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并没有选择,一开始就点评汉武帝的后半生。
而是打算弥补了汉武帝最大的遗憾后,在和他一起回顾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汉武帝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当然是卫皇后和太子之死了!
年近七十的刘彻听到张羽这话勃然大怒,自己可不是父亲汉景帝那种仁慈的君王。
作为杀伐果断,征伐一生的皇帝,他绝对不会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人的眼前!
可随着张羽召出的画面出现在未央宫中,所有人都愣住了。
画面里汉朝正在收纳投降的匈奴、臣服的西域,而那是汉武帝究其一生想要达到的伟业。
但令汉武帝最受震撼的是此时的汉朝环境!
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
这是从汉朝建立以来都没有人能达到的丰功伟绩!
文治武功,文治当属文景二帝,武功当看汉武帝,可相应的,文治强则武功弱,反正亦然。
没想到会有后代之人,文治武功样样都强!
张羽明白,语言有局限性,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不太可能让此时痛苦万分的汉武帝冷静下来。
但他的后辈,要是完成了他的梦想,必然会让他冷静下来!
果然,看到画面里的内容,汉武帝看的入了神,连手中的剑都掉了下来都没有发觉。
尤其是当他在受降的军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期门郎!
更是让汉武帝激动的颤抖了起来。
那代表这就在不久后,自己的后人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这是哪位皇帝?!”
看着气势汹汹在质问自己的汉武帝,张羽却一点都未慌张!
反而是淡定的回道:“是孝宣皇帝,汉宣帝刘询!”
这话一出,汉武帝的神情直接呆住了,刘询是谁?
看着画面中熟悉的期门郎,虽然也已经满头白发了,可还依然能骑马作战,那么大体也就在三十年左右。
三十年?
自己还能坚持几年,即位的必然是自己的儿子!
那为何仅仅二十多年,皇帝就换成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
“刘旭是谁?可是朕的哪位孙儿?”
张羽摇了摇头,看着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汉武帝说道。
“那是你的曾孙子!是已逝太子刘据的孙子!”
此话一出,不仅汉武帝蒙了,观众也懵了!
不是什么情况?
太子刘据不是造反身死,满门都被杀了吗?!
怎么会有一个孙子活了下去,还继承了皇位呀!?
可张羽却也没有解释,反而是淡定的向汉武帝道。
“如果说,整个汉朝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像陛下您,那毫无疑问,正是汉宣帝刘询!”
说着右手一挥,画面中出现了汉宣帝的身影,他即位的第一年,就是干了和汉武帝一样的事情。
将所有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家庭,迁移到皇家墓地平陵附近。
并且为其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议谥号,设置用来祭祀的墓地园邑。
汉武帝看到画面中一个个竖起来的陵园,不由得湿了眼眶,这是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呀!
自己立了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后,必然要压制前太子刘据的声望,必然不可能留下用于祭祀刘据一家的墓地园邑!
哪怕自己修建了用于思念刘据的思子宫,可新皇即位时必然不能再用。
而汉宣帝即位的第二年,为汉武帝立了庙号世宗!
看到自己这位曾孙居然给自己上了庙号,汉武帝的神色更为激动了。
他明白,这位曾孙到底是原谅了自己的作为。
看到因为庙号而激动不已的汉武帝刘彻,众人有些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但很快,画面中场景就让众人明白了庙号的重要性。
庙号在西周时期就被废除,然后到汉朝后开始重新启动。
庙号与谥号不同,谥号是后世子孙对祖先生平的一个评价语,用最简短的话对祖先做一个评语就谥号。
如孝文皇帝刘恒,孝武皇帝刘彻等等……
庙号就不同了,庙号只是用来祭祀的名号,就像祖宗牌位一样,并不在众人的常用词语中。
不常用不代表不重要!
恰恰相反,汉朝对于庙号的使用非常严格,如果不是有特别重大的功绩,皇帝一般没有庙号!
哪怕是汉景帝,让人民富裕安康,让国家丰谷满仓,他也没有得到庙号。
谥号是个皇帝都有,虽然有好有坏,但庙号就不一样了,你要是不能让全天下的人信服,你想都别想!
整个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共有24位皇帝,其中有庙号的皇帝只有7位!
而在汉武帝之前只有两位皇帝有庙号!
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庙号:太祖!
汉文帝孝文皇帝刘恒,庙号:太宗!
两个人一个是开国之君毋容置疑,一个是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皇帝,也没有人质疑!
但汉武帝不同,他的争议太大了,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到庙号!
从他自己发布罪己诏的一刻起,他的心就没有想过自己能有庙号!
而视频中的画面也让众人明白了,汉武帝得到这个庙号是有多么的艰难!
一个皇帝加上丞相和御史大夫,帝国最权威的三个人,因为要给汉武帝上个庙号而弄的群臣沸腾,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而百姓更是议论纷纷,他们都不觉得汉武帝配得上庙号!
而为了汉武帝的庙号,汉宣帝不得不把所有反对的大臣们都逮捕入狱!
在给全国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级爵位,并赏赐酒肉后,才推行了下去!
“我艹!这庙号这么重要的吗?”
“头皮发麻,全国男性加爵一级!这算不算皇帝贿赂百姓呀?!”
“好家伙,有被吓到,这怎么也想不到,为了给曾祖父一个庙号,皇帝不仅要打压大臣,还要给全国人民行贿!”
“看不懂汉宣帝这操作,这才第二年吧?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那?”
“打压群臣,贿赂百姓,损失的是自己的威严吧?”
“而且为什么丞相和御史大夫们都支持皇帝那?难道都是奸臣?”
“楼上的是傻子吗?你没看到汉宣帝的政绩吗?政府匈奴,富裕百姓,如何是奸臣当道的景象?”
“这操作,我是看不懂了,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