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真坐在营帐侧面,闭着眼睛,仔细回想着昨天中午惨烈的战斗,低头说道:“曹军势大,行动迅速,他们兵精将勇,我们不是对手。”
陶温不管自己是不是曹军对手,他都没有选择了,继续问道:“我也知曹操那厮颇会用兵,只是我听说从兄被夏侯渊突袭而死,你们丹阳兵好歹也是全副武装的精兵,怎会让人轻易地杀死主将呢?”
许真叹道:“大公子为救百姓,亲自上阵与贼兵搏斗,是以被对方有机可乘,遭夏侯渊那贼快马突袭。大公子牺牲之后,我们全军大乱,阵型散动,被曹军围了起来。”
“那么多人,是青州兵吗?”
“然,正是传说中的青州兵,没想到他们那么强悍。”
“青州兵与一般曹军,有何不同?”
“方才与公子说了,青州兵相较其他的曹军来说更加强悍,穿着上也是以前黄巾军的黄色道服,只是头上不系黄巾而已。”
陶温眼眉一挑,回想着昨日自己和夏侯渊大战时的场景。
无论是赵云全歼的那支数百人的小队,还是夏侯渊的本部兵马,他都没有看到身穿黄色军服的青州兵。
曹操本部的军马绝大多数来自袁绍从冀州的供给,小部分来自兖州的本地武装,其服装和令旗自然与黄巾军大不相同。
“怡儿,你们退入城中之前,可有见到穿黄衣服的青州兵吗?”
“嗯......没有。”孙怡瞪着大眼睛,仔细地回想着。
基本可以判定,在昨天下午的大战中,曹操和青州兵根本不在彭城附近。换句话说,在昨天下午,假如是曹操本人在指挥青州兵的大兵团作战,陶温他们断然不可能全首全尾地退入城中。
那么曹操带着青州兵在屠杀和劫掠了彭城外围之后,究竟顺势去了哪里?
陶温转念一想,那些魔鬼去哪已经不重要了。
无论他们去哪,对于陶温来说,这无疑是老天爷在帮助他。如果没有了曹操的用兵如神和青州兵的人数众多,那么他想要带领百姓突出重围,想想似乎并非不能做到。
陶温兴奋道:“许都尉,我们今日饱食一顿,你令众将士好好休息,明日我们与曹军大战,保着百姓出城。”
许真作为一名军人,即便对这种让他摸不着头脑的军令,他也会服从并全力执行。
“喏,末将定为公子肝脑涂地,毫无怨言。”
陶温赞赏地点点头,这支从兄留下的财产不到两千人,加上赵云的一千胡汉杂骑和自己手下的两百泰山骑兵,拢共三千人马。
三千人数虽少,却万万不能小看他们的力量。不到两千的披甲步兵和一千两百名骑士,这加起来妥妥的精锐战阵,要啥有啥,足够陶温在乱世里大展拳脚了。
许真说完,转身出帐,安排军士休养和传令的各项事宜。
孙怡则一脸担忧,说道:“陶郎,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曹操作为袁绍设置在南边的兖州督,其本部人马也有万余。我方三千,虽然都是精兵,却要一边突围作战,一边行军保护百姓,想想就不可能办到。”
陶温笑道:“我心中已有计较。昨日陈珪对我说,他手里有陈家密探的绝密情报,乃是袁绍手下的吕布将要叛变,对袁绍军反戈一击,然后以陈宫为首的兖州士族也会迎奉吕布为主,进入兖州,届时袁曹二人一地鸡毛,必然大乱。”
孙怡听到这么多人名,有些蒙圈。
吕布她是听说过的,曾经是父兄讨董时的劲敌,可陶温说的这一连串变故,让她将这些人名联系在一起,属实有些超出了孙怡的认知范围。
陶温一愣,知道自己作为未来人有着先知先觉的信息优势,与孙怡这些当世的人隔着一层信息偏差,于是解释道:“说白了,就是曹操一方即将后院失火,但袁绍和曹操也不会全然不查。据陈珪所说,荀彧和夏侯惇已经在后方部署应对的措施,双方斗起来旷日持久,对我们来说极为有利。”
孙怡不知道荀彧和夏侯惇是谁,也对陶温说的旷日持久不感兴趣。
“陶郎,现在我们的问题是燃眉之急啊,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嗯,曹操对于兖州本地士族的防范,就是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关键。”
孙怡的头上挂满了问号。
陶温笑道:“曹操任人唯亲,只会用手下的亲族担任大将。夏侯家和曹家是曹操的军事倚仗,夏侯惇在兖州防备本地士族,夏侯渊被我重创在阵中。那么,目前曹军的中军大阵里,只有曹仁和曹洪两兄弟。按我的推测,以曹操多疑寡信的性格,他带着人数众多的青州兵离开了中军大营,必然会带上曹仁或曹洪在身边以防不测,那么明日作战的关键......”
“我明白了。”孙怡恍然大悟道,“我们直冲对方中军大营,造成曹军混乱,为百姓出城制造机会。”
不愧是孙破虏的长女,只要信息到位,一下就明白了敌军的弱点。
陶温点点头,说道:“没错,即便如此,想突入对方中军大营又谈何容易?等哺食过后,我们再请赵将军和许都尉共同商议一下作战计划。”
“嗯!”孙怡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免兴奋起来,全身活力四射,准备大干一场。
晚饭过后,众位部队的领头将军一齐来到丹阳兵的军营大帐。陶温坐在军帐的正中主席上,一旁侍坐着孙怡,紧接着下首两侧分别坐着赵云和许真,靠近大帐门口则是昌龙和尹虎两员小将。
陶温将自己得到的信息和得出的结论通通告知了在场众人,一时间,大帐之内陷入了沉思之中。
昌龙和尹虎两人完全不知道陶温在说些什么,那么多记不清的人名实在太杂,干脆自顾自地吃着桌上的茶点。
陶温觉得门口的两只小猪颇为好笑,也不管他们,一手举起几案上的茶水,说道:“本公子这里言路大开,众将可以放轻松,畅所欲言。我们生死同契,没有什么好忌讳的。”
说罢,也不管底下人的反应,自顾自地喝起茶来。
他倒不是成竹在胸,而是行军作战的细节他真的不懂,需要许真尤其是赵云这种百战之将提出具体的方略。而思考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活儿,硬逼不来的,所以他想尽可能为大家制造一种轻松的环境,不讲什么尊卑等级和无谓的要求。
片刻后,赵云率先拱手说道:“末将有一言,还请公子定夺。”
“子龙将军速速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