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皮岛。
前段时间,兵部尚书孙传庭来了一趟。
给毛文龙他们送来了粮饷。
还有崇祯赏赐的丹药。
虽然没给毛文化升官。
获得了逆天丹药的毛文龙。
却变得对崇祯,对朝廷更加的死心塌地了!
倒不是崇祯舍不得给毛文龙升官。
主要是以后肯定有很大仗要打,现在要是升官升快了。
以后升无不升,反而还不好办。
因此只给了粮饷,并赏赐了丹药。
同时孙传庭还给了毛文龙一个任务。
那就是从辽东的山林中,寻找指定的一些树木。
砍伐之后把木材给运了回来……
毛文龙他们,站在码头上看着远去的船只。
心里个个都高兴得很。
魏忠贤他们果然如孙传庭所说,带着上百艘大小船只。
来皮岛买走了他们的木材。
本以为这是朝廷给的任务,那么就是义务工了。
大家伐木的时候,积极性并不是太高。
毕竟伐木这活可不好干,那是又苦又累。
没想到魏忠贤他们到来,竟然是用银子来购买造船用的木材。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
毛文龙和其部下,立刻对伐木工作来了兴趣。
已经跟魏忠贤,约定了下次交货的时间。
并且魏忠贤答应了,把一部分货款换成粮食,直接给他们运到皮岛来。
看着船只已经远去。
毛文龙吩咐道:“留下三成的人看家,其他人全都上岸去。
一半人负责运输,一半人负责伐木,不用跟建奴厮杀就能挣到银子,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啊?”
尚可喜:“哈哈,毛帅说得是,这样的好事咱们可得抓住机会。
要是被锦州那边的辽东军知道了,说不定会来跟我们抢生意呢!”
耿忠明:“毛帅,这次让我带人去伐木吧?兄弟们都想多挣些银子,保证能弄回来更多的木材……”
毛文龙:“好,你们两人相互配合,小心建奴的偷袭,本帅在岸边接应你们。”
“是,毛帅……”
毛文龙及其麾下的将士们。
开始上岸去伐木。
利益是最好的驱动力。
伐木可以换银子,杀建奴也可以换银子。
崇祯相信在双重利益的驱动下,毛文龙他们肯定会给建奴一个大惊喜的。
崇祯的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着。
京城这边是一天一个样,开启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崇祯只需要掌控大方向就可以了……
……
山西。
大同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有一个年轻人名叫王五,时年21岁。
此人身高两米,浑身肌壮,天生就是一个大力士。
不过大力士也特别的能吃。
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硬是被他快要吃垮掉了!
王五家几十年来都没有土地,是广大失地农民当中的一员。
王家的土地,早在爷爷年轻的时候。
就被大地主想方设法的给夺走了。
夺走王家土地的人,正是范家的一个旁支子弟。
范家势大,即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旁支。
在当地也是一方豪强。
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无力与之对抗。
好在范家已经被抄家,并诛灭了九族。
这也算是为王家报仇了。
对此王五当然是高兴的。
可是在高兴过后,又开始发愁起来。
原因无它,王五失业了!
原本王五是靠在镇上或者是大同,去给人搬运货物,装车卸车等等。
赚取微薄的工钱来维持生活的。
可是在八大蝗商被灭了之后。
没有人敢再向关外运送违禁物资。
虽然也还有一些商队,出关去跟异族做生意。
但是商队总量减少了七八成。
王五这样的人就很难找到工作了。
在八大蝗商及其附属家族,全都被灭掉了之后。
查抄出来了大量的土地。
多数都分给了失地的农民,王家也分到了几亩地。
对此王家当然是高兴的。
可种庄稼是需要时间的,不会一下子就产出粮食来。
再说王五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加上身体不太好的父母。
那几亩地种出了粮食,也就只够王家五口人勉强活下去而已。
不出去找工做的话。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王五怕是就得饿肚子了!
话说王五的四个哥哥。
就是在小时候饿死掉的!
王五也对饿肚子的滋味深有体会。
王五可不想继续饿肚子,更不想让父母和弟弟妹妹跟着饿肚子。
眼看小镇无工可做。
于是王五就离开了小镇。
来到大同附近来看一看,有没有可以卖力气的工作。
想要挣一点工钱换取粮食。
让自己和家人能吃饱肚子。
结果王五还没到城门口。
远远的就看到城门口的外面,聚集了大量的人。
那些人似乎正在议论着什么,场面看起来很热闹。
开始王五还以为是出什么事了。
于是王五走过去混在人群中,听着别人的议论。
“四两银子一个人头,还不分男女老少,世间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光有银子,还有缴获的牛羊马匹,钱财粮食等等都归我们所有。我怎么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呢?”
“对了,还有一点,如果没有装备,他们可以先提供刀枪弓箭,甚至是马匹。
等出关回来之后,再从人头换取的银两,还有缴获的物资当中来扣除那些费用。
这才是真正的天上掉馅饼了!就是不知道这华夏商行,到时候会不会兑现承诺?”
原来是华夏商行。
已经在大同城里开张了。
杀胡令和华夏商行的告示一起公布。
立刻引来了大量的人围观,只是很多人还抱有怀疑的态度。
怕被华夏商行给坑了!
虽然华夏商行不一般,那是崇祯皇帝出资组建的商行。
但是围观的人,早就怕被坑掉了。
“唉,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不是真的肯付银子。
那么他们赊出来的刀枪弓箭,甚至是战马怎么回本?他们付银子我们才能还债呀!”
“有道理,我觉得可以去试一试,反正闲着也闲着。”
“你们就说干不干吧?虽然当今皇上圣明,给我们发了一笔饷银。
但是你们也知道,真正到我们手上的银子不多。我家里有两个半大小子,还有一个闺女。
加上我和孩子他娘,那点饷银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想去试试,有一起去的兄弟没?”
“唉~!我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张三大哥你真打算出关,那就算我一个。”
张三:“好,算李四兄弟一个,其他的兄弟还有没有要一起出关的?”
“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算我老刘一个。”
张三:“好、算上刘大,我们已经有三个人了,还有没有其他的兄弟要去的?”
“张三哥、还有大哥,我跟你们一起去。”
说话之人是刘大亲兄弟----刘二。
刘大:“老二你就别去了,家里面父母年岁已高,总得留一个人在家里伺候着他们。
万一我们这一去回不来了,那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
刘二:“大哥、我也想去挣点银子,让老婆孩子日子吃饱穿暖,过上人模人样的日子。”
刘大:“你放心,我活着回来了,赚到的银子会分你一份。
如果我没有活着回来,其他兄弟会把我该得的那一份银子,交给你和父母的……”
张三也劝说道:“刘二,你在家好好呆着,大不了下次我再带你出关。
换你大哥留在家里照顾家人,杀几个蒙古鞑子而已,并不会有多少危险。
反正男女老少都是4两银子一个人头,我们就对小部落下手,或是杀那些落单的鞑子……”
在张三和刘大的劝说下。
刘二同意留下照顾家人。
张三和刘大他们这么一聊,旁边有几个相熟的汉子。
也先后加入了他们这一支小队。
王武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就凑了过去问道:“几位大哥,听你们说出关去杀蒙古鞑子,真能换到银子?”
张三:“当今皇帝发布的杀胡令,确实是这么说的。
华夏商行已经开到了大同,商行的人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能不能换到银子,还要试过才知道。”
王五:“几位大哥,能不能带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