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着后山往回走,站在山头向东望,长乐村尽收眼底。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到处是姹紫嫣红开遍。村道传来孩童欢快的呼喊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荒地变良田。玉米红薯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从前的石头房,茅草屋变成青砖瓦房。整个长乐村犹如初升的太阳,散发着勃勃生机。
“多多!再过一两年,这里真的是世外桃源了。”
多多“是啊!人的生命力真的顽强,谁能想到江南水乡的人在这大山深处依然能生活得如此鲜活。”
苏琪花一下午的时间做出四瓶白玉兰纯露。可惜没提取出精油。还得多试验。自己留两瓶,一瓶给了芝芝,一瓶给了婆婆。
叶氏接过惊喜莫明“给我的?”
苏琪“娘!你闻闻,这味道喜欢吗?”
两人都点头“喜欢!”
苏琪“试试?”
两人倒一点手心,满屋子的花香四溢,拍在脸上水润嫩滑。
叶氏睁大双眼忍不住惊叹一声“这么水润嫩滑啊!一点都不油腻。”
景芝娇笑道“好滑哦!”
苏琪摸摸她的小脸“你不擦也很嫩滑!”
景芝羞答答的“嫂子,其他花也可以做吗?我天天去山上捡。”
“可以!不过这保存不了多久,做多了也没用。”苏琪又嘱咐俩人“别说哈!我将来还准备拿它赚钱呢!”
两人都表示谁也不说。
入夜,苏琪洗去一身的疲惫,窝在大迎枕上看书,就听顾景昊在门口喊“琪琪!”
起身开门,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掩鼻嗔怪道“你喝了多少啊?”
顾景昊不进屋“琪琪!帮我拿衣服,我去洗漱。”
苏琪承他好意“别泡澡哈,喝多了泡澡容易头晕。知道吗?”
顾景昊“我没喝多少!”
苏琪懒得跟酒鬼多废话。回去弄了杯蜂蜜水备用。
不一会,顾景昊头发还滴着水呢!进来就抱她,含着她的耳珠呢喃“宝贝!我想你了!”
苏琪推他“把蜂蜜水喝了!”又拿一块毛巾帮他擦头发“跟谁喝呢?喝一天了!”
顾景昊抱着她不动“琪琪!谢谢你,都是你的功劳。我们顾氏一族彻底在安庆府站稳了。以后婚丧嫁娶建祠堂学堂都不愁了。”
苏琪“有我什么事?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这么说要开始建族学了?”
“秋收后吧!趁着官府支持全力修路。”顾景昊又说“他们还商量东边一路的山全买下来,咱们买吗?”
苏琪感叹好大手笔,不过等路修好了,那片就成香饽饽了,还是要先下手为强。
苏琪去墙边暗格拿出小匣子,数了数银票“昊哥,这是二万两,靠着咱家的山头往东买,连成一片。”
顾景昊“你不留点现钱吗?”
苏琪“咱们也没什么花用,实在急用不是还有两支人参吗?机会难得,错过了就没有了!”
四月初八,佛诞日,也是苏琪十六岁生日。嫁进顾家快一年了。
早起景芝做了一碗长寿面。公公包了一个红包,婆婆做了一套衣服,景芝还绣了手绢,景昊是一个赤金钗子。
中午一家人吃一顿饭就算过了生日。
亲戚们也各有表示,晚上,苏琪在灯下整理记录收到的礼物。以后是要还礼的。
景昊把钗子插进她如云黑发,双手捧着她的小脸“宝贝!你真美!”
苏琪双手搂着他的脖子“你也很帅!”
两人交颈相缠,水乳交融,抵死缠绵……
四月十二,婆婆的学堂开课了,共有十个学生。画画和女红交替着上。
苏琪旁听了一上午,教的真不错,有责任心。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即因材施教。
几个姑娘听得津津有味,学习热情高涨,她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大伯娘家小女儿景茗放学回家,把小书包摊开“这是三婶给我们买的,一人一套画笔。”
大伯娘“你学会了吗?”
景茗“三婶讲的可好了,我们都听得懂。不懂就多讲几遍,还说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慢慢学,直到教会。”
“三婶还说我们花样子要是好,可以放在她绣坊卖,绣品也是一样的。”
几人吃惊不已“她开绣坊了?在哪开的?”
景茗“府城。”
大伯娘“那你可要好好学。”
景茗“嗯!五嫂还给我们做好吃的。”
“做什么好吃的啦?”
“红糖糍粑!蘸着黄豆粉,可好吃了!娘!咱家还有糍粑吗?我还想吃!”
陈氏帮他洗脚边问“三儿媳妇开了绣坊,你知道吗?”
族长“知道!上次闹一场,琪琪说她就是闲的慌,建议开个绣铺找点事给她做。说是和唐三少夫人合伙开的。”
陈氏笑叹“琪琪这小脑瓜咋长的?好像什么事都难不倒她!她作了二十多年,她半年不到就制服她了。”
族长腹诽老伴妇人之见“教的如何?”
“几个姑娘都说教的好。”也怪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四月,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候,满眼绿色,漫山花香,处处春色宜人。孩子们下河摸鱼,上树捉鸟,进山砍柴。
淅淅沥沥的春雨声中,闻着花香,听着鸟鸣。天晴时,蓝天白云下的小山村春意浓浓,风光醉美,站在山间听风沉思,看着远处山鸡在田间漫步,还有几只白鹭从山林间飞过,到处是怒放的杜鹃花。真乃最美人间四月天。
苏琪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上二楼躺在摇椅上,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就当一条咸鱼。
多多感叹“咸鱼都没你过的好!”
四月也是播种的季节,苏琪想自己种花生。
景昊挖窝,苏琪边撒花生米,边吐槽公公抠抠搜搜的只留两亩地给她。还说什么“想吃花生买就是了,何必自己种。”
切!不就是觉得不如种玉米红薯来钱快吗?
景昊笑着拉拉她的大辫子“等东边的荒山开出来了,你想种什么都行。”
苏琪泄气“还要好久!这周边壮劳力是不是都来咱村干活了?”
景昊“差不多吧!修路,开荒,咱家就请了五十多人。”
苏琪“咱家能开多少地出来?”
景昊笑道“不是咱家!是你!大概能开两千来亩吧!你想种什么?”
山地薄得很,是先种大豆养地还是种上玉米红薯,收多少算多少呢?“还不知道,明年再说。爹怎么不买?”
景昊“你的钱都买了,家里不得留点钱吗?”
苏琪“我不是说了吗?那两棵人参随时能变现!荒山还有吗?该给芝芝买点。”
景昊“没了!就这都不够分的。芝芝还小,过几年再寻摸寻摸。”
两人干完活往回走,在小溪边洗手,苏琪见到黄色的鱼游来游去,定睛一看,这不是黄骨鱼吗?
“昊哥!你看,那是不是黄骨鱼?”
景昊顺着她手指方向看“嗯!是的!我下去捉。”说着就要脱鞋下水。
苏琪拉他“又滑又有大刺,弄伤手就不好了。咱们拿个筐,里面放上鱼饵,有多少算多少。”
景昊“它喜欢吃什么?”
苏琪也不知道“让张福挖蚯蚓,要不就用骨头?”
景昊“回去了,下午让张华过来弄。”
苏琪“这个地方放个筐,每天都能收获一些小鱼小虾,行吗?”
景昊知道她喜欢吃鱼虾“要不开荒那边缓缓,先把庄子和渔塘建起来?”
苏琪“可以呀!反正那边种什么最少得一年。先让多多理一遍,咱们再进去梳理一遍,看有什么好东西。”
景昊“回家问过爹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