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在原先的历史上,是由朱元璋建造的,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是中国古代面积最大的城市。
在前朝中叶,南京城的人口便达到了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明朝穿越过来之后,朱元璋在前朝南京城的基础上继续加固、延伸,将外郭城城墙翻修成更加宏伟的砖墙。
又经过200年的发展,南京城的人口也达到了200多万,同样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就连现在的英国伦敦,以及北京城,也才只有100万左右的人口。
前朝时,南京城面积虽然大,但外郭城里还有着大片农田、荒地。
但经过这200年的发展,南京外郭城里,也到处都是屋舍,住满了人。秦淮河畔,更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在围攻南京城的过程中,英军也曾几次突破南京城墙,但每次都在巷战中被打了回去。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几次之后,英军也明白,他们是不可能攻下南京城的了。
他们只能长期封锁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拖延时间,以逼迫明朝主动与他们和谈,企图在谈判桌上达成他们的目的。
好在明朝将东北平原开发成新的粮仓之后,北京城的粮食供应也不全依赖京杭大运河了,也有许多从关东运来的粮食,所以还能支撑下去。
在南京保卫战期间,英军在靖江等地为非作歹时,也遭到了民间义军的袭击。
这个时空的明朝,与历史上的满清,最大的区别,恐怕不是武器比满清先进,也不是对外态度比满清强硬,而是没有所谓的“满汉之防”。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自始至终,都没有将西方人当成自己的敌人。他们一直防备的心腹之患,始终都是汉人。
早在1808年,英国图占澳门之时,满清嘉庆帝就认为,英国人之所以敢进犯澳门,都是因为汉奸勾引。
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满清道光帝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赶紧抓汉奸,甚至当时的清军中还传言说,清军屡战屡败都是因为汉人奸细作祟,所以才有英军攻破镇江之前,驻防八旗先行屠戮普通汉人民众之事。
对于民间自发组织的抗英义军,清廷也是充满戒备的,所以才会不断帮助英军打击义军。
在这个时空,民间的义军,明廷不但不会打击,相反,还会予以帮助和奖赏。全国上下,一致对外。
而在整个鸦片战争中,戚继光的“戚家军”经过严格的训练,拥有严明的军纪,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在南京保卫战中经常出城作战,无一败绩。
再加上之前征缴海寇的过程中,“戚家军”也经常以少胜多,成为了明朝的常胜之军。
此时,朝中有人提议,派戚继光率军自海西省南下,沿马来半岛至英国的海峡殖民地,同时,命暹罗、越南两国和南洋土司出兵,夺回新山宣慰司被占的沿海炮台,控制马六甲海峡,切断英军的补给线。
之前,英军虽然被新山宣慰司的民众围攻,不得不退回海峡殖民地,但却没有放弃新山宣慰司在马六甲海峡沿海修建的炮台,依旧控制着马六甲航道。
而南洋华人土司,虽然都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也有蒸汽战舰,但却没有统一的指挥,无法联合起来对抗英军,只能各自为战,勉强自保。
也只有明廷出面,才可以统一指挥南洋各土司之兵。
戚继光在之前征剿海寇的战争中,已经升为从二品都督同知,品级比从三品宣慰使都高,再加上还有“戚家军”这支常胜之军,刚好可以胜任南洋统帅之职、完成切断马六甲航路的任务。
而之所以要从海西省沿马来半岛南下,也是因为大明的港口都被英军舰船封锁了,无法走海路,且海上也不安全。
大明的福建水师、海东水师,虽然有郑芝龙留下的底子,也曾经参与过郑和下西洋那样的盛事,但现在已经落后了。
虽说他们不至于像广东水师那样,因为吸食鸦片,从缉拿走私的巡逻船沦为走私鸦片的参与者,也可以打一打曾经的海寇,但对上英军舰船,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海上作战,战船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哪怕明朝水师战船的数量众多,但性能不如英军的蒸汽战舰,就不可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胜了,追不上败退之敌;败了,又逃不过追击之军。
这样的仗,根本没法打。
只有用南洋华人土司的蒸汽战舰,才有可能打败英军。
而只有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才能让南洋华人土司之间的联络不受英军干扰,才能统一指挥南洋各土司的兵马。
朱厚熜收到朝臣的这个建议之后,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
虽然这个建议有些冒险,但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尽快解决英国远征军的办法了。
很快,朱厚熜的旨意下达,戚继光带着他的“戚家军”,离开了南京城,带着朱厚熜对暹罗、缅甸两国和南洋土司的诏令,自海西省南下,前往新山宣慰司,进攻英国的海峡殖民地。
而下达这个命令的朱厚熜,却看不到最终的战果了。
1842年,嘉靖四十五年。
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驾崩于乾清宫。
内阁首辅徐阶,请求裕王朱载坖入宫主持丧事,并起草遗诏,于翌日公布。
十二月二十六日,朱载坖即皇帝位,宣布改元隆庆。
1843年,隆庆元年。
戚继光到达新山宣慰司以后,不负众望,很快便带领新山军民,夺回沿海炮台。
随后,又带着暹罗、越南两国之兵,从陆路攻占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切断了英军的后勤运输线。
接着,戚继光又统合南洋各华人土司的蒸汽舰船,一面封锁马六甲海峡,防止英军反攻,一面回到中国大陆沿海,袭扰英军舰船。
很快,南京城外的英军便失去了后勤供应。
至此,持续了三年多的鸦片战争,也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