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允贤跪拜道:“还望殿下恩准,臣妾愿代替爷爷随军北征!”
朱栋皱眉道:“胡闹!你当北征是过家家吗?”
谭复之连忙拽了拽自己唯一的亲孙女。
他这一生,悬壶济世,救了许许多多的人。
却到了,无儿无女,他自己的儿子为大明战死。
如今只剩下孙女一个后代。
谭复之连忙跪拜道:“殿下!休听小女胡言乱语。”
“老臣这一脉,兄弟们、儿子们,全都战死在漠北之地。”
“此次,老臣只想随军北征!”
“若能打到漠北,也算是老臣为战死的儿子们报仇了!”
“老臣这一脉,如今只有允贤一人了,还望殿下......”
朱栋翻身下马,将谭复之扶了起来。
若谭复之仅仅是御医,他朱栋也不屑于降身份。
但,此刻在他眼中,谭复之不是什么御医,而是大明英烈的父亲。
他心中最尊重的便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历朝历代,大好河山,一寸山河一寸血!
若是没有无穷无尽的英烈们,也就没有今天的大名!
或者说,若是没有这些先辈英烈们,也就是没有华夏大地!
朱栋开口道:“谭老请起,本王准你见本王不用下跪!”
“此次北征,本王答应你,不大败漠北,誓不回转!”
“谭老,您的心,本王明白。”
“正如允贤所说,若是让年迈的您替儿孙征战沙场。”
“此事传出去,百年后本王到了地下。”
“你让本王我有何颜面,去面对那些战死的将士们!”
“谭家!满门忠烈!无愧大明!无愧汉人家!”
谭复之闻言,顿时沉默了。
朱栋开口道:“允贤,你可愿随本王血染沙场?”
谭允贤美目圆睁坚定的说道:“臣妾愿意!”
“臣妾的叔伯父亲,以及兄长们,皆为国战死,臣妾有何不可!”
朱栋大笑道:“哈哈!好!这才是本王的好爱妃!”
“谭老,您放心吧,本王承诺必将允贤安全的带回来!”
谭复之见状叹气道:“哎,都怪老臣今日糊涂。”
“也罢,还望殿下多多关照贤儿!”
朱栋点了点头道:“来人,护送谭家离开!”
一旁的禄球,立即安排了二十名亲卫铁骑,保护谭家之人离开开封府。
朱栋目送着谭家之人一路走远。
朱栋开口道:“贤儿,既然你执意留下,本王便任命你为本王专属军医。”
谭允贤文雅的浅身道:“是,殿下!”
朱栋伸手一把揽过腰间,将谭允贤拽上了自己的白马之上。
“传本王军令,全军开拔!”
朱能等人立即高呼道:“是!殿下!”
朱栋骑在马上,目视前方,思考着下一步计划。
虽然娇躯在怀,但他这次出来那可是亲征漠北的!
这谭家之事,也许在皇室内看来,十分荒诞。
但在他心中,谭家之事,他势在必行!
并非因为怀中的绝世美人谭允贤。
他朱栋可不是什么好色之徒!
他只能说,谭允贤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
他三哥也就是晋王朱棡,其封地为整个山西行省。
而开封府的位置,那可是地处于京师北山之咽喉!
此等重要的地理位置,既然有机会他可不想放过!
禄球为何会在前一日得到暗哨消息?
又是何人挑唆那李万山对谭家出手?
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局!
当然了,所谓布局,也可以看做是权谋之术!
从京师拔营出发之前,他可是和司马老贼“探讨”了不少。
是的没错,好人他来当,坏人司马扛着!
不能说他朱栋心狠心脏,自古反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枭雄!
也许很多人都在骂曹丞相,但在他看来又有哪一个帝王是干净的?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他老爹朱元璋。
想当初,是怎么从一个乞丐,一路闯出了大明王朝?
当初他老爹,又是如何成功的认了郭大帅为义父?
最终呢?郭大帅战死在亳州城外。
他老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崛起!
这其中的猫腻,他不想太过深究。
但,他可不信什么天命之子那一套屁话。
用前世他所知的一句话。
讲屁话没用,让别人也节哀!
