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会留下来陪我和妹妹用膳吗?”
沈修远记起昨夜答应了白清瑶用膳,但看到女儿那满含期待的目光,犹豫之下说道。
“父皇已经答应了淑妃今日去陪她,不如中午我们一起......”
大公主沈和珺听出父皇的意思,还不待沈修远说完,就黑了脸。
“既然父皇约了淑母妃,那就赴淑母妃的约吧。夫子说,君子一诺,驷马难追。父皇是天子,那就是八马难追了。”
沈修远看珺儿的生气口是心非还有点暗戳戳的样子,还有点像淑妃,无奈温笑着哄着女儿说道。
“珺儿,淑母妃也很喜欢你们啊,常常提起要来看你们呢。”
对于本就一直讨厌白清瑶的沈和珺来说,每当沈修远说这话时的效果都只有八个大字:适得其反、越描越黑。
只不过这是沈修远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就不得而知了。
“不必了,珺儿和妹妹在皇祖母这里很好。”
沈修远轻叹一口气,两只大手轻轻拉住沈和珺的小手,轻声细语道。
“那父皇今日不做君子,只做小人,陪珺儿和嘉儿用膳,好不好?”
沈和珺别扭地咬着下嘴唇将头转向一边,似漫不经心的看着别处,说道。
“这是父皇自愿的。”
沈修远宠溺地看着女儿,心里却泛起另一个身影。
沈修远与女儿这里一片祥和,祖孙三代共享天伦之乐,消息传到白清瑶那边却是格外冷清苦楚。
传旨的小太监直接被白清瑶砸着东西赶了出去,心里一阵后怕,脚底抹油般快速逃离了永寿宫。
荷心忍着泪上千跪下道:“娘娘您别生气,您身子还没好全,可不能再生这么大气。”
白清瑶看了看那小太监已经跑远,大声对其他宫人呵斥道。
“都给本宫滚下去。”
等屋内只剩荷心时,白清瑶一下软了下来,眼神空洞、周身冷气。
“荷心,本宫想出去转转。”
荷心抹了把泪,喜道:“好,奴婢伺候您更衣。”
白清瑶今日穿得格外素,加上她无力疲惫的样子,显得更加心灰意冷。
走在路上,和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的宫殿也十分不搭。
“荷心,本宫这样是不是会扫了别人的兴,不如还是回去吧。”
“娘娘您别这么说,谁敢这么说您,奴婢第一个让她好看!”
荷心看着自家小姐的模样忍不住淌下两行泪。
“你看,本宫这不是第一个扫了你的性,回去吧。”
说罢,白清瑶转身就要回去。
而另一行人正从拐角处说笑着走出来。
“淑妃?”
为首的贵妃先是小吃了一惊。
后面跟着的郑贵人、程才人也缓过来向白清瑶行礼。
“嫔妾参见淑妃娘娘,娘娘金安。祝您福备箕畴,顺颂时宜。”
白清瑶竟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人,只木讷地点点头就转身要走。
“淑妃可是改了主意要去承乾宫参加嫔妃聚会?”
柳贵妃看出淑妃的不对劲,上下大量后迟疑着开口问道。
白清瑶听后有些懵,荷心在其耳边解释道:“贵妃组织今日嫔妃聚会,奴婢想您应该不去,就回绝了。”
白清瑶犹豫着不知道何去何从,程才人率先开口道。
“淑妃娘娘若是无事,不如就与我们同行?我们刚顺路去内务府取了上好的笔墨。听闻您工笔一绝,今日何不让姐妹们开开眼?”
或许程才人的话只是寒暄,白清瑶却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白清瑶就这么一路无话,和其他三人不远不近的一同去了承乾宫。
郑贵人郑书棠自从云笙笙死后就搬到了承乾宫与贵妃柳运心同住;程才人程姝归虽然和淑妃白清瑶同住,但和贵妃的关系却更好。
所以一路上她们仨倒是有说有笑,一向严肃冷淡的贵妃也少有地开几句玩笑。
白清瑶好想被这样的氛围感染,可惜没有。
到了承乾宫,其他四人已经到了,姜皎年甚至已经坐下打起了牌。
姜皎年一边闭着眼,看样子是在祈祷摸张好牌,一边余光看了眼进来的几人,娇声抱怨道。
“贵妃娘娘好慢,您要是再早回来会儿,嫔妾就不会连输这三把了。”
白清瑶在最后一声未吭地跟进来,听见姜皎年说的话先是吃惊了一下,看向柳运心。
贵妃却没生气,反而笑了下颇有将领气势的对姜皎年说道。
“无妨,本宫替你赢回来。”
郑贵人见状后退了几步到白清瑶身边,有些大胆地将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耳语道。
“贵妃娘娘说了,今日可不在乎那些礼仪宫规的,大家只管当成朋友雅集。”
姜皎年此时才看到白清瑶,面色怔了一下,行礼道,“参见淑妃娘娘。祝淑妃娘娘元旦新年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白淑妃脸色也变得不自然,“宜美人同乐,你昨日......病好了些吗?”
姜皎年想起昨日的经历,面露窘色,“啊、额,好了好了。”
看二人尴尬的气氛,季昭仪季锦出来打圆场,装作有些不满揶揄道。
“不是说好今日没有娘娘只有姐妹吗,你们这又客气寒暄上了。弄得本宫这腿也有些不自觉的想去行礼问安了。”
众人皆笑作一团。
“不是说好回来做雅集吗?你们这都打上叶子牌了,我看干脆今日凑两桌斗叶儿算了。”
姜皎年赶快接郑贵人的话抽身尴尬,笑道。
“这不是你们去的太久,闲着也是无事。正好贵妃娘娘准备了,就打发时间咯。”
程姝归:“别玩了,快来。我可是亲自去珍宝库给你找到这琴。喏,名琴元琉,快让我听听传说中名动京城的第一绝音。”
“哪有那么夸张啊!只是朋友喜欢开我玩笑,传着传着不熟的人就全信了。”
但大家俨然一副觉得姜皎年在谦虚并且更加期待的表情。
“那年年献丑了。”
姜皎年纤纤玉手抚上琴弦,左手按弦右手轻弹了几个音,“嗯,果真是传世名器。”
不染纤尘的手指勾动琴弦,婉转的琴声随之响起。姜皎年的身姿此刻变得优雅而端庄,全然掌控了局面与面前此琴般悠然自得。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众人一时都沉醉在姜皎年的琴声,白清瑶却拿起笔毫草草在纸上勾勒了几笔,一副美人弹琴图就跃然纸上。
姜皎年一曲毕,大家纷纷鼓掌叫好。
“年年快来看,淑妃娘娘画的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