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八点多,尹希是被尹母打电话的声音吵醒的。 尹家新搬的房子是一栋临街的商业楼,一共八层,最上面因为建了一个顶层活动室,剩下的边角地方不够再建一套主流的三室房子了,地产商马马虎虎弄了个两室,放了好几年也没卖出去。 后来尹父买房的时候,看着便宜就买了下来,一分钱一分货,这个房子的两室是隔出来的,房间没有门,客厅的灯可以直接照进尹希的床头。而且因为房间太小,床也挪不了位置。 “二姐,你们几点来?……什么?不用我买菜了?这怎么使得?……行行,那你路上看着点。” 尹母挂了电话,对尹父说:“二姐让我们不用买菜了,说她们几个姊妹会带菜过来。” 没听到尹父的说话声,尹希只听到尹母走进厨房,然后是锅铲碰撞铁锅的声音。 很快尹希就发现和客厅声音相比,更大的问题是厨房的油烟。 这个房子没有单独的厨房,厨房和客厅是直接连在一起的,这年头抽油烟机是稀罕物,不知道是尹母没开窗还是什么原因,很快一股油烟味就飘到尹希房间,一起飘过来的还有炒粉的香味。 尹娜也睁开了眼睛,嘟囔道:“妈是在炒米粉吗?” “是吧。”尹希说,起来穿好衣服,拉开窗帘,打开窗户,面对她的是一个建了铁皮顶的半露天活动室,里面放了两个乒乓球台。 尹娜坐起来,好奇地问:“姐,这个乒乓球台是谁的?” “好像是七楼住户的。”尹希答道,想了想把窗帘拉上了,窗户倒是没关,微风吹进来,油烟味淡了一些。 十点半的时候,尹希家的第一个客人来了,是离得最近的三姑。 “叮咚——”门铃响起,尹母拿起听筒,“喂,三姐啊,你在下面等等,我下去接你。” 放下听筒,她对尹父说:“三姐来了,我去楼下。” 她急匆匆地换鞋,尹父叮嘱她:“杂物间放不下那么多车子,你跟楼下的理发店说说,看能不能放在他们店门口。” 每个住户都有一个杂物间,但杂物间很小,尹母的小三轮车就占了大半空间,肯定是放不下几个姑姑的车子的。 摆地摊的生意不好,尹母不打算做了,小三轮车也打算转卖出去,但眼下还没有找到买主只能放在杂物间里。 尹希听到尹母咚咚咚下楼的声音,大人们忙着招待客人,不过不关她的事,一吃完早饭,尹母就叫她去学习了。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习。 这个房间让尹希满意的地方是有个书桌,这是用尹希中考完打暑期工的钱买的,那时候她说想要个书桌,店里没地方放,尹父就答应了等搬进新房给她买。 尹希今天上午的任务是看完地理的一个知识点,地理虽然属于文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但相比纯粹的文科,需要更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归纳理解能力。把整个地球当做一个整体,才能更好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作物、人文等等。 差不多看完的时候,楼道里也传来尹母他们的说话声,听声音不止两个人。 “凤梅,你这可真够高的,以后爬楼梯都是一件苦差事。”三姑的声音最有辨识度,尹希在房间里就听出来了。 尹父一听到声音就过去开门了,门一打开,果然,门外的除了尹母、三姑和她的女儿,还有二姑二姑父。 尹父讶异:“二姐,姐夫,三姐,你们在楼下碰到的吗?” 二姑笑着说:“那可不,就在楼下赶巧碰上了。” 三姑说:“幸好碰上了,要不然让我一个人爬那么高楼梯,都不知道能不能爬上来。” 几人哈哈大笑,尹母招呼着大家进来,“二姐,三姐,赶紧进来吧,鞋子就不用换了,没事。” “行,那我就不换了,这是路上买的鲩鱼,已经让摊主斩好块了,直接煎就行。”三姑说,把手里提着的袋子递给尹母。 因为之前听二姑说了她们会买菜,尹母便没有客套,伸手接过打开看了一下,赞道:“很新鲜!” “那当然,我挑了一尾最活泼的鱼。”