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六月,春玉米灌浆了,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应该很好,走在路上农人个个笑逐颜开的。
好消息就是,辣椒成熟了,苏琪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虎皮尖椒。
头茬红辣椒晒干磨成辣椒粉,又做油泼辣子拌凉菜。苏琪才感觉自己的胃终于满足了,日子也过得滋润。
多多笑话她“你这是无辣不欢啊!”
苏琪“辣椒是点睛之笔,没了它很多美食少了灵魂。咱们现在有了土豆,要是有西红柿就更完美了。”
多多“你写信问问那个什么世子。让他帮你找。还有你辣椒准备什么时候抛出去?”
苏琪“等他们来拉玉米种子,我做成调料给他们就行了。麻辣鲜,烧烤料等等。”
天气越来越热,一动就是一身汗,又没什么食欲。黄荆叶做凉粉吃不过瘾。
多多“做凉皮呀!”
苏琪“不会啊!只知道要洗面,蒸熟,我试试吧!”
让周嫂舀出黑面,失败了也不心疼。“周嫂和面。”
大盆里装上清水“周嫂,就像洗衣服似的洗,直到把面筋洗出来就行了。”
周嫂边洗边在心里吐槽“谁家敢这么造啊!这不是糟蹋粮食吗?老爷夫人也不管管。哎!这家是她作主,造吧!”
洗了两刻钟,剩一小块面筋。大盆盖上盖子,等着里面洗出的淀粉沉淀。
沉淀了三个时辰,把上面的清水倒了,只留一点水,用汤勺把水和淀粉充分搅拌,直到没有颗粒状,放在一旁备用。
烧一锅热水,拿一个圆盘,刷上一层油,把面汤搅匀舀一勺倒入圆盘,在锅里蒸熟,拿出来,揭开放案板上摊凉备用。再重新蒸上一张,循环反复,直至蒸完。面筋蒸熟,然后都切成条。
苏琪又做一个拌面肉酱,还有一个双椒肉酱。再炒盘红薯叶。
一人一碗,用大托盘拿到正屋。“爹!娘!这是凉皮,第一次做,怕做坏了,用的黑面,你们尝尝!有两种肉酱,自己加!”
顾青湖吸溜一口“好吃!夏天吃这个太爽口了!”
景芝“好吃!”
顾景昊“琪琪!明天用白面做吧!”
顾青湖“多做点,给你祖父祖母送点。”
苏琪话都不想说了只点头。反正受累的不是她。
张华和张富洗了一天的面。苏琪让晒了一簸箕,晒干也就十多斤澄粉。
凉皮半下午送出去的,晚上二伯家景昇就过来了“三叔!我想去府城盘个小店卖凉粉。方子多少钱?”
顾青湖“可以呀!不过这玩意儿只能做一季,你冬天准备做什么?”
景昇挠头“也是哈!大冬天的谁吃啊!还是让景昭景珩哥卖吧!我再看看。”
顾青湖“你真要有心做生意,你跟着我干,愿意吗?”
景昇感觉天上掉馅饼砸中了他,不敢置信“太愿意了!谢谢三叔。”
顾青湖“臭小子!府城琪琪有铺子,我准备收回来开个商行,带上老婆孩子去那边,一年二百两,再给你一成干股,过几年你有资本了单干也行。”
景升高兴坏了“哎!我回去收拾了。”说完就跑了。
多多“真不能小瞧古人,他们可太聪明了!”
苏琪“是啊!”
六月下旬,两人一狗的小分队又前山后山,竹林里扫荡,找竹荪。今年的雨水足,灵芝也比较多,不过还没出粉,下个月再采比较好。
刚进七月,苏琪家的春玉米开始收割了。比其他人家早半个多月,其实苏琪为了多产故意推后几天收。几乎全村的人都过来帮忙,官府征收的直接从田里过秤就运走了,省了不少事,不然晒的地都没有,要是赶上雨天全完了。
就这家里家外全是玉米。京里那部分还有秋玉米的种子,全部要晒干脱粒。每天请二十多个妇女帮忙干活。等她们自家收玉米就请不到人了。
苏琪白天上山,晚上在家脱粒,累得跟孙子似的。
七月十四,傅公子派了一位刘先生带队过来拉玉米种子。
给苏琪带来一车上好的羊毛,还有贵重的皮毛。其中一整块的紫貂美极了。苏琪爱不释手的摸了又摸。
那长随说“这是罗刹国的紫貂,世子说送给您!”
