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军团不断增兵。
天榜银铺、鼎香楼和天脂商号积极响应。
继儋城郡后,不到五日时间,黎城郡平定。
海东大岛四郡,已取其三。
梁慕与梁妒仅剩崖城郡。
地灵军团和边军行动迅猛,很快将他们围在城中。
黑大川亲自坐镇指挥。
他曾是梁府船队的船丁。
对梁妒这个老东家,不能说不共戴天,至少也是恨之入骨。
崖城郡城内,普通百姓与庄奴早已逃跑。
剩下的都是门阀贵胄余孽,以及作恶多端的獠牙海盗。
面对这些帝国渣渣,黑大川没有丝毫留情。
地灵军团与边军只围不打,拒绝投降。
梁慕与梁妒屡次突围,结果每次都是损兵折将。
黑大川出动投石车,不断焚烧城内粮仓。
半个月后,城内粮草耗尽。
獠牙海盗铤而走险,射杀梁妒后,攻入梁慕的临时府邸。
梁慕率最后的心腹抵御。
经过一日绞杀,勉强肃清城内獠牙海盗。
梁慕的心腹死伤殆尽。
不等梁慕纠集残余人马,早有人打开城门,放任地灵军团入城。
地灵军团却岿然不动。
只要有人出城,立即会遭到火铳队射杀。
留在城内,又没有粮食。
熬到八月底,崖城郡城内早已遍地哀鸿。
黑大川领兵入城,帮助他们结束痛苦。
找到梁慕时,才发现他早已在临时府邸悬梁自尽。
大蕤帝国,正式完成一统。
九月,刘丕颁布新军令。
各大军团逐步实行募兵制,同时调整规模、驻地与作战方略。
御林军团增设四大近卫营。
岭东近卫营驻地舢城郡,岭西近卫营驻地永城郡,海东近卫营驻地椰城郡,海西近卫营驻地萝城郡。
四大近卫营由御林军团直接统辖,各府郡均无权征调。
加上原有的皇宫近卫营、皇城近卫营和城郊近卫营。
御林军团建制定型,总兵力为三万人。
天风军团调往西境郡,负责镇守临近大云国的要塞,常备兵力一万五千人。
地灵军团进驻东境郡,负责管理通往大澄国的边关,常备兵力一万五千人。
揽月军团坚守中境郡,负责防备大顺国,常备兵力两万五千人。
雁云军团分别驻扎蛮城郡与荒城郡,震慑蛮荒五国,常备兵力一万人。
情报营晋级情报团,麾下人手增至五千人。
负责继续肃清门阀贵胄余孽,同时派人渗透三大邻国。
经过此次建制调整,大蕤帝国常备总兵力为十万人。
同时建立青壮预备制度。
忙时耕种,闲时训练。
确保遭遇大战时,能够及时动员大量兵力。
九省十三司衙门继续磨合。
根据地形条件与人口密度,增设岭东府潮城郡与香城郡,海东大岛亚城郡与昌城郡。
大蕤帝国,已有五十郡。
三大商号顺利运营。
大器庄划归通天商号,天榜银铺、鼎香楼与天脂商号并入皇家商号。
海西府氏族,仅余慕容与独孤两家拒绝推行新田策。
当地衙门各个击破,相继挖出两家族老会成员旧时所犯罪行。
斩首上百人后,彻底击碎岭西府氏族势力。
大蕤帝国,迈入安定时代。
完善军团、朝堂与商号等建制后,刘丕将重心放在五阶学堂与科技树上。
经过大半年的修订,青学与太学总算初具框架。
未来将结合大蕤帝国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内容填充。
科技树进展平顺。
经过李墨斗潜心研究,首款蒸汽机车正式上线。
虽然速度与牛车相差无几,载重量却是牛车的数百倍。
而且燃料以木炭为主,可以实现日夜兼程。
进入十二月,天时转冷。
心无旁骛的刘丕,突然收到山蛮五国的信件。
山蛮五国少主赖在皇城,已经接近一年。
五大国主烧木炭还债。
随着焚烧区域扩大,蛮荒山林的瘴气毒虫锐减。
山蛮五国多以狩猎为生。
如今野兽减少,他们根本无法储备足够食物。
山蛮五国本想通过少主,向大蕤帝国购买粮食过冬。
结果少主们置之不理。
五位老国主震怒,纷纷宣布另立少主。
同时上书刘丕,希望将木炭还债改为木炭换粮。
刘丕当即将五国少主抓起来,派人送回莽荒山林。
木炭换粮,也一并允诺。
但是有一个额外条件,准许大蕤帝国用粮食换取莽荒山林的土地。
山蛮五国本就缺乏疆域概念,想都没想便答应了。
埋好吞并莽荒山林的暗线,大顺国便成为刘丕的新目标。
大蕤帝国休养生息期间。
大顺国储君之争落幕。
皇三子李世登胜出,成为大顺国新太子。
老皇帝以年迈多病为由,便将朝政交与李世登处置。
李世登执掌大顺国后,立即驱逐大蕤帝国使者。
情报团发回消息。
大顺国即将在春耕后起兵,攻打大蕤帝国。
我们不翻旧账,你们反倒蹬鼻子上脸。
刘丕自然不能忍。
一道征召圣旨,快速传遍大蕤帝国五十郡。
预备青壮纷纷响应,大量粮草辎重源源不断送往中境郡。
刘丕钦点三千御林军团精锐,组成复仇军团中军。
北上抵达中境郡时,其余将士陆续到位。
左军由张智统帅,新编将士两万人,负责冲锋陷阵。
右军以梁嫉为主将,辖制两万人马,负责沿途清扫余孽。
后军为项家七姐妹,总领后勤、情报、俘虏等事宜。
总计五万兵力,直奔大顺国边关重镇横城郡。
横城郡地处盆地,一直是大顺国入侵大蕤帝国的桥头堡。
由于大蕤帝国始终处于弱势,横城郡防备松懈。
复仇军团采取急行军。
张智兵临城下,城内守军才慌忙整军备战。
首轮,烈酒投石车火攻。
紧接着,火铳队齐射。
最后是一拥而上。
没等军情传出横城郡边界,张智便领兵占据横城郡城。
梁嫉率部展开清理。
凡是大顺国差吏及门阀贵胄,一律当场斩杀。
普通百姓与庄奴,要么归降,要么北逃。
刘丕打定主意。
战利品也好,补偿也罢。
无论大顺国作何反应,横城郡都必须成为大蕤帝国的一部分。
九省十三司衙门组建的治理团队,早已在中境郡等候。
大蕤帝国不宣而战,很快就打醒大顺国。
当张智越过横城郡边界,兵峰直指潭城郡时。
监国太子李世登,紧急征召大顺国各部曲。
号称三十万精锐大军,奔赴前线战场。
统兵之人,正是李世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