,方便我们安排时间。” 笔试加面试加权得分,沈荼排在第三。 面试官又叫了几个人的名字,其余不在这里等待的就让人帮忙去联系。 沈荼找了个角落开始填表。 原本在这里等消息的一个女生瞬间泄了气,但还是不死心地走近问了一句:“同学,你是被录用了吗?” 沈荼抬起头,是一个有点眼熟的女生,大概在哪门课上见过。 所以她友好地点了点头。 女生有些疑惑:“可是你不是生科院的吗?” 说完又怕沈荼误会似的解释了一句:“我们一起上过公共课,我对你印象比较深。” 长得很好看,声音很好听,Pre的台风很稳健,所以印象很深刻。 沈荼不明所以地顿了一下,几秒后在女生灼灼的目光里笑了笑:“是怎么了吗?” 女生干咳了一声:“没怎么,就是觉得你好厉害。” 她有点羡慕:“半山茗的兼职机会还是挺难拿到的。” 这跟它背后关联的集团有关系。 不过这是条小道消息,沈荼既然是生科的学生,想来应该不知道,大概是真的为了兼职来的。 但是生科院的人现在都这么卷了吗?连茶学都能插一手? 女生突然有点挫败——这该死的同侪压力要压死她了。 沈荼想不出其他的话来应对这种场面,只好干巴巴地说一句“你也很厉害”。 * “怎么了?”谈爷爷看着自家孙子说着去开一下窗,结果就停在了窗边,出神地望向窗外,仿佛外面有什么勾了他的魂。 他停下手中的笔,顺着自家孙子的视线往外看。 他的办公室可以看见茶馆“L”型的走廊,那里的窗户旁正坐着一个人。 是个小姑娘,正低头填些什么。 那走廊上还留了一些人,看起来都是学生,他记起今天好像是茶馆招兼职的日子。 至于自家孙子紧盯着的那个小姑娘,估计就是让他除夕夜还要魂不守舍地往外跑的人了。 语气里带上了一点调侃,他问:“女朋友?” 谈隽轻咳一声,在长辈的目光中微红了耳,扭头却又欲盖弥彰:“这是我同学。” 谈爷爷手里拿着去年谈隽特意给他带回来的手工茶,品质不算特别好,他一看就猜出来是他亲手做的。 每个月只泡这么几回,想着这罐茶能不能坚持到今年过生再收礼物的时候。 他喝了一口,优哉游哉:“哦,那就是还没追到?” 谈隽:“……” 他爷爷不愧是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饭还多,说话真是直指人心。 “原来你喜欢的人是学茶学的?”谈爷爷揶揄:“这倒是好事,你不愿意学的,有人替你学了。” 谈隽弯唇,眸色都亮了起来:“不是,她是学生物科学的。” 谈爷爷“哦”了一声,看自家孙子这情况,是上心得不得了。 人家都没看见他,他还能替别人将尾巴翘起来。 那便顺着他的心意真心实意夸一句吧。 这个面试流程的确是有难度的,至少对普通的本科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不是茶学专业的,那就更加了。 “那她还挺厉害。” 得到想要的夸奖,谈隽开始为沈荼计较起来:“爷爷,我们这里的兼职工资怎么样?” “工资不错,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大学生来兼职实习。” 大学生不是傻子,何况还是江大的学生。 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家孙子在担心什么了,胡子都抖了抖:“怎么?你还怕你同学在我手底下吃亏了?” 在爷爷面前不需要隐瞒自己这点心思,谈隽不好意思地笑笑。 谈爷爷气得直接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 臭小子,八字还没一撇,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真是男大不中留。 他瞥了一眼谈隽的神色,片刻后,提起另一个话茬:“你爸过几天生日,这一次会大办,你要准备一件礼物。” “嗯。”谈隽的神色没有变化,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只发出一个简单语气词表示他知道了。 谈爷爷叹了一口气,都说父子没有隔夜仇,自家孙子跟自家儿子倒是没有仇,但更像是对他爸没有感情,没有濡慕自然也没有埋怨。 当初以为去北城他妈妈那边会过得好一些,谁知道才过一学期,就一声不吭办了退学手续。 也不知道在北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现在年纪大了,也得考虑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