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与湖,远处重峦叠嶂,近处集贤亭立,西湖景色看似静态,实则在镜头捕捉下的风吹发丝扬起中,彰显着动态的韵律。
摄影的女孩放大缩小相机里高望舒的半掩神情,马上将相片传导至手机一端,分享至微博平台上——西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她属实是被高望舒的松弛与"天然去雕饰"的感觉震惊到。
放浪形骸,超凡脱俗。
如她所料,一放到微博上,粉丝们便纷纷被景中人吸引,嚷嚷着"姐姐求偶遇"。
至于后续发展,想必醺呼呼的高望舒也不太在意,等到保温杯里的冰镇梅子酒喝完后,平息一会儿呼吸,就在西湖边上漫游着。
淡季出行,游客稀少,只有偶尔在周边闲逛的当地人。他们普遍操着余杭口音,无论男女,说话都很温柔,高望舒走在湖边,觉得自己是伴着一种特殊的旋律散步的,"哒、哒、哒、哒……"
脑海里是字体的构建,每一笔一画的落点、停留、转折。
——
隔天,高望舒一大早便清醒过来,大概是昨天七八点回到民宿后借着微醺倒头就睡,睡眠时间格外充足,因此尽管没有在温鲤老家时天蒙蒙亮时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她也能够意识清晰地望着窗外陌生且熟悉的西湖景色。
没错,她此时在余杭。
余杭的第二天,雾雨蒙蒙,不像昨儿悬日高挂,如若是特地来观赏西湖景色的游客,恐怕会抱怨"天公不作美""运气不佳"之类的,但高望舒觉得,一切自有定数。
细雨微烟、淡水疏云,有一种"天青色等烟雨"的即视感。更何况,今日无需考虑到紫外线的辐射程度,岂不美哉?
怕纸袋包受潮破损,高望舒换了一个皮质的斜挎包依旧带上最基本的四件套后,和民宿老板娘寒暄了几句,带着异乡人的关切继续回到昨日赏湖之处,毕竟昨天的集贤亭之景和今时可大不相同。
"石凳刚好在树荫笼罩之下,防晒又防小雨~"高望舒自顾自地将斜挎包放置一边,把铅笔和笔记本取出,保温杯也罗列一边。
此刻她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美术生——之前在温鲤大学的时候,每次行色匆匆地抱着书赶到教室的时候,都能看见美术生优哉游哉坐在学校布置的草坪上,摊开纸提笔作画,而高望舒只能眼巴巴地当个旁观者的份。
但是现在,她不也是个在艺术边缘徘徊的人了嘛?
想到这里,高望舒浅浅一笑,在笔记本上写下"余杭"二字。
自剧组昨天整体搬移到西湖边上的取景地后,工作人员们便忙前忙后地布置和调整机器的取景构图。
趁着这一自由时间,柏舟和助理小陈两个人分头行动,在西湖边上一边绕着、一边打听着高望舒图片上的位置。
"老板,你看我刚刚在微博热门上刷到的照片,像不像是你给我发的图片?"小陈在手机显示的图片中略过人物身影,直刷后边湖面的倒影中的亭子,递给戴着口罩但浑身散发着"烦躁"的柏舟。
西湖这么大,虽然说绕着绕着总能找到那一点,但寻找的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
柏舟将散在额头的碎发捋到后边,盯着小陈递过来的手机,放大再缩小缩小——景的确是望舒照片里的景色,最主要的是,镜中人便是心心念念渴望遇见的。
微微露出半颊,不明眼眸,但勾起的嘴角弧度、日光映照下的红晕,以及朴素大方的国风穿搭,高望舒与他领证那天的穿搭仍历历在目。
没错,是他的望舒。
小陈在微博的评论区中询问取景之地,在一众"姐姐求偶遇"中格外清新脱俗,但想到对方可能会忽视一大波的评论,只好将图片保存下来私信她:
「您好,请问照片的取景地方在哪里呢?谢谢。」
摄影的女孩恰巧也在冲浪之中,见有"真正对风景感兴趣"、志同道合的友人,心一下子热乎起来:
「在集贤亭的西北边,树荫下有一个独立的石凳~」
「这个取景位置真的绝了我跟你说,昨天我刚好路过,就看到图片中的小姐姐的背影~当场!我觉得我的灵魂当场具备攫取了,被她和她身前的景色吸进去了~」
小陈连忙将信息转述给自家老板听,身为柏舟的贴身助理,他很有必要缓解柏舟的"燃眉之急","摄影师说,这个位置在集贤亭西北边,就是在那头!」
他比了比自己对角线的位置,今天虽然环着西湖走了一大圈,但的的确确没有涉及到那个部分。
柏舟将这张图片保存下来,望着小陈手指的方向,若有若无地点了点头,那就等他休息时去碰碰运气吧?