虽然这句话放在这里,可能不太恰当。
但在他看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真以为,这偌大的天下,靠着一张嘴就能搞定了?
想要争这天下,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在他看来,有三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这三样分别是:钱粮!雄军!人心!
所谓钱粮,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钱没粮,难道指望着将士们饿肚子打仗?
所谓雄军,正所谓,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想成大事争天下,没有强大的军队支撑,拿头去争?
当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若是没有将帅之大才,有再多的雄军也是白给。
比如,他前世所知的,他们老朱家的某位战神..........
不过某战神输的也不冤。
人家土木堡战神,那可是练习时长两年半的宝妈男,等等......
这一堆负面buff叠加,不输都有鬼了!
最后便是人心,所谓人心,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
只有得了人心,百姓拥护支持他,大事才可成!
此次,开封府之行的举动!
在他有意的散布下,消息很快便会传遍大明,这便是所谓的争人心!
正当朱栋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之际。
大军停马,全军备战!
朱能骑马赶来道:“殿下,情况有变!”
朱栋开口询问道:“生了什么事?可是有敌军现身?”
朱能抱拳道:“回禀殿下!”
“前方山路,出现大量百姓拦路!”
“百姓之中为首之老者,请求拜见殿下!”
朱栋皱眉道:“拜见本王?”
禄球低声道:“殿下当心,恐有贼人使诈!”
张辽开口道:“殿下,这荒郊野岭之下,贸然前往......”
朱栋皱眉道:“朱能,先锋军可发现异样?”
朱能拱手道:“回禀殿下,末将并未发现异样。”
朱栋思考片刻开口道:“随本王去会一会这些人!”
禄球等人闻言,立即护在朱栋身前,朝着前方而去。
此刻,三千亲卫铁骑将士们,也是打起了精神随时准备战斗。
朱栋骑着马,来到了阵前。
此刻,大约一二百人跪拜在地上。
其中,为首老者上前跪拜道:“老朽,拜见汉王殿下!”
朱栋开口道:“你是何人,拦住本王有何事?”
老者跪拜道:“老朽孙临,曾是开元县县令,奈何因为看不惯知府李万山残害百姓。”
“故而,擅自将被诬陷的无辜百姓偷偷放跑。”
“因此,得罪了那狗官李万山。”
“老朽不得已,只得带着百姓们,逃亡于这北山之中。”
“闻之,殿下您将那李万山斩杀,老朽等人特意拜谢殿下大恩!”
孙临说罢,立即带领乡亲们跪拜磕头起来!
朱栋开口道:“开封府知府李万山,残害百姓本王也是刚刚得知不久。”
“如今那李万山,已被本王斩杀,你们可以回家了!”
百姓们砰砰砰的磕头,一些老者甚至流下了血泪。
很显然,这些人要么是被李万山残害过,要么是家人被残害。
朱栋摆手道:“诸位百姓们,快快请起!”
“你们都是咱大明的子民,斩杀这些为祸百姓之畜生,是本王义不容辞的责任!”
百姓们闻言,互相搀扶着起身。
孙临拱手道:“汉王殿下,老朽等人得知殿下您将亲征漠北。”
“特意来此,为殿下您准备一些干粮。”
朱栋摆手道:“老人家,你们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但是,按大明军规,不得擅拿!”
“况且,本王看你们也并不富裕。”
“这些粮食,还是留给村中孩童们吧!”
孙临心中也猜到朱栋为何不要这些干粮。
想来也是,素未谋面之下,万一他们投毒呢。
正当二人交谈之际。
一位年纪看上去,大约十六七岁的青年,从人群中走出。
青年跪拜道:“草民拜见汉王殿下!”
“殿下您为草民全家报了仇!”
“草民没读过书,只有一身蛮力!”
“草民想追随殿下,为殿下北上杀敌!以报殿下大恩!”
朱栋看着此人,倒是来了兴趣。
“哦?想要追随本王?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跪拜道:“草民...........”
朱栋听到此人之名讳,心中一愣........
这人不正是后世的........
呜呼,这不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嘛!
得人心,猛将自来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