三姑语气中有股小得意,三姑的女儿真真从旁边探出头说:“我看到杀鱼的时候,那条鱼的尾巴还在动!” 二姑也把手里的袋子递过来,“买了一条五花肉,是土猪来的,可以做肉丸。” 她递过来的袋子却有两个,尹母用空的另一只手接过,眼神一扫,看到另一个袋子是一只鸡。 几人进了门,尹希听到尹娜尹安跟几个姑姑打了招呼,合上书本,出去跟姑姑们打招呼。 “二姑,二姑父,三姑,真真。” “希希是在看书吧?”二姑问。 “刚刚看了一会。”尹希说,找了个小马扎坐在旁边。 二姑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三姑说:“希希还是比较认真的。” 三姑点头同意,尹希姐弟三人都是她看着长大的,性格乖巧没得说,比自己的女儿听话多了。 这么一想,三姑就对旁边的真真说:“听到没有?多跟希希学习,你什么时候要是有这股认真劲,我就真的满意了。” 真真比尹希小两岁,现在念初二,她算是三姑的老来女,三姑宠她,相比其他同龄人,她性格活泼得多。 听到自己妈妈这么说,真真也不恼,嘻嘻地说:“我现在读书也很认真。” 三姑假意拧了拧她耳朵,说:“你最好是这样。” 母女两人闹成一团,二姑微笑看着,等真真去了洗手间,小声对三姑说:“真真性格是真的活泼,你也不管管。” 她说话的时候,看了低着头喝茶的尹希一眼,她向来喜欢乖巧的小孩,相比真真,尹希更得她的好感。 三姑无奈地说:“她性格就是这样,管也管不了,有什么办法。” 二姑还没说话,二姑父瞪了她一眼:“你怎么管那么多,什么性格都有什么性格的好处。” 三姑连忙打圆场,说:“二姐也是为了真真好,没事。” 二姑的脸色这才好转,还是亲妹妹知道她的苦心,她不满地看了二姑父一眼,不过没再说什么。 尹父尹母都在厨房准备午饭,尹希并不想听他们话家常,就回到了房间,继续看书。 快吃午饭的时候,四姑才姗姗来迟。 相比生活比较富余的二姑和自得其乐的三姑,四姑的脸上有一丝特有的愁苦,她身体不好,和尹希家一样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全家的经济来源是做泥水工的四姑父,经济状况非常窘迫。 二姑让尹母不用买菜,但也没叫四姑买菜,四姑带来的是自己家种的油麦菜,用麦秆子捆成一大把,只是看起来不是特别新鲜。 “四姐客气了,来,快进来坐。”尹母把四姑迎进来,给她倒了茶水。 “你到得可真是慢,我们都喝了好几壶茶了!”三姑揶揄道。 四姑叹了口气,说:“没办法啊,路远,今天喂完猪,给地里的菜除了虫才过来的。” 二姑清楚她家里的情况,关切地问:“现在还是养两头猪吗?” 四姑点点头,说:“不能不养啊,姐,养了猪,年尾才有收入。” 其实对于农村人来说,养猪算是比较划算的活了,一头猪养到年底差不多能卖一千块,投入的仅仅是自家种的猪食。但养猪要每天喂两次,猪栏不会和住处建在一起,每次都要把猪食煮熟之后,挑着装猪食的担子去喂猪,很多人都已经不养猪了。 几人唠着家常,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尹家的午饭终于开席了,尹母尹父把做好的菜端上桌,有炒肉片、蒸肉丸、煎鱼块、焖鸡肉块和炒油麦菜。 尹母招呼大家坐下,说:“自家人就不用客气了,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尹父则在旁边倒酒,大家热热闹闹吃起来。 晚上,尹希看完书,经过尹父尹母的房间时听到两人在小声说着什么。 尹母问:“二姐、三姐包了一百块的红包?” 尹父应了声是,尹母又问:“四姐呢?五十?” 尹父嗯了一声,尹母没再吭声了。 对于尹父尹母来说,请姐姐们来新家吃饭图吉利是没那么要紧的,更重要的是,亲戚之间互相帮衬,这种帮衬会体现在红包上。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