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以后,西藏的汗王制也正式废止。
明朝让靖远伯王骥接替定西侯蒋贵,成为第二任驻藏征西将军。
此后,派驻勋贵挂征西将军印驻扎西藏的驻藏大臣制度正式确立。
不同于世镇安南的黔国公沐氏,征南将军之印是由他们一家世袭的。
因为西藏地区太过重要,而蒋贵的儿子蒋义患足疾,不能袭爵,孙子蒋琬虽然可以袭爵,但还太小,不能担此重任,所以征西将军是从北京勋贵里轮流选出来,派驻到西藏的。
青海虽然设置了布政使司,但大部分地方都是卫所,只在西宁附近设置了府县。
之所以设置布政使司,也是方便对西藏的管辖。
在设置青海布政使司后,明朝又设置了西藏都指挥使司、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分别管辖青海以外的卫藏、康巴藏区。
西藏都司在建制上属于青海布政使司,四川行都司在建制上属于四川布政使司。
至此,西藏纳入明朝版图。
青海布政使司、西藏都司、四川行都司设置以后,对青海、西藏、四川之间的各部族归属,还没有明确规定。
在王骥的建议下,朱祁镇派人进藏,勘定界址。
1725年,正统十四年。
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的边界勘定完成。
同时,对西藏、青海原本和硕特汗王管辖部族的整编,也完成了。
西藏达木蒙古等曾经由和硕特汗王管辖的蒙古部族,改编为朝廷直辖的游牧卫所,由西藏都司管辖。
明朝将从漠南游牧卫所中迁移而来的军户牧民与达木蒙古牧民混编。
并且,从内地迁移部分农耕卫所的军户到西藏,与游牧卫所一起,驻扎在西藏各军事要冲地方,组成实控卫所。
这些卫所明军逐渐替换之前的驻藏明军,世代在此镇守。
唐古拉山南路的“霍尔三十九族”,根据各族人数,分别授予千户、百户之职,作为羁糜所,由西藏都司下辖的实控卫管辖。
其余地方,原本由达赖的第巴管辖的地方,依旧由四噶伦联合管辖。
西藏地方土司,由朝廷册封为羁糜卫所,听西藏都司节制。
拉萨卫是西藏都司的治所所在。
驻藏的征西将军驻扎在拉萨,管理西藏都司的军务。
康巴藏区的土司,同样册封为羁糜卫所,由四川行都司节制。
将青海都司原本设置的羁糜卫,在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以后,全部改为朝廷的直辖卫,只在卫以下保留部分羁糜所。
同样,从内地迁移部分农耕和游牧所到青海,与青海蒙古各部混编,驻扎于各军事要冲之地,修筑卫所城池,组成实控卫所。
唐古拉山北路的巴彦、南称等四十族(即“玉树等四十族”),改编为羁糜所后,由青海都司下辖各卫管辖。
不过,此时的明朝官方,已经停止了组织大规模移民。
因此,明朝只能从漠南的游牧卫所和西南的农耕卫所中,迁移一部分适应放牧或山地环境的军户,来到西藏和青海。
好在漠南的游牧卫所经过近八十年、三四代人的通婚,汉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有他们在朝廷直辖的实控卫所中,再加上民族融合的政策引导,不出几代人,青海、西藏实控卫所的居民,也将彻底融入华夏文明。
明军班师回朝后,朱祁镇下诏,增王骥禄,赐铁券,子孙世袭伯爵。
经过这三场大战,明朝收复了西藏和青海,并加强了对青藏高原的控制,彻底断绝了准噶尔汗国侵占西藏的野心。
但这七八年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也致使明朝大军疲惫、国库亏空,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又引起了各地民变。
进藏大军在离开西藏、青海后,又马不停蹄的转去内地平乱。
同时,这三场大胜,也让小皇帝朱祁镇自信心爆棚,为不久之后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
正统十二年(1723),就在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的那一年,第九次下西洋的洪保回国了。
朱祁镇依朱棣、朱瞻基对郑和、王景弘船队的惯例,赏赐洪保船队,并让他们准备第十次下西洋。
而从正统六年开始,朱祁镇学习朱棣、朱瞻基,开始出长城去巡边,也会经常住在“热河行宫”。
随着“热河行宫”周边的寺庙建成,再加上皇帝经常来热河,蒙古羁糜卫所的王公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争相在此建设府邸宅院,热河地区汇聚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正统十三年(1724),朱祁镇在热河置热河县,划归顺天府管辖。
同年,土尔扈特汗国贤义汗阿玉奇病逝,其子车凌端多布继位。
然而,车凌端多布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对内不能平息内乱,压服众多汗位竞争者,对外无法抵抗沙俄的入侵和渗透,使得土尔扈特汗国的独立地位岌岌可危。
1725年,正统十四年。
二月,朱祁镇再次命洪保率领船队下西洋。
这是明朝官方组织的第十次下西洋活动,也是鸦片战争之前,明朝官方组织的最后一次下西洋活动了。
七月,朱祁镇亲率八万大军,以及大量文官,前往敦煌、高昌巡边。
随着漠南、漠北、青海、西藏都被明朝控制,大明周边的威胁,就只剩准噶尔汗国了。
只要收复西域,便能彻底解决西北边患。
在英宗前往敦煌、高昌的一路上,不断有大臣劝说朱祁镇回京,或者就地停驻,但朱祁镇却执意赶往敦煌、高昌巡边。
八月,大军到达敦煌卫,西出玉门关。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哪怕是玉门关外的哈密、高昌,此时也是人丁兴盛、堡寨齐全,并且是大明与准噶尔汗国对峙的最前线,相当于前朝的宣府、大同。
为了供应戍边大军,这里建有大量的粮仓,源源不断的有来自内地的粮食运来,存在粮仓里。
同时,各种武器兵甲,包括火器,当地都能自己制造。
抵达高昌卫之后,朱祁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此行,却再也无法从玉门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