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徽,一个沉寂在历史之中的人物。
他十分的聪明,从小就被称为神童。不过,他和另一个神童嘉靖一样,把聪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
嘉靖,整日在想,如何对付大臣。
而詹徽,整日在想,如何位极人臣。
相同的是,两人都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詹徽的手段就是,对朱允熥尊敬有加,而私下里,又和朱允炆关系良好。
朝中大臣,为朱元璋这两个孙子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唯独詹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裁撤锦衣卫,他是最积极的那个。
做詹事府詹事的时候,他还经常提醒朱标:殿下登极大宝,当闻古人之风。
虽然朱标对这句话很不高兴,但詹徽知道,这句话朱标还是有些适用的。正因为如此,即位后,朱标对詹徽的评价是:卿至正清洁,为百官之典范。
“去把曹震,也给咱叫过来。”
看了书信,朱元璋果然大怒。朱元璋觉得,杀人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喜欢杀人。相反,朱元璋也担心杀人太多,会影响大明国运。
眼面前的,是跪着的詹徽和站着的张春甲。
“你为何不跪。”朱元璋怒极反笑。
张春甲并不直接回答,“皇上既然已经登临大宝,太上皇就该还政于皇上。如今,天下事,皆在太上皇手中。莫非,太上皇是想要效仿太甲吗。”
太甲,是殷商的王。他让位于储君,过了一段时间,又把储君逼下王位。
朱元璋听了大怒,“来人,把这厮,拖下去砍了。咱就是要看看,这文人的血,临了半日,还能是温热的吗。”
张春甲大笑,被拖走的时候,还在嘴里骂着,“洪武,独夫也。为天下耻笑,为青史遗臭。”
目睹一切的陈则武,对张春甲并不感到同情。骂朱元璋的人很多,比如马文升,又比如韩宜可。他们两人,都曾大骂过朱元璋。
而马文升,退休了在家养老。韩宜可更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刑部尚书,位高权重。
这两人骂朱元璋,那是为了大明朝而这个张春甲,他骂朱元璋,只是为了突显他文人的风骨罢了。
朱元璋已经在放权了,现在,他也就每天种种地,带带孙子。
朝廷里,除了陈则武,还有那些特务分子。其他人,基本上都被朱元璋过渡给了朱标。
张春甲被拖走,要属最怕的,就是詹徽了。
詹徽瑟瑟发抖,等待着朱元璋的发落。只是朱元璋,现在还在等着曹震。
“把那东西,拿给咱看看。”朱元璋用手指了一下。
詹徽抬头偷看,看到毛镶的时候,吓的整个人都白了。毛镶的眼神,就如同是一个死神,在威慑着詹徽。
“查的清楚吗,凉郡王府,和张春甲时常有往来。这事儿,给咱弄清楚。想在皇上那儿当差,就别像在咱这儿一样,吊儿郎当的。”朱元璋训斥毛镶。
毛镶听的点头哈腰,“皇爷,那张春甲?”
“腰斩,其子发配甘肃。再过些日子,滚去辽东种地豆去。家中女子,全部充入教坊司。昨夜,在张春甲家里的,全都给咱,一个不留,抓过来。”
朱元璋不停扫视着折子上的内容,随即吩咐道。
“都有谁来着。”他突然抬头。
陈则武上前回答,“吏部侍郎张春甲,兵部侍郎朱开,礼部侍郎石荣,大理寺右寺丞黄子澄,国子监司业齐泰,钦天监监副方孝孺。”
实际上,在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单的时候,陈则武也是心生好笑。
这些人,可都是削藩的主力军。尤其是那个石荣,更是力劝朱允炆杀了朱棣。
听到方孝孺,朱元璋笑了。从外蕃之国回来后,朱元璋是越来越不喜欢这个板板正正的方孝孺。于是,便打发他去了钦天监。
“陈则武。”
“臣在。”
朱元璋动了动喉咙,“照着名单,全都抓来。把他们,和纪纲关在一块儿。记得,抓人的时候,从郡王府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