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阳城围困战告终,以燕军的胜利结束。城外叛军突然大乱,燕军趁机出城攻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人俘虏上万人。
入夜后战事就已经结束。燕王杨桐在百人的簇拥下来到叛军一营帐里,这是殷弘的大帐,营帐已经损毁,里面有数十具尸体,燕军将殷弘、田震、罗四方的尸体摆在了一起。
杨桐走来,看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将军,想着先前的失利和这次的胜利,燕王心中说不出什么感受。“传令,将他们三人的尸体和叛军百户以上的将官全部斩首。”
“是。”传令兵出去了。杨桐也转身在侍卫的拥护下离去。
“大王,”梁仁来到燕王身边。“我们接到消息,赵王甩开步兵淄重,率领七万骑兵,已经快到北离关了。”
“北离关,那就说明他们离京城只有一步之遥。不过那关隘险要,用骑兵破它,恐怕不行。”
“在我看来,朝廷不会阻挡赵王,他们会大开城门,迎赵王入京。吴王已在城下,迎来赵王,二虎相争,朝廷得利。”梁仁道。
杨桐看着梁仁,他笑了笑。“我们如何才能让赵王失败?”
“不难,让赵王仓促进攻就可以了。”
“要如何做?”燕王追问。
“那格剌部受了我们的好处,是该让他们做些表现的时候了。让莫侄带些兵去赵长城边上转悠。”
燕王忽然明白。刘湘去南方打仗,一旦他知道赵国本土受到威胁,必然想尽快结束战争,在这种心理下他定会仓促进攻,一旦仓促就准备不足,作战失败的可能极大。
杨桐领会,笑道:“将军果然聪明,那就给格剌部传个口信,让他们这么做,事成之后少不了他们的好。”
平叛的事情结束了,燕王凯旋而归,回到中邺城后,杨桐大摆宴席举国欢庆。
在宴会上,魏国使者举杯道:“恭贺燕王扫平叛乱,大胜而归。”说完使者一饮而尽。杨桐严肃着脸,也喝了一杯。“这次我来,是代我王向燕王传达一个信息,我王说,为了彰显两国之间的和平,加强两国的商贸,还请燕王允许在边境多开榷场,互通有无。”
“我们北三国本就是以商贸为主,多开榷场互通有无,这是自然,寡人会和大臣们商议,以确定如何实施。”
宴会开到了深夜,杨桐一回到寝宫就立即入睡,燕王还是清楚,他带领下的燕国已在关键时刻,现在不是享乐的时候。
第二日一早,杨桐就在布政殿招来燕国几位重臣,来商议如何对魏国的计划。
“大王,这次平叛,我军先败后胜,军队需要一些时日来恢复元气。如果要对魏国用兵,我们也得要时间做好准备,我们需要集兵,准备粮草,制定作战计划。所以我同意答应魏国的请求,以先稳住魏国。”梁仁说出了他的看法。
“王相,你做何看法?”杨桐道。
王旭,乃杨辉之后的燕相国。“大王,魏国的示好,它这么做不过是探探我国的政坛风向,已好做出适当的反应。所以答应魏国,稳住它,臣同意将军的看法。”
两位大臣想法一致,这让燕王对魏政策明朗起来,不过殿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杨桐不能忽略他的看法。
“李大人,你可有异议?”
李昂,乃燕国内史,掌管燕国赋税财政的大臣。“大王,国库存银六百多万两。平叛一事,就花去了一百多万两,微臣真的不知道,剩下的钱能花多久。大王说要统一北三国,南下争帝,臣这心里真没底。”
燕王表情消失了,他变了脸色,杨桐离开座椅走到李昂的身边。“李大人,寡人只知道打仗,钱粮赋税由你管,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必须要保证军队的钱粮充足。这,是你的使命。”
“是。”内史屈服的低头。
“好,那就这么办。答应魏国的要求,先稳住它,其后要做的事情,就拜托各位了。”
燕王确定了策略,会议就散去了。朝散之后,杨桐来到了他母后王太后李君儿的宫殿里。一进殿内杨桐就听见母后在念诵着祈福的经文。
“……。愿主父永在他身旁,使他除去一切罪业、一切恶苦、一切病难。”李君儿跪在主父前,手持念珠默念道。
“母后这是在为谁祈福?”
