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东南方向,距皇宫四里左右,这儿原本是一条普通街道,过去,两侧都是一般民宅,只因传说这儿风水好,没用二十年,已变成了官宦权贵的聚集之地,遍布着一座座深宅大院,路也扩宽了许多,被百姓戏称为权贵大街。那些原有住户,都被迫迁到了更偏远的地方。
其中,路北一处宅院,占地少说有四五十亩,高墙内,楼台亭阁一应俱全。最为显眼的是那出入处,高大的门楼下,红漆大门紧闭,两尊面目狰狞的石狮蹲坐左右。
在台阶之上,还有四名身着轻甲的军士,笔直地站立值守在两侧。
刘掌柜来到近前,有意放慢了脚步。他四下扫视了一遍,感觉无人关注自己,便紧走几步,登上了台阶,向值守的军士出示了一个什么物件,就闪身进到了里面。
殊不知,刘掌柜从典当行出来后,就有一双锐利的目光始终不离他的左右,一路跟踪到了这里。
对,大家没有猜错,一路跟在后面的正是魏冲。
那日,与小六子商讨建立通报消息的渠道时,魏冲突然意识到,现在是大炎朝,人们没有电话,没有手机,要想通报消息,不论远近,必得有人往返奔波......。
这才萌生出了一个敲山震虎,引蛇出洞的计策来。
也就有了昨晚《永昌典当行》发生的那一幕。
魏冲为了提高惊吓震撼效果,昨天特意跑到郊外找了块一般人抱都抱不动的大石头,还随意写了些威慑之语留在了店里。
现在看到刘掌柜钻进这偌大的府邸。
“哈哈哈......。”
此时的魏冲,对自己这妙计也是称赞不已,忍不住发出了得意的笑声。
他不再管刘掌柜何时会出来。
向行人打听,才知这儿竟然是当今正宫杨皇后的娘家,锦衣卫都指挥使、国舅爷杨仁杰的府邸。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永昌典当行》,其背后的靠山居然是名震帝都,权势滔天的杨家。这帝都的水到底有多深,魏冲现在算是开了眼。
附近一家餐馆外面,魏冲已徘徊了好一会儿,直到有两名从杨府出来的军士来到这家餐馆,他才尾随着走了进去。
在那两军士的邻桌,魏冲坐了下来,特意点了几个最贵的菜,还要了一坛上好的酒。
待酒菜上齐,魏冲这才问道:“不知两位军爷在哪儿当差?”
“我们是杨府的人。”
“啊!那可是全帝都最令人仰慕的所在,如果二位不嫌弃,我们并桌喝两杯如何?”
魏冲满脸讨好之色,近似恳求地说道。
那两军士瞅了眼魏冲桌上那菜和那酒,哪还有拒绝之理。
魏冲频频举杯,还不停地为两位夹着菜。三人很快就无话不谈,甚至称兄道弟起来。
这时,魏冲才说道:
“本人在两年前,有幸与杨府一个姓潘的总管相识,他还承诺于我,在帝都有什么难事儿,可以来杨府找他。”
“啊...你认识我们潘总管?”二人都露出惊异之色。
“潘总管可是都指挥的心腹红人,在帝都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兄弟,你要是攀上了潘总管这棵大树,那可是天大的福份。”
魏冲心中暗喜,田昆所说的《永昌典当行》,帝都有之,他所听到的“潘总管”,在这杨府也找到了,还有那锦衣卫令牌......。
虽一时还无法判定,追杀自己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潘总管,还是其后面另有他人,这个潘总管也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中间环节。
但有一点却已明了,那就是自己两年来所遭遇的种种危难,均与这杨府,特别是那个潘总管有关。
自己一个远在宾州的山野小子,竟值得杨府这帝都的顶级豪门如此重视,非要杀之而后快?
看来,自己的血脉渊源绝不简单。说不定真还与大炎皇室有着某种关联。
因为这杨府可是当朝皇后的娘家,如果背后的主谋是......。
魏冲不再往下推想了,但他的心意更加绝决,那就是不论多么困难,多么危险,也一定要查找出自己的血脉源头不可!
或许自己真就是个正儿八经的皇子。
要是这样,说明那穿梭机的程序设定并没有错,自己穿越到这大炎朝,就是来当皇子的。
只是这大炎朝皇室内部,太他妈的复杂庞大了些,仅这正宫皇后的娘家,就如此这般......。
要想探知背后隐情,最终寻找到自己的血脉源头,也就是造出自己的那个男人到底是谁,现在唯有从潘总管此人身上查起了。
杨府内,刘掌柜将半夜发生的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汇报完,最后说道:
“总管大人,这事儿虽不大,但现在四方邻居都知道了,这对我们永昌典当行的声望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依小人的看法,一定要设法抓住这帮阴狠之徒,好好整治收拾一番,否则,人们还以为我们永昌号好欺负呢。”
“你能断定他们有多少人吗?”
“从那块砸门的大石头看,少说也有四五个人以上,人少了,根本抱不动,更别说用来砸门了。”
那总管大人一直沉默不语,象是在思考着什么。
刘掌柜见此情景,以为这总管独自做不了主,便小声建议道:“您看这事是否要报知国舅爷?”
“这么点琐碎小事,无需惊扰都指挥大人。”
那总管看似下定了决心,他对刘掌柜说道:
“回去后,你们切不可惊吓着这帮毛贼,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照常开门营业,其他的事我来安排。”
看到刘掌柜那心有不甘的样子,这位总管大人接着安慰道:
“你放心回去好了,有我潘某在,一定会有个满意的结果。从今晚起,我就将暗中派人在永昌号四周严密监视和守候,那信中不是说,我们不关门,他们就天天来吗?
那咱们就来个守株待兔,瓮中捉鳖,专等着他们前来,以便将这帮杂碎当场抓获,丢到大牢中,以儆效尤,看哪个不识相的,今后还敢来永昌号闹事。”
刘掌柜这才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