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暮云春树 赊月色 这次我想做个人 源此一人 盛爷你媳妇是我的神 朝朝暮暮 他装乖 又多看他几秒 【综英美】这只美国甜心是我的 从寡妇到将军夫人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哪怕你是皇帝,世上也总会有一本你读不明白的书。

这就是康熙近期的内心真实写照。

他每天的日程排得很满,除去了上朝、批折子、视察皇子学习进度等等例行事务,半个月来的休闲时间都耗在了牛顿原理英译本上。

书,已经从头到尾读过了,但颇有云山雾罩之感。

这本书超出了以往所学数理的范畴,隐约察觉它开创了某一种新的学说。

牛顿,这个英吉利人有点意思。

康熙越是无法完全读懂,越是想要搞个明白。

他都摆平了鳌拜、三藩、噶尔丹,难道还无法搞定一个牛顿

尤其还有一个前提,这书是老四献上来的,有理由推测老四已经真正理解了。

老四突破技术限制搞出了大块玻璃,可不就是比欧罗巴来的传教士更懂西洋之术。哪怕玻璃制作与牛顿原理没有直接关联,但或许存在触类旁通的思考方式

康熙暗中做此推测,但没有立刻直接召老四前来当面询问。

虽然做学问应该不耻下问,但让儿子教导父亲,他还想再做一番挣扎。

是不是把原理这本书背诵一百二十遍,就有可能搞清楚它究竟在写些什么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后宫发现了一件“大事”,皇上一个多月没翻绿头牌或到某一宫内就寝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种情况也不是前所未有。

宫内老人都知道,二十多年前平定三藩之乱,皇上根本没有空来管后宫。幸而那时太皇太后健在,能镇住暗流汹涌。

不过,今非昔比。

近期也没听说哪里要打仗,前朝似乎也挺平静没有斗得不可开交,皇上怎么就不来后宫了那不符合他一贯的做派。

是什么绊住了皇上的脚步

是金屋藏娇,在乾清宫里有谁被看中了吗总不能是皇上四十七岁就不行了吧

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心中揣测。

太后基本不管事,四妃仿佛视而不见谁也不先开口,似乎皇上来或不来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正在猜疑纷纷时,宁寿宫的暖阁率先搞了小翻修,给换上了全套玻璃窗。

接下来,康熙常驻办公的南书房也给换了玻璃窗户。

冬天光照本来不足,换上了通透玻璃窗,让书房平添了三分暖意。

世人皆知玻璃窗的精贵易碎。

这玩意是西洋货,需要从广州不远万里的运输,故而京城里仅有几户人家安装。

宫内本来没有装。

康熙自诩不是骄奢淫逸的皇帝,将玻璃窗当做赏赐给了重臣。

眼下,给太后、皇上新配置的玻璃窗是怎么回事

新的流言取代了旧的八卦,难道说皇上最近就在操心玻璃窗

秋天里的那则消息成了真,雍郡王入驻御制玻璃厂,不是沽名钓誉去做做样子搞几件玻璃摆件,而是真刀真枪去研究本土没有的大块玻璃技术了

永和宫热闹了起来。

德妃被一波又一波人拜访,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玻璃窗是雍郡王搞出来的吗宫内什么时候能全都换上

人人都很关心,因为比起贵价玻璃瓶的可有可无,玻璃窗户是生活必需品。

除了暖炭供应特别充足的四妃,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体会过纸糊的窗在冬天会透风。

京城的北风持续几个月,明明把窗户都给关严实了,但寒风就是无孔不入。

一夜醒来能把鼻子都给冻僵了。虽然没人住过有玻璃窗的房子,但都有朴素认知,玻璃比纸糊的窗防寒。

德妃面对众人的试探与试好也是内心懵圈。

老四不可能向她汇报在做什么,更不提康熙不喜妃嫔沾手前朝那些事。

即便知道老四在七月下旬进玻璃厂,但也不可能清楚他的研究进度。

隔着一堵宫墙,乌拉那拉氏倒是照例每月来请安,却不曾提及老四被安排的工作。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依着乌拉那拉氏的说法,四爷府内一切都好,而四爷在外做什么全是皇上的旨意,竭尽全力去做就行,不必问是利是弊。

