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复三宣六慰地区、平定中南半岛以后,王越便往西派出使者,将此事告谕若开山脉以西各邦国。
曼尼坡国(曼尼普尔)是最高兴的。
在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已经多次入侵他们了。
哪怕他们已经臣服,每年都进贡很多黄金、武器、士兵,还要将每一任统治者的妹妹或女儿都嫁给缅甸国王,但还是会被经常劫掠。
在明军到达后,他们直接交出了原本的国土,让明军在那里设置实控卫所。
至于他们自己,除了一小部分依旧留在曼尼坡地区,编入明军的实控卫所,大部分都离开了边境。
沿着西边的若开山脉,明军设置了许多实控卫所,将留在缅甸的征缅大军迁移到那里,并且还会继续从内地迁移军户来此,卫国守边。
至于南部沿海的阿拉干国(若开),因为贡榜王朝还没有完成对他们的征服,他们自己也没提献土内附,所以明朝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整编,只是要求他们成为大明的藩属国,派遣使者进京朝贡。
阿拉干国在郑和下西洋时就向明朝朝贡过,此时自然没有不应允的道理。
对于北部的阿洪国(阿萨姆),明朝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阿洪王国的国王拉克什米·辛格,去年刚刚继位。
此时,其国内教派冲突越来越严重,境内各部族纷纷自立,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
拉克什米·辛格知道,阿洪王国北边是明朝的藏南地区,东边的缅甸也被明朝收复了,他是一定会与明朝打交道的,因此也同意了。
而在阿拉干国与阿洪国的西边,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属地。
13年前(1757),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普拉西之战,建立起以米尔·贾法尔为纳瓦布的傀儡政权,从此开始了对印度的全面征服。
就在明朝组织联军,平定中南半岛的同时(1767~1769),英国东印度公司还在印度南部发动了第一次迈索尔战争。
而现在(1770~1771),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其傀儡纳瓦布的“双重统治”下,孟加拉正在发生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造成了约1000万孟加拉人口的死亡。
王越派去的使者并没有在孟加拉停留,向英国人索要缅王孟驳无果后便离开了。
而听到使者说了孟加拉的惨状,王越也对英国人没什么好印象。
王越让人告诉英国人,阿拉干国与阿洪国是大明的藩属,也是双方之间的缓冲地带,希望英国人不要越界、不要试图入侵他们。
此时的大明,在欧洲人心中是十分强大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欧洲此时正掀起“中国热”,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作为最顶级的奢侈品,倍受欧洲贵族追捧,中国式园林也被认为是最优美的艺术,遍布欧洲。
在这个时空,有郑和下西洋这样的盛事,欧洲的“中国热”则更加热烈。
况且,大明只通过一战,就把贡榜王朝这样一个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新兴国家,直接灭了,这给了包括英国人在内,缅甸周边的所有国家和势力以极大的震撼。
虽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但现在瓦特还没有改良蒸汽机,所以也没什么挑战大明的底气。
于是,便同意了以阿拉干国与阿洪国为界。
在打败贡榜王朝后,曾经因为帮助孟族政权而战败被俘的法国人,也被明军释放了。
他们有的重新与国内取得联系,回了法国,也有的留在了缅甸。
在缅甸的天主教徒村,还有百十年前被俘虏的葡萄牙雇佣军后裔。
不管是缅甸当地人,还是这些葡萄牙人、法国人和他们的后裔,既然选择留在这里,那么,在内地的移民到来之后,他们都是要遵守“听与中国人为婚姻”的规定的。
不过,如果没有中国姑娘愿意嫁给他们,那就没办法了。
反正他们是不能自相嫁娶的。
虽然中南半岛的战事已经结束,但王越并没有立刻离开缅甸回京。
他要在缅甸安排好接收移民的事,确保移民到来后有房屋住、有荒地开垦,才好回国。
明朝在原本的贡榜王朝王都处,置缅定府,作为缅甸布政使司首府。
在若开山脉以东、云贵高原和掸邦高原以西的平原上,以设置府县为主、卫所为辅。
这里是缅甸最核心的区域,大致是前朝“三宣六慰”中的缅甸、孟养、大古喇宣慰司所在地。
明朝将从内陆的四川、湖北、湖南等人口稠密的省份,迁移流民和无地、少地农民前来开垦,以将大片的原始森林逐渐开垦成农田。
至于居住在这里的缅族、孟族等族群,则会与内地迁移而来的民众世代通婚,以完成民族融合。
对于掸邦高原,也是一样的。
按照前朝对云贵高原的方法处理,在军事要冲处设置卫所、迁移军户过来,其余地方同样设置府县。
等到缅甸开发得与云贵差不多了,两边的道路自然就更加好走了,环境也会更适应人类生存。
在明军攻打贡榜王朝的过程中,确实如王越所料,很多原本迫于贡榜王朝武力威慑而蛰伏的族群,在贡榜王朝兵败后蜂拥而起。
对于这些响应明军的族群,明朝也有赏赐。
在设置卫所时,也设置了不少羁糜所,让这些族群自治。
只是,需要受上级实控卫的节制。并且,一旦有战事,要服从明军调遣,跟随明军出征。
包括划归海西管辖的琅勃拉邦、占巴塞这些原本的小势力,也最多只会作为老挝卫、澜沧卫等明朝实控卫下的羁糜所,不会再册封土司了。
设置的实控卫所中的军户,也是从西南地区迁移来的。
他们也将会与编入实控卫所的各个族群世代通婚。
这也是明朝卫所制度崩溃以前,最后一次在开疆拓土上发挥作用了。
王越在缅甸镇守了3年,直到前几批移民安置完成,并搭建起了一套有效的官僚系统,不管是府县还是卫所,都能保证缅甸不会出大乱子,从内地迁移来的移民也源源不断到来以后,才离开缅甸。
回朝后,王越恢复了威宁伯的爵位,并进封威宁侯。
而在这三年期间,海外华人土司制度也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