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到家,就看见梁母站在门前,有个妇人在和她说话。
“娘,我们回来了。”
“嗯,听说老大媳妇今天救了梁旺?”
“是啊娘,嫂嫂好厉害。”刘慧娘连忙点头。
“好事,好事。”梁母忙点头。“你们进去吧,把衣服换一换,身上都是泥。”
“好。”元妙妙和刘慧娘一道点头。
刚才为了救人,她直接跪在了泥地上,偏偏穿的还是件浅色的衣服,现在下摆糊了一层泥巴,看都不能看了。难怪梁母还有刘慧娘都是穿的深色的衣服。
回到房间,梁瑄还是那个姿势,捧着书坐在桌前,看样子是根本就没挪动过。听见门开的声音才抬头看过来,便看到了一身泥巴的元妙妙。
“妙娘,这是怎么了?”
“没事,救了个孩子,身上弄脏了回来换衣服的。”
“我去给你提点水洗一下吧。”
元妙妙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让梁瑄多动动也好。
“那就多谢相公了。相公提水时当心一点。”
梁瑄没回话,放下书出去了。
元妙妙来到衣柜前,本想翻一翻衣服,但手上也是湿的,就直接把身上的裙子给脱了下来,留下一套中衣。用裙子擦了擦手,才开柜门。
“吱呀”房门又响起声音,元妙妙下意识转头,就与提水进来的梁瑄打了个照面。
她自觉是没什么的,身上这不就相当于是外套里面的那层衣服吗。但梁瑄忙不殆的转过了头,把水桶放在房里,又出去了。
“噗嗤。”元妙妙不禁笑了出声。好像有点可爱怎么办。
门外,梁瑄低着头,脸上透着点不自然的红晕。他万万没想到进去了居然看见元妙妙衣裳不整。
“太冒犯了,应该先问一句的。”梁瑄责备自己。房里本来就是没什么家具的,更别说架一个屏风了。元妙妙衣裳脏了自然是要换的,他怎么能问也不问就这么进去。
“莫忘了,妙娘与我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他告诫自己。
“吱呀”房门又响起声音。
“相公,怎么等在门外?我换好了,相公可以去看书了。”元妙妙弯着嘴角,脸上是一抹浅浅的笑意,还带着点红晕。
“好。”梁瑄点了点头,进了房间。
元妙妙没错过梁瑄脸上那一点的红,心里更是觉得有趣了。这个便宜老公可真纯情啊,好想调戏他……不行元妙妙,你和他还不熟呢,怎么能调戏他。
元妙妙提着木桶出来,院子里已经挂好了洗完的衣服,刘慧娘不知道哪里去了。她想了想,把桶中的水倒了,又回到房间里。
“相公,我们家的田地在哪里呀?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好,田里家里不远,只是分得比较散。水田就在大塘边,那里灌水方便,旱田就在门前那里。至于那几亩桑田在里面的山上。说起来,还得不时看护着呢。”
“这是为何?难不成还有人去偷吗?”
“自然是有人偷的,妙娘。五亩的桑树可不少了,便是不打理它,任它自己长,一年也能生很多的桑叶。这桑叶可是个好东西,就不说养蚕人每年都要来收桑叶了,便是给自家的牲畜吃,也能长得更好。”
“是这样啊。”元妙妙点了点头。在现代,养桑树基本上没有那么盛行了,对于桑树的用途除了养蚕,更多的就是吃桑椹。她倒是知道桑树蛋白质含量不少,做饲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却没想到会有人偷。不过这么说起来,现在是五月末块六月,不正好是结桑椹的时候的?
“说起啦,现在是桑树结果的日子吧?”元妙妙望向梁瑄,瞪大了眼睛。
“是,怎么了?”