太后站了起来,她比往日消瘦了许多。“为你祈福。”
“我不需要祈福。”
“是阿,你应该赎罪。”
“我有什么罪?又要赎什么罪?”燕王语气激动了起来。
“桐儿,你得到了本该不属于你的这一切,这都是因为他,才有今天的你。”
“我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爹是杨雄。”
“我知道,你不愿承认,也不能承认。但事实不是你不承认就不存在的,你爹是他这永远改变不了。你可以欺骗别人,也可以欺骗你自己,但那件事情会一直折磨你。”
“我知道了,母后,你是不会原谅我的。”
“你会明白的,一国之君不是那么好做。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太后在次跪下,念起了经文。
燕王离开了太后的宫殿,他带着怒气做小步慢跑冲出了宫殿。等走到王后宫殿时,他停住了脚步。
杨桐停留了片刻,他突然向王后宫殿而去。到了宫殿里王后冲冲来迎。
“见过大王,大王怎会突然来此?”
燕王没哼一声,他见王后穿着随意,妆容也没怎么画,不过王后本就美艳,她的这一身似乎也没啥大影响。孙月盈应是没了到燕王今日会来,她纳闷大王为何一直盯着自己却一言不发。
就在毫无征兆间,杨桐一把将王后搂了过来,王后阿的一声被惊吓到了,紧接着杨桐就将头伸了过去,凶狠的亲吻着王后。
殿中宫人见此情景,分分蒙住眼睛飞快的跑出了宫殿。
夜晚燕王将国中一些大臣叫到殿中仪事。“
根据最近的情报,吴王赵王的战事,很快就会有结果。各位,你们对于我国攻魏,有什么要说的吗?”
“大王,魏国不是小国,也不像狄人那样是分散的部落。我提议攻打魏国,我们应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梁仁说道。
“梁将军太过谨慎了吧,”殿中又一将军萧邦山说道。“魏国孱弱,我们应该把军队开到,魏国东山道上去,那条驰道可直通魏都蓬州,到时候魏国定会把主力军,部署在东山道上,以阻止我军。那时我们就可以一战击溃魏国主力,轻松拿下魏国。”
“将军,此法虽过于冒险,凭一次战争,就决定胜负,这风险确实太大,”内史李昂道。“但我觉得也不是不可取。我们可以先让部队夺下一些魏国城池,已吸引魏国主力,等魏军来到时,我军就驻守当地坚壁不处,让魏军放松警惕消磨他们的斗志,时机一旦成熟,我军倾巢而出,定能攻破魏军。”
内史赞成速战速决,燕王当然清楚。他管后勤补给,如果打持久战,他要面临极大的压力,如果是速战速决,这倒是轻松许多。但杨桐吃了上次急躁的亏,他现在谨慎了些,没有立即做出选择。
“大王,寻求速战,这万万不可取,”梁仁反驳。“魏国孱弱,萧将军,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魏国立国已有百于年,它根基深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灭掉它的,这灭魏之战,不能操之过急。”
燕王的本意,是让殿中大臣们商议一个攻魏的战略,但殿中的将军们却争吵一团。自杨桐掌权以来,听大臣争吵已成家常便饭,他已经习惯了。不过这次攻魏,还得让他敲定最终策略才行。
有了上次平叛的教训,杨桐这次实不敢在急于冒进,他心中偏向了梁仁的方案。“两位将军说得都有理。不过魏国确实不是弱国,对于攻魏之战还是谨慎点好。寡人决定对魏作战,让梁将军领兵。”
“大王……。”萧邦山想反对,燕王没有理他。
“行了,就这么定了。”杨桐挥手让各位大臣下去,于是殿中大臣都只能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