至少这一次不会再像之前用户1010一直跟随在月亮糕身后,只能看见远远看着月亮旋转的轨迹。
"待会儿我跟导演请个假,你就可以先回酒店休息或者自己在余杭过旁边逛逛~"柏舟此刻心情放松许多,连说话的尾音都似有似无地带着点小尾巴。
"好滴!老板英明!"带薪休假,带薪出游,谁会不喜欢呢?小陈向柏舟远去的方向比了个"salute"致敬动作,乐嘻嘻地查询着余杭小吃的攻略图鉴。
剧组的位置在西湖的外环上,说是能拍到西湖,也只是遥遥相望,仅有几个镜头特写是需要演员前去湖边捕捉即可。
单靠自己走路,还是一个未知的时间,于是柏舟在周边搭了辆顺风出租车。
烟雨中西湖,比放晴时多了朦胧,湖面上水分充足,将集贤亭的残影拼凑成一缕波纹。
还未到照片中石凳的地方,柏舟便在出租车的窗口处看见似高望舒的身影。
与照片不同,高望舒今天穿着的是跟领证那天一样的色系,深青与白的碰撞,跟景色更融了几分。所以,高望舒在选择衣服时会考虑天气、景色的色调安排吗?
柏舟眼波闪了闪,泛起淡淡的笑意,只是都隐藏在黑色的渔夫帽中与口罩之后。
在距离高望舒五十米左右的地方下车,徘徊踌躇中呆呆望着独坐西湖边上的女孩身影,见她准备起身,柏舟马上追过去——
"望舒?"柏舟试图让自己慌乱的声音镇静下来,并假装添上迟疑的感觉,"你也在这里?"
右手背在身后,微攥着拳,指腹紧紧贴着手掌心发热,柏舟紧张极了,生怕高望舒来一句"你是",又怕她认得他后不自觉地退后一步。
"嗯?"高望舒正要换个位置,让灵魂再飞一会儿,听见有人唤着自己的名字,疑惑地回头,"柏……"
"舟,柏舟。"
似曾相识的对话。貌似在温鲤的书法展上,高望舒也是这样,带着迟疑的语气,喊着柏舟的名字,而柏舟心急地为她补上后续的名字。
"好巧,你怎么也在这里?"高望舒寒暄似的脱口而出,突然想起柏舟在余杭拍戏,不由得摸了摸耳尖。
柏舟把口罩摘下,挂在耳侧。
自然是经得起荧屏考量的演员,只是把口罩挪至一边,普通的口罩竟也成为风格上的装饰品。
"剧组最近都在西湖这边取景,刚好我没什么戏份,就想着在周边走走,没想到碰到你了。"
只是看见你拍的西湖波光,便计划着寻找你的足迹、试图能够在其他城市与你见面。
不再像之前一般擦肩而过,或者只是单纯看着你离开的背影。
"哦。好吧。"
见柏舟坐下,高望舒也不好意思再突兀地矗立在旁边,在不同的海拔说话,难免会有些乏的,便也挪到边缘坐下。
有点不自在。
她便打开保温杯,灌了一大口的冰镇梅子酒,冰酒入喉,似乎缓解了不少。
果香与酒精气息再次扩散。
"保温杯里装的是?"酒?
在高望舒打开保温杯盖子的时候,他便嗅到别样的味道,只是超乎他的意料与想象。
"梅子酒,冰镇的。"高望舒乖巧地回答问题。
果然出乎意料,柏舟惊奇地望着她,感觉像是打翻了砚盒,在心里的宣纸上洇开,而他有些束手无策地站在旁边,思索一会儿才能捋起衣袖收拾。
"保温杯里装酒?"柏舟重复了刚刚的问题并带上答案,"保温杯里装酒,倒是新奇。什么时候这么干的?"
总觉得柏舟在套她的话?是她的错觉吗?是因为刚刚那口冷静的酒开始在体内催化了吗?还是这云里雾里的氛围发酵了?
高望舒思考速度变慢,暂时没有说话。
以为自己碰到边界,柏舟霎时停止了呼吸,片刻,"如果你不想说……"
女声同时响起,"大学,大二大三左右吧,记不太清了。"
只记得第一次往保温杯里灌酒,在夜晚床上的小帐篷一小口一小口偷偷啄着时,有一种"挟飞仙以遨游"的感觉,一切释然。
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也可以说是习惯了吧。
"你之后可以试一下,冰过的酒倒入保温杯,加上几颗冰块,"高望舒旋开自己的保温杯,展示给柏舟看,"里边还有几颗未完全融化的冰球。"
摇晃杯身,叮叮当当的,净是冰球与冰球、冰球与杯壁的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