“我们快走吧,我记得桑树的果子可好吃了。”元妙妙从厨房里拿了个背篓,就扯着梁瑄往外走。之前刘慧娘说过桑林在哪个方位,她只是不知道哪些是梁家的。
”你要吃桑果吗?那个东西不好吃的,一般都是喂给鸡鸭吃。”
“怎么会?我记得可好吃啦。”元妙妙不信,仍然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梁瑄望着她高兴的样子,也没多说,只是跟着她走。
“这一片就是我们家的桑林了。说起来爹娘他们应该也在这里,现在正是采桑的季节。”
“那我们也快去吧!”元妙妙进了桑林,一眼就看见了桑树上挂的紫色果子。一串一串的,简直看直了她的眼睛。她一把薅住一根枝条,果子摘下来就往嘴里塞。这年头也没什么农药污染的,最多就是有些灰尘,但桑椹皮薄,擦的话会烂,到时候非得粘一身的汁水,可比泥巴还难洗。所以干脆就直接吃了。
只是,元妙妙的脸一下子就扭曲了。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桑椹这么涩,这么酸!明明是一副已经熟透了的样子,结果味道和没熟的柿子一样,嘴巴都发麻了!她连忙吐了出来。
“呸呸呸!”元妙妙苦着脸。面前却递来一个竹筒,塞子是打开的,里面装了一筒水。
“快喝点水漱漱口,”梁瑄望着她,眼中有些不明显的笑意。“下次不要这么莽撞了。”
元妙妙拿过水,嗽了几道口,才感觉好一点。
“下次我一定听你的,原来这个果子真的不好吃啊。可我以前吃到的明明很甜。”元妙妙嘟囔了一句。
其实她已经明白了。她以前在现代吃的桑椹,那是人工特意选育出来的果桑,就是为了吃的,自然味道好。可是现在这里的桑树肉眼可见的就是为了长叶子养蚕的,相当于原始品种,果子自然味道不好。当然也不排除有那种叶子也长的多,果子味道也好的品种,只是面前这个明显不是了。元妙妙有些丧气。
“想吃果子的话,我记得家后面就有一棵桃树,现在正是结果的日子。回去了我带你去摘。”梁瑄安慰道。他也不知道为何元妙妙觉得桑果好吃,或许是以前饿的时候吃过吧。
“好。那我也摘点桑叶回去吧,摘完这筐就回去,我看天色也不早了,该做饭了。不知道爹娘是在哪里,这桑林太密了,看不见人影。”
“到时来喊一声就是了。”梁瑄边说边摘下一枝桑叶。
“说起来,相公,既然家里有这么多的桑林,为何不顺道养些蚕呢?蚕丝可是个金贵东西呢。”
“王地主家里就是养蚕的,我们的桑叶大多也是卖给了他们家。”
“是这样啊,难怪没人养蚕了。”元妙妙点点头。已经有了一个养蚕大户,不说就算自己养了蚕会不会被那家人针对,就说卖蚕茧也要有路子,要是不卖蚕茧选择自己练丝织布的话也得有了织布的手艺和机器才能干,但最终又要回到起点,没有渠道卖出去。这年头,难道还能有农民把蚕丝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吗!
不过,要是能说服那个地主把蚕分出来给村子里的人养,然后地主就只用收蚕茧和蚕丝,然后再搞几台机器来织成布,染一些颜色,想必也是不愁买的。这样一来想必也能扩大那个地主家的生意。不过这件事我都能想到,应该不会有人想不到吧?元妙妙想了想。
“为什么王老爷不把蚕种分给村子里的人一起养呢?这样不是能收更多的蚕茧吗?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桑树,养蚕再方便不过了。”
“因为他家有很多亩桑林,村子里的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小利,放给村里的人养还没有自己养来得利润高。收桑叶的价格和收蚕茧的价格可不一样。而且也不是每家都愿意养蚕的。养蚕也是要花费很多人力的。习惯了种地为生的农户,还是更愿意把精力花在田地上。”
“是这样吗?”元妙妙还是有些不明白。