德妃无从得知外头的具体情况,结合皇上一个多月不入后宫,玻璃窗一事可能真的事关重大。

她一向明哲保身,索性也就称病将访客都拒之门外,连宜妃来探也不搭理。

私底下,特意叮嘱胤祯别瞎掺和,老老实实地继续给老四的三个孩子辅导课业。

四个月后,也就是来年二月,胤祯就要正式迎娶完颜氏。留给十四提前适应带娃生活的日子不多了。

殊不知胤祯听了这番嘱托,只提取到了一个重点,成婚后真不想马上有孩子。

明年,他也就十四岁,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亲生的混世魔王们。

四哥家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书面方式折腾他,而亲生孩子能给近距离攻击。

至于玻璃窗的事,根本就没想去管。

胤祯可没忘记改稿牛痘小故事的痛苦经历。

渐渐领悟,四哥让他做什么一定是给好处的,但也要掂量一下能否成承受精神压力。

至于四哥没让他做什么,那就要脑子清醒点别瞎琢磨,否则怎么掉坑里都不知道。

胤祯尽力隐遁,都不敢留在阿哥所,而是遁入了书库。

书库重地,保持安静,可算是让他找到了一个避风港。等到明年就好了,搬出宫去,把自己家的大门一关谁都不理。

玻璃窗的出现掀起了一阵巨浪。

武拂衣却似置身风暴眼中心,反而显得格外的平静。

近期没回府,就住在了玻璃厂内。在数九寒冬到来前,将第一批玻璃窗在十一月底前搞出来。

首批窗户的目标安装对象是朝廷重臣。

这是康熙的意思,还报了一份暗名单,拟出了需要大玻璃的数量。

当然不可能免费,也不是低价出售,就是比以往的进口大玻璃便宜些许。

名义上,康熙犒劳臣子给了优惠价格,再表明玻璃窗收入都用于给百姓牛痘接种。

事实上,这些大玻璃的造价就比沙子高一些,其中暴利必须紧紧捂住。

也是为了保密,需要雍郡王坐镇玻璃厂,不让烧制大玻璃的工艺外泄。

武拂衣本人谈不上加班加点赶工,还是一如既往的作息时间,她主要起到监工作用。

除了巡查,这段时间就是着手编写一套从零开始学物理的教程。

如果没有推测失误,康熙应该开始读牛顿的原理,能完全读懂的可能性只有一成。

别说康熙,哪怕是京城里的那些传教士也不敢说能弄懂牛顿学说,或该说这个时代能与之并肩的人寥寥无几。

不必好高骛远说什么赶超牛顿,眼下是借以此书让人们重视起科学。

武拂衣能一套思维模式,但也不必事事以她为准,也希望有人能自学成材。

那些人想要读懂牛顿学说,不妨先学一学伽利略。

这又给十四找了点事情做,反正他藏在在书库,也就顺带搜集伽利略的相关著作。

胤祯读不懂意大利语没关系,去设法请教懂的人就行。先把伽利略的藏书都给翻出来,那些书以后都有用。

十一月底,赶在腊月年节到来之前,首批大玻璃烧制份额完成。

武拂衣顺利交差,极为迅速地收拾包袱回家。

没有半丝犹豫就叫苏培盛把郡王府的大门紧闭,别管什么客人一律不接待。

这批玻璃要怎么售卖,收账也好,监管钱财也好,作为雍郡王都不掺和进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先把货卖给谁又不卖给谁的差事,还是让能者居之。像她这样在玻璃厂常驻了四五个月的人,最重要的是回家休息就不参与了。

