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鸿胪寺的吐蕃使臣团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给大唐一点颜色,禄东赞是既支持给大唐一点颜色,又反对害怕惹怒大唐大唐真的用解放农奴的政策对待他吐蕃,于是经过一夜的讨论总算让他们想到了对策——借刀杀人!
想到了对策的禄东赞在鸿胪寺里那是上蹿下跳的寻找着替死鬼,终于在几天后找到了一个替死鬼——倭国!之所以禄东赞心里称呼它们为倭国,那是因为禄东赞在学习吐蕃文化的同时,也系统的学习过中原文化,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通,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当了吐蕃使臣,既然学过汉文化自然就知道倭国名字的起源,东汉年间日本遣使来朝,光武帝刘秀见他们身材普遍矮小便赐名——倭国!后世还出土过倭奴王印,可能它们也知道倭国名字不好听,后来站在中原人的角度上起了名叫什么扶桑,日本!因为它们在中原的东边,日出东方所以它们自诩日出之国,更是在隋朝时期给隋炀帝的国书里写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称日本君主为“日出处天子”,称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隋炀帝看到后非常不高兴,对鸿胪卿说:“蛮夷的书信如果有无礼的,就不要拿来给我看了。”
而日本遣唐使也是急需知道大唐的实力来确定双方的关系,于是和禄东赞那是一拍即合,双方约定在下一次大朝便由日本提出和大唐比试比试的提议,禄东赞以及这几天他联络的能有负责给日本摇旗呐喊,目的也都是相当一致——测试一下大唐的国力,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第一题是比武,毕竟以武立国为国才是国家稳定之根本,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你再富裕也只能是别人碗里的菜,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第二题就是比文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都得比一比!这个既然它们都是受汉文化的熏陶,自知这个不可能赢,不过要是目的太过明显也容易激怒唐朝不是,所以说比文采只不过是给大唐一个错觉而已,至于第三题就是比工匠的能力了,届时有他们随机拿出一个代表作,让大唐工匠做反之大唐也拿出一个代表作让他们做,看谁复刻对方的产品用时最少者获胜,至于第四题吐蕃拿出了一个九曲玲珑珠让大唐来破解,第五题就非常有意思了,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同时松手那个先落地!
这五道题是他们这些使臣团里的聪明人想破脑袋才想出来的,比武很好理解就是想测试一下大唐的武风,至于文采也不光是麻痹大唐的,还有试一下大唐朝堂之上的文臣能力的意思,毕竟以武立国以文治国嘛,朝廷的大方向还是那些文臣决定的,至于工匠的比试就更简单了,一个国家的工匠不强,这个国家是走不长的,工匠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份子,至于那个九曲玲珑珠,纯粹就是考验大唐朝堂之上的哪些大臣的反应能力的,最最关键的是最后一个题,铁球和木球那个先落地那个,自从禄东赞知道了两个球同时落地后,凭借这个已经让他赢了别人无数次了。
大唐朝堂接到了番邦的挑战书后,李二心里也是无比的重视,作为一个帝王不容许自己的帝国输给哪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因为他丢不起哪个人,于是紧急召集在京的五品以上的官员上朝议事,由此可见李二心里的重视程度,这要是谁在这次比试时输给哪些番邦,估计这辈子也就那样了!