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时间会让我忘记一些事情。
只有用文字准确地记录下来,我才能知道那个时候,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其实,我并不是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记忆,那只是当时的我,用仅有的认知,站在自己的视角,形成了一套符合常理的记忆。
我无法再想起,当时所有人的行为、语言和动作,也无法用现在自己丰富的经历,重新揣测当时发生的一切。究竟我记忆中的那些,是否准确,是否真的和我认为的一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回到从前一一求证……
我妈不爱打牌、不爱逛街、不爱和小姐妹聚会,除了工作,她在家里的日子,就是不停地洗洗涮涮,洗衣服、换被套、扫地、擦窗户……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做饭,会自己和面、揉面、擀面,弄成饺子皮、包子皮,动作行云流畅、一气呵成,那饺子皮擀的个个圆润饱满,尺寸刚刚好,每一个的大小都差不多,再放上她事先调好的饺子馅,一般都是韭菜鸡蛋,偶尔会有猪肉白菜馅。因为我后爸和弟弟都不爱吃肉,他们喜欢吃素食,所以我妈做的荤菜一般就是我和她两个人吃。她除了会包那种普通的小饺子,还会包一种大饺子,一个就顶5个小的,一般人吃两个就饱了,她的包子也比平常的大许多,所以每次蒸好了端上来都是一大盆,吃不完的话,下顿直接热了就能吃。
她喜欢研究各种美食,所以她很少带我们出去吃饭,什么都在家里做,味道比外面馆子里的还要好吃。我妈说,她年轻的时候在饭店干过,当时学了一些手艺。每次回老家给外公做饭,外公都会说,只有我妈炒的肉,他才嚼得动。
我没有弟弟长大过程的记忆,他好像从一个小老头,突然就可以走路,突然就会说话,突然就比小学的我,只矮了一个头。刚生下来的弟弟并不可爱,但还是全家人的宝贝,尤其是奶奶高兴地不行。奶奶家里重男轻女,她自己为了生儿子,前面生了5个女儿,第6个终于生了儿子,但是这个儿子体弱多病,总让人觉得不好养活,所以她又生了第7个,这次的小儿子,也就是我后爸,身体健康,充满福相,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我奶奶的宠儿,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小儿子,也引得其它姐姐们和大儿子的不满。后来,这些姐姐们出嫁离开了家,大儿子因为母亲的偏心,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去了大城市闯荡,争了一口气留下来成家立业了。小儿子也想去,但是奶奶想把他留在身边,把家里的房子给了他,家里就剩下他一个孩子。所以,逢年过节,这些儿女们很少回来,至少我只见过一个五姑和二姑,五姑来的次数多一些。还记得有一年,五姑带过来一口袋的馍馍,有些发硬了,我们家吃了好久。
五姑来的时候,只和我打声招呼,并不会交流太多,也不会和我们一起吃饭,她一直待在奶奶的房间里,把门关上。平时有保姆的时候,那个门也总是关着,所以,虽然和奶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产生感情,她就像一个合租房里的租客,和我们共用厨房、厕所,平时就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五姑的女儿岚岚姐姐,来过家里几次,她比我大6岁,长得乖巧,学习也好,和我也不常说话。有时候,房间的门没有关,就看见她在衣柜的镜子前,涂涂抹抹,让我很羡慕。
女孩子,谁不爱漂亮呢?我也很喜欢化妆,有一次,小学要举办活动,需要化妆,但是家里根本没有化妆品,妈妈也在外面工作,我就给二姨打了电话。二姨是我妈的亲妹妹,后来也从老家来了汝北,一个人在外面租了房子。她喜欢打扮,平时很爱买衣服、包包,身上总是一股香香的味道,她有很多衣服,穿了没几次就不穿了,会送人,也会送给我,有些衣服很成熟,露背的、露肩膀的,超短裙,看着都很时髦,但是我都没法穿出去,但我还是会留下来,没人的时候悄悄地穿,自己臭美,这些衣服,被我妈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偷偷送出去了。知道的时候,我还和她哭闹,
“谁说我不穿啊,我是不舍得穿。”
“我还以为你不喜欢穿,一直放在那,我送给菜市场卖菜家的孩子了。”
那家人也是过的很清苦,为了生儿子,一直生了9个孩子,听过女儿们都很争气,学习都很好。
二姨还会送一些首饰,我都不舍得戴,有些我甚至保存了好几年,没戴过几次,没什么机会。
二姨那个时候,在老家已经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女儿,我看过他们的婚纱照,二姨那个时候真的很漂亮,我们家的男人、女人就没有多丑的,就算是换来的舅舅也是“美男子”,他原来家庭里的哥哥们也都好看。我沾了我爸强大的基因,有些走偏了。后来,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她和她老公闹掰了。她老公接替了他爸爸,在铁路里上班,也算是个稳定工作,人也是老家的,工作在外省,离老家有点远,倒是离我们这里不远,就是邻省的距离。她老公是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就像一座冰山,人也长得黑黢黢的,但是很会过日子。人很踏实,从不乱花钱,但是在我二姨的眼里,那就是“扣”。
外公从不重男轻女,在当地也算是富裕的家庭,村子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就是外公家里买的,“当时所有人都跑到我们家里看电视。”那时候,别人家的孩子穿的都是胶鞋、草鞋,我妈她们已经穿上了布鞋。几个孩子回到家没饭吃,困得在床上睡了,外公、外婆不管多晚回来,都会一个个抱着喂饭。那可是在农村里,谁家会这么宠孩子。外公是个很心细的人,所以能帮孩子做的,都会自己做。我妈小时候身体也不好,和我出生的时候一样,所以,她经常可以吃独食。弟弟妹妹们在外面吃饭,我妈就在厨房里偷吃鸡。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我二姨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主妇,她更倾向于享受生活。她小时候特别喜欢唱戏,想和人家一样出名,但是家里人都不支持,在二姨的软磨硬泡下,外公拿出了半个月的工资,给她报名参加县里的唱戏比赛。比赛过了就让她去学,没过就踏踏实实的再也不想了。临近比赛的前几天,二姨就扯着嗓子,天天在外面吼,“咦咦咦咦咦~呀呀呀呀呀~”没想到比赛当天,她的嗓子竟然哑了,愣是没发出声音。可想而知,比赛也没通过。但是,这并没有彻底打消我二姨的“明星梦”,可能是因为她压根没有真正表现自己的机会吧,总觉得自己还有希望,所以,后来的漫长时间里,她依旧在这件事上绕不过去,各种旁敲侧击、曲线前进,将希望逐渐从自己转到了后辈的身上。
“你姑爷一点都不懂浪漫。”二姨那个时候经常对我这样说。二姨挣了钱喜欢去玩、去买、去打麻将,钱没了再挣就行,所以,她对谁都很大方,经常带我出去吃喝玩乐,给我买衣服也从不心疼钱。我小时候第一次去酒吧,就是她带我去的,还嘱咐我,不要告诉妈妈。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酒吧很大,楼下是一个长条的舞台,舞台前面有很多座位,我们在二楼,离舞台比较远。那里的消费也很高,一瓶易拉罐饮料都是十元起步,座位不要钱,但是你必须消费到座位要求的水平,差不多两杯饮料、一碟薯片、瓜子、一个水果盘就近百了。据说,离舞台近的人消费更高。有些演员在舞台上喝酒,一瓶就是一百元的打赏,前座的人一张张的给钱,他们就一瓶瓶的喝。那种场合,其实不适合小孩子去,因为我还记得,有人表演了黄色笑话,我都没看懂,后来长大了回忆起来才懂了,当时我只觉得用玻璃碗装的薯片就是好吃,我妈平时觉得这些不健康,很少给我们吃。
所以,我需要化妆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二姨。二姨那个时候对我很好,可能是女儿不在身边,所以把爱都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我打完电话后不久,她就直接打车来到了我们家,把一盘眼影送给了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只是我从没想过,后来有一天,她会成我厌恶的人…….
或者说,我从没真正厌恶她,只是再也不敢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大笑了……
为了成全她,我决定不再打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