何况,武拂衣推测康熙应该也不愿意雍郡王大包大揽。

如果大块玻璃没有被制作出来,可能会补偿四阿哥,让他管理从国库划出来的牛痘推广经费。

事情却出乎众人意料,玻璃窗横空出世。康熙知道其中暴利,指不定就改了最初让老四负责钱款的念头。

康熙查验了首批出炉的大玻璃,当场赞扬了老四的认真负责,但确实没有提及让他负责后续售卖工作。

并非怀疑老四会暗中牟利,而是一种保护。让他不要因为树大招风,被卷入朝臣纷争。

正如索额图裹挟了太子,才会让胤礽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越行越远,真不希望老四也陷入那样的被动中。

况且,老四有更重要的任务。

康熙花了近两个月努力研读牛顿的自然,终是没能继续强撑着面子。

询问了常在皇城走动的那些洋人,擅长数理的白晋都说牛顿之学是开宗立派,昭示着一种新学科体系的出现。

白晋坦言,他多年往返东西两块大陆,没有更多时间潜心研究这种新的学说,真的不敢说对它有研究。

传教士们纷纷表示对牛顿力学知之颇少,这事反而让康熙心情好了些。

原来欧罗巴人也不是各个强悍如牛顿,原来被新学说所困的不只他一人。

如此一来,老四能读懂牛顿也是大清幸事。

还有一个月即将过年。

给老四派了新任务,今年过节他不用为送什么礼物发愁,这就指定要一份年礼如何从零开始研究牛顿学说。

康熙明示了要在小年之前见到这份“定制礼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会命人将誊写多份,散发给其他儿子与宗亲。

谁能给他满意的读后感心得,来年就可以一起下江南或是有更好的差事。想必这个新年大家都会过得很愉快,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之中。

京城内,相关人士仍在为玻璃窗的出现而惊异,求购声音不断,压根没有想到今年的春节会发生什么。

眼下,关注着谁会负责玻璃窗销售事宜。

这会也都回过味来了,雍郡王搞出玻璃窗应该与推广牛痘的经费分不开关系,所以玻璃窗一定会对外售卖。

只是谁负责管钱呢似乎不是雍郡王,因为郡王府的大门已经紧闭了。

是不是廉郡王

胤禩作为牛痘研究的另一位负责人,又调研了整个京城需要接种者的多寡与分布。

玻璃厂隶属内务府之下,通常都是皇室宗亲来管理。

多年前,直郡王就管理过,现在交给廉郡王瞧着也有顺立成章的理由。

胤禩也觉得自己可以,但还是向康熙推举了另一个人。

不是别人,正是九弟。胤禟喜欢经商,让他去管理账务岂不是刚刚好,也是回报他在摸查京城待接种人口的辛苦付出。

“你认为皇上会选择谁”

武拂衣回府,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胤禛。

胤禛正在聚精会神读书。

近五个月,他一刻也没有闲着。比当年在上书房更加功用,实现了一飞冲天式的英吉利文突破。

从仅仅认识百来个英文单词,到把牛顿的原理的字面意思初步翻译成文。虽然不能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不妨碍他不求甚解地通读一遍。

这种进步神速,是一直有无形力量在身后鞭策。

胤禛非常清醒,他要比任何人都努力,绝不能落后。

一方面是为了有足够的本事教导孩子们。

另一方面,他以武氏的身份活着,就要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才不会埋没于后宅之中。

眼下,等到武拂衣从玻璃厂归来,正要拿译本给老鬼瞧一瞧。

至于谁会成为玻璃窗售卖的负责人

胤禛看来这就是一件不足为道的小事。

今时不同往日,他早就不在那样看中康熙给的差事。

并非因为那些事与武氏无关所以不再看中,而是明白了期待皇上的任命终是下策。

真正的高明猎手,当是悄无声息地引导皇上做了某件事,而康熙无知无觉甚至疼惜对方活得辛苦。

这个猎手说的就是老鬼。

有此前因,谁负责卖玻璃窗还重要吗

不过,武拂衣既然问了,那么也不妨回答。

“依我来看,老八、老九、老十都没戏。”

