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花出巨大心血的李腊梅,总以为这个名誉老板娘能一直当下去,没想到的是,胡斌在监狱改造了20年,竟释放回来了。别说李腊梅惊讶,他的父母也惊讶,村民们更是惊讶。
原来胡斌虽判了无期,但早先在父亲来信中得知,李腊梅没有离家出走,而是苦苦地支撑着这个破碎的家,叮嘱他好好接受改造,争取立功减刑,这让他点燃起重新做人的希望,他也不再给家里写信了,默默地接受改造,因表现好,又多次立功,被改判无期徒刑为有期徒刑为20年,他也没写信告诉父母,想在刑满释放回来给人们一个认可。
命运又一次地给李腊梅开了玩笑,当时她没有离家出走,自然也没办离婚手续,胡斌当然还是她丈夫,敢做敢当的她迅速作了决定,对胡斌说:“这20年,我虽做了有违道义的事,但我撑起了这个家,为让你日后心里不憋屈,我们离婚,我净身出户。”
胡斌窘了,他没资格谴责妻子的不忠,重获了自由人生也只想跟她破镜重圆。李腊梅虽有负他,但他从父亲的来信中知道了她为这个家庭所花出的心血,特别是对父母的孝顺,对儿子的培育。
要说对不起,这20年来他给这个家非但没尽到一点责任,反而家人带来无尽的屈辱,该谴责的是自己。他深知她的秉性,就是跪求也无用,让父母劝也起不了作用,唯一能进言的是儿子,于是,他就求助于儿子。
儿子虽憎恨父亲,但毕竟血浓于水,何况他就读在高等学府。
他从懂事起,就听爷爷奶奶说母亲是天下命最苦的人,让他不要听信人们对母亲的流言蜚语。慢慢长大后,他有了自己的思维,觉得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也是一个让儿子蒙羞的妈妈。
要不是爷爷给他心灵上的安抚,他肯定受不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他把怨恨埋在心里,听了爷爷的话,用奋发努力来排解心里痛苦。在读高中时,一个关爱他的老师让他看了一篇《我的母亲是妓女》小说,并以此开导了他,让他消除了对母亲的怨恨,为报答母亲,他从此更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等学府。
现在面对父亲求助,他知道母亲向来说一不二,但也不愿让父亲失望,在爷爷的指点下,他机智地给刘国民发了一条短信。
刘国民接到这个烫手山芋,心里也特别内疚,于是就充满负罪感地劝导李腊梅,话也对症下药:“我羡慕你有这么个好儿子,他短信上一句‘叔叔,希望你再次拯救我的家。’让我无地自容地有说不出的负罪感。既然你之前没有跟胡斌办离婚手续,那就不要去伤孩子的心,面对这么优秀的孩子,我们只能予以赎罪,给孩子一个面子,也给胡斌重新做人的机会吧!”
李腊梅沉默了许久,最后闪着泪花说:“我承诺过只听你,就绝对听劝你,既然给胡斌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不但离开你,而且也要离开厂。”
刘国民傻眼了,李腊梅对他不论是情还是功,他都难以割舍,特别是在企业转制后,为了打国企的擦边球,他分别邀请国企厂长下来,李腊梅默契地配合着他,白天由刘国民陪着游玩风景,夜晚由李腊梅在招待所里陪同。对刘国民计划贿赂的厂长,李腊梅一个不落地在招待所陪伴,大多厂长是由她俘获下来的,他们特稀罕她的风情,也让他们为之痴迷,想她了就下来,每来一个她接待一个,直到国企全部转制。想到这,刘国民流泪了:“我可以断情,可厂离不开你呀!”
李腊梅解释说:“我不怕胡斌对你不利,他也不敢,是怕人们不相信我们真正断情。”
刘国民不再坚持了,为了报答她,也给她丈夫和儿子一个满意的交代,他就把转制一并收取的集资的商业房中,把两间门面房和楼上的招待所送给了李腊梅,并不容拒绝地说:“这是你应得的。”
李腊梅不再推辞,为了顾及儿子的感受,她对胡斌只提出一个忠告,不能记恨刘国民。
对失去20年人生自由的胡斌来说,不要说刘国民给了这么多的房产,单让她不离开地撑起这个完整的家,已对刘国民感激不尽了。
李腊梅见他这么的理解,就重新接纳了他,夫妻和好后,就在门面房做起了生意。
刘国民见他们夫妻共同经营、和睦相处,渐渐地释放了心里的负罪感。
四位助刘国民发迹的女人,因不同的缘由而断情,刘国民也只得把她们珍藏在心里。
虽然四个重要的女人分别离开,但刘国民依旧地风流成性,因他还有厂里的众多的想好。当惯了甩手掌柜的他,需要她们帮他掌管,为了让她们能跟李腊梅一样忠诚,他许愿她们,在购买商品房时,根据贡献大小,给予30-50%的房贴补助。
没有了专情的刘国民和一些风流老板们意气相投,他们酒足饭饱后就一起去浴室、KTV等场所跟小姐们寻求刺激。后来碰到了许彩芳,他领略了她的风采后,就不再去玩小姐了,因为,许彩芳的风情和韵味又深深地迷住了他。
市场的竞争激烈,年近60的刘国民本想交给女儿女婿,可女婿对搞企业不感兴趣。他也不想再投入,觉得自己奋斗了大辈子,不必再倾注精力,业务有就做,没有也无所谓,当得知企业划入拆迁范围,他就逐步减员,并按规定发放遣散费,并声明,只要有职工主动离开,也按规定发放离职费,不愿离开的就待业发放生活费,职工们没有理由赖着,纷纷寻找到工作后就主动离开,他最后就留一些关键人员和不愿走的相好帮着消耗厂里的库存,等待动迁再拿一笔钱。
而他开始讲究自己的养生疗法,觉得每天过好潇洒的生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