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鸦片战争之后,俄国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
在1849年至1853年,俄国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殖民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俄国侵略军对黑龙江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满清颁布的“禁关令”,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打断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闯关东”移民运动,导致东北人口稀少。
因此,俄国才能悄无声息的完成对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实行军事占领,并移民控制。
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满清被迫与沙俄先后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承认了俄国对外东北的占领,割让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对于这样丧权辱国的行为,网上居然还有人为满清辩护,说:“满清割让给西方列强的领土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就算割让了200多万平方公里,还剩下960万平方公里,并不算什么……”
这样的言论,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中国不但能打下比满清还大的领土,而且还都能守住!
在这个时空,明朝自从洪武三年(1646年)灭亡满清后,便由官方组织移民迁移东北,开发东北平原和黑水流域。
此时,经过200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已经十分繁荣,人口稠密,与内地无异。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由于东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水源充沛,成为了中国受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各项改革也进行的非常顺利。
再加上,中俄之间,还横亘着一条朱元璋下令修建的“外长城”,而明朝在鸦片战争中也并没有战败……
因此,在这个时空,沙俄根本没有找到机会,入侵黑龙江流域。
可《巴黎和约》签订以后,俄国已经没办法再向西开拓了,只能来东边试试运气。
万历八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刚刚结束,俄国便在哈萨克草原的北部建立了行政管理体系。
同年,俄国再次入侵哈萨克汗国的大玉兹,彻底灭亡了哈萨克汗国。
与此同时,从欧洲传来消息,大明在欧洲唯一的藩属国——卫拉特汗国,被俄国吞并了!
自从成化二十年(1760年),卫拉特蒙古西迁完成,朱见深册封的卫拉特汗敦罗布喇什建立卫拉特汗国以来,已经将近百年了。
这近百年来,卫拉特汗国在明朝的支援下与沙俄签订和约,后又征服了哈萨克汗国的小玉兹部,占领了里海北岸、咸海以西,从顿河到乌拉尔和的广阔草原。
同时,在严厉的《新卫拉特法典》之下,卫拉特蒙古各部都坚持信仰喇嘛教、学习卫拉特文,坚持蒙古传统,抵制东正教等俄国文化的入侵,将汗国经营得很好。
通过中亚,卫拉特汗国也定期来明朝朝贡,还经常派人去西藏礼佛。
谁也没想到,俄国居然会毫无理由、毫无征兆的突袭卫拉特汗国,直接将其吞并了。
明朝收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震惊和愤怒。
朝堂上,立即有人表示,应当恢复太祖时对西伯利亚的袭扰,逼迫沙俄恢复卫拉特汗国的独立,也有人建议直接派遣远征军西征,以救援卫拉特汗国。
但也有人认为,此时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卫拉特汗国也离中国十分遥远,没必要为了卫拉特汗国打乱改革的大局。
张居正却觉得,俄国突然吞并卫拉特汗国有些不寻常。
军府的总参谋部分析后也认为,俄国此举是对大明的试探,如果大明对此不作任何反应,那他们接下来,就会对大明在中亚的其他藩属,甚至大明本土发动攻击了。
因此,大明必须对沙俄的行为作出反应,哪怕并不能让沙俄退出卫拉特汗国,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内阁当即作出决定: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并进入战争状态,直至俄国停止侵犯中国对卫拉特汗国的宗主权。
总参谋部也制定了反击沙俄的战争计划。
明军兵将分两路:
东路,以白山、黑水两省为基地,沿鲸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海陆并进,进攻沙俄在太平洋沿岸的殖民地,一直打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为止;
西路,以漠北、漠西两省为基地,沿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攻击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殖民据点,并与布哈拉、希瓦汗国与哈萨克汗国的大玉兹合兵,进攻沙俄在中亚的殖民地。
以攻占沙俄在整个亚洲的殖民地为威胁,要求沙俄恢复卫拉特汗国的独立。
如果沙俄不同意,那么便攻占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逐步推进到咸海以西,武力帮助卫拉特汗国复国;
如果沙俄同意,那么,西路明军便从勒拿河以西的西伯利亚撤退,但东路明军仍然保留在太平洋沿岸占据的领土。
毕竟,大明于永乐十一年(1689年)与沙俄签订的《小海条约》中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北、勒拿河以东属争议领土,双方都可以设置据点。
而对于沙俄无故吞并卫拉特汗国,明朝也不能毫不施以惩戒。
总参谋部的这个计划制定后,内阁和议会都表示同意。
然而,就在这个计划刚准备实施时,英法联军舰队却在印度集结,还故意制造贸易摩擦,大有开战之意。
总参谋部紧急改变计划,让东路明军暂停对俄太平洋沿岸的进攻,随时准备支援南洋都护府、抗击英法联军,只让西路明军继续对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进行袭扰。
不过,这个时空的明朝,比原本历史上的满清,还是更难打的。
英、法两国也知道明朝开始了改革,再加上上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他们不可能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只派出5600余人便来进攻。
这也注定,这个时空的英法联军,无法在1857年就发动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