胤禛几乎想也没多想,就给出了世人鲜有去想的人选。

“说是由皇室宗亲来管理,却也不必是皇子,估计是礼亲王代善之后。四年前,代善的曾孙椿泰继承爵。椿泰,今年十八岁,正是年轻有为的好时候。”

为什么选椿泰

这和胤禩还就有点关系,具体说是与八福晋郭络罗氏的外祖父安亲王岳乐有瓜葛。

代善,努尔哈赤之子,曾经是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虽然继位,初期却依旧是四大贝勒共通执政。

与其他兄弟表现不同,代善一直贯彻着支持弟弟皇太极的态度。

哪怕皇太极驾崩,他也坚定表态应是父死子继,扶持福临继位。反对了多尔衮的兄终弟及之说。

等到康熙登基,代善的孙子杰书袭爵,他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又立下战功。

再说岳乐。

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其父阿巴泰没有排在在四大贝勒之中,创造的功绩也是平平。

岳乐与福临是同辈。

顺治帝临终前一度想过将皇位传给堂兄岳乐,而非儿子玄烨。问为什么他信赖堂兄,更多于疼爱儿子。

若非孝庄与朝臣竭力反对,就没有康熙帝的存在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登基,对于岳乐能有好脸色即便最初秉持三年不改父命,可终是对安亲王一脉有所防备。

岳乐已经去世了十二年,但对他的清算没有到此为止。

就在去年,代善的另一位曾孙诺尼上书告状。

表示他就是苦主,在多年前岳乐掌管过宗人府,审理了他的案子给他判了不孝的死罪,将他革爵下狱。

诺尼后来被放了出来,也又恢复了贝勒的头衔,但对于岳乐的徇私误判一直耿耿于怀,每一天都希望能沉冤昭雪。

究竟是不是冤枉是不是误判

岳乐死了十二年,早就是死无对证。

康熙却站在了礼亲王一脉,将岳乐的谥号取消了,更是把他降爵位为安郡王。

因为有代善一脉、岳乐、康熙的恩怨在前,如今玻璃销售的人选也就不难推测了。

胤禛对康熙心思把握精准。

如果此前八福晋没有在牛痘研究中插一脚,那么还不一定会提醒康熙再次记起安亲王曾经带来的威胁。

岳乐是死了,但他曾经被顺治帝重用,甚至一度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他在朝中的关系网之广可想而知。

郭络罗氏越是积极能干,对于胤禩来说就越不利。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皇上,安亲王家的后人对于权力的渴望之心不死。

这些道理八阿哥懂吗

胤禛推测八弟可能是真的不太懂。有时,汗阿玛表现出的看中反而是提防,表示了冷落反而才是保护。

很快,胤禛的推测成真。

康熙公布人选,让代善的曾孙椿泰负责玻璃窗的销售事宜。

然后,他又安慰没能当选的皇子们,别伤心别难过。很快了,一个月后春节就送他们一份厚礼作为补偿。

什么厚礼

一众人云里雾里。

胤禛却要十分努力地去克制,让自己的嘴角别抽得太厉害。

他把自己翻译的原理汉译本交给了武拂衣,武拂衣给了他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赞美,然后承诺一定会让此译本堂堂正正地问世。

胤禛却很想知道,今年过节,收礼就收牛顿原理,众人的心情还能好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炮灰进行时 穿成炮灰渣男后我洗白了(快穿) 满级大佬被迫爆红[直播] 种田文的地狱模式 美强惨炮灰拯救系统[快穿] 和死对头互穿后 [综]身为真酒的我被迫攻略江户川 包租婆,来鬼啦[无限] [综]男神不想谈恋爱 我抢了男主的五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