“是啊,养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族、择茧、窖茧,这么多步骤一步都不可以错,这些大步骤还要细分小步骤,像是浴蚕就有腊月冻沥毒和谷雨后温水浴,这么一来回,小半年就过去了。蚕吃的桑叶也要尽量保持新鲜,最好摘下来不能超过两天,要是真的养蚕,估计土地就没什么功夫打理了。尤其是到了农忙的时候。我们这里通常是种两季稻,七月下旬收了早稻立刻就要把晚稻种下去,但得提前选种,育苗,最少就得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家家都要忙着抢收稻谷,等到了冬月,晚稻又到了收割的时候,又得再忙。又哪来的人手去养蚕呢。”
“是啊,现在的粮食主要是自家种的,基本很少有农户去买粮,除非是地里遭了灾,没有产出,主要精力都在种地上了,哪来的时间分给养蚕。还不如买桑叶呢,桑叶长在树上,随时能摘,一般也是早上五点到九点,晚上4点到六点是最好的采桑时间,那时候要是农忙的话自然没时间,可要是平时,就像现在,五月末,水稻已经种好了,最多就是去看看田里水够不够,正好是空闲的时候。要是种小麦的话倒是要忙着收小麦了,但是这里明显就不是小麦的种植区,至少这个村子是不种小麦的。倒是种了高粱,就种在旱田里。但是高粱也是三月多播种,此后大概四五个月能熟,到那时也八月末了,正好晚稻也种好了,时间又空出来可以收高粱了。总之,种地的农户一年到头基本没几个月是空闲的。”
元妙妙顺着梁瑄的话想了想,发现的确是这样子。
“好了,我们回去吧。”两人边说边摘一会儿桑叶,筐子一会儿就满了。
“重吗?”梁瑄想要把篮筐背起来,却被元妙妙抢了先。
“不重,里面都是叶子,就像没放东西一样。”元妙妙爽朗一笑。“走喽,回家啦!”她招呼着梁瑄,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梁瑄点点头,脸上带着明显的笑意。
两人慢悠悠回到家,却发现刘慧娘已经回来了,梁珲在灶下烧火,她锅里正炖着什么菜似的。
“唔,好香啊,惠娘,是什么菜?”元妙妙把篮框往墙角一放,走到灶前。
“是肉,昨天办席我特意留下来的。合着淞菜一起炖的。旁边锅里我还烙了粗面饼子。在一会儿就好啦。”
“那我就等着吃啦。”元妙妙笑弯了眼。
“对啦,听相公说他每天都要吃药,我好像没看见药在哪里?”元妙妙看着灶旁边那个可以移动的小灶,有些疑惑,那上面也没看见有煎药的壶或者炉子。
“大哥的药一般都是他自己煎,你可以去问问他,应该是在房里,有一个小药炉的。”灶下烧火的梁珲回道。
“是吗,相公?”元妙妙回头问梁瑄。
“嗯,在厨房煎药难免给厨房染上药味,我就在房里煎了。”
“可是房里也没闻见药味啊?”
“我之后带你去看,我们一起去吧桑叶放好吧。”梁瑄走到墙角,把篮子拎起来。
“好。”元妙妙点点头,“那我们先去放东西了。”她和刘慧娘说了声。
“好,吃饭了我喊你们。”刘慧娘点头。
“珲哥,大哥看起来很喜欢嫂嫂的样子。”望着两人走出去,刘慧娘对着梁珲笑着说。
“嗯,是啊。虽然大哥是个很温柔的人,但是对嫂嫂还是有点不同的。而且,嫂嫂才过来一天大哥就愿意跟着她出门了,平时都是待在房里读书。”梁珲语气有些感叹。
……
“相公,桑叶放在哪里呀?”
“跟我来吧。”梁瑄只是这样说。
两人一直走到院子最东边,就在他们俩的房间再过去,是一个园子,还是用土墙围起来的。
“从这里进去有一个棚子,是用来堆放柴火的,桑叶就放在这里就可以了。”
梁瑄带着元妙妙进来,就看见一个茅草棚子,用几根木头撑着,墙壁也是用土墙建的,墙面看着是光溜溜的。
两人走进这间柴房里面,房里非常的昏暗,也没有窗户可以照明,就只从房门照进来一些光线勉强算是让这个房间没有伸手不见五指。
借着这么一点光,勉强可以看见,房子被划分为两部分,大的一部分被堆上房顶的木柴给占据了,小的一部分,用木头围了个木框,里面桑叶快要堆满了。木框旁边的墙上还挂了两幅耙子,看着是用竹子做的。
“妙娘,走啦。”梁瑄把桑叶倒进这个框里,然后叫了一声正在仔细观察这个房间的元妙妙。
“好。”元妙妙应了声,跟着梁瑄走出去。
“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把篮筐放下后带你去个地方。”梁瑄关上柴房的门,对等在旁边的元妙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