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臣们, 拼了命的往熥儿身边靠。儿臣也才刚刚即位,没立太子。宫里就立刻传出风言风语,因此,儿臣觉得,立太子的事,先不急。”
陈则武想起朱允熥说的话,他说在朱标去看了朱允炆之后。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就立刻传出废太子的说法。
朱元璋听完之后,笑出声来,“嘿,不愧是咱儿子。做的对,别让那些大臣们得瑟。”
“什么你儿子,还不是我生出来的。”马皇后白了一眼。
“没咱,你怎么生儿子……”
两人拌嘴儿,被朱标打断了一下,“父皇,母后。从昨日起,儿臣就断了南书房批阅奏折的权力。所有的奏折,都送进了奉天殿,由儿臣亲自来批。”
朱标呡了一口茶,示意陈则武靠近,又接着说道,“陈卿,朕不是信不过你。所有人都被受人蒙蔽,朕也不例外。你是南书房总领大臣,难免会有纰漏。从前几日起,各地送来的折子,半数都在弹劾李文忠、蓝玉、曹震等。”
顿了顿,略带歉意看着朱元璋,“儿臣知道,他们都是大明朝的功臣。都是为大明朝流过血、负过伤的。”
“冲他们的功绩,儿臣得给他们留些薄面,可是他们有些太过肆无忌惮了。在朝会上大吵大闹不说,而且还言怼外蕃使臣。熥儿的太子之位,他们可是盯得最紧的。儿臣若是立了太子,他们恐怕更加猖獗。”
这表面上是说的蓝玉,实际上说的是整个武将勋贵集团。在朱标的认知里,武将勋贵比文官集团更加棘手。
武将勋贵们,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早就已经连成一片。
而文官集团不一样,只要有利益,文官们立刻就会分崩离析。所以,相对于文官集团,武将勋贵更加不好控制。
陈则武摸了摸下巴,朱标对武将勋贵们进行打击,这是他原本预想过的。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皇上,臣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首先,北方未定,还有太多用的到他们的地方。其次,臣以为,不能让他们失势,否则,文官们同样难以控制。”
这就像是两个极端。在陈则武看来,朱标太急了些,过早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武将勋贵们,性子直,可能看不出。可那些文官们,常年和朱元璋斗智斗勇。朱标想要干什么,这些文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知道朕为何亲自批阅奏折,而不是先送由南书房吗。”朱标笑着问道。
陈则武点头,“臣知道。因为李大人和邓大人。”
李大人是李景隆,邓大人是邓镇。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邓镇是邓愈的儿子。两人都代表着同一个利益集体。
虽然后来,他们被卸了职务,但办差还是一直在南书房。
“所以,你也是勋贵们一伙的咯。”朱标加问一句。
陈则武一愣,“臣自然是和皇上一块儿的。”
“朕听闻,昨日永昌侯在东昌楼设宴款待于你。你虽然没去,不过朕很好奇,他为何会宴请你呢。”
朱元璋闻到了其中不寻常的味道,他开口打断朱标,“行了行了。大臣们吃个饭,你也上纲上线的。”又把嘴里嚼了没几下的鹿肉吐了出来,沉吟道,“咱不管你想要做什么,但他们可都是咱的老伙计,都是你的叔叔。卸职便可,不可杀人。”
“咱年纪大了,还指望这些老伙计进宫陪咱说说话呢。”
马皇后一直没说话,她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原因。朱元璋她还能劝一劝,可朱标她该怎么劝。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可是总感觉,难以开口。
似乎是,又考虑了一下,朱元璋缓缓开口,“这事儿,让咱来处理吧,你安心当你的皇上去。咱做了一辈子恶事了,这回也让咱来。”
“陈则武说的不错,此事宜缓不宜急。咱大明朝还有太多地方要用他们呢,云南也不安稳,北边更不用说了。你都给收拾了,谁还替你打仗。做皇帝不是这么做的,要让他们对你又敬又怕,而不是单纯的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