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芬儿会走了。妈妈长的虽然很漂亮,眼睛又大,又是双眼皮, 个儿也不矮,身材不胖不瘦,用现在的话说,算得上是美女了!但孩子的长相基本不像妈妈,大部分都像爸爸,只是眼睛不太像,虽然没有妈妈的眼睛大,但也没有爸爸的那么小,而且是内双眼皮。长长的眼毛,黑黑的眼仁,眼角稍稍有一点点上挑,但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第一眼看去就能看出毛嘟嘟的眼睛会说话,很有神;圆圆的小脸上鼻子显得有点大,且鼻尖有点上翘,挺俏皮的;小脑门还像没长开似的,向前罩着,用妈妈的话说:下雨浇不着眼睛。 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又爱干净的人,所以把小芬儿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头上梳着两个羊角辫, 身上经常穿着妈妈用手针缝制红花粉花的上衣,蓝色或绿色的裤子。看上去虽然不是多漂亮,但也不丑,而且活泼可爱。虽然小秋芬很可爱,但是爸爸几乎就没抱过她,不知是因为爸爸重男轻女呀, 还是那个年代的男人多数都不愿意抱小孩儿,反正即使妈妈忙时,爸爸也不愿意看(看)孩子。其实芬儿一般也不用大人哄。
但有一次,竟然在妈妈忙不过来时,爸爸也没什么事,就是习惯不管孩子,芬儿没注意掉到了地上。那还是在冷的时候,地上生着炕炉子,孩子的下巴,嘴唇的下方磕到了炉子边上,按照妈妈的话说,把嘴磕漏了。血一下就出来了,孩子哇哇大哭。妈妈抱起孩子,喊着让爸爸去找棉花,爸爸怎么也手忙脚乱找不着,还得是妈妈找。那次,妈妈和爸爸吵了起来,妈妈埋怨爸爸不管孩子,爸爸一生气跑到外面的柴火垛待了半天,因为他不愿意串门子,其他地方还太冷。简单处理后,小秋芬还边哭边吃了两个饺子。长大后,下巴处还有个疤痕。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许也没有时间思考早教的问题,但自从芬儿会说话以后,有一点要超出附近的差不多同龄的孩子, 那就是会“学话”:能把别人的话原原本本的学出来,不会说错意思,所以有不少人会愿意逗试孩子:问这问那。
转眼芬儿四岁了,还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因为爸爸工作忙,在妈妈身体好时就让她独自带着秋芬去辽宁老家看爷爷奶奶。其实两位老人也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大儿媳妇。这一趟“旅行”,芬儿两次险些送命!
那时候,有的地方的所谓客车还是后面带斗的敞篷汽车。在快要到奶奶前的一次在换车时 妈妈赶上了一辆马上要出发的“客车”。人已经满了, 只好挤在车斗的后面。刚坐上去还没准备好,汽车就开动了,妈妈怀里的小秋芬猛然离开妈妈的怀抱飞了出去。好在车速不算快,也好在妈妈手疾眼快,一把把孩子拽了回来。车上的人一片惊呼,妈妈惊魂未定,而后紧紧把秋芬搂在怀里,泪如雨下。
“太玄了!”
“这孩子命大呀!”
有人冲着司机大喊停车。司机停车会后有的人就训斥他:“怎么不等人坐稳了再开?”司机拍拍自己的脑门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