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天,太清天,兜率宫。
玉鼎真人慢悠悠的赶了过来。
本想要敲门等候通报,却发现门竟然没关。
不过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做好。
玉鼎真人握着门环敲了敲门。
但并未见有童子过来。
那……进还是不进?
玉鼎真人想了一想。
进去吧,不礼貌,不进去吧,自己又嫌那一套规矩麻烦。
“师伯,玉鼎前来拜访。你童子不在,我就进来了啊。”
玉鼎真人发现竟也没人回应,便径直进了兜率宫。
到了大殿一看。
就只有云中子一人在此。
“师弟,师伯呢?”玉鼎真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是说好的两人炼剑吗?怎么现在就剩云中子一人在此。
“出去取水去了。”
云中子开口说道。
此时云中子守着丹炉,也不着急,慢慢悠悠的翻着一本《黄庭经》。
玉鼎真人一看云中子这么悠闲,也干脆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了下来。
也不知这剑到底要铸成什么样,老君都亲自去取水。
玉鼎真人自然知道取水是为了干嘛。
炼器都有取水淬器之法,只是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功效,所以要结合所炼之物找与之相匹配的水。
“师弟,怎么样,炼这个剑没什么难度吧?”
云中子白了玉鼎真人一眼。
“自然没难度。”
“嘿嘿,既然现在炼剑不急,那不妨来看看这物件,有没有法子仿制。”
玉鼎真人说着将元始天尊给的这一张金色纸张拿了出来。
云中子一见这纸张,大为吃惊。
一把将这金色纸张拿了过去。
“这到底是什么法宝?没有任何禁制,却流露出一股先天灵宝的气息!”
纵然云中子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见到这金色纸张。
他反复正反面查看,甚至动用神念去细致观察。
“这是师尊给的,我怕用坏了,所以想找你先仿制一点。”
云中子仔仔细细的看了看。
“这灵宝我第一次见,也没有在什么书籍里看到过,恐怕干系重大,想必师尊给你此宝是有特别的事交代你去办。”
“从材料上来看,这浑然一体的纸张除了上面灵气极强以外,和其他纸张没什么两样。”
“如果非要说他有何奇特,是他的尺寸,长七寸有二,暗合七十二地煞之数,宽一寸有八,则是对应108星宿。”
“这或许就是纸张的特点。”
玉鼎真人在云中子的启发下,突然就想到了什么。
对啊,108对应的就是无穷尽的星宿,七十二是地煞,这上面应该还差天罡才对!
也就是说,只要纸张上面按照天罡星宿的组合来画,就可以借到周天星辰,自然之威!
自己一开始画北斗七星不正是天罡斗数中的吗?
想到这里,玉鼎真人终于理清了思路。
他随意拿出自己随身带着正在著作的半本书籍,从中撕了一张纸下来,按照同样大小的尺寸,用法力为刀,裁成长条。
果然,刚裁剪出来的纸张,看上去就不一样了。
因为暗合斗数,纸张一裁剪出来就有些不凡。
它竟然会缓慢的吸收周围的灵气!
玉鼎真人算是开了眼了,原来不是灵物也能吸收灵气。
这个纸张竟然和一些和阵法有了类似。
譬如说吸收灵气的聚灵阵等。
只是纸张吸收的灵气实在太少,就好像装满了一般,裁下来的几张纸在得到那一丝丝灵气后就不再增长。
那是不是证明,纸张只是储存灵气的工具。
……
玉鼎真人拿起一张纸,试着用灵气在上面刻画,但是,还没等他画完,纸张再次燃烧。
一旁的云中子摇摇头。
“你真是看书看傻了……”
听着云中子的话,玉鼎愣了愣。
“你应该试着用笔来写。”
“纸张那么脆弱,上面附着的灵力本来就到了极限,怎么承受得了你的灵力?”
云中子看着玉鼎,就像是在看白痴一般。
“这……我怎么没想到?”
玉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谢师弟提点,为兄却是走偏路子了。
玉鼎真人这才记起,一开始自己试着在纸张上写,也是顺手就用的毛笔,只是因为后来发现没用,用精血画,才导致纸张燃烧。
那现在用毛笔来画的话……
玉鼎真人拿出毛笔,在纸张上一画……
纸张并没有燃起来。
只是上面的灵气,随着这一画,全部被消耗掉了。
玉鼎真人颓然的盯着这个纸张,看向云中子。
“这次呢,又是啥问题?”
云中子没个好气的说道。
“我一个炼器的怎么会知道?”
玉鼎真人听完,差点开口骂了起来。
你云中子刚才不是指挥的挺好的吗?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你要做的事,是开创一门新的法术体系,思路得新,自然方法也得新。”
玉鼎听此话,心里猛然一喜,又突然心惊肉跳的。
看着八卦炉子旁,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太上老君,连忙起身拜道。
“原来是师伯回来了,弟子玉鼎拜见师伯。”
老君摆了摆手。
“都说了不要整这些虚礼,你看云中子道友在这方面做得多好。”
“弟子记住了。”
玉鼎真人闻言,赶忙回了句。
玉鼎又想到太上老君好像是看出了其中的玄机,玉鼎将手中的毛笔和纸张双手举过头顶,面向太上老君。
“玉鼎之道,尽在其上,还望老君指点迷津。”
太上老君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我们平辈论交就好。”
“天下道法,殊途同归,不论丹、阵、器,又或是道、佛、儒,皆是如此。”
“其间多有共通之处,这便是道友成道之方向。”
太上老君说着,拿起毛笔,往大殿一角走去。
只见老君将毛笔往大殿那一角的一个盛放着炼丹材料盘子中的一个小罐中蘸了一蘸。
毛笔提起来的时候,毛笔上面满是红色。
见此情景,玉鼎顿时一道灵光闪过,明白了一切。
老君将蘸了朱砂的毛笔递给玉鼎,玉鼎双手接过毛笔。
尽管老君没教他怎么做,但是他已然明了老君的意思。
是啊,丹、阵、器殊途同归,不同的仙丹、法阵、灵宝都要用不同的材料来炼制,自己竟然妄想用普通纸张和普通笔墨来做出能够沟通天地灵力的灵咒,这明明就犯了常识性问题。
“道友此番可明了?”
老君脸上露出平和的微笑,看着玉鼎真人。
“谢老君授道解惑之恩。新法他日若成,还望老君赐名。”
老君却往自己的蒲团上一坐,拿起一柄芭蕉扇,轻轻对着八卦炉扇着。
“你的道,老头儿取什么名,三清是一家,哪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况且你与我有一半师徒之缘,这也算是提前为你解惑了。”
玉鼎真人闻言,心中大骇。
这不就是昨日元始天尊所暗示的吗?三清是一家……
看样子他们早就算到了这一切。
玉鼎闻言,回想刚才老君将笔交付给自己的情形,便说道。
“此物若成,也有老君赠笔授道功德,便以此命名,取名为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