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谌羽化之后,楼观道派凭借他传下的《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和《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三部经书,名声大噪,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道教高人前来学习、交流、进修、研讨,也带去了当地的经济的繁荣,楼观逐渐发展成为当时道教重镇,同时也开创了道教的宫观制的先河。
再多说几句,学者们对楼观道派早期的这些经籍进行考证后发现,有五斗米道的,也有上清派的,经籍出现的时间好像也有问题,总之就是有些本该后世才出现的经书,楼观道士们就先提前学习了。这一点还是要提前和众位道友交代清楚了,好在后面楼观道士们有一段时间的闭关潜修,弥补了著作方面的漏洞,前期这些经籍是否真的存在也就没什么影响了。
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宫观制。此前的道教教团组织有过太平道的三十六方,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还有很多以家族、宗族、村落、师徒等形式的小教团。东晋以后,道士们看到佛教在各地大修寺庙,一群人聚集生活在一起,不仅方便相互学习交流,而且有点什么事呼朋唤友也方便,嗯,好像很有前途的样子。于是,受寺庙这种形式的启发,道教也开始借鉴这种组织形式,比如前面提到的北魏太武帝就给寇谦之在平城外建了个道场,实际上也是宫观的一种雏形了。
为什么说楼观道是真正成熟的宫观模式呢?它主要具备了下面两大特点:第一,必须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不能全靠吃救济金、去要饭求施舍。而在封建社会,土地无疑是生存的根本,当然适当的商业行为也能有一定的收入。楼观道派有政府给的免税土地,也有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道士们有空了还可以出去走穴,给人算命、驱鬼、办法会赚些出场费,所以吃喝还是不愁的。第二,有固定的生活和活动场所,这样什么戒律啊、制度啊之类的就有了制定和推行的条件,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当然,大家都以宫观为中心生活和活动了,也有利于统治阶级控制和管理,可谓你好我好大家好,政府喜欢这种形式的宗教存在,道教也喜欢这种易于管理的形式。比如后秦姚兴就设立了僧主管理僧人,北魏设立昭玄寺管理佛道事务,北齐同样沿用了昭玄寺这个机构,西魏则另设了司玄管理道教,北周同样沿用了司玄。
在梁谌死后的百年内,楼观道派并没有没落下去,此后又有三位道士王嘉、孙彻和马俭,凭借声望和与皇室的亲密无间的联系,使楼观道派一直保持着道教重镇的地位。
王嘉是梁谌的弟子,有大炼师之称,生卒年不详,不过他的事迹在道教典籍和史书中记载不少,民间也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晋书》中记载王嘉是位很丑的名士,外貌、言行都拿不上台面,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嗯,是很有内涵,善于预测,图谶技术高超。王嘉早年隐居东阳谷时,就有好几百死忠粉跟着他学道。后来,他一个人跑到终南山隐居,结果又被弟子们找到了,于是这几百人又跟着来了。西晋灭亡后,无论是苻坚还是姚苌,都极重视王嘉,军国大事也常向他求教,这位道长也会很含蕴地用些机锋或预测术应付自如,不过最终却被姚苌杀了。
史书在描写这段历史时,还记载了王嘉与僧人道安之间的第一次交往,这也是楼观道与佛教发生关系的第一次正式记载,嗯,有点歧异,是发生接触关系,算了,明白就好。之所以提一下这件事,因为后面还有一位参与夷夏之争中的北周道安和尚,这里所说的道安可以说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贡献最大的一位了,不要产生误会。
继王嘉以后,就是他的弟子孙彻,后人又叫他小炼师,是位喜欢清静的人,整天就是在楼观里面静修。孙彻的弟子马俭,道法高深,能驱动鬼神,所以向他来求教的人很多,就连姚苌也常派人来请他去开茶话会。马俭起初非常享受这种谁都尊重的感觉,也非常喜欢接受各种邀约,参加各种Party。
后来孙彻看这小子有点飘了,就告诫他说“法术滋广,风声外扇,权能引暟,翻累明真”,大概意思就是说你小子总这么不安心修炼,天天往外面跑可不行,最终你就会被名利蒙蔽了你的眼睛,无法明道。老师的话,马俭还是非常相信的,因为孙彻的道术是极高深的,比如无论是谁,只要让他看一眼,就知道你以后的吉凶祸福,今天出门是能捡钱还是被牛踢,如果他出一本相面的书的话,估计就没有以后的麻衣神相的事儿了。马俭深知师傅如此说,肯定是看出什么来了,所以就收拾起那颗年轻躁动的心,不再出去显摆了,连姚苌的传诏也推辞不去了。
439年,马俭羽化。道友们往前翻翻,马道人羽化的前一年,正好是北魏太武帝第一次下诏让僧人还俗,此时的佛道之争还处在化胡和西升之争的层面,二十多年后,随着顾欢的《夷夏论》发表才会升级。
经过梁谌的几代弟子们的努力和付出,楼观道派虽然一直在稳定发展,但却遇到了比较严重的瓶颈,就是义理不丰满,教义不完善,经书又不多,而且还杂乱不成体系,所以楼观道派成立一百多年以来,始终难以壮大规模。整理、完善教义就成了决定楼观道派未来能否有发展的头等大事,但这可不是今天一拍脑袋,明天就能弄完的,也许要几代人的心血才有希望完成。
柳暗花明,恰好寇谦之走在了前面,简直是替楼观道完成心愿而来的。寇谦之完成了对五斗米道的整顿,以新的面貌被北魏政府接受成为官方宗教,为楼观道提供了一条捷径,于是就派了尹通道人去找寇谦之商量合作的事。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尹通传》记载,尹通是生活在北魏太武帝时期的,声望很高,皇帝也知道他,还常安排人送些香烛礼物。同是道门高人,所以与寇谦之相识就很自然了,推测二人是在424-428年期间认识以后,尹通就一直积极学习新天师道。
以后,牛文侯、尹法兴等几代楼观人,共四十余位道士,一直积极地保持着和皇室的亲密关系,逢年过节,时不时的要发个祝福短信,互送个小礼物,偶尔相互拜访串个门什么的,背后靠着皇室这棵大树,又与新天师道亲密合作,楼观道派声名鹊起。
太武法难后不久,寇谦之病逝,崔浩被腰斩,几年后魏太武帝也驾崩西去了,等文成帝继位后,正好和他爷爷太武帝的爱好相反,喜欢的是佛教,所以佛教得以复兴,道教虽然没有被灭,但地位也随之下降了。
既然外部环境不好,楼观的道门高人们自然也能看得出形势,正好借此机会低调下来,开始静心闭门,致力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岁月如梭,在寇谦之死后三十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楼观道派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访问学者、山西土豪、道士王道义率弟子七人来到了楼观道交流学习。
王道士不愧是土豪,来到以后一看名气这么大的道派,也太寒酸了点,于是掏腰包大修宫观,又四处张罗收集、购买了上万卷经书,对着一进进新房子,高大丰满的藏经楼,点点头,这才有道教圣地的样子了。从此道士们不用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也不用再担心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了。当然了,王道士水平也是有的,在他的带领下,众道士为振兴教派发奋学习,开始了楼观道派的第一次教义的整理和革新,所以,王道义对楼观道派的兴旺发展来说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