苏琪“谢谢世子美意!”
最大惊喜是几百斤孜然粒。苏琪深深吸一口气“这香味真好闻啊!”
苏琪又抓张华过来帮她磨粉。大力就是好,他磨出来的东西特别细腻。
中午,苏琪亲自下厨整了一桌菜。首先就是孜然羊肉,麻辣沸腾鱼,剁椒鱼头加手擀面,水煮牛肉,辣椒炒肉,清炒红薯叶。汤是野鸡炖竹荪。
刘先生吃的满头大汗,这也太好吃了!难怪世子说京里酒楼要做到一位难求得让她再给几个菜谱,这厨艺快赶上御厨了。
顾景昊又帮他把酒满上“好吃就多吃点。”
酒足饭饱,喝着六安瓜片。
刘先生拿出小匣子“这是房子和铺子的地契。房子在内城桂花巷,离国子监有两刻钟足程,一个实实在在的三进宅院,位置不算顶好,但胜在地方大,后院还有二十多亩空地。铺子在通济大街前面五开间三房的铺子,后面院子很大。都是带了租约,随时可以收回来。”
顾青湖接过细看“这两个地方怕是不便宜,我们得补多少银钱?”
刘先生“我们世子说了,这次本就是我们占了便宜。以后仰仗您们的地方多着呢,万不可太过客气!”
顾青湖“世子一番好意,那就却之不恭了。”
刘先生“世子说了您们的药材和竹荪,他全都要了。”
顾青湖犯难“这不好吧!我们和回春堂是有协议,给您们了,那边不好交待!”
那管家说“放心!我们世子和唐三爷商量好了,保证没事。”
那就无所谓,只要银子落袋就好了。
景昊洗漱进来见苏琪又在那摸紫貂。上前一步拥住她“这么喜欢吗?”
苏琪“是的!主要是我特别喜欢紫色。”
景昊“宝贝!你嫁给我后悔吗?”
苏琪“为什么这么问?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景昊“你想哪去了?”
苏琪转身捧着他的脸认真的说“景昊,我的要求不多,你对我一心一意,家人不给我添堵就足够了,至于物质上的东西,比如这个貂,有当然好,没有我不强求。我没那么多的奢求,现在已经足够好了。你能做到吗?”
景昊“我能!宝贝!我能!”
苏琪“我相信你!”
整个七月份忙得喘不过气,春玉米收回来了,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奋战,整地施肥,种秋玉米。
这次全请的外乡人,把玉米杆就地烧了当肥料。
七月底,秋玉米总算种好了。还没到收稻谷的时候,还是这些人全请去建小庄子,挖池塘。
苏琪家工钱给的高,吃的好!工人们活干的又快又好。八月小庄子就建好了,三间正房带左右厢房的一进小院子建了六套。又加盖了三十多间的厂房。
公公去了一次府城,带回了两家人。苏琪让唐三爷留心买的。一家种药材和花很有一手,男的姓姜,女的姓李,大儿子15岁,姜文。二儿子13岁,姜武。大女儿姜玲今年11岁,小女儿姜珍九岁。姜玲女红不错跟着婆婆。小女儿姜珍跟着景芝。
另一家擅长种果树。男的姓汪,女的姓游,都是四十上下的年纪。四儿一女,孩子都还小。
景昊每天早上带男孩子锻炼身体。姜家那两个跟着上山。汪家最大的才十二岁,跟着爹娘学种树已经有模有样了。其它孩子先混着,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