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苏叔叔不是说要普华开两台小车过来吗,这次办好了。我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关在羊城办了托运,等我们这里事办完回省城时,车就应该能到了。”卢俊道。
“那太好了。有我的专车没有?”刘晓玲道。
“啥?你会开车吗?”卢俊看着刘晓玲问道。
“会,厂里面的电瓶车我都能开。”刘晓玲道。
“哈哈哈。那可不一样,你先得有个驾照才行。”卢俊听了后微笑。
这时候的考驾照不像后世那样的流程。首先得有单位介绍信,然后去县级以上车队跟着学习半年以上,不光要学学理论会开车还得学习处理一些简单的机械故障,成绩合格才能有张驾驶证。
考驾照?刘晓玲没有那么多时间。当然,交管部门有熟人,拿钱也能买个正式驾照。
“卢俊,园区那边的进展如何?”刘晓玲上一次直接去了向阳农机厂,对经济园区的其他企业都没有去看。现在还是有点担心,主要是怕卢俊和苏东来他们配合协作不好,对卢俊的名声不好也影响苏东来。
“一切正常。普华公司现在常驻园区的人不少,以后有什么事我都能及时知道。”卢俊道。
现在从港岛来到刘家坝的员工不少,都是负责技术指导和管理的。
刘晓玲闻言也放心不少。
正说着,就听见广播里说京城方向来的快车就要到站,两人赶紧起身去检票口。
此次列车的终点站是渝都,西区这里是倒数第二个停靠站,下来的人并不算多。
两人不一会就看见了卢盛隆和骆慧明,急忙挥手示意。
两个人带的行李不多,就是穿得有点臃肿,毕竟京城里的寒冷不是盖的。
“爸、妈,一路上辛苦了!”卢俊接过行李,刘晓玲上前挽住骆慧明。
“晓玲啊,让我看看。”骆慧明也是许久没见到刘晓玲,这一看就觉得小姑娘长开了,唇红齿白更加好看,不住地点头。
“骆阿姨,我们走吧。”刘晓玲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出了车站,刘晓玲朝自家方向指了指,道:“就在那边不远,不到十分钟。”
卢盛隆和卢俊走在后面。
卢盛隆一边走一边四处看,道:“渝都我去过,西区没来过。看起来这是个城郊?”
“嗯,主要是这里有个军工厂,晓玲的爸爸就在这个厂里上班。”卢俊道。
“晓玲,家里住得下吗?”骆慧明习惯了京城市民的拥挤,看到眼前这一片城郊结合部的样子就有些担心。
“阿姨,家里住得下。”
卢俊在后边听了,心里道:刘晓玲家可比自己家宽敞多了。南岸和市中心都还空着两个院子没人住呢。
渝都是山城不假,这一片恰恰是平坦的,路也好走。大家不一会就离开了公路,踏上了去往刘晓玲家的乡间小道。
经过路边一丛丛小竹林,又来到一个院子前,就看见刘仁贵正等在院门口。
“刘叔,我爸妈到了。”卢俊道。
“欢迎,欢迎。”刘仁贵急忙迎上来。
相互做了介绍,一行人就进了院子,这时厨房里的边月冰听到了声音也走了出来。
“妈,这就是边阿姨。边阿姨,这是我妈。”卢俊赶紧介绍。
骆慧明看到边月冰,这才知道刘晓玲为啥长这么高了,敢情像妈啊。
急忙上前一步拉住边月冰正要解围裙的手,道:“她边姨,一直说要谢谢你对娇娇的照顾,今天才有机会说出来。谢谢你!”
边月冰赶紧表示没啥,娇娇很乖能吃苦啥的。
院子里一阵寒暄客气,然后大家进了堂屋坐下。因为堂屋里烧了火盆,温度挺暖和。
刘晓玲和卢俊赶紧去厨房,热水冷水调好温度,一人端着一个脸盆进了堂屋。
“爸(阿姨)来洗把脸。”两人异口同声说完,又一起转身出去。
刘晓玲出去拿了两张新毛巾进来,卢俊则把厨房里的电吹壶提了进来。
卢盛隆洗完脸坐回桌前,就看见卢俊在泡茶。不由得对卢俊手上的电吹壶有了兴趣。
看卢俊泡好茶又出去接了一壶冷水,然后就把电吹壶放在了桌子上的一个座子上。
“俊儿,这是什么保温瓶?”卢盛隆问道。
“爸,这不叫保温瓶,这是插电自己烧水的电吹壶。”说完,卢俊把烧水开关按下。
几个人正在说话,就看见电吹壶嘴朝外开始喷气,然后就听见“瞿瞿”的声音。
“水开了。”卢俊伸手把电吹壶上的开关关了。
好方便啊!
电吹壶是刘晓玲回来时放在家里的,她说是秦书记老家生产的,秦书记给厂里办公室都配上了。因为是她给秦书记出的主意,所以秦书记专门送了两个给她。
其实还是她在平台上买的。她不愿意用铝皮的电吹壶,据说含金属量太高,这个毕竟是后世的。
“老卢,家里还有一个,这次带一个回去。”刘仁贵道。
“那怎么好意思。”卢盛隆道。
“有这个方便。特别是喝茶烧水的时候不用烧煤。”刘仁贵正愁不知道找什么话题。
骆慧明进门就看见空中的吊扇,现在又看见新奇的电吹壶。感觉刘晓玲的家庭条件其实蛮不错。
不过现在俊儿有钱,就算刘家条件差点也能帮上忙。反正她对刘晓玲太满意了,门当户对这些已经不在她考虑的范围。
边月冰陪着说了几句话就要回厨房,还有菜要弄呢。刘晓玲赶紧拦住她,自己去了厨房。
卢俊正要想跟着去,想起爸妈和刘叔他们不熟悉,自己还得留下来,陪着说说话。
大冬天里,一盆热腾腾的蹄花汤喝一口,能吃辣的,蹄花再蘸点干辣椒面,一身都热乎乎的。
卢学敏也回来了,见有外人,喊了人后就乖乖的埋头吃饭,吃完了就回自己卧室。
卢俊也介绍了卢学敏,说是晓军同事的女儿在这里借读高中。
吃完了饭,卢俊跟着刘晓玲去了厨房,只留下双方老